自噬是细胞更新和自我进食的过程,就像身体里住了一个扫地机器人,看到垃圾就开动。
图源:www.sohu.com
自噬就是身体自发地清理衰老的细胞器和蛋白质的过程,让你更健康、更年轻。
图源:spro.so.com
但是,你知道吗?自噬能做的不止如此。
但是,这些取决于自噬的种类。
那么自噬究竟有多少种呢?它们各自的功效又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人们对自噬的认识,是随着细胞研究深入的,细胞内有个细胞器叫溶酶体,主要是溶解细胞器碎片,然后发现了相同作用的自噬体。
最出名的是,2016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发现了细胞自噬的理论基础,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现在科学家们确定,自噬主要分巨自噬、微自噬和伴侣分子介导自噬,其中巨自噬又细分为本体自噬和选择性自噬。
选择性自噬:顾名思义就是有选择性地降解特定的目标,比如受损的线粒体等,这里面对我们参考意义最大的可能是脂自噬。
→巨自噬和微自噬
首先,伴侣分子介导自噬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特异的途径,主要通过伴侣依赖性蛋白决定降解什么,与其他自噬很不一样,在此不做赘述。
主要来看看巨自噬和微自噬的区别,在于自噬方式不同,分别是吞噬和内陷。
巨自噬与微自噬作用过程的对比
巨自噬是主要的自噬途径,主要用于清除受损的细胞器或未被使用的蛋白质,可以说都是大分子。
简单描述一下,自噬细胞先吞噬该大分子,然后在大分子周围形成自噬体,自噬体穿过细胞质到达溶酶体并与它融合,溶酶体释放自噬体内的清除物质。
微自噬不是这样,通过内陷发生。先把小分子物质直接包裹到溶酶体中,然后溶酶体膜向内折叠,就把小分子给“挤”死了。
→本体自噬和选择性自噬
巨自噬是清除细胞废物的主要方式,根据目标不同,分为本体和选择性自噬。
本体自噬一般是降解目标的整体,比如病毒和感染细胞,对我们来说这是敌人,根本就不用细分哪个细胞器能用,适合整体清掉。
选择性自噬则要确定特异的降解目标,比如线粒体自噬只清理受损的线粒体。
首先是对人体的保护,比如上面提到的病毒和细菌,当然还有免疫作用。
图源:wemedia.ifeng.com
自噬的另一大作用,就是对受损细胞的处理,既能修复又能清除。
对于受损不太严重的细胞,自噬可以降解受损的细胞器、细胞膜和蛋白质;受损严重的如衰老细胞,自噬会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
→影响自噬的因素?
虽然这么说有点不好听,但是理论上越差劲的环境,越激活自噬。
说到感染就不得不提炎症,炎症调节剂控制自噬调节剂。
包括病理性的骨关节炎、肠病、牙周炎甚至败血症,也包括无症状的慢性炎症。
这些都是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也有如氨基酸不足。体内某种氨基酸不足时,自噬就会增加以分解特定的蛋白质。
要注意的是,氨基酸不足可能是身体内部原因,比如生病或者营养不良;更常见的是外部饮食原因,摄入的特定氨基酸不足。
对于减肥和减脂的小伙伴来说,脂自噬简直是太有帮助了,轻轻松松瘦。
→脂自噬
为什么说脂自噬对我们最有意义呢?当然是因为它降解脂质和脂肪细胞啊。
脂自噬通过溶酶体中的“酸”脂解作用,可以降解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图源:bhq.bapc.cn
先说一句泼冷水的话,不存在特定的免疫自噬,也不存在特定的最佳自噬。
→免疫自噬
但是自噬在免疫中的广泛作用,可以统称为“免疫自噬”。
上面介绍过巨自噬的吞噬机制,能够吞噬的不只是人体的老旧蛋白质,还有病毒、细菌等,这也是免疫机制的一部分。
免疫自噬有一点很特别,就是特别依赖肠道健康。
因为70%的免疫系统位于肠道内,可能很出人意料,但是肠道有”第二大脑“之称。
所以,有利于肠道健康和抵抗炎症的食物,对免疫自噬效果特别好,例如十字花科蔬菜、蘑菇和植物多酚、姜黄素等。
而且,自噬的一个关键通路AMPK,能够加强巨自噬这种异体吞噬的能力。
但是这一次,我们要认真探讨一下哪种自噬对长寿最好?
→线粒体自噬
衰老主要理论之一是线粒体衰老理论,理论依据是衰老最先由线粒体开始,由于线粒体功能的恶化而发生。
导致线粒体退化的原因很多,比如高糖饮食、污染、压力等等,都会产生活性氧,积累过度产生氧化应激,氧化应激第一个伤害的就是线粒体。
线粒体自噬可以自动清除掉那些退化的线粒体,还是针对性清除,专业团队啊。
→巨自噬
看到这里,你可能被种草了,恨不能马上开启自噬?别着急。
自噬其实是一个微妙的过程,不建议过度断食激活自噬,或者让身体依赖自噬。
自噬过度或者不受控制也会导致疾病,比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青光眼等。
还有大家都害怕的癌症,自噬可以提高细胞的抗压能力,但是在肿瘤中提高抗压力可不是什么好事,对放射线的抵抗力反而高了。
更重要的是,一些病毒特别狡猾,已经进化到阻止自噬防御,并且反过来利用自噬生存和生长,比如艾滋病毒、疱疹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