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点才能补充营养!”在生活中总能听到类似的话。小时候是父母对我们说:吃多点把营养充足才能长高。长大后是我们对父母说:吃好点补足够的营养才健康。
看到父母随着年纪增长身体每况愈下、背越来越弯、腿脚越发不灵活,作为子女心里百般难受。害怕父母为了省钱不买点有营养的吃,所以每到节假日都会买各种营养品寄回家,就是为了让父母吃得又营养又健康。
但是,你真的知道父母需要什么营养吗?总是挂在嘴边的“补营养”到底是在补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降低,活动量减少,生理机能明显退化,各方面能力都不如年轻人。其中有一个很常见也很明显的信号--味嗅觉退化。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父母做的饭菜越来越咸,明明我们感觉齁咸,父母却觉得刚刚好,其背后可能与味嗅觉退化有关。
虽然味蕾的数量保持不变,但老年人对盐和其他特定味道的识别阈值升高,同样的味道,需要放更多的量才能品尝出来。嗅觉也是同样的道理。食不知味,自然越吃越少可。
而且因为分泌的消化酶减少,胃排空速率下降,老年人很少有饥饿感。容易导致【不饿-吃得少-不饿】的恶性循环,长期如此,极易发生营养不良等情况。
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群总体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患病率均相对较高,全国范围内近半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欠佳,这对健康是个极大的挑战。
所以,除了日常均衡饮食外,建议老年人最好额外补充一些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1、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也是合成肌肉的最主要原料,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
通常情况下,日常饮食就能满足人体所需蛋白质,但老年人情况特殊,蛋白质在体内的分解代谢超过合成代谢,也就是说,排出去的蛋白质比留在体内的多。当体内蛋白质不够用时,极易发生负氮平衡。
美国医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51岁以上的成人,蛋白摄入量>0.08g/(kg·d)有保存四肢骨骼肌量和握力的作用,且能降低功能性残疾的风险。我国建议老年人每天摄入蛋白量至少>1.0g/kg。
2、维生素
维生素既不参与细胞构成,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像白开水,不起眼却必不可少。
3、矿物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一样,也是人体必需元素,包括钙、镁、钾、钠、磷等,其中钙的吸收受年龄影响较大,是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据研究,人在60岁以后胃肠道对钙的吸收效率显著下降,70-90岁老年人对钙的吸收比年轻成人约低1/3。
除了吸收问题,老年人的钙摄入量也明显不足。
根据2013年营养调查结果,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约摄入元素钙400mg,而50岁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量为1000mg,与实际摄入量有着600mg的差距。也就是说,不仅吃得少,吸收更少。
4、膳食纤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饮食结构越来越精细化,动物性食物占比越来越高,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明显下降。
而老年人因为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肠胃蠕动缓慢,便秘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可以适当补充膳食纤维,有助于刺激肠蠕动,预防老年性便秘,改善肠道健康。
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给父母挑选营养品时该注意什么了吧?
提醒大家,市面上的普通配方奶粉或蛋白粉往往只能补充单一营养素,如蛋白质。而老年人面临的问题是多营养素摄入不足,需要补充多种营养素,该怎么办呢?难道每一种营养素都买一种产品?
NONONO!
千好万好不如健康好,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不如把全面营养带回来给爸妈。
而且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1:1科学配比,一快一慢组合不仅可以保证蛋白质被人体有效吸收,还能提升肌肉力量和免疫力,老年人重阳登山腿脚也更有力。
28种维生素&矿物质,可溶性膳食纤维,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全面均衡营养,而且还有助肠道健康。一罐在手,营养素全有,平时即使不在父母身边,也能为他们提供营养保障。
同时不含乳糖,乳糖不耐受人群也可以放心喝。
参考文献
[1]ChristineRitchie,MD,MSPHMichiYukawa,MD,MPH.Geriatricnutrition:Nutritionalissuesinolderadults.UpToDate
[2]MitchellTHeflin,MD,MHS.Geriatrichealthmaintenance.UpToDate
[3]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JournalofEvidence-BasedMedicine》编辑委员会.老年患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7,17(11):1251-1259.
[4]老年人维生素D营养素强化补充规范共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17(04):42-45.
[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08):64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