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酮体的临床意义

酮体是人体内脂肪在肝脏代谢的中间产物,包括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1]。肝脏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不能利用酮体,故酮体经由肝脏产生后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其他组织进行利用,当酮体产生能力超过机体组织利用能力时,就会出现酮症,酮体过多既可参与机体供能又能导致机体酸中毒,引起酸碱平衡紊乱,酮症对于临床一些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尿中酮体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2.酮体代谢

2.1.酮体概念

酮体是人体内脂肪酸在肝脏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包括β-羟丁酸、乙酰乙酸及丙酮,分别约占78%、20%和2%[1]。

2.2.酮体生成

酮体主要是在肝脏细胞线粒体中生成。酮体生成是对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低下或是细胞中的糖原耗竭的一种反应,使脂肪酸在β-氧化中被酶降解而形成乙酰辅酶A,在正常情况下,乙酰辅酶A被进一步氧化,而其中的能量以电子的形式被转移给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或是在三羧酸循环中被固定在鸟苷三磷酸中。然而,若是在β-氧化中生成的乙酰辅酶A量超过了三羧酸循环的处理能力或是因为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如草酰乙酸的量少而使得循环的效率低下,此时乙酰辅酶A就会被用于生成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合称为酮体,他们被运出肝脏进行分解利用[1]。

2.3.酮体种类

3)β-羟丁酸,该物质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系统命名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该物质并不是酮。

2.4.酮体产生意义

2.5.酮体利用

体内产生酮体后,被血液从肝脏带出到肝外,当肝外组织需要从酮体中获得能量时,会经过以下步骤:1)β-羟丁酸在β-羟丁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脱氢生成乙酰乙酸;2)乙酰乙酸在β-酮酰辅酶A转移酶的作用下被活化成乙酰乙酰辅酶A,这一步骤中提供辅酶A的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琥珀酰辅酶A;3)乙酰乙酰辅酶A在硫解酶的作用下与辅酶A结合裂解为两分子的乙酰辅酶A,这两分子的乙酰辅酶A可以进入三羧酸循环而释放能量。由此肝外组织可获得能量[1]。

2.6.酮体产生的利与弊

当糖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分解增多,酮体产生速度超过机体组织利用速度时,可出现酮血症(ketonemia),酮体血浓度一旦超过肾阈值(70g/L),酮体经肾小球的滤过量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就可产生酮尿(ketonuria)[2]。酮体的出现有利有弊,弊端在于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如果这些酮体在体内水平过高,大量堆积,会引起酸中毒,例如在未经治疗的I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与饮酒狂欢而未进食足量的碳水化合物(酒精性糖尿病酸中毒)[4]的情况下会发生;好处在于机体产生少量的酮体能被肌肉组织利用,可抑制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减少对葡萄糖的需求,以保证脑组织、红细胞对葡萄糖的需要,另外李变霞[5]和刘桂贤[6]的研究表明,酮体还能够抑制癫痫的发作,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3.酮体检测

可检测血液或者尿液中的酮体来判断机体是否出现酮体积聚,但酮体检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3.1.酮体检测样本

若血中酮体增加,会形成酮血症,过多的酮体从尿中排出,形成酮尿症,因此,血酮体及尿酮体检测对诊断酮症酸中毒具有重要的意义。闵彦[7]报道了用尿酮体替代血酮体快速检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酮体积聚情况,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另外,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尿液分析从传统的手工检测逐渐转化成自动化分析,使实验结果敏感性以及精密性得到了提高,为临床上快速诊断提供了依据。因此,用尿酮体代替血酮体检测体内酮体含量不失为一种简易、快速、方便、准确、可靠地检测手段。

3.2.酮体检测方法

酮体的定性检测方法有酮体粉法、朗格(Lange)法、乙酰乙酸检查(Gerhardt)法。酮体粉法和朗格法对丙酮的敏感度为100mg/L;对乙酰乙酸的敏感度为80mg/L。乙酰乙酸检查法对乙酰乙酸的敏感度为700mg/L。干化学试剂带法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尿酮体筛选方法,为半定量分析,检测过程简易快速,尤其适合床边检验,但不同试剂带对乙酰乙酸和丙酮的灵敏度不一。上述方法均不与β-羟丁酸反生反应,大约有10%体内仅有β-羟丁酸升高的患者尿酮体检测可为阴性。目前临床上使用尿液自动分析仪,既方便又准确[3][8][9]。

3.3.酮体检测注意事项

4.酮体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血中酮体过多,出现酮症,从尿中排出,则出现酮尿。临床上常见的酮尿可能为病理状态,也可能为生理状态下的病理症状。

4.1.酮体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2.酮体与非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性疾病

4.3.酮体与特殊病毒感染

4.4.酮体与药物中毒

临床上使用一些药物可以导致尿酮体阳性,例如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如降糖灵)等由于药物有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可出现血糖已降,但尿酮阳性的现象。蒋成霞[30]报告了3例氯氮平致酮症酸中毒的病例,以往国内未见报道,而有文献报道美国近20年有20例氯氮平引起糖尿病重症,其中10例为酮症酸中毒(DKA)[31]氯氮平是一种很有效的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其机制与胰岛素分泌过多和胰岛素抵抗,诱发2型糖尿病有关[32];另外于秀平[33]也报道了一例使用氯丙嗪和氯氮平后突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酮体转阴,改用利培酮合并安坦抗精神病治疗。因此,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症状药物过程中,应监测血糖、血脂、血酮体变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4.5.酮体与特殊人群

4.6.酮体与特殊情况(难治性癫痫)

以上情况是尿中酮体阳性的负面影响,但在特殊疾病(难治性癫痫)时,尿酮体增加有利于控制疾病。生酮饮食是一种含高比例脂肪、足够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的特殊配方饮食,通过模拟饥饿过程让机体达到和维持酮症状态,从而抑制癫痫的发作,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李变霞[5]和刘桂贤[6]利用生酮饮食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难治性癫痫患儿,发现血酮体处于1.5mmol/L~3.0mmol/L,尿酮体达3+,而病人无不适症状时,继续生酮饮食治疗,癫痫发病次数明显减少,但一定要严密观察生酮饮食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发作,消化不良,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及时对症处理,以免不良结果的发生,保证治疗的安全性,从而使生酮饮食治疗能够继续维持。

综上所述,引起尿酮体阳性的因素很多,故而在临床工作中,当尿酮体出现阳性时,除了要考虑某些疾病的因素,还要考虑某些生理因素,或者是某些生理因素情况下的病理状态,以及某些特殊人群,特殊治疗以及检测的误差等多方面的因素,便于临床大夫对尿酮体检测阳性做出准确的判断,给予相对应的处理与治疗,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THE END
1.什么是尿酮体权威文章尿酮体是尿液中酮类物质的总称,通常在人体进行脂肪分解时产生。当身体缺乏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供应能量时,可能会通过分解脂肪来获取能量,这一过程中就会产生酮体。尿酮体的https://mip.cndzys.com/qw/zt_data_article/2903900.html
2.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是什么专家文章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是可以为机体提供能量或者用于判断身体的代谢情况。 酮体通常是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所生成的中间代谢产物,检测身体的酮体生成是否正常,常用于判断身体对于糖的代谢是否存在障碍。另外,如果人体处于饥饿状态,酮体可以为心脏、脑等组织器官提供能量,以保证机体的正常运作。 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tut8kqkikt9xjba.html
3.酮体生成的意义:单选题】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不包括 . 溶于水、分子小,便于在体内运输 . 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为大脑提供能量 . 是肝脏向肝外组织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 在长期饥饿时,可代替葡萄糖成为脑和骨骼肌的主要能源物质 . 机体具有强大的代谢酮体的能力,因此酮体的生成和利用总能达到平衡 完整题目与答案https://m.shuashuati.com/ti/57da47a8d5044043bb18af4ccb4338ff.html
4.什么是酮体?如何产生?又如何被利用?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是什么?试述酮体的生成过程和生理意义。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牛酮血症时,体内酮体增高,是由于()。 A.组织对酮体利用减少 B.肝脏的酮体生成增多 C.组织对酮体利用增多 D.肝脏的酮体生成减少 E.组织和肝脏对酮体利用不变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下列关于酮体叙述正确的是 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84/41096933.html
5.何谓酮体?酮体生成有何生理意义?何谓酮体?酮体生成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 乙酰已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物质统称为酮体。 意义:1、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并且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2、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 https://www.examk.com/p/617923612.html
6.简述一下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考试题大家帮帮忙啊!!!解答一 举报 1)缺糖或饥饿时大脑的供能物质 血糖水平下降,大脑利用酮体,节约葡萄糖肌肉运动,糖原消耗,脂肪酸分解,产生酮体,供利用动物在禁食、缺糖或糖的有氧氧化受阻时,由于脂肪的大量动员,脂肪酸氧化加剧,酮体生成也显著增加。 2)便于利用(分子小,便于转运)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ce491acee98afb2abb33ce2b2beb35ab.html
7.酮体的代谢特点和生成的意义有问必答病情分析:你好!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酮体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20880956.htm
8.何谓酮体?简述酮体生成的部位主要原料和生理意义。简述酮体生成和利用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试述酮体生成及氧化中的主要酶类及酮体代谢的特点和生理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什么是酮体?简述其产生的生理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什么是酮体?在何处生成,在何处氧化利用?试述酮体的生成过程及氧化利用过程,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什么是酮症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09158326.html
9.利用?试述酮体的生成过程及氧化利用过程,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更多“什么是酮体?在何处生成,在何处氧化利用?试述酮体的生成过程及氧化利用过程,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什么是酮症?对机体有何危害?”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酮体在肝脏生成后,由___运输至___氧化利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关于酮体的氧化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酮体不能在肝内氧化利用 B.血糖供应不https://www.xuesai.cn/souti/Z2SNWNBL.html
10.酮体的生成和检测的临床意义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部并不含有酮体。然而,当某些特定条件出现时,酮体便可能产生。其中,一种情况是https://www.cnys.com/ask/99323.html
11.简述一下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酮体生成的意义有:酮体易运输,长链脂肪酸穿过线粒体内膜需要载体肉毒碱转运,脂肪酸在血中转运需要与白蛋白结合生成脂酸白蛋白,而酮体通过线粒体内膜以及在血中转运并不需要载体。易利用,可以把酮体看作是脂肪酸在肝脏加工生成的半成品。节省葡萄糖供脑和红细胞利用。肌肉组织利用酮体,可以抑制肌肉蛋白质的分解,防止https://edu.iask.sina.com.cn/jy/l380NdGgMh.html
12.药学职称考点!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有哪些?关于“药学职称考点!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有哪些?”的内容,有很多考生都很关注,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酮体:在肝细胞线粒体中,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这三者合称为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三者总称(酮体三兄弟)。 https://www.med66.com/chujizhuguanyaoshi/fudaojinghua/ga2202076948.shtml
13.简述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题目】 简述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 【题目】简述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5183849.html
14.脂肪酸生成意义 1)酮体易运输:长链脂肪酸穿过线粒体内膜需要载体肉毒碱转运,脂肪酸在血中转运需要与白蛋白结合生成脂酸白蛋白,而酮体通过线粒体内膜以及在血中转运并不需要载体。 2)易利用:脂肪酸活化后进入β-氧化,每经4步反应才能生成一分子乙酰CoA,而乙酰乙酸活化后只需一步反应就可以生成两分子乙酰CoA,β-羟丁酸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01/15/5316345_538554338.shtml
15.生化笔记沈同(适用第2版及第3版)第九章脂代谢肝脏氧化脂肪时可产生酮体,但不能利用它(缺少β—酮脂酰CoA转移酶),而肝外组织在脂肪氧化时不产生酮体,但能利用肝中输出的酮体。 在正常情况下,脑组织基本上利用Glc供能,而在严重饥饿状态,75%的能量由血中酮体供应。 3、 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酮体是肝内正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肝输出能量的一种形式。 https://www.kaoyan1v1.com/info/experience/1646.html
16.运动生物化学复习资料34.甘油代谢的生物学意义? 答:1)甘油糖异生生成葡萄糖,对长时间有氧运动中维持血糖的浓度有重要作用。2)甘油分解可作为脂肪分解强度的指标。 35.什么叫酮体?运动时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答:在肝细胞内脂肪酸氧化极不完全,生成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总称为酮体。 https://www.jianshu.com/p/cd74a1bcd6f3
17.物理治疗中最常遇到的88个问题73.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1)酮体是FFA的特殊运输形式。 (2)参与脑和肌肉的能量代谢。 (3)参与脂肪动员的调节。 (4)血、尿酮体是体内糖储备状况的评定指标。 74.言语治疗的原则: (1)早期开始:言语治疗开始得愈早,效果愈好,早期发现是治疗的关键。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819ce658767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