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堂课我都会发起抢答、摇一摇等活动,课上抢答,学生很感兴趣,每当你抛出问题,同学们都会快速的作答并上传答案到讨论区,我会规定第一名抢到的得3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1分。随着我发布口令“3、2、1,开始”真的可以感觉到手机另一端学生抢答的热情。抢到的同学会在讨论区回复开心的表情,没抢到的表示下次一定手快点,我想和抢到得分相比,同学们更多的是喜欢这种十足的课堂感。再有就是选人回答环节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讲非常认真,因为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选到自己,虽然是线上教学,但是同学们听课效果很不错。
三、课后测验检效果
总的来说虽然老师不在教室,但是我和同学们照样可以听到彼此熟悉的声音,这种多元化互动课堂模式使线上教学充满活力,并富有浓浓乐趣,网课不再枯燥。
线上线下共携手按部就班三步走
政治与公共管理系王俊景
又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竟放,我们却不得不与学生隔着屏幕开展教学,因为新冠疫情仍在肆虐。这为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也让我们对如何保证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思考。
对我来说,远程线上授课相对于传统线下授课给我带来的最大困惑,就是没有课堂现场的即时反馈、没有眼神的交流,对着屏幕的讲课完全无感。对学生来说,没有老师监督的课堂,上课的状态想必也更加懈怠。针对这个问题,我的解决办法是,利用现有条件,让线上线下共同发挥作用;返璞归真,按部就班走好课前、课中、课后这三步。
一、课前
二、课中
在了解了学生课前预习和掌握状况的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常规教学。这个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实时互动问题,以确保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线。此时,平台的互动工具就显示出它的优势,比如提问、讨论、抢答……可以语音,能实现实时对话互动;也可以文字留言,就是头脑风暴的效果。
三、课后
首先,课程结尾处,与同学们一起回顾所讲内容,再次强调重点,并将本节课最核心的知识点浓缩到几道题中,随机选人作答以检验学习效果。其次,布置课后作业。线上试题库的作业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点掌握;线下需要小组共同完成的作业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最后,预告下节课的内容,并布置预习作业,形成闭环,螺旋前进。
线上教学心得体会
国际法商系刘晓磊
1、课前预习
开课前将每一个章节的授课内容与视频资源上传到职教云平台上,将课上的测试活动、头脑风暴活动等提前准备好,组织所有同学加入职教云平台,做好准备工作。本学期开始后,利用职教云平台发布通知和预习任务。一般是提前2天把预习内容包括ppt、视频、导入案例等内容发布,课前查看学习统计数据,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2、课堂教学
3、课后巩固
冲锋在前履职不殆
——记生态工程与法务系韩亚利老师
改革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思政。韩亚利老师作为一名专职教师,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中,确立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践能够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解决了高职学制短、学时短、学习内容多的困境,将“互联网+教育”有机融合,理实结合、学做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同时,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注重课程思政的有机渗入,课程案例“光芒四射五角星的绘制”,使同学们联想到国旗,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课程案例奥运雪花、及奥运五环的绘制,更是让同学们重温我国主办的刚刚结束的奥运盛会,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
加强课程建设,重构教学内容。韩亚利老师主持建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被评为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教集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冲击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她将软件学习与专业、职业进行有机结合,依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最小单元拆分,以若干“知识准备+任务实施”为任务单元去构建项目。同时将知识拓展、技能拓展、项目思政有机融入课程任务单元中。确立了“定制专业图纸模板、园林景观构成要素组成、雨水花园营建、图纸打印输出”四大项目,就若干任务点进行内容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