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你晒在朋友圈里的下厨照片有多美,半年后你挂在闲鱼上的转让价格就有多低。
是的,亚马逊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两周后德克萨斯州就掀起了龙卷风。同样的,你在春天投身了全民下厨运动,大概率就会在秋天面对意料之外的硕果:暂时进阶又退回原地的厨艺、腰间多出的脂肪,以及,可能堆满厨房的闲置锅具和原材料。
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
丸子,34岁,坐标长沙
说出这句话时,老公的眉头皱得很紧,满脸不耐烦。
这是10月的一个寻常周日,我们给这天定下的KPI,是清理家中过期或没用的物品——我只能把这个锅甩给疫情,今年春天那场全民下厨热潮,疯狂采购的可不是我一人。
当然,一直购物一直爽,整理闲置火葬场。
比如书房,以前这里是老公的领地,如今挤进了两只硕大的酒坛子、一大一小两只泡菜坛子,还有那只拖着变压器的、接近蒂芙尼蓝的美貌KA料理机。
你知道的,男人这种动物,对于老婆的需求可以轻易sayno,只要事关儿子,一切都能让步。
为了方便采购,我甚至买了一台豪华加固铝合金买菜车,每周一次,全副武装冲到超市,把买菜车堆满的感觉,也是极好的。
线上采购也不能少。除了生鲜蔬菜,网上还能买到平时超市不好买的调料,比如,贵州的酸汤火锅底料、广式煲仔酱、日式猪骨拉面汤等等——但很多道理,只有真正下厨的人才会知道。人类这种动物,很容易因为好奇尝试新鲜事物,又因为惯性回到原样。
于是,在尝试各种稀奇古怪的菜式之后,我又回归到西红柿炒鸡蛋、小炒肉的世界里。那些10袋装、2斤装的调料们,大多用过一次之后就退休了。
随着疫情好转,我回归工作,退休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大功率绞肉机,用来做包子馅和饺子馅的,买入使用不超过3次;
美国铸铁牛排煎锅,两只,分为底部有纹和无纹两款,前者使用1次,后者使用2次;
打蛋器,烘焙期间使用N次,复工后使用0次;
KA料理机同上;
真空封口机,原计划制作小肉脯,没来得及拆箱,复工了,使用0次。
储物间里的食材们也都进了冷宫。比如适合做筋道馒头的新疆面粉,做红糖糍粑的宁波水磨糯米粉,做大米发糕的湖南梗米,以及各种咸度的黄油。
我把它们放在了平时看不到的地方——我们这种热爱生活的乐观主义者,怎么能因为这点小事影响心情呢?
当然,扔掉过期食品时,心在流泪。
妮妮,25岁,坐标北京
同事至今无法理解,我在超市采购一次要花六百多块钱。
“而且还都是吃的!”说完,她捂着嘴哈哈大笑。
因为疫情,从二月底返京后,连续两个多月,我没点过外卖,也没在外面吃过一顿饭。最夸张的时候,连续三周没出小区的门,就靠超市点的食物度日。我像以往那样每顿搭配荤素,红烧排骨配蘸酱菜,或者可乐鸡翅搭配丸子汤。
后来,我太想吃烤肉和火锅了,就置办了一口性价比高的小熊两用锅,三百块的价格让我很满足。因为是一个人住,所以洗一次菜可以吃两顿火锅,烤肉同理,腌一次肉够我吃两顿。
但钱却没少花,一份羊羔卷53块,火锅底料21块,每一餐还要搭配果汁和水果,每半个月采购一次食材就要花六百块,以此往复。
也就吃了两周,再加上擦洗锅具麻烦,我很快便收起了新锅,改用旧的电炒锅做些简单的料理,比如芝士泡菜炒饭、菜包饭、煎牛排等等。奈何身懒心不懒,在一个B站博主的vlog里,我相中了它的锅,类似砂锅又有点像铸铁锅,做汤和炖菜看着又方便又入眼,我心动了。
子君,36岁,坐标杭州
这里面有一个小插曲,我3月份买的时候价格800多元,但是到618的时候,降价到599元,之后价格也没有提起来。相当于,我是在它最贵的时候买的。
后来我没买,一方面太贵,另一方面,“解禁了”能去单位上班的时候,对烘焙也没什么兴趣了。回到社会,能够选择的东西太多了,自己做的饭就显得更难吃了。
现在烤箱就孤独的待在橱柜里,非常占空间。如果放到闲鱼上卖也卖不上价格,邮费也挺贵的。关键考虑到万一,我是说万一哪天重拾对烘焙的热情,还能拿出来用用。
长羽,27岁,坐标南京
我很好:)
当时电饭锅蛋糕不是特别火吗,我也想试试。不过作为北漂青年,我的设备相对还奢华点——我自己有台烤箱,这就有了更多的美食DIY想象空间。
蛋糕的必要条件是打蛋器,架不住对美食的探索欲望,贵点就贵点,狠狠心下了一单。
烤箱做蛋糕的过程是鸡飞狗跳的,只记得厨房里到处都是面粉,一个小小的蛋糕费了我6个鸡蛋,想想也是心疼。谱子是在下厨房查的,好在天赋还行,两个小时的成果看起来不错,可以媲美外面卖的那种生日蛋糕胚口感。
不过,自那一次之后,耗费巨资的打蛋器再也没重出江湖,一个是慢慢正常复工了,精力不在研究这些吃的了,一个是比起美味,两个小时的过程更折磨人啊。
其实不止打蛋器,那段时期,我还破天荒买了一袋5kg的面粉,想的很美好,我可以自己烙鸡蛋饼,炸丸子,做韭菜盒子,包包子。事实证明,鸡蛋饼在连着自己做了两顿之后就腻了,余下的除了做了一次韭菜盒子,再也没动过。
为什么不动?是个累人的活啊!
现在,我唯有祈祷面粉不要生虫,以及,既然提起了这茬,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我决定再研究几样面食做法,好好吃完。
圆圆,26岁,坐标北京
从老家回到北京后居家隔离的那半个月,我每天一睁眼想到的问题就是:今天吃什么。晚上睡前想到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明天吃什么。
无聊到一种程度,我就开始进行大扫除,每天一次,从来没有这么真切地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直到全民做饭热潮解救了我的无聊。
我爱吃肉,一天没吃肉,心里就感觉饿得慌,我从来不会觉得“兔兔这么可爱,你怎么可以吃兔兔”,有的只是【兔子/鸡=肉,可以吃】的等式交换。
我买了一只网红空气炸锅,等待快递的过程,我就开始研究食谱,网上资料很丰富:盐酥鸡块、香酥鱼排、空炸薯条、焦香土豆丸等,不过这都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对于我这种懒人,不需要操作太复杂的美食菜谱,烤红薯、烤鸡足矣。
疫情慢慢缓解后,这只锅就被彻底闲置了。现在它就静静躺在橱柜里,我也只有在打开橱柜找东西的时候才会发现:哦,原来我还有一个空气炸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