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供幼儿园一线数学教师使用的教学手册,书中包含有大量真实的实践案例,按照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顺序进行编排,每一个案例都有一个切入点,下面又分为“目标解读”、“过程探讨”、“难点分析”、“生活情景链接”、“故事情景的利用”等栏目,通过不同的案例串联起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点滴。
徐苗郎,静安区名师工程的首位名师,上海市特级教师。著有《我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模式》(2011)、《大班幼儿数学活动》(2009)等。
关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思考
综合课程中的《正式与非正式优化组合的数学教育模式》
儿童图画故事书和幼儿数学教育
话说如何使用数学学具
附:苗苗学具简介
小班
一、鸡妈妈生蛋:难点分析——怎样教小班幼儿学习数数
二、送图形宝宝回家:过程探讨——几何图形拟人化的教法探讨
三、开火车:过程探讨——在游戏中学习模式排序
四、大大和小小:生活情景链接——体验大小比较的相对性
五、找朋友:生活情景链接——在生活中找关联
六、一粒纽扣:故事情景利用——故事线索与数学元素的融合
中班上学期
一、非正式活动之一——生活情景链接:非正式活动中环境创设
二、非正式活动之二——过程研究:非正式活动中教师如何观察评价
三、小手牵小手——难点分析:怎样使用小手塑片玩具
四、棋类活动(一)——目标解读:棋类活动的递进要求
五、棋类活动(二)——过程探讨:两种棋类活动之比较
六、买水果(我爱我家)——目标解读:数数
七、妈妈的菜篮子(秋天里)——目标解读:几种目标提法的比较
八、菊花展览会(秋天里)——目标解读:模式排序的递进要求
十、装水果篮(我爱我家)——难点分析:分类数数中的适度递进
十一、小兵站岗(秋天里)——难点分析:5以内数的不同排列
十三、布置新家(我爱我家)——过程探讨:三个环节的不同功能
十四、我长大了(我在长大)——生活情景链接:体验度量和主题的关系
十五、家里的数字(我爱我家)——生活情景链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十六、吃火锅(寒冷的冬天)——生活情景链接:生活情景数学的开放性和探索性
中班下学期
一、春节甜甜话(节日里)—生活情景链接:春节祝福语中内含的数学元素
二、门牌号码(我在马路边)——难点分析:选取适合幼儿的素材点
三、观光步行街(我在马路边)——生活情景连接: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发生的问题
四、花园里有什么(春天来了)——目标解读:中班成封闭状数数的时机
五、上车牌(我在马路边)——目标解读:数的排列组合
六、鸭司令(春天来了)—目标解读:从首尾排列到呈封闭状排列物体的数数
七、花儿朵朵(春天来了)——生活情景链接:生活情景与数的自然连接
八、找车站(我在马路边)——过程探讨: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
九、送货员(周围的人)——过程探讨:梳理物体呈封闭状排列数数的经验
十、超市购物单(周围的人)——生活情景链接:制定购物单的实际意义
十一、春天变变变(春天来了)——过程探讨:正式与非正式数活动的连接
十二、春天的秘密(春天来了):过程探讨——将目标落实在过程中
十三、梯形找工作(幼儿园里朋友多)——目标解读:感知梯形的特征
十四、图形找朋友(幼儿园里朋友多)——目标解读:不同年龄识别图形的链接
十五、朋友的生日(幼儿园里朋友多)——难点分析:中班幼儿记忆数字的难点
十六、我们都是好朋友(幼儿园里朋友多)——过程探讨:材料与过程相辅相成
大班上学期
一、挂灯笼(中国风)——目标解读:加法运算
二、全家去出游(中国风)——目标解读:凸显统计表的实际意义
三、车牌号码(我们的城市)——目标解读:培养对数字排列组合的兴趣
四、一周菜谱(有用的植物)——目标解读:三个年龄段在数学教学中分类的内容和要求
五、快乐种植园(有用的植物)——难点分析:联系生活理解算式题的实际意义
六、布置旅游品(中国风)——难点分析:帮助幼儿建立层级分类的新经验
七、认识年历(中国风)——过程探讨:层层递进,落实目标
八、我长高了(我自己)——过程探讨:大班测量中的教育策略
九、站圈(周围的朋友们)——过程探讨:运用语言提示引导学习按物体一个特征作肯定与否定标准分类
十、旅游景点远和近(中国风)——过程探讨:踏稳前一步再走后一步
十一、迷迷转(周围的朋友们)——过程探讨:迷迷转游戏中的三种递进玩法
十二、米制品和面制品(有用的植物)——生活情景链接:找准学习交集分类概念的切入口
十三、土特产商店(中国风)——过程探讨:透过现象,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十四、动物过冬(我的动物朋友)——过程探讨:自然认知与学数的自然融合
十五、泥娃娃照相(中国风)——生活情景链接:源自儿童游戏的分类活动
十六、十二生肖(中国风)——生活情景链接:寻找生活中问题的提升点
十七、手机(我们的城市)——生活情景链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十八、民间游戏(中国风)——生活情节链接:发掘民间游戏中的学数内容
十九、小鸡的生日(周围的朋友们)——故事情景的利用:在充满浓浓情感中学数数
二十、忙忙碌碌的小镇(我们的城市)——故事情景的利用:数学活动中的情景角色
大班下学期
一、幼儿园的路线图(我们的城市):目标解读——幼儿判别方位的阶梯要求
二、木偶之舞(我自己):目标解读——利用数学思维创编舞蹈
三、四季的朋友(四季轮换):目标解读——区分关联与归类
四、四季变变变(四季轮换):目标解读——区分模式排序和差异排序
五、为小区放盆花(春天来了)——生活情景链接:情景贯穿始终的活动过程
六、大熊猫请客(周围的朋友们)——目标解读:等分
七、小马小熊和苹果树(周围的朋友们):故事情景的利用——利用数学有直接关系的两条故事线索,凸显教育价值
八、小鸟找新家(动物大世界):生活情景链接——在了解鸟类分窝中提升组成经验
九、浦东浦西拉拉手(我们的城市):难点分析——梳理问题,逐一突破
十、数字告诉我(我们的城市):过程探讨——把握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十一、交通标志(我们的城市):过程探讨——交通标记分类的意义
十二、超级擂台赛(周围的朋友们):过程探讨——重视关键问题的讨论
十四、倒计时(快上一年级):生活情景链接——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教学
十五、田鼠太太的项链(动物大世界):故事情景的利用——数学和故事自然融合的价值体现
十七、鼠小弟称重(我自己):故事情景的利用——源自绘本的玄机
上海市幼儿园二期课改以主题活动的方式整合幼儿园学习活动内容,教师们在翻阅参考用书时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数学活动怎么少了主题活动中能不能融入数学教育怎样体现数学教育”在此,我谈谈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