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名菜之一,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有醋意,外软里嫩,芡汁适量透明。从选料到刀工,从腌浸到烹制,对醋的使用都体现出地方特色。
羊杂割是山西各地多见的小吃。原料是羊下水,比较油腻。食用时多加老陈醋,一方面提味,一方面也有化解油腻的作用。制法大致是清洗、熬煮、切配、兑汤四步程序,工艺精细。有曲沃、太原、大同为代表的南、中、北三路做法。南路杂割原汁原汤,汤色乳白,中路杂割料全,熬煮、兑汤时均加葱、姜,有的加粉条、豆腐;北路大同杂割比较粗犷,大锅支火上,连汤带料一锅煮。
山西的什锦火锅以烧肉、丸子和酥肉为主料,搭配豆角、黄花、粉条、炸豆腐块、炸土豆块等辅料,再浇入浓浓的肉汤。煮之汤鲜味美,令人百吃不厌,是评选出的“十大名优晋菜”之一。
传说康熙年间,平阳县令赴永和体恤民情途经一农舍家,突闻阵阵香味,便问随从是何东西如此香味扑鼻。随从便去查问,得知这是当地放羊农民用当地的黑山羊和自己采制的中药材,利用山泉水炖制而成的羊肉,县令尝后赞不绝口。并将此菜带入平阳,作为招待贵宾的头等菜肴。黄芪煨羊肉是以黑山羊、黄芪和红枣为原料慢火炖制的佳肴,温补脾胃,补气升阳。
把运城的黄河鲤鱼和卤水豆腐放在一起炖制,加入香菜、辣椒、鱼籽,食之汤汁醇厚香浓,鱼肉白嫩鲜美,豆腐嫩滑可口。
酱梅肉荷叶饼是晋中传统名菜,肥而不腻,香烂醇厚。做法是五花肉切薄片,下酱豆腐、葱姜、糖少许腌制1小时,码在盘中蒸熟备用。然后把面制成荷叶形,夹上肉片食用即可。
相传蒋介石带夫人一行到山西时,阎锡山一家亲自接待,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其中一道菜引起了蒋夫人的兴趣,便问,这个枣怎么没有合拢嘴?厨子抢先说道,因为你们的到来让主人很开心。蒋夫人听后非常高兴,当时就把这道菜命名为沙棘开口笑。沙棘开口笑的制作方法是把大枣洗净,去骨,用温水浸泡,黄米洗净蒸熟,和大枣包在一起,上笼蒸熟,南瓜去籽,把各种豆子放在一起蒸熟,沙棘磨碎打汁勾芡即可。成品泽金黄,造型美观,酸甜香软糯。
鹌鹑茄子实际上没有鹌鹑,只有茄子。属晋菜中的“庄菜”,是商贾人家宴请宾客时的庄菜,也是太原传统行菜,营养均衡,软嫩鲜香。
家常美味晋菜。原料是土豆、粉条、黄豆等,色泽鲜艳,清凉脆口。
西北乡村特有的农家菜肴。“鱼鱼”是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搓制成光滑如“小鱼”般的形体,是山西晋中、吕梁、晋北忻州地区百姓粗粮细做的经典面食。菜品制作方法:西红柿烫皮切丁,胡麻油摘麻花煸香出味。加番茄酱煸炒出味,加入高汤,调味。下入主料,辅料。熬至汤汁黏稠。出锅装盘,点缀即可。
相传慈禧太后西行路经平遥,身体有所不适,多名太医开药均无效,后由平遥当地名厨用长山药做了此菜,慈禧太后赞不绝口,并治好了她的不适,后来慈禧太后回宫题字“中国小人参”。
洪洞羊杂烩创制于元代,因其灶具、烹制方法独特,清朝时已与平遥牛肉、闻喜煮饼齐名。洪洞羊杂烩的特点是原汁原汤,必须用沙锅烩制,调味品只加盐、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葱白。其他调味品如花椒、味精、大料等一概不用,真是既美味又健康。
豆腐是高平的一种特色传统食品。传说当地人吃烧豆腐源于百姓对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坑杀赵兵的痛恨。他们把白豆腐当作白起的肉烧烤后蘸蒜泥食用,之后广为流传。当地人常用烧豆腐来接待客人。
肉罐肉是用猪肉、牛肉或羊肉、小米及各种调料混在一起煎煮而成,工艺独特、肉味纯正、软烂可口。
“十大碗”是高平人的待客大餐,10道菜分别是:水白肉、铬桃肉、碗子肉、川汤肉、肠子汤、豆腐汤、鸡蛋汤、天河丹、软米饭、扁豆汤。每道菜味道各异,犹如南北大菜系列。餐具不用盘而用碗,碗中菜也可称为“汤”,素有“碗汤菜”之说。
烧大葱是晋城的特色小吃。相传慈禧太后西逃时,路经泽州(今晋城),当地官员设宴招待。厨师慌乱中少做了一道菜,发现后急中生智,拿起巴公大葱,切碎后烧成菜,端至宴席。慈禧太后品尝后,认为整桌菜中以这道菜的味道最好。
粉蒸肉是“晋式三蒸”中起源最早的山西名菜,可谓“三晋第一蒸”。“蒸”之烹技,晋源流长,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甑,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山西已“蒸谷为饭”,至今平定等地仍用陶甑,晋南民间以其蒸糕,称“甑糕”。《千鼎集·伊尹蒸考》有“雪鹄之蒸”,说明夏商时已有蒸肉而食。《周语》记,周定王设宴,晋襄公任襄礼,以“肴蒸”款待士兵。晋地民间袭此“宴礼”,改为加米与肉相蒸,成粉蒸肉,传承至今,成为山西传统“行菜”之一、民间宴席的底座菜。粉蒸肉在山西省忻州定襄一带,有其独特的吃法,在忻州家家户户都会用这道菜来招待客人。定襄蒸肉都采用特殊方法精制而成,以精瘦猪肉为主,加入土豆泥、淀粉和面粉,拌以调味料蒸制,食用时加热切成块,被称为“忻州蒸肉”“定襄蒸肉”或“山西蒸肉”,是当地过去“九簋八盘”宴席的主打菜。
常年放牧在翠柏林中的羊,吃柏籽,饮山泉,肉味鲜美,有浓郁的柏籽香味,肥而不腻,营养丰富,有暖胃健脾的功效。
洪洞人依汾河而居,勤劳的洪洞人靠先天的地理优势在汾河滩上大量种植莲菜,做法多样,口味丰富,深得老百姓喜爱,此菜是其中代表作之一。洪洞炝拌莲菜口感爽脆,姜味浓郁,健脾开胃。
据传晋商乔致庸走西口经河曲,河曲商贾宴请乔致庸,酒席上有一道河曲特产的油炸红衣花生,乔致庸嫌炸花生烫嘴,将花生泡在醋里降温,食用后感觉香甜解腻、口味独特、赞不绝口,后流传开来,经过历代厨师改进,形成了现在这道老醋花生。
菜品制作方法是先把粉条上锅用水汆软把水沥净,然后放入心里美丝、胡萝卜丝、豆腐皮丝、绿豆芽、菠菜加入盐,味精、香油、料酒少许。麻油炝葱姜末,炝摘麻花、醋调制即可。成品色泽鲜亮,滑爽筋道,酸麻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