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包名:com.kleientertainment.doNotStarvePocket
1、在这里有新的气候、新的生物,一切都是崭新的。
2、当建造出船只之后,威尔逊将可以到大海上开始水上冒险。
3、新环境可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4、在茫茫大海中前行:打造一艘船,然后扬帆开启探险之旅!
6、应对全新的季节挑战:热带地区的一系列季节挑战势要将你置于死地。
7、打造全新配方:打造一系列新工具,努力克服岛上的恶劣环境而生存下去。
一、育种
在食物和耕种一栏找到耕地机需要科学机器解锁
找到一块心仪的地皮放置耕地机
耕错的话可以用干草叉铲掉地里的杂物要用铲子铲掉
然后制作一个园艺锄开始锄地建议就算物资不足也要做一个金园艺锄,燧石园艺锄只能使用25次金的可以使用100次
如果耕地不熟练容易把旁边耕好的地二合一挖过来长此以往园艺锄坏得很快打击信心不过如果你有几何种植之类的mod那就当我没说
我们要在每一块耕地上挖9个小土堆
把捡到的种子栽种进去
再在食物和耕种一栏制作一个水壶去青蛙池塘就可以装满水(所以耕地位置得仔细考量)
一个普通水壶可以使用40次一块地单次最多浇4次水超过就不会再计算水分
种好种子浇上水就可以等他长大了如果你开了showme这个mod还可以看到他多久会长大
可以一次多耕几块地这样效率会高很多不过育种阶段无所谓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出对应的种子
个人建议耕出四块连在一起的地一个耕地机可以使用四次刚好够做出2×2的耕地这样效率会高很多基本上在秋天就可以找到14种作物的种子
四块耕地就是36个土堆这也是建议使用金园艺锄的原因之一如果那你开了mod可以挖得更紧密
但是植物过于紧凑就种不出巨大作物如果你不追求巨大作物那就当我没说每块耕地不足9个土堆的情况之后再细说
种好以后可以手动逐个进行对话也可以使用一些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和他们对话比如演奏牛角演奏一角鲸的角独奏乐器等等
种子萌芽以后就可以判断他是什么植物了
最后四种是杂草类作物是需要铲掉的会影响周围植物的生长同时会吸走所有养分土地肥力大伤
种子萌芽状态
等植物成熟以后收获就可以获得对应的果实和0~2颗种子
有的时候植物生长条件不好如缺少水或各种肥料不当季周围有杂草没有和他们对话没有植物家族(周围没有三株以上同类植物)或是过于拥挤(同一块耕地上种植超过10株植物)就会增压植物的压力压力越大收获后获得的种子越少
如果满足上述的所有条件那就会长出对应的巨大作物图鉴详见上一期每种作物对应的种子的图鉴(链接在肥料那里)
再在建造一个鸟笼用捕鸟陷阱抓一只鸟放进去喂鸟吃果实鸟会产出对应的种子喂鸟吃任何种子4颗鸟会产出一个鸟粪
补充:
航海时在地图上找到邪天翁鱼群进入邪天翁鱼群或在里面垂钓都有一定概率召唤邪天翁打败他以后会掉落邪天翁的喙可以用来制作鸟嘴壶装满后可以使用160次萌新可忽略
二、肥料
饥荒农产肥料分为三种催长剂堆肥和粪肥
他们对应的图标依次为
高级先驱帽
肉眼
矩形曲线三角分别对应催长剂堆肥粪肥
可以通过目测观察法大概判断土壤中所含有的肥料的种类和数量
考试
如果需要看到明显的养分含量了解植物具体的生长情况可以在食物和耕种里做一个耕作先驱帽然后带到地下远古科技台那边用一颗紫宝石升级一下前期不考虑下地的话凑合用一下也无伤大雅
带上高级先驱帽以后地里的营养物就会全彩显示还可以看到植物具体缺乏什么营养是否缺水是否反季节是否过密过稀周围是否有杂草
而普通耕作帽就只能告诉你植物长得不好不会具体说哪里不好
耕作帽和高级耕作帽
催长剂是最难获取的肥料,最常见的催长剂就是腐烂的大小鱼鱼肉腐烂以后就可以获得
但是肥力最强的超级催长剂需要用催长剂起子发酵制作催长剂起子则需要海上的漂流瓶和公牛海带叶这两个东西都是不出海很难获得的物资特别是月亮码头更新以后添加了海盗开局出海玩法变得更加艰难
四种催长剂和两种腐烂鱼
所以前期催长剂就只能靠池塘钓小鱼然后谋杀等肉腐烂
4烂小鱼=4催长剂起子=2烂大鱼=2正在发酵的催长剂=1已发酵催长剂=1次超级催长剂
(超级催长剂可以用5次)
堆肥的话算是最好获得的一种肥料了只要建造堆肥桶把食物放进去人物吃不了的要过期的甚至是腐烂食物都可以往里面放然后产出堆肥
堆肥和堆肥桶
堆肥实在是太常见了甚至腐烂食物本身就是堆肥的一种烂鸟蛋也是一种肥力不错的堆肥他的常见程度和粪肥不相上下
6腐烂食物=3烂鸟蛋=2堆肥
粪肥就是各种粪便牛粪猪粪和大象粪都是普通粪肥鸟粪就是比较厉害一点的粪肥还有一个便便桶是和鸟粪同等肥力的粪肥但是便便桶可以使用十次收益比较大
粪便鸟粪便便桶
2粪便=1鸟粪=1次便便桶
一、农作物基本情况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各种农作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每个农作物的产品下面有三栏介绍,其中第一栏为适宜生长的季节,第二栏为水消耗,第三栏为养分循环。在养分循环中,每种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都会涉及到三种养分,从左到右依次为:催长剂、堆肥、粪肥,每种养分后面有箭头,箭头向下表示向土地释放,向上表示从土地中吸收,并且1个箭头表示每个生长阶段结算时吸收或释放1个单位,2个箭头表示吸收或释放2个单位,以此类推。
以大蒜为例
不妨规定向耕地释放养分为+,从耕地吸收为-,并且将养分情况完全一致的农作物看作是“等效农作物”,并将等效农作物合并为一种农作物看待,因为等效农作物在种植时可以相互替代。例如春天,芦笋蕨和玉米杆都是释放1单位催长剂,吸收2单位堆肥,释放1单位粪肥,所以就互为等效农作物。将农作物的养分数据按季节整理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不可以在一块养分贫瘠的耕地上种植。原因是,养分的自给自足是一种动态平衡,农作物合理搭配种植可以使耕地中的养分始终维持在一个充足的水平,但不能使耕地中的养分变多。具体来讲,假设耕地中的催长剂在播种之前就是0,农作物A每次生长释放2点催长剂,农作物B每次生长吸收2点催长剂。如果农作物B先于农作物A进入下一生长阶段,那么B此次结算时会因为耕地种催长剂为0从而无法为农作物B提供足够的养分,于是农作物B就会增加1点压力值。尽管后面农作物A生长时可以释放2点催长剂,但农作物B本阶段的判定已经结束,无法弥补。如此几个生长阶段累积下来,一旦压力值大于等于2,就无法成为巨大农作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