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伊始,我国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旅游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旅游外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5.2%,伴随着旅游业的这种良好发展势头,生态旅游开始兴起和发展。国内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于1982年9月,它的建立被看作国内森林生态旅游产生的标志。
(二)森林生态旅游的高速发展和规范管理
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环境生态年”,此后,江苏,浙江,福建以及黑龙江等省都举办了森林生态旅游节,其中2009年5月在温州举办的2009中国森林旅游节,历届规模最大,以此为契机,高速发展生态旅游,并且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管理生态旅游。2000年以后国内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森林旅游收入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有加速倾向。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583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46处,范围遍布除台港澳的31个省(区、市),以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龙头、省级和县(市)级森林公园协同发展的森林公园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米泉林场林区地处天山山脉中部,东西宽26公里,南北长23公里,东部以马牙山山脊为界与阜康林区(天池)接壤,西部至大石头沟与水磨沟区相临,南部以克孜勒塔斯山为界,与大坂城区为邻。林区总面积4万公顷,林业用地2.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7.98%。米泉林区与乌鲁木齐市近在咫尺,既是首府乌鲁木齐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又是乌市广大市民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
1森林旅游开发的优势
1.1区域优势米泉林区东距天池90公里,南距乌鲁木齐市15公里,西北距昌吉市38公里,西南与乌鲁木齐环山旅游公路、环城外高速、216国道、吐—乌—大—奇高等级公路、乌—奎高速公路相连,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区域位置十分优越。
1.2资源优势米泉林区层峦叠翠,巍峨的博格达雪山高耸入云。其森林结构清晰,以灌木林为主体,辅以云杉、桦树等树种,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河谷纵向发育,谷内各种林木、草地和田园密密匝匝、层层叠叠、有序分布。四大沟系内有近20余万株古榆树群,田园、菜园、果园和特色回族农家乐成为新疆典型的乡村旅游、森林生态徒步旅游资源的缩影,峡门子、石人沟、蝴蝶谷等景点早为周边居民津津乐道。
1.3特色组合优势米泉林场天山森林公园景区之一的峡门子旅游景区主要呈现出纵向沟谷、东西延展的基本空间形式。目前,峡门子景区周边的原生态回族民俗文化休闲度假区被誉为新疆乡村旅游的发源地,也是米东区乃至乌鲁木齐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影视文化与休闲体验区(七剑天汇山庄、影视城)、河谷田园风光与古榆树群、地质科普窗口(天山褶皱断裂带)等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1.4政策优势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首次把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以及遵循“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写入报告中,充分说明自治区党委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为山区林场加快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支持。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森林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工作以外重要的娱乐休闲生活去处的选择。在森林生态环境中获得舒适的生态旅游,在舒适的生态旅游中寻求和谐的生态环境,以达到生态旅游人与生态旅游环境和谐的效果。
关键词:适宜;森林旅游环境;舒适;森林生态旅游
一、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2.森林游憩光照生态类型。(1)强光型的森林生态旅游。如登山、狩猎、漂流、探险、游览观光、绘画、摄影等,往往需要在大晴天进行,或者只有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游憩效果最好。(2)弱光型的森林生态旅游。如森林浴、负离子吸呼、疗养(静养)、林中漫步、乘车等,需在光线较弱的林内进行。(3)无光型森林生态旅游。像观鸟、露营等活动则需在无光(夜晚)进行。(4)中间型森林生态旅游。此类旅游对光的需求不高,光照可强可弱,如划船、垂钓、游泳、野餐、林区科考等。
自19*年建立我省第一个森林公园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以来,经过林业系统近20年的艰苦努力,我省森林旅游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和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随着我国新时期林业建设指导思想、主要任务的转变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变化,森林旅游面临着更为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外部条件。根据厅党组安排,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处组织开展了森林旅游调研活动,旨在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提出措施,以此推动我省森林旅游步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森林旅游发展状况与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森林旅游建设管理体系
1、森林旅游景区布局趋于合理。截止目前,共建立国家森林公园23处,省级森林公园53处,经营面积近21万公顷;*年后,在部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建立了10处生态旅游区,全省森林旅游景区已达到*处,涉及16个省辖市。基本涵盖了省内各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森林、地质地貌、水文、天象等自然景观以及大量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成为全省自然景观资源分布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2、森林旅游行业管理不断加强。在*、*年两次机构改革中,都明确了省林业厅“指导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指导和宏观管理森林旅游”的职能;省、市两级林业主管部门均设立了管理机构,按照原林业部颁布的《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加大管理与指导力度;按照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的原则,加强森林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机构建设,对以国有林场为基础建立森林公园的,严格实行“一个单位,两块牌子”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林业系统管理为主,有关部门、单位,集体、个人共同参与建设经营的森林旅游建设管理体系。森林旅游法制化建设取得一定进展,省人大通过的《河南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都涉及了森林公园、森林旅游的内容。*年以来,省林业厅把森林旅游纳入全省林业重点工作,统筹安排,重点扶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积极引导,强力推动,森林旅游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开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森林旅游的形象、地位得到确立
省林业局森林生态旅游景区项目租赁协议书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旅游兴省”战略和关于“把森林旅游业真正发展成为森工经济的支柱产业”的规划,积极打造方正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拉动方正国有林区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省政府黑政字号文件“建设原始森林探险、冷水漂流、冰雪运动、狩猎观鸟、疗养休闲、避暑保健、森林小火车观赏、民族风情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森林旅游项目”的要求,从我局森林旅游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特色优势出发,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运作规律,经林业局批准,把项目租赁给进行经营。本着诚信合作,发展林区经济为宗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经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甲方与
乙方共同协商,达成协议如下:(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
一、经营项目名称:。
二、经营单位:
三、经营使用年限:所使方正林业局经营地域权为年——年。
摘要:随着文旅时代的到来及景区旅游品牌竞争日益激烈,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旅游景区存在品牌竞争力不强、文旅内涵特点不突出等问题,从而制约了旅游的发展。本文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讨了文旅品牌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构建了文旅品牌模式,并从品牌建设、科技文化融合、文旅特色功能区搭建等方面提出了旅游文化创新策略。
关键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文化;创新策略;旅游文化品牌
一、引言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根据2018年3月13日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这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文旅2.0时代的五大特征之一的主题公园迎来了热潮。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早年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目前仍集中在传统观光游览领域,存在缺乏旅游文化内涵、品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无法满足当前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导致竞争力不断下降。因此,开展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品牌建设、旅游文化产品建设,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长白森林旅游的特点
林区独特风光旅游
长白属国家级森林全幅员旅游区,素称“鸭绿江源头第一县,长白山脚下第一站”,被誉为“天然氧吧”、“绿色立体宝库”,长白以环山、沿江、跨国为基本框架的观光度假旅游共分五大部分:天池南坡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是长白山唯一可以乘车到达天池边的景区。这一景区上行时可在800米至2690米海拔区间领略原始森林的博大与深邃,尽情观赏一日四季、奇秀无比的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四个梯次鲜明的垂直景观带。越过高山苔原带,令人魂牵梦绕的长白山天池便呈现于眼前。天池面积9.82平方公里,最大深度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淡水湖。天池是中朝界湖和图门江、松花江、鸭绿江三江发源地。这一景区下行时,可尽情欣赏处于海拔2000米的高山花园,雍容华贵的高山杜鹃,芳香怡人的高山罂粟,晶莹剔透的冰凌花等等,还有长白山独有的不老草和极具观赏价值的仅有两寸高的袖珍石松,所有这些数不清的山花野草,为沉寂凄凉的高山苔原注入了勃勃生机。处于岳桦林带底部的鸭绿江大峡谷,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200米,最大深度170米。伫立峡谷岸边,幽谷之风尽收眼底,峡谷之内绿树掩映,怪石林立,百态千姿,气势恢弘,犹如苍天赐予人间的长幅瑰丽画卷。
长白森林旅游效益
长白森林旅游活动的开展,对长白旅游事业的发展,推动长白森林旅游的开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通过几年的开发经验证明,森林旅游业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综合性事业,它的存在和开发意义是深远的,它打破了森林传统的经营模式,由森林单纯生产型,走向了开放式科学经营,对森林的立体开发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森林生态旅游,有力的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科学经营,使林业经营方向科学化、指导化迈进一大步,对保护生态环境平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长白山的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是世界上保留完整原始森林顶级群落的一个缩影。它不仅给游人增加游览风景,也增加科普知识普及一课,同时它为森林学、生态等林业科研提供了教学和研究基地。长白森林旅游在科学的指导下,使森林生态系中各因子在自然状态下活跃起来,在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了林内各科森林资源,许多没有开发而且价值较高的植物得到保存和开发。
我国现已建成各级森林公园2277处,2012年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人数近3亿人次,创社会综合产值达1400亿元。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森林公园有力促进了我国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
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认识,生态旅游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人们纷纷开始到野外的景区、公园赏景、游玩。这给森林旅游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可以说大众化的生态旅游活动已经兴起。
市森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依靠文化遗产和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逐步发展壮大,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凸出的优势。
1、市森林旅游的现状
1.1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市森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达1300多种。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老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大寓山、七星山市级园林公园在此镶嵌。“自然神韵晓月岭,森林风光五女峰”。鸭绿江沿线旅游圣地,不仅展现有冰川运动造就的美丽而神秘的“岛屿风光”、“奇山峭壁”、“江鲤鱼”,而且有两岸异国风情,有参天古树、奇花异草和周围的森林组成的美丽迷人的风景。绿色森林,清新怡人的空气,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等吸引众多的旅游者。
1.2森林旅游产业迅猛发展。近年来,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森林旅游成为林业发展后续产业的主打项目之一。在森林旅游方面,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三期扩建接待环境大大改善。森林旅行社、宾馆、度假村、旅游车等接待设施日趋完善,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和多条旅游线路已经有序运行。可以说,的森林旅游业已经形成规模。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其富聚度居全国首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04〕9号)两个文件,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发展八大林产业,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业,把云南建成“亚洲最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我们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2004-2010年)》和云南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结合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实际,紧紧围绕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思路,组织编写了《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1.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1.1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
摘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全面分析了洮南市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旅游产业存在问题,并在次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推进洮南市森林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森林旅游;产业;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1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001年四海湖景区初步建成,正式向游人开放。2013年6月洮南市四海明珠度假村开工建设。四海明珠度假村现租用疏林地5.7hm2(租赁期为30年),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500多万元(自筹),目前,已建成冬季滑雪、滑冰、滑沙、雪地摩托、冰车、雪中飞碟等冰雪项目;夏季浅滩嬉戏、水上乐园、游泳、垂钓、狩猎、骑马、真人CS等娱乐休闲项目,还建有特色餐厅、五所独立小憩房舍和办公大厅等场所。这是洮南市唯一一家旅游产业景区,填补了洮南市空白。建设一年内共接待游客近3万余人次,解决了30多人的再就业,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