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食物适合成人吃,但不一定适合年幼的孩子食用。虽说吃了,当时不会出现中毒或者过敏等不良反应,但是将有可能引起慢性的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育。3岁以下的幼儿要少吃这11种食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帮助宝宝增强体质的食物
芋头
芋头中是含有大量的淀粉的,并且营养十分的丰富,而且芋头是很容易让宝宝消化的,还有养胃的作用,是适合脾胃徐肉的宝宝吃的。
菜花
菜花质地细嫩,易消化吸收,适宜于宝宝和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强者食用。菜花能刺激细胞制造对机体有益的保护酶—Ⅱ型酶,它能使小肠粘膜中活性提高30倍,从而使体细胞中的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系统,有能力分解进入人体内的致癌物和其他有害化合物,以使人体长期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鸭肉
鸭肉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营养素,鸭性寒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宜于滋阴养津以防秋燥,鸭肉适合身体虚弱、患病初愈、时常上火的宝宝,可以说鸭肉是荤食中的第一滋补佳品。但是鸭肉寒凉,腹泻和脾胃虚寒的宝宝不宜多吃。
23岁以下的幼儿要少吃这11种食物
笋
原因:春笋易引发过敏性皮炎、消化道疾病。新鲜竹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很容易和钙结合生成草酸钙,过量食用对小儿的泌尿系统和肾脏不利。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骨骼发育尚未成熟,而笋中含有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锌的吸收。小孩如果吃笋过多,可能会使他们缺钙、缺锌,造成生长发育的缓慢。
原则:新鲜竹笋少儿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过半根。
注意:不要给4个月以内的婴儿添加任何含草酸过高的食物如菠菜、卷心菜等。
蜂蜜
注意:不要在1岁以内婴儿的奶粉或食品中添加蜂蜜,以避免遭到致命细菌的感染。
腌制食品
原因:腌制品(咸鱼、咸肉、咸菜等)含盐量太高,高盐饮食易诱发高血压病;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它和黄曲霉素、苯丙芘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
注意:有研究资料表明,幼儿期间开始吃腌制品的孩子,成年后患癌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许多。
蛋
原因:鸡蛋、鸭蛋均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对婴幼儿的成长有不少益处。但如果食之过早或过多,宝宝的消化能力还不能完成这么大的“工程”,就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原则:半岁前尽量不吃鸡蛋;1半岁到1岁的婴儿,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能超过1个;1岁到2岁的婴儿,可隔日吃1个蛋(包括蛋黄和蛋白);年龄稍大一些后,才可以每天吃1个蛋。
注意:如果在宝宝的粪便中,发现有如蛋白状的物质,则说明宝宝的肠胃不大好,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蛋白质。
对于这些婴儿,最好把蛋黄煮到其他食物中一起喂食。如果婴幼儿正在出疹,则暂不要吃蛋,以免增加机体负担。
巧克力
原因:巧克力是一种高热量食品,但其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在饭前过量吃巧克力容易产生饱腹感,因而影响食欲,使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进餐习惯被打乱,影响了小孩的身体健康;另外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经系统兴奋的物质,会使婴幼儿不易入睡和哭闹不安;常吃巧克力还会发生蛀牙,并使肠道气体增多而导致腹痛。
注意:3岁以下的小孩不宜吃巧克力。
茶
原因: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矿物质及钙、锌、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导致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另外,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很强的兴奋剂,可能诱发出现小儿多动症。
注意:3岁以内的宝宝不宜饮茶。
大豆
原因:大豆本身含有一种植物雌激素,如果摄入量较大,会出现类似于人类雌激素摄入过多而产生的副作用;另外,过早摄入豆类食物,可能会引起婴儿过敏,导致婴儿发生腹泻和皮炎等过敏症状。
注意:1~2岁内婴幼儿应尽量避免食用大豆食品。
鲜牛奶
原因:鲜牛奶的蛋白质构成主要是球蛋白,乳清蛋白只有20%;而母乳中的蛋白质主要是乳清蛋白,其比例高达60%。而且牛奶中的其他成分及含量也与母乳不同,如牛奶中矿物质含量偏高,会加重婴儿的肾脏负荷。牛奶也是一种贫铁食物,长期摄入可能会造成婴儿铁缺乏。
注意:婴幼儿不宜喂鲜牛奶,如不能喂以母乳,宜选用用以母乳为依据、专为婴幼儿设计的配方奶粉。
专家提醒:其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花生酱和鱼虾、贝壳类海鲜,最好在宝宝超过1岁并确认不会过敏再进食这些食物。另外,某些容易引起婴儿咽喉堵塞的食物,如坚果类、某些带核的水果如荔枝、龙眼等也尽量避免食用。
汤圆
原因:由于糯米比较黏,小孩可能会把粘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1到2岁的孩子不容易嚼碎汤圆馅中的花生,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注意: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不适合吃汤圆的。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更应少吃汤圆以防病情加重。
盐
原因:随着宝宝生长发育的进展,盐的需要量逐渐增加,需要可适当吃一点点。
原则:1岁以内的宝宝辅食中可以完全不放盐,如果宝宝喜欢吃点“咸头”,6个月后可适量添加,但每日食盐量要控制在1克以内。1~3岁的幼儿食盐摄入量应该控制在每天2克以内。
注意:宝宝由于肾脏发育不完善,摄入盐太多会增加肾脏负担,对身体不利。
高热量的“垃圾食品”
原因:食用高热量的“垃圾食品”容易导致肥胖,出现各种并发症,对人体健康有害。
注意:婴幼儿期间,他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在发育,需要全面的营养才能健康成长。食用“垃圾食品”可能导致肥胖,并且导致其他营养素的摄入不平衡,而出现营养缺乏症。
3甜食会让孩子的性格怪异
甜食为什么会对孩子造成性格怪癖
这是因为,当体内的糖分过多的时候,丙酮酸和乳酸等的代谢时会明显地增高的,值个时候就会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1来加速这些东西的排泄,而维生素B1在人体内是不能够自然的合成的,而是要依靠食物的摄取的。可是嗜糖的儿童是会偏食的,而且,在这种偏食的习惯中,很那摄取含有维生素B1的食物的。所以当孩子体内的维生素B1缺乏的时候,糖类的代谢物丙酮酸就会继续在大脑中,那么就会造成孩子的像个怪异。
而且对于嗜糖所致的性格怪癖的孩子,家长除了控制食物中的糖分外,还应积极诱导孩子多吃一些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是含有维生素B1的食物如花生、糙米、瘦肉等。若是维生素b1缺乏症状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B1片或注射维生素B1,并增加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健康的成长。
如果孩子喜欢吃甜的东西,那么爸爸妈妈就一定要控制孩子的这种行为了,不仅要让孩子慢慢的减少对含糖分食物的摄取,还要注意对维生素的摄取,这样宝宝才能健康长大。
4长个子要吃的比钙片强十倍的家常菜
1、豆腐炖鱼
豆腐是大家熟知的高钙食物,只要吃200克北豆腐,就可以满足一日钙需要量的1/3,比喝半斤奶还要多。而鱼肉中丰富的维生素D能加强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豆腐炖鱼,不仅味道鲜美,更是补钙健骨的绝配。
2、芝麻酱拌菠菜
芝麻酱是钙的“宝库”,每100克含钙870毫克,高于豆类和蔬菜。而菠菜中富含的维生素K是骨钙的形成要素,如果在补充钙的同时增加维生素K,可以大大提高补钙的效果,促进钙沉积在骨骼当中。芝麻酱拌菠菜,香而不腻,是完美的补钙凉菜。
3、紫菜腐竹汤
钙与镁就像一对双胞胎,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当钙与镁的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腐竹是富含钙的豆制品之一,而紫菜被称为“镁元素的宝库”,两者一起煲汤,可谓补钙健骨的完美搭配。
4、醋溜小油菜
不少绿叶菜在补钙效果上并不逊色,其中小油菜的钙含量超过同样重量的牛奶。而醋有利于钙从不溶状态变成可溶状态,促进钙的吸收利用。此外,小油菜中还含有大量有助于钙吸收的矿物质和维生素K。
5、青椒炒鸡蛋
鸡蛋含有优质蛋白,其钙含量也较高,而青椒中富含维生素C,两者一块炒,不但色泽美观,还能提高钙的吸收率。
6、黄豆炖猪蹄
黄豆钙含量丰富,猪蹄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作为钙沉积的骨架,从而更有利于黄豆中钙的吸收。需要提醒的是,猪蹄中饱和脂肪含量较高,不宜常吃。
5宝宝吃蔬菜应该注意什么
不当之举1:冲洗不当
有些从超市里买来的蔬菜,从外观上看很干净,于是有些妈咪在烹调前只是略用水冲一下。其实,一般的蔬菜都有不少残留的农药,如果不彻底清洗,对宝贝的健康有很多危害。
正确做法
将买回的新鲜蔬菜放在清水里浸泡20分钟左右,让农药充分溶解在水中,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或在淘米水中浸泡10分钟后,再反复用水冲洗干净。
不当之举2:先切后洗
有些妈咪习惯将蔬菜切成小块后再清洗,这种做法破坏了蔬菜的营养。殊不知,蔬菜中许多营养素是水溶性的,蔬菜被切细经洗涤后,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物质。
正确做法:
应该先洗、后切蔬菜。
不当之举3:烧煮得太久
用大火快炒蔬菜,这样不仅色美味好,而且菜里的营养素损失得也最少。若在烧菜时加些醋,还很利于维生素的保存。
不当之举4:吃隔夜菜
有时给宝贝单独做的菜往往吃不了,有些妈咪就把菜留到次日再给宝贝吃。殊不知这样做会使维生素c、b大量损失,隔夜菜即使放在冰箱内也很容易被细菌污染,引起变质,甚至会发生食物中毒。
每次烧的菜量不要太多,最好是现烧现吃,这样既卫生又有营养。
不当之举5:丢弃菜的汤汁
妈咪在给宝贝做菜粥、菜饺时,往往把菜馅汁水挤掉。这样做的后果是将菜中70%的维生素及矿物质都丢弃了。
做馅时将蔬菜和肉等一起剁碎、搅拌时最好让菜汁渗到馅中。做成其他菜肴时,记住给宝贝既吃菜又要喝汤哟。不当之举6:冷藏不当
多数蔬菜适宜的保存温度是3℃-10℃,但黄瓜不能低于10℃,否则会变软,并渗出透明的液体,清香味也会荡然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