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又来到另一家单元楼的“阳光午托班”,同样不大的两室一厅,简单的设施,客厅的墙壁上挂有一个小黑板写有本周的食谱:鱼香肉丝盖浇饭、醪糟汤、青菜木耳炒肉、土豆炖牛肉、豆腐白菜烩丸子……该午托班负责人表示:“为了保证孩子们吃得有营养,我们每周的食谱都不一样,家长们也都能看到。”记者询问是否有专业厨师负责学生伙食时,该负责人表示:“请厨师办班的成本都收不回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该午托班每天负责给孩子们做饭的厨师几乎都是老板本人,既没有健康证也没有相应的资质证书,餐具清洗消毒设施以及营养搭配等就更谈不上了。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西宁市多家午托班后发现,不少午托班为了节约成本租的几乎都是居民房,从两室一厅到三室一厅不等,收费每个孩子每月400元至600元不等,一般二三十名学生在此休息,有的除了做午饭的阿姨外,没有看护老师,学生们在房间里追逐打闹,不时发生冲突。由于小区午托班几乎都没有应急的消防设备,几十个孩子挤在一起,一旦发生意外,孩子们想跑都来不及。大多数午托班给孩子提供的饭菜很少考虑营养搭配,一些从业人员连基本的健康证没有。
◆家长:
持包容态度
孩子有人接送了,吃饭准点了,中午也按时休息了,让家长省了不少心,对于这些在学校周围开设的午托机构,有的家长认为该行业应势而生,又解决了家长无法接送孩子的难题;有的家长认为缺乏市场监管,担心安全难以保障。虽然家长们对午托班褒贬不一、担忧不少,但是因为再无他法安置孩子而纷纷选择就近送孩子入午托班,由此带动了午托班的生意。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距离西宁市古城台小学和西宁市第十二中学较近,仅省水利厅家属院就有十多家午托班“藏”于其中。
◆部门:
摸底排查加强监管
4月12日,记者从西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食药监局根据2013年西宁市人民政府制定出台《西宁市“小餐桌”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管理午托班,每年春、秋两季重点开展校园周边午托班专项检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办午托班必须在食药监部门获得“西宁市餐饮服务备案凭证”,一年一审,备案凭证逾期或缺失的午托班将依法整治或取缔。下一步,西宁市食药监局将联合卫生、消防、公安等多部门加大集中整治力度,对午托班开办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向政府提出关于《西宁市“小餐桌”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修正和完善等。
◆建议:
制定校外午托机构管理办法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宁市午托班数量不少,且普遍存在三大隐患:一是缺乏消防通道,消防配套设施和卫生标准不高;二是食品卫生无法保证,午托班厨房功能区不齐全、不符合餐饮操作规范、不具备食品经营许可条件;三是午餐营养无法保证,午餐是学生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餐,午托班户主未经过餐饮培训,不懂营养学搭配,菜单随意性大,学生能吃饱,但未必能吃好。
此外,午托班还严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与生活。住在雪龙大厦的李先生向记者说:“小区里午托班的开设,没有人征求过我们住户的意见,也没有看到公示,孩子们中午一来就几十个,几乎每天中午都是吵吵闹闹的,我们都无法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