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5.10.13
李家祖传治癌秘方【主治】各种癌/瘤【配方】生五灵脂10克,生黑牵牛20克,生香附子10克,生广木香10克.【用法】买药时加工成粉,加白醋调糊为丸,阴干.一次10克.生姜汁送服,每天3-4次(小儿药量减半)也可以不调糊,服药时加些醋.【注意】不得吃人参。孕妇不可用。【说明】一般病例30分钟见效,经千余例临验疗效100%,被称神方!本方前三味药是祖传秘方,第四味药是贡献人研究所加.献方人:广东饶平县三饶镇西巷头民间医师李清岩
【正告】李清岩居士公开祖传秘方,救死扶伤,功德无量!经济困难的同修在给人治病时可以适当收取成本以维生,但绝不能牟取暴利!任何人不得私作主张修改药方,那会害死人!若遭天谴,后果自负!
1、鼻咽癌:金藻富康1-9粒天,甘宝1-6支/天,多维元素1-6片/天牙膏一天三次(严禁酒、烟、辛辣、牛、羊肉,否则会加重病情)2、支气管肺癌:金藻富康1-9粒,甘宝2支/天,男宝1支/天,多维元素1-6片/天(严禁酒、烟、羊、狗肉,避免悲伤忧郁)3、食管癌:金藻富康1-6粒/天,甘宝3支/天,钙肽3包/天,多维元素1-6片/天(严禁油炸,烧焦,烟酒食物)4、胃癌:金藻富康1-6粒/天,钙肽3包/天,多维元素1-6片/天,甘宝2支/天,女宝2支/天(严禁霉变、腌熏、过咸食品)5、大肠癌:金藻富康1-6粒/天,甘宝3支/天,钙肽3包/天,多维元素1-6片/天6、肝癌:金藻富康1-9粒/天,甘宝1-10支/天,多维元素1-6片/天(严禁腌制、熏烤、霉变食品)7、乳腺癌:金藻富康1-9粒/天,甘宝1-6支/天,男宝2支,多维元素1-6片/天,玉牡丹(严禁悲和怒)8、宫颈癌:金藻富康1-9粒/天,甘宝1-6支/天,女宝2支/天,多维元素1-6片/天;每天用护理液冲洗(严禁烟、酒、生、冷、油腻食品)
一,淋巴结炎
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久病化痰祛瘀,扶正祛邪,临床以辩证为主。年前治疗一个慢性淋巴结炎,病史2年,常服抗生素,反复发作。我的处方是:黄芪80当归20地龙20白僵蚕20海藻30白芥子15皂角刺20乳香10没药10双花30蒲公英30连翘30蚤休20;
经络应答疗法发明人,徐田震,采稿。
1、陕西白清佐攻补兼施方治疗肝腹水
先用攻补兼施方:通草150g,昆布50g,海藻50g,冬葵子100g,泽泻40g,云苓50g,白术100g,小茴香50g,当归25g,干姜15g,川朴25g,益智仁15g,甘草50g,柴胡15g,木香15g,元明粉15g(冲服),另用党参50g,黄芪50g,水煎,饭后温服。一日一付。15付。
待腹水退,改用温补脾肾汤:党参50g、白术40g、黑附子30g、云苓10g、甘草10g、川朴40g、麦蚜50g、砂仁20g、山查25g、神曲25g、干姜15g、椒目50g。
2、小儿肝大,发育不良。紫河车、三七、土元、丹皮、鸡内金、白蔻仁、莱菔子、白术、郁金、川芎、炮山甲。研末冲服。另用茵陈、板蓝根、菊花、甘草、枸杞子。煎水服。
3、肝癌,大便稀,鸡内金、三七、白术、补骨脂、白蔻仁、川芎、土元、丹皮、山药、水蛭、蜈蚣。研末冲服。
4、乙肝冲剂:栀子、寅陈、菊花,板蓝根,大黄、枸杞子、甘草。
5、辛见,男,4个月,94年5月19日初诊,黄疸,大便色白,肝大,脾大,腹胀大,青筋暴露,阴囊水肿,先天性胆道闭锁。中气大虚,不能一味攻伐利水,患者饮食尚可,有胃气则生。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通利胆道:鸡内金、炮山甲、土元、水蛭、丹皮、三七、土白术、白蔻仁研末冲服。冲剂:菊花、栀子、寅陈、车前子、郁金。(3)退黄丸。
6、乙肝,肝脾肿大,咳嗽,夏枯草、海藻、白芍、炮山甲、鸡内金、制鳖甲、川贝、焦三仙、柴胡、三棱、莪术、枇杷叶、丹皮、山药、白术。肝脾肿大明显缩小。
7、张东粮,男40岁。肝硬化。夏枯草、海藻、柴胡、黄芪、炮山甲、鸡内金、太子参、连翘、夜交藤、酸枣仁、土茯苓、菊花、土元、白蔻仁、炒莱菔子、黄柏、丹皮、枸杞子、何首乌。
8、小儿爬着睡流口水,炮山甲、鸡内金、麦蚜、建曲、天麻、杞果、白术、扁豆、白蔻仁、山药研末冲服。
9、(1)郝保平,肝腹水,黄疸脾大。郭先生来信指教:用补药效果不好,可用泻下方一试:寅陈45g、川朴15g、黑白丑30g、郁金20g、大腹皮30g、郁李仁30g、黄连5g、黄芩15g、木香15g、白芍20g、大黄20g、白蔻仁15g、藿香20g、草果仁20g、甘遂15g、大戟15g、枳壳15g、先泻后,再用健脾之白术、苍术、薏苡仁,温中的黑附子、吴茱萸、诃子、补骨脂、炮姜、赤石脂,利水的猪苓、车前子、云苓、苍术,通气的砂仁、白蔻仁、炒莱菔子、木香、枳壳、川朴,补气的红参、黄芪、土白术、山药、木香、冬瓜皮、大枣、云苓,利胆退黄的寅陈、败酱草、郁金、猪胆汁、石菖蒲,大戟、甘遂可以根据情况而定,先泻一下,如热毒盛再加上金银花、金钱草、蒲公英、寅陈、黄连、黄芩、黄柏、大黄后再用补法。黄疸不退大便不可早控,预防黄疸过高,致肝坏死,或出血大便稀或用利水药如猪苓、泽泻、车前子、云苓也可,该病人腹胀,山药、白扁豆、川朴、大腹皮、炒莱菔子、白蔻仁、吴茱萸、草果仁、白术、苍术、薏苡仁、冬瓜皮可考虑应用以下。该病人黄疸如长期比退为重,可用青黛、白矾、猪胆汁冲服。
(3)茵陈45,川朴20g,二丑30g,玉金20g,大腹皮40g,川连5g,黄芩15g,木香15g,川芎20g,大黄20g,草果20g,甘遂15g,大戟15g,枳壳15g,泻下三付后,用玉米温中之通气之后,补气之红参白术,山药,木香,茵陈、郁金、石菖蒲、猪胆汁,大戟、甘遂可以根据情况而定。先泻下,如热毒壅盛加金银花、金钱草、蒲公英、茵陈、败酱草、黄连、黄芩、黄柏、大黄后再议补法。脾肿大是胀病之根。败酱草、郁金、茵陈、麦冬、鳖甲、鸡内金、三七、大腹皮、草果仁、沙参、郁李仁、山药、夏枯草、海藻、坤草。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特别是一些民间老中医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临床经验丰富,其一生的心血可能都体现在他的几个方中,几句话中,如潜心领悟,一定会收益无穷。笔者年轻时曾得到一本民间老中医的手抄本,如获至宝,曾借鉴其法,多效。今整理如下:
一、妇产科
1、难产神效方:熟地30g、枸杞子30g、当归30g、党参30g、炙黄芪30g、茯神9g、川芎30g、炒白芍9g、炙甘草3g、醋龟板9g(交骨不开加至30g)、人参15g。水煎服。如产后久不下,连服4~5剂,产已下即停服。冬月三九寒天加黑附子9g。
2、产后生化汤,主治腹中块痛,恶露不行。当归30g、川芎9g、桃仁3g、红花3g、炙甘草3g、黑姜6g、黄酒、童便引,水煎服。产后7日之内杂病也可用此方加味治疗。如感冒头痛身热,将川芎加量3~5g克,再加炮姜3g。有汗加黄芪6~9g克、云苓9g、生姜、大枣为引。气喘加人参6~9g。如泄泻,方内当归改为土炒当归,黑姜改为炮姜6g,另加车前子9g、云苓9g。如妄言妄见,失眠怔忡,心神不安加人参9g、炒枣仁15g。总之,产后7日之内,禁忌凉药,忌用汗吐下三法,在百日之内以大补气血为主。如有实证,也应先补后用攻下药,宁可失治于温补,不可失治于寒凉。产后虚证十之八九,实证仅十之一二。如果产后肚内块过大,可加制鳖甲25g、红花9g、桃仁9g,如肚内块已消失,腹不痛,恶露已流尽,多用参芪无妨。如未见恶露流出,为防败血不尽,用参芪时可加桃仁、红花。
3、产后半月后气喘:人参9g、牛膝9g、熟地15g、麦冬15g、山萸肉12g、核桃2个(连皮捣)、枸杞子15g、辽五味10g。如某妇,产后两个月出现身痛、腹痛、肚腹膨胀、气喘,用活血化瘀药加重,用补气药减轻,用上方6付即愈。
4、产后发狂如见鬼。人参30g、土白术30g、半夏9g、制南星9g、黑附子3g,水煎服。某妇,产后1月患此症,百药不效,3个月后用此方3付即愈。后用此方治疗痰厥证也有效。
5、习惯性流产(胎漏方)
熟地30g、当归15g、白芍15g、阿胶12g、艾叶9g、杜仲25g、人参12g、土白术15g、黑芥穗9g。水煎服。如阴道出血,去黑芥穗。每月服3~4剂,可防小产。
6、孕妇遗尿方
熟地30g、当归15g、白芍12g、川芎9g、益智仁25g、乌药12g、山药30g,水煎服。
7、白带及滑精与月经过多方:高粱壳半斤,水煎服,一日一剂。
8、产后痢疾:当归60g、白芍炭30g、川芎9g、桃仁3g、红花3g、炙甘草3g、山楂炭9g、炒卜子9g、姜炭3g、车前子9g、童便引。水煎服。
9、产后口唇舌崩裂无皮:当归25g、熟地25g、川芎12g、姜炭3g、云苓25g、黑芥穗6g、炙甘草5g。如产后7日内腹痛未除,可加桃仁3g、红花3g。
10、产后水肿、泄泻、高热方:土炒当归30g、川芎12g、炙甘草3g、桃仁3g、红花3g、炮姜3g、力参15g、云苓15g、生黄芪12g、炒车前子9g,童便引。水煎服。
二、脉诊一得:男女分虚实的脉
男子关前脉必充,女子尺脉定浮洪,这是正常的脉象。女得男脉为不及,即寸关脉大,尺脉弱,属虚;男得女脉为过盛,即尺脉大,寸关脉弱,属实。如一女患伤寒病,发热,两寸关脉洪大尺脉弱,用清热解表药不效,反增胸满胀闷,进瓜蒌陷胸汤后变成关脉大过甚,神昏气喘,病情危重,立即给予生脉散(人参、麦冬、辽五味),半个月后,神昏气喘明显减轻,病情稳定,改用补中益气汤(人参3g、黄芪9g、陈皮7、柴胡9g、白术9g、升麻3g、当归9g、甘草6g生姜3g片,红枣5个),连服3剂,关寸脉变成软弱无力,热退,头痛止,仍食少,上方加肉桂3g,进5剂而饮食增加,病愈。在当时,前医不知女得男脉为虚证,结果用清热解表泻实之法治疗,使病情加重,幸而及时用补法纠正,才转危为安。
郭老中医经验之三1、张某腹胀大而坚两胁胀痛青筋暴露下肢紫纹出现易怒黄疸鼻衄大便溏薄小便时清时黄舌体小舌质紫暗血臌治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利水当归红花赤勺郁金水蛭偶数机桃仁土元坤草木香读、大黄二丑三七。
2、二诊泻下秽物甚多腹胀大减轻去大黄二丑加红参白术萝卜种茯苓大凿赤小豆。三诊腹胀大已经消失部分青筋已消去实邪去其大半虚弱之象明显急予扶正祛邪。红参黄芪当归柴胡升麻木香土元鸡内金三七大枣。牛肉汤。
3、孙,黄疸肝腹水鼻衄。心下痞满饮食减少小便黄大便1日2~3次,溏而不爽舌尖红舌苔薄黄而干肝掌蜘蛛痣白球蛋白倒置。湿热蕴结气阴两伤。治以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通利二便蒲公英大黄大白二丑栀子黄芩金钱草寅陈郁金机木香三七鸡内金莱菔子。二诊鼻衄止黄疸减轻去二丑大黄,加神曲麦蚜五味子白芍,三诊黄疸尽退大便爽利腹软,转而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黄芪沙参太子参茯苓金钱草土元郁金牡丹皮山药蒲公英麦蚜。
4、健脾山药茯苓大腹皮养阴加牡丹皮五味子脾肿大加鸡内金炮山甲。气嘘黄芪配大黄阴虚沙参配大黄。
5、王男65岁腹胀大鼻衄面色灰暗黄疸下肢肿心烦易怒肝掌蜘蛛痣舌质红绛有裂纹舌苔薄黄肝肾阴虚脾失健运肝火炽盛治以清热解毒育阴凉血运化水湿山药沙参牡丹皮郁金大黄麦蚜蒲公英白芍黄芩栀子莱菔子三七二丑金钱草。二诊火热之象退转以育阴补肾健脾利水。沙参太子参山药白扁豆车前子赤小豆白术补咕脂栀子白芍三七。善后方产户山药白芍白术黄芪当归牡丹皮茯苓赤小豆金钱草山查补咕脂神曲莱菔子。
6、朱某,面色萎黄腹胀心下痞满鼻衄口干不欲饮下肢浮肿舌尖红舌苔黄腻脉弦滑赶脾肿大肝肾阴虚湿热阻滞治以滋补肝肾清利湿热活血化瘀黄芩蒲公英龙胆草黄连大黄茯苓川朴大腹皮车前子赤小豆炮山甲鳖甲龟板三七。二诊大便泻下数次,出血停止腹软去大黄龙胆草黄连再进3付三诊黄芪西洋参柴胡牡丹皮白术赤勺枳壳山查土元莱菔子车前子赤小豆白蔻仁神曲炮山甲鸡内金。
7、周男肝硬化脾切除后腹水黄疸肝区鼓音下肢水肿头晕乏力大便溏薄舌体胖大舌苔薄黄脉大无力气阴两亏肝胆湿热胃失和降太子参白术山药半夏茯苓沙参薏苡仁败酱草栀子黄芩竹茹大黄郁金大腹皮莱菔子三七大枣赤小豆二诊黄疸呕恶减退饮食增加大黄减量又诊黄疸退腹软转以补气羊血少佐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之味。黄芪当归三七黄芩栀子败酱草冬瓜皮萝卜种泽泻丹参紫河车。
8、慢性肝病便溏不渴,舌质淡腹胀饮食减少均应温补脾肾如泄泻不愈是辨证不明,内有积滞,或可以导泻一下,再行温补。
9、郭老师说,肝腹水初期有气短现象,腹胀不适,此大气统领不佳,串痛不适,气机不畅。肚腹胀大气嘘之甚之极,大量黄芪白术。需从整体考虑,扶正为主。
10、常秀芬肝左叶偏大压痛拒按大便干结饮食减少白带多阴痒清热解毒清肝利但散结龙胆草黄连金钱草苦参炮山甲郁金元胡栀子大黄鸡内金黄柏。寅陈。乌贼骨。
又方枳实白术茯苓白扁豆麦蚜神曲元胡鸡内金炮山甲三七山药牡丹皮黄芪黄芩黄柏。在清泻肝胆火时候少加点养阴之品。小便频数加木通瞿麦扁蓄清利膀胱,川楝子元胡可加用。必须加散结药。如果补时加枳术丸(肝积肥气如旋盘)龙胆草黄芩白扁豆芡实。软坚散结清泻肝胆消除余毒贯彻始终,保护好胃气。用补药时加柴胡,收肝可出现打呃放屁现象,必须打呃。
11、郝保平,败酱草郁金寅陈麦冬鳖甲鸡内金炮山甲三七大腹皮草果仁沙参郁李仁山药夏枯草海藻坤草。大便次数多加白术猪苓车前子次数不多加川朴枳壳抗病毒加白花蛇舌草败酱草。门脉高压加土元。在脾大回缩饮食增加腹胀减轻的情况下可以加益气之品。益气黄芪山药白术茯苓通气莱菔子草果仁大腹皮白蔻仁利水郁李仁茯苓泽泻车前子白茅根冬瓜皮黄疸加寅陈黄柏败酱草利胆加郁金姜黄。可以补几付泻几付。
12、5岁,乙肝肝区痛爬着睡腹痛舌质红。清热解毒消积导滞通便寅陈栀子沙参黄芩板蓝根土茯苓枸杞子大黄鸡内金炮山甲三七五味子。
13、舌诊:前半部舌苔剥落,心阴不足,中间剥落脾胃虚,后半部剥落,坏证难治。两边剥落,可以先清泻一下,两侧舌苔便可以生出。
14、舌体肥大,舌中间空,气短,可以用黄芪配栝楼薤白汤取效。
老中医秘录之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特别是一些民间老中医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临床经验丰富,其一生的心血可能都体现在他的几个方中,几句话中,如潜心领悟,一定会收益无穷。笔者年轻时曾得到一本民间老中医的手抄本,如获至宝,曾借鉴其法,多效。今整理如下:
三、内科
1、头脑眩晕及高血压方
天麻3g、党参9g、半夏9g、白术30g、当归30g、白芍30g、熟地30g、山萸肉15g、川芎15g、陈皮3g、肉桂3g。水煎服。此方头脑眩晕,如血压高加桃仁3g、红花3g、人参6g,数剂见效,屡用屡效。
2、脑后痛方:熟地15g、山药9g、云苓9g、当归9g、炒白芍9g、川芎3g、陈皮3g、炙甘草3g、天麻5g、麻黄1g。此是肾受风邪,风入肾经所致。
3、中风
中风偏瘫,言语不利,口眼歪斜,急性期先用三生饮:生半夏9g、生南星9g、生附子9g、广木香3g、人参30g、生姜10片,水煎服,服用数剂病情稳定后,对半身不遂可用补阳还五汤:黄芪120g、川芎9g、地龙9g、归尾9g、桃仁3g、红花3g、赤芍9g。如口眼歪斜加全虫9g、姜虫9g、白附子9g。病愈后常服十全大补丸预防复发,又有延年益寿之功。
4、慢性瘫痪
按:本案慢性瘫痪,从发病看似为现代医学的脑梗塞,中医称之为“中风”,古今多认为此由“肝阳化风”,“内热生风”所致。王旭高指出:“肝风一证,虽多上冒巅顶,亦能旁走四肢,上冒者阳亢居多,旁走者血虚居多。”本案中风属血虚生风,兼阳气不足,阳虚则易生痰湿,所以治疗自然同常见的肝阳化风应用甘寒平肝息风不同,应当养血温阳,兼以活血化痰,所谓辨证必求其本,而不能拘泥于前人之说。
5、膈证治法:食物到胃口不能下行,与痰水一并吐出,俗称“膈证”,处方:公丁香9g、沉香9g、广木香9g、砂仁9g、紫蔻仁9g、半夏9g、陈皮9g、白芥子9g、当归15g、云苓9g、生姜3片。此方对食道癌亦有效。
6、红白痢疾:当归60g、白芍60g、炒莱菔子12g、枳壳9g、大白9g、滑石9g、车前子9g、木香3g。如妇女则将白芍改为30g,再加白芍炭30g不损胃气。
又方:山查60g,炒成外黑内黄,白痢加红塘60g,入铁锅内同山查炭拌炒至糖溶化,加水一碗煎20分钟顿服。红痢用白糖,红白痢用红糖白糖各30g,煎服法同上。
7、姜糖饮:红糖一两,生姜一两,与糖同捣如泥,开水冲服,治瘟疫与伤风感冒感冒,服后出汗即愈。
又方:也治风寒感冒,反胃呕吐,方用白糖3两,生姜5片入糖同捣如泥,入铁锅内炒黄,用开水冲服。
8、五更泻(又名肾泻)用四神丸:补骨脂12g、肉豆蔻9g、五味子9g、吴茱萸3g、干姜5g、大枣10g枚,水煎服,对妇女白带过多亦有效,老人加人参、白术。
9、夜晚泄泻用八味丸:熟地25g、山萸肉12g、山药12g、云苓9g、丹皮9g、肉桂3g、黑附子3g、葛根9g、升麻3g,水煎服,晚饭前服用,老人久服能延年益寿,此方并治反胃呕吐。
桂附地黄丸治验:反胃、呕吐、大便干、尺脉弱、消化不良,咽喉疼痛。
10、肥胖病:病因多是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肥胖气虚者方用:人参10g、黄芪10g、柴胡3g、当归15g、升麻3g、土白术30g、陈皮10g、云苓30g、半夏10g、甘草3g,水煎服。
11、冬犯咳嗽:此症多因肾阳不足,痰湿内蕴,外受风寒所致,治温补肾阳,宣肺散寒。方用:熟地25g、山萸肉12g、云苓9g、炒山药12g、泽泻9g、丹皮9g、肉桂3g、黑附子3g、麻黄9g、葶苈子9g、半夏9g、甘草6g、款冬花12g。水煎服。喘加人参、核桃2个连皮捣煎。春天麻黄改用蜜炙麻黄,如饭后出汗麻黄改为6g也可。
12、瘖厥风痱症:此症是肾脏阴阳虚极,故见面赤,舌苔黄,脉洪大一派假热现象。方用地黄饮子合三生饮与补阳还五汤化裁。某男,50岁,患此症,方用熟地30g、山萸肉25g、云苓25g、泽泻9g、炒山药25g、肉桂9g、黑附子9g、白术30g、力参15g、半夏9g、南星9g、陈皮9g、黄芪30g、川芎9g、桃仁3g、红花3g、地龙9g、赤芍9g、当归9g、巴戟天15g、石菖蒲9g、远志9g、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连用10余剂后,患者能下床自己行走,饮食正常,言语较前清亮,间断服药此方,大便溏泻时加炮姜9,服用3个月痊愈。
13、阳虚发热治验:某男,1982年患阳虚假热证,症见肠鸣腹泻,喜坐卧凉泥地上,舌苔白,饮食无味,右手脉洪有力,尺脉弦。方用熟地25g、山萸肉12g、云苓9g、泽泻9g、丹皮9g。水煎服,连用2剂,大便变稠,仍有肠鸣,上方加白术6g、肉桂2g、黑附子3g、制鳖甲15g,再进2剂,大便二日未解,肠鸣消失,但感耳内有热气,上方去黑附子,肉桂改为3g,一剂而愈。
四、儿科
1、小儿惊风:惊风是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证候。凡其病急暴,属阳属实者为急惊风;病久中虚,属阴属虚者为慢惊风。(1)急惊风:常痰、热、惊、风四证并出,身热,大便不利,小便黄赤,虎口筋青,属实热证,方用:龙胆草3g、蝉衣2个、青皮1g、郁金1g、元胡1g、柴胡1g、白芍1g,水煎服。(2)慢惊风(也叫慢脾风):此症多因吐泻,或大病后,或平素体质虚弱,误服寒凉药后出现。症见抽搐,目睛上吊,便溏,精神疲倦,四肢发凉,虎口色青。此属虚寒脱证,如用凉惊丸或抱龙丸下咽即毙。方用:人参3g、土白术5g、云苓3g、白芍2g、熟地3g、肉桂1g、炮姜1g、黑附子1g,水煎服,2~3g剂即愈。此方分量是一岁以内小儿用量。
五、外科
1、痈疽论
王洪绪说痈是红肿高大疼痛属阳,宜用清热解毒发散药;疽属阴寒凝滞气血而成,属阴,宜用温补发散,两者治法若冰与炭相反。有医书说某方治病“一切痈疽能溃散”,怎么可能呢?痈疮初起宜用真人活命饮是为特效方,大便干加大黄。疽是阴寒证,痈是阳热证,怎么说一方能治而证。余曾亲眼目睹过生疽疮的人医生用清热解毒药服后加重的例子,而改用阳和汤,服用几付即愈。疽疮属阴寒证,症状是漫肿无边,皮色不便,脓液清稀,阳和汤主之。附:(1)真人活命饮:二花9g、陈皮9g、防风9g、白芷3g、当归3g、甘草3g、贝母3g、花粉3g、制乳没各3g炮山甲3g、皂刺3g,用水酒各半煎。(2)阳和汤:熟地30g、鹿角胶9g、炒白芥子6g、肉桂3g、甘草3g、炮姜炭2g、麻黄2g。
2、跌打损伤:当归15g、苏木9g、红花9g、桃仁3g、乳香9g、没药9g、川芎9g、人参6g(老人用至9g,如无人参,可用生黄芪15~30g代替)。头部受伤加藁本3g,胁伤加白芥子,腰部伤加杜仲,腿伤加牛膝,上肢伤加桂枝。水煎服。
乙肝康复汤治疗乙肝300例
此文发表于《天津中医》2001年第二期
笔者1989年~1999年运用自拟乙肝康复汤治疗乙肝30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00例中,男195例,女105例,年龄7~70岁,平均年龄26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半年。所有病例均按1990年5月上海第6届全国肝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确诊。
2、治疗方法
乙肝康复汤: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丹参、丹皮、白蔻仁、神曲、薄荷、蚤休。
随证加减:热度炽盛者加黄芩、黄连、大黄等,如兼见黄疸者加茵陈、栀子、败酱草、龙胆草、郁金、金银花、猪胆汁等。气郁窜痛者加砂仁、川楝子、白蔻仁、乌药、枳壳、元胡、九香虫。肝肾阴虚加何首乌、枸杞子、五味子,百合、沙参、女贞子、旱莲草。气虚加黄芪、党参、太子参、黄精,红参。脾肾阳虚加补骨脂、吴茱萸、紫河车、黑附子、仙灵脾、干姜。恶心呕吐加藿香、半夏、代赭石、竹茹、大黄、黄芩等。有肿块形成加鸡内金、炮山甲、鳖甲、土鳖虫、水蛭等。有腹水形成加甘遂、大戟、二丑、大黄、沉香、大腹皮、泽泻、车前子等。失眠、多梦加枣仁、五味子、远志、夜交藤、柏子仁、龙骨、牡蛎等。白带多加白扁豆、芡实、玉米、乌贼骨、白蔹、鸡冠花、黄柏、菟丝子等。每日1剂,3个月为1疗程。
3、治疗结果
经过1~4个疗程,痊愈111例,显效180例,有效9例,治愈率37%,总有效率100%。
4、典型病例
王某,男,42岁,1990年初诊。患者半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全身面目皮肤黄染,乏力,恶心纳差,口干苦,腹胀,舌质淡红,舌苔黄厚腻,脉滑数。证属湿热蕴结肝胆,治以清泻肝胆湿热。方用柴胡、茯苓、藿香、半夏、大黄、茵陈、栀子、黄芩、泽泻、车前子、白茅根、丹皮、郁金、蚤休、白蔻仁。二诊:服药10剂,大便日3~4次,恶心消除,口干苦减轻,饮食增加,黄疸下降。湿热消退大半,转用疏肝健脾,兼以清肝利胆,活血化瘀,处方:当归、赤芍、白芍、柴胡、白术、茯苓、丹皮、茵陈、川芎、蚤休、栀子、白蔻仁、丹参、三七、元胡,枸杞子。三诊:服20余付,症状消失,后用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逍遥散加减收功。前后服药110付,复查肝功能正常,乙肝两对半转阴。
5、体会
肝病急性期多以肝胆湿热,毒邪炽盛为特点,慢性期多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毒邪未尽为特点,或兼肝肾不足,故针对病机,立乙肝康复汤,方中柴胡、当归、白芍、薄荷、白蔻仁疏肝理气,研究证明,柴胡、当归具有明显的保肝利胆作用,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使转氨酶降低,白术、茯苓、神曲健脾和胃,丹皮、川芎、丹参能改善肝血流,对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可抑制和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防止肝硬化的发展。蚤休清热解毒,研究证明蚤休对乙肝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应用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化裁,方可收到良好疗效。
郭书升先生治疗肝癌2例赏析
此文将在<浙江中医杂志>上发表
按语:郭先生介绍,肝癌肿块血流量多,加强锻炼,增加四肢活动量,使四肢走的物质多了,这样走向肿块的物质就相对少了,所以,加强四肢的锻炼一定程度上对肿块的缩小有所帮助。锻炼身体也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该患者阴虚毒瘀凝结,所以以补肝肾之阴,扶助正气,疏肝解郁,软坚散结消块,解毒为法,配合体育锻炼,久服见功。
2、李某,男,38岁,孟津县老城人。1990年1月5日初诊。自述三个月前因肝区疼痛做B超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怀疑肝癌(巨块型),无法手术切除,故求中医诊治。症见胁下肿物与脐平,坚硬如石,夜间痛甚,心烦急躁,夜不能眠,口干渴,舌质红少津,脉细数。证属热毒瘀结,气阴两伤。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益气养阴。处方:太子参30g、麦冬20g、蜈蚣3条、炮山甲10g、土元10g、鸡内金15g、阿魏5g(冲服)血竭5g(冲服)、元胡20g、木香10g、三七6g、白花蛇舌草30g、半支莲30g。用上方加减治疗,肝痛减轻,肿块变软缩小,病情稳定,存活3年。
按语:该例气阴两虚,毒瘀凝结,方用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蜈蚣、白花蛇舌草、半支莲解毒,炮山甲、土元、鸡内金、阿魏、血竭活血软坚散结,元胡、三七、木香活血理气止痛,扶正驱邪兼施,辨证准确,用药精当,故而取效明显。
仙方活命饮应用心得
鹤壁市鹤煤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458010)郝现军王冠民
鹤壁市中医院(458000)王福志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方)由白芷、贝母、防风、芍药、甘草、皂刺、炮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治疗疮疡肿毒属阳证者。临床以患部红肿热痛,舌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现在临床亦多用于治疗各种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组织炎、脓疱疮、深部脓肿,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阑尾脓肿等热毒实证。方中也可加入蒲公英、连翘、地丁、丹皮以增加清热解毒之功,大便干结者可加大黄以泻下通便。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本方体会尤多,认为本方治疗疮疡以未化脓者为宜,并通过适当的加减,临床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乳腺肿块(乳腺增生、乳房纤维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胰腺炎、肺癌、肝脾肿大、鼻息肉、鼻窦炎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简介如下:
1、急性乳腺炎
仙方活命饮治疗乳腺炎效果突出,其疗效之好之快出乎意料。应用时注意加通乳药如通草、王不留行等。如付某,女,25岁,产后2个月,患急性乳腺炎,右侧乳房红肿热痛,内有肿块拒按,患乳较左乳芳肿大为甚,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辨证为热毒凝结,乳络不通。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兼以通乳。处方:炮山甲10g、金银花30g、防风3g、白芷5g、陈皮5g、川贝5g、花粉15g、当归10g、乳香8g、没药8g、赤芍15g、皂刺15g、蒲公英30g、通草5g、王不留行15g。服用一付乳房肿痛即消,再进2付而愈。
2、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瘤
治疗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瘤可用仙方活命饮合海藻玉壶汤(《外科正宗》方:海藻、贝母、陈皮、昆布、青皮、川芎、当归、半夏、连翘、甘草、独活),如治疗刘女,35岁,患甲状腺肿大多年,用中西药久治不愈。辨证属热毒瘀痰凝结,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痰,软坚散结,方用仙方活命饮合海藻玉壶汤加减,处方:金银花20g、防风10g、白芷10g、当归10g、陈皮10g、炮山甲10g、大贝母10g、花粉15g、乳香10g、没药10g、赤芍15g、皂刺15g、海藻30g、昆布30g、生牡蛎30g、葶苈子15g、黄药子10。服用2个月,甲状腺肿大消失,临床治愈。
3、治疗乳房肿块、乳腺增生
可用仙方活命饮加荔枝核、柴胡、青陈皮、桔梗、生牡蛎、虎杖、蒲公英、郁金、海藻、昆布、土元、皂刺、元参、夏枯草等。如治疗李女,40岁,患乳腺增生2年,乳房有多个肿块,乳房疼痛,诊断为乳腺增生,辨证属肝气郁滞,血瘀阻络,痰气凝结,治以理气活血,化痰、软坚散结,方用仙方活命饮加柴胡、木香、生牡蛎、青皮、橘核、蒲公英、海藻、昆布、夏枯草,服药30付,乳房肿块消失,临床治愈。
4、子宫肌瘤、附件囊肿
以前治疗子宫肌瘤、附件囊肿用桂枝茯苓丸无效。而用仙方活命饮当加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之海藻、土元、贝母、三棱、莪术、夏枯草、生牡蛎等效好。曾用上法治一子宫肌瘤患者,服药15付子宫肌瘤全消。
5、胰腺炎:一小儿患胰腺炎,发热、腹痛,曾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月余无效,笔者用本方治疗半个月而愈。
6、鼻窦炎:可用仙方活命饮加通窍之辛夷、苍耳子等。
仙方活命饮作为治疗疮疡阳证之祖方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只要辨证准确,用之得当,则功效显著,无与伦比。方中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当归、赤芍、乳香、没药散瘀止痛,陈皮理气以助血行,防风、白芷疏风散结消肿,贝母、天花粉清热排脓,散结消肿,炮山甲、皂刺穿透经络,溃坚排脓。诸药合用,以使热清毒解,气行血畅则肿消痛止。治疗疮疡,脓未成者,服之可使消散,脓已成者,服之可使外溃。[溃后疮不收口可用用四妙勇安汤(《外科精要》方,又名神效托里散)补气托毒生肌收口。组成:黄芪、金银花、当归、甘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对链球菌、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笔者取其破坚散结的机理,临床用于治疗身体不同部位的有形之积,如肿瘤、囊肿、乳腺肿块、乳腺增生等疾病取得了突出疗效。笔者认为,凡有热毒瘀凝结的一切疾病,无论有形无形,皆可使用仙方活命饮化裁进行治疗,如癌症、前列腺肥大也有应用本方的机会。肝病得效此文发表于《黑龙江中医药杂志》2007年第6期
笔者从事肝病临床20余年,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摸索出治疗肝病系列处方,收效显著,简介如下:
1、七味复肝汤
组成:鸡骨草30g、茵陈30g、金钱草30g、田基黄30g、丹参30g、柴胡15g、郁金15g。食少纳呆合小柴胡汤、焦三仙、白蔻仁。发热加金银花、生石膏。恶心加黄连、苏梗。胁痛加佛手、元胡、糖灵脂。乙肝两对半长期不转阴加猪苓、土茯苓。
主治:急慢性肝炎转氨酶、胆红素升高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2、降酶散
组成:辽五味200g、三七50g、郁金50g、水牛角粉30g。
主治:肝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者。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10~15克,1日2次,开水冲服。或装0号胶囊,1次10粒,1日三次,口服。
3、退黄丸
组成:新鲜猪胆3个、栀子30g研末)、白矾20g(研末)、青黛20g、白面粉适量。
主治:肝病有黄疸者。
配制:将猪胆剪破,把猪胆汁倒入锅内,上火煮沸,浓缩至一半,离火,将栀子、白矾、青黛、面粉倒入猪胆汁内,搅拌成团,捏成绿豆大小颗粒,晾干备用。
用法:1次5粒,1日2~3次,开水送服。
4、软坚缩脾散
组成:人参、三七、制鳖甲、鸡内金、炮山甲、土元、乌贼骨、炒白术、郁金、三棱、莪术、水蛭、砂仁、青黛、蚤休、蜂房、辽五味、黄连、吴茱萸、川芎各等份。
主治:肝硬化脾大者。
用法:共研细末,1次15克,1日2次,开水冲服,长期服用。
5、清肝解毒胶囊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蚤休等份为末,装0号胶囊。
主治:肝病热毒炽盛,大便干结者。
用法:1次5粒,1日2~3次。
6、温阳益肝胶囊
组成:人参、紫河车、炒白术、白蔻仁、辽五味、补骨脂、黑附子、吴茱萸各等份。
主治:肝病脾肾阳虚,大便泄泻者。
用法:1次6粒,1日3次,口服。
案例朱朋雨,男12岁,汤阴县城人,2006年2月5日初诊。患者2个月前到汤阴县人民医院体检化验发现乙肝大三阳,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在当地某医院输液并服西药治疗半月后,化验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反而更高,故求中医诊治。诊见:口苦,肝区叩击痛,舌质红,舌苔薄黄。谷丙转氨酶350U/l,谷草转氨酶220U/l。证属肝胆湿热,治以清肝利胆解毒,方用七味复肝汤,1日1剂。降酶散1次12克,1日2次。坚持服用2个月后化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恢复正常。继用七味复肝汤加猪苓30g、土茯苓30g、虎杖15g、女贞子15g,水煎服,1日1剂。另配以软坚散结,活血排毒的三甲散(炮山甲、制鳖甲、内金、土元、三七、蚤休、黄连等份为末)1次10克,1日2次,开水冲服。继续治疗半年后复查两对半转阴,肝功能正常。
民间老中医医案五则
作为一名中医大夫,学无止境,向书本学,向老师学,向同行学,也要向患者学习。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还在广大的民间,要善于去发现,去揣摩,去领悟,掌握的招数多了,水平自然也提高了。笔者从医20余年来,曾目睹有些民间老中医治愈多例在大医院不能治愈的重症患者,今介绍5则如下:
1、噎嗝案
在古代,“风、痨、臌、膈”为中医四大难症,即使到目前,除“痨症(肺结核)”被攻破外,“风(脑中风)、臌(腹水)、膈(食道癌、食道炎)”仍属疑难顽症。笔者在鹤壁矿务局二矿医院工作时,曾接诊一噎嗝患者,系二矿工人工程秋喜的父亲,65岁,夏季7月发病,食不下,满腹胀痛,胸痛,饮食吃饭时食物经过食管即感胸痛、腹痛难忍,故患者惧怕进食,大便多日不解,口干渴,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数,形体消瘦,病已20多天,不能进食,又未及时补液,身体极度衰弱。笔者初诊,辨证为阴虚燥热,用养阴润燥法无效,后患者儿子请一民间老中医诊治,处方如下:香油炒当归30g、白芍30g、麦冬15g、沙参30g、生地20g、川楝子12g、甘草10g、大云20g、佛手15g、香橼15g、黄连10g、苏梗10g、大腹皮15g、生麦芽20g、天花粉15g、白扁豆30g、蒲公英g、大黄10g。用3付,大便得下,胸腹痛减轻,可进少量流质饮食,按上方去大黄加减10余付而愈。3年后患中风去世。
按:从本案组方看,系一贯煎加减,以药测证,当为阴虚燥热,气机阻滞,故用养阴润燥,活血理气而取效。独特之处在于本方用油当归30g,该老中医一再交待要亲自用香油炒当归,油当归功能养阴活血止痛,润燥通便,强调患者阴液大亏,非油当归无以滋其阴,润其燥,是为画龙点睛之处
2、肝腹水案
二矿退休工人陈成恩妻子,65岁,患肝炎20年,又转化成肝腹水,1995年4月1日请河南省淇县小河口一老中医张恒德诊治,张老中医系陈成恩的街坊,在当地很有名气,故邀至鹤壁,治疗一个月而愈。今将该病例总结如下
陈妻,女,66岁,腹部胀大如鼓,肚皮青筋暴露,面色苍黄,小便量少,饮食减少,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张老中医认为系阴虚血瘀水停,方用沙参、生地、白芍、女贞子、石斛、栀子、川楝子等,一付,并配速尿针2支,丹参注射液。
二诊:服一付尿量增多,改用六味地黄汤加炒莱菔子、木香、大白、香附、青陈皮、太子参。一付。
三诊:尿量增多,击鼓在进:生地20g、山药30g、山萸肉15g、女贞子30g、龟板20g、当归10g、栀子10g、白芍20g、石斛20g、车前子60g、冬瓜皮30g、牡丹皮15g、炒莱菔子40g。
四诊(1995年4月6日):出现低热,牙痛,此系阴虚有热,拟方:制首乌10g、石斛20g、麦冬30g(牙痛)太子参30g、枸杞子20g、银柴胡25g、丹参15g、丹皮15g、败酱草30g、鳖甲10g、地骨皮20g、白薇15g、生地30g。
五诊(4月8日):腹水已退完,饮食增加,胃气来复,舌质转润。精神好转。拟下方收功:银柴胡15g、白芍10g、大白10g、青皮20g、炒莱菔子30g、香附15g、木香6g、郁金10g、川楝子10g、砂仁15g。
3、肝腹水案
按:看王老中医的用药,皆是异于常人,有其独到之处,特别是少校肝腹水案,没有深厚的功底,谁人敢用,正所谓“有故无陨,亦无陨也。”
4、肾病综合征
笔者曾接触一肾病患者,10年前患肾病综合征,水肿、蛋白尿,在当地治疗无效,后听说河南省保丰县一老中医治疗此病有绝招,乃去一试,用方20付而愈。处方如下:金银花25g、连翘25g、生地35g、熟地35g、黄柏12g、知母12g、仙灵脾20g、紫苏12g、砂仁7g、山药30g、山萸肉20g、丹皮12g、赤芍15g、黄芪20g、泽泻20g。水肿严重时加大腹皮30g、车前子60g。
按:综观此方,立意以补肾益阳,清利湿热入手,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其中生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滋补肾阴,金银花、连翘清上焦热,知母、黄柏、车前子清下焦湿热,仙灵脾补肾阳,砂仁消除二地粘腻之性。黄芪益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消尿蛋白之功,赤芍活血,大腹皮、赤小豆加强利水之功。该方组方严谨,故有奇功。
5、脉管炎案
给我院送中草药的亳州药商赵家宾曾向我介绍他的一个朋友患脉管炎久治不愈,后经一民间老中医妙手回春的故事。处方只有四味药,系四妙勇安汤:当归、元参、金银花、甘草,皆为大剂量,老中医交待,不要改方,连用100付必愈。患者坚持守方,果然服到90付时痊愈。这便是该老中医拿病特准,有主见,坚持守方见功。也是我所佩服之处。医者无主见,患者也三心二意,频繁更医换方,如何能治愈呢?看来,一个好大夫,经验多了,水平也高,也非常有自信,自然患者也相信他,治愈的希望也就大了。
按:四妙勇安汤出自《验方新编》卷二,但原书有方无名,该方名见于《中医杂志》1958年第11期,方由金银花、元参各3两、当归2两、甘草1两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脱疽(脉管炎)火毒炽盛,血瘀症。由于其卓越的功效又被载入《方剂学》课本。所以说,《方剂学》课本上的处方皆是历代名方精方,是医者一生的心血所凝结的最宝贵东西,效果卓著,能经得起临床重复验证,作为后人,要仔细领悟,反复揣摩,继承下来,有利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