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胆结石手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doi:10.14033/ki.cfmr.2015.34.06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接收的胆结石患者36例作为干预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22~82岁,平均(30.6±2.6)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3.3±0.3)年;大学学历及以上6例,高中学历15例,初中学历10例,小学学历5例;将同期接收的3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8~85岁,平均(31.7±2.7)岁;病程2个月~12年,平均(4.5±0.5)年;大学学历及以上5例,高中学历10例,初中学历11例,小学学历4例。两组患者均符合胆结石疾病诊断,均经CT检查确诊,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试验,且签署临床意向书。两组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如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健康教育等。干预组患者实施临床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帮助其取合适,给予患者精神、语言上的支持,鼓励患者保持愉悦心情;临床手术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帮助临床医师正确传递手术药物、器械等,发现异常后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1.2.4出院指导临床出院前期,护理人员应再次健康教育,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生活、饮食习惯,禁止吸烟、喝酒、暴饮暴食;时刻保持心情愉悦,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切口清洁,按时回院复诊[6-8]。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症状、结石总量均减少,干预组患者好转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040,P
2.3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比较
干预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929,P
3讨论
参考文献
[1]于建玲.关于对52例胆结石手术护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6(2):267-268.
[2]刘玉珍.胆结石手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4(31):300-301.
[3]Suprehensivecaremodelinthenursingcareofpatientswithgallstoneeffectanalysis[J].QingdaoMedical,2014,28(6):467-468.
[4]郭秀荣.胆结石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32(36):301-302.
[5]马淑萍.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5,26(1):194.
[6]谷雪芳.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2(9):160-167.
[7]WangLei,ZhangHai-yan.On60casesofgallstonesurgerypatientnursinginterventioneffectanalysis[J].DiabetesNewWorld,2015,16(2):144.
[8]倪红杰.胆结石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18(36):7771.
手术是治疗胆结石主要措施,但存在一定风险性[1]。加强胆结石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则显得十分重要。现笔者以5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全面护理模式,其效果分析如下。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护理。术前常规访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手术禁忌症,常规饮食,充分休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1.3评价指标[2]生活质量:采取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日常生活、精神状态、躯体功能及社会活动4个方面,每个维度100分,分数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字2检验计数资料,P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日常生活、精神状态、躯体功能及社会活动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复发率随访12个月,观察组未发生胆结石复发,对照组胆结石复发率10.6%(5/47),两组对比,P
总而言之,全面护理干预使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及工作意识,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关心、体贴患者,保持高度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可降低结石复发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周丽,罗灿红.胆结石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心得[J].医学信息,2013,26(2):193.
[2]姜鸿,田林,胡文凤.减少肝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0,10(11):826-827.
【专家答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普通外科主任谭晓冬说:这位读者给出的病情描述并不多,我无法明确给出结论,因为是否手术要考虑到病人的身体状况,病症的严重程度等等多方面。这里只能给一些建议,如果这位老人二十多年了一直也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且没有任何恶化迹象,还是建议先不做手术。需要强调的是每年要去复查,这个是必须的。
另外,现在人们都比较重视自己的健康,所以很多人体检,这样很多以前无症状的胆结石病人就被检出,这可能也是现在胆结石病人数量增多的原因。
两个指征一定要马上手术
很多人的胆结石是在体检时被检出的,平时没有任何感觉。对此谭主任说:胆囊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约有50%的胆结石病人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有时仅有轻微上腹闷胀、隐痛、不适等,进食油腻后症状更明显,易被当作“肝炎”、“胃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手术治疗,可观察和随诊,但有两种情况应考虑行手术治疗:首先就是检查有癌变的一定要马上手术,另一个就是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的。其他无症状患者可以考虑先不手术,但是一定要定期复查。
1.1研究对象资料采集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来本院就诊被诊断为胆结石且愿意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女为52:48,年龄46-69岁。患者的入选条件:①患者神志正常,无智力及精神类的疾病;②能够积极配合医师完成全部疗程的患者;③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同意配合。
1.2优质护理优质护理为一般护理+健康教育护理
1.2.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卫生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一种方法[5]。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心理因素对人们疾病发展的影像,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和注意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及术后的康复。对于采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患者应该进行的健康教育内容,见表1。
2小结
本文观察研究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结果接受优质护理的10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说明优质护理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1]任秀英,傅增军,孙绍杰.胆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1):105-106.
[2]朱文英,陈秋琴,曾苑香.46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2-363.
[3]李红.56例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3,(03):140.
我院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12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在取得了患者本人以及其家属的同意情况下,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特点,比较两组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术后结石残留发生率。手术后进行一年以上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谈论并分析术中B超联合纤维胆道镜应用于胆结石手术中的临床方法特点,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总结出其应用于胆结石手术的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曾经收治的12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在取得了患者本人以及其家属的同意情况下,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最大的患者有65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仅有22岁,平均年龄43.8岁。两组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的患者行术中B超联合纤维胆道镜进行胆结石手术,手术时先用IOBUS对患者进行扫描以确定结石的分布以及数量,之后先采用常规的胆道取石器材进行取石,之后利用纤维胆道镜进行肝内胆管以及胆总管的取石;对照组仅应用纤维胆道镜进行胆结石手术,同样先采用常规的胆道取石器材进行取石,之后利用纤维胆道镜进行肝内胆管以及胆总管的取石。
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12.0统计学的软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并且采用了卡方检验以及t检验,结果显示P
全部12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经过了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60例患者治疗效果达到痊愈的患者有52例,治疗效果达到有效的患者有8例,治疗效果无效的患者有0例,术后结石残留的患者有0例;对照察组的60例患者治疗效果达到痊愈的患者有46例,治疗效果达到有效的患者有8例,治疗效果无效的患者有6例,术后结石残留的患者有5例,见表1。
综上所述,对于胆结石手术应用术中B超联合纤维胆道镜在临床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以及优越性,相比较于单纯的纤维胆道镜胆结石手术来讲,它能够有效地降低胆结石手术后的结石残留发生几率,增加胆结石的手术中进行结石的再次诊断,并且可以在手术过程中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胆结石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之一[1],是与胆有关的一切结石病变的概称。其的治疗则是临床的难点[2],故辅治设备使用较多,如胆道镜等。术中B超是一种新型的辅治仪,为了了解其与胆道镜的联合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的作用影响,我们特此做了此次分析。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6月――2013年2月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将2012年6月之前的另46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性22例,女24例;年龄25-71岁,平均(42.8±5.5)岁;结石部位:肝内胆管10例,胆总管18例,胆囊13例,胆总管合并胆囊5例;合并性疾病:胆管炎2例,胰腺炎4例,胆道狭窄3例。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25例;年龄23-75岁,平均(42.5±5.9)岁;结石部位:肝内胆管11例,胆总管17例,胆囊14例,胆总管合并胆囊6例;合并性疾病:胆管炎3例,胰腺炎4例,胆道狭窄3例。
1.2方法对照组在胆道镜的配合下行常规取石术。研究组在切开前使用术中B超对患者的肝胆进行扫描。根据扫描得到的情况在胆道镜的配合下行常规取石术。对比两组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1.3结石残留率为术后15天行放射检查而获得。
胆结石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3],常规取石术效果较局限,术后结石残留率较高。而术中B超与胆道镜的联合使用可使术者对结石的情况有着更全面的了解,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故两者的联合具有以下优势:①能降低结石的残留率:术中B超能对结石进行较好的定位,对数量、大小都可直观的显示。胆道镜能使术者在直视下取石,必要时还可借助其他方式将结石破碎后再取出,故结石残留率较低。本组资料内使用两种方式联合的一组术后结石的残留率为6.52%;而单纯使用胆道镜的一组则达21.74%。②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胆结石的具体发病位置较多,故患者的病情也具有多样化,漏诊率较高。在胆道镜下进行取石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结石不但容易残留,还可能对正常胆组织产生损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术中B超的使用则能较好的克服这一弊端,既能保证结石的完全取出,又能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本组资料内使用两种方式联合的一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5%;而单纯使用胆道镜的一组则高达17.39%。
总之,术中B超与胆道镜的联合,能使术者对胆结石有着更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治疗方案,能有效的降低术后结石的残留率,对并发症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我院为探讨胆结石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对我院收治的86例胆结石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胆结石患者,男48例,女38例,年龄19~67岁,平均45.9岁;病程2~6年,平均3.8年;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3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行术前、术后优质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度进行对比。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护理组43例患者中40例患者治愈,占93.0%,常规组43例患者中38例患者治愈,占88.4%,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护理组43例患者中胆道出血1例,腹腔出血1例,胆道感染2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9.3%,常规组43例患者中胆道出血2例,腹腔出血2例,胆道感染4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8.6%,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
2.2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对比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3%,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6.7%,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
胆结石主要是指胆道系统发生结石的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据调查在西方国家,该病的发病率在成年人中高达10%,美国的胆石症患者已高达20%;我国的胆结石发病率也高达3%~5%[1]。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手术治疗作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且研究表明在给予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其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院为探讨胆结石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3.2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判断,并及时对患者的进行调整,避免异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现象发生。同时护理人员还要认真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一旦有异常现象发生则应及时告知医生。②切口观察。术后护理人员应认真观察患者的切口情况,观察是否有渗血、敷料脱落、切口感染等现象发生,若有异常现象发生则要立即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③T管护理,护理人员应确保T管通常,表面其受压弯曲变形;同时还要认真对患者的引流物性质及引流量进行观察;且拔管前运功确保十二指肠及胆总管完全通畅。④饮食护理,术后禁食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口腔护理的重视,在排气后可给予患者少量流质食物,且要嘱咐患者多饮水,从而达到降低胆汁黏度,促进胆汁排泄的目的。
总而言之,给予胆结石手术患者优质护理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胆结石是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疾病类型之一,一些患者由于对胆结石手术的认知程度较低,易于对胆结石手术产生一定的术前焦虑情绪,对于胆结石手术的有效开展和患者日后的康复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为了更好的缓解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进行人性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影响的研究,希望能够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以下为本次临床护理研究的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在56例胆结石患者当中,男性为32例,女性为26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4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21±4.35)岁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方式为环境护理心理护理术前指导以及健康指导等内容,具体的护理方式如下:
1.2.1环境护理
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消毒,保证患者病房环境,并适当进行通风,保证温度和湿度其次,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在病房内装点一些结石手册宣传画,提升结石患者对结石手术的了解[1]
1.2.2心理护理
耐心倾听患者的问题,并对患者的进行进行解答护理人员要保持微笑,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对于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以借助画图等方式帮助患者了解胆结石手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疑虑和紧张情绪[2]
1.2.3术前指导
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讲解手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手术后需要问题的问题等等,其次要为患者讲解手术的具体流程,使患者能够对此产生大致的了解
1.2.4健康指导
为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指导,比如患者的用药事项可能性诱发原因等等,护理人员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为患者制定健康锻炼计划,进行适当的运动指导,告知患者饮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3]
1.3评价标准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入院时以及术前一天下午的焦虑水平进行测评SAS主要采用四级评分法,包含20个项目,总分>40分为焦虑情绪,得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为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入院时平均分为(64.62±3.21)分,手术前患者的平均分数为(42.31±3.92)分对照组的患者入院时平均分数为(63.78±4.34)分,手术患者的平均分数为(58.23±3.1)分,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胆结石指的是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造成的疾病,胆结石能够引起患者剧烈的腹痛黄疸,胆结石是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疾病类型之一,一些患者由于对胆结石手术的认知程度较低,易于对胆结石手术产生一定的术前焦虑情绪,对于胆结石手术的有效开展和患者日后的康复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4]
人性化护理“人本思想”在护理干预中融入的重要表现,将人作为护理的中心和重点,结合胆结石手术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开始护理工作人性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以及术前指导等方面方式护理工作在临床护理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问题,并对患者的进行进行解答,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提升结石患者对结石手术的了解[5]
在本次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研究中,实验组的患者入院时平均分为(64.62±3.21)分,手术前患者的平均分数为(42.31±3.92)分对照组的患者入院时平均分数为(63.78±4.34)分,手术患者的平均分数为(58.23±3.1)分,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缓解具有积极的影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1]周雪琴.人性化护理措施对胆结石患者的术前焦虑以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8):219-221.
[2]曹雪辉,周丽娟,谢玉香,陈兰转,等.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1):110-111.
本文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以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现将其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同时段在本院接受胆结石手术。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4.6±2.5)岁;均肝功能无异常。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者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疗效判定标准本次研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各阶段的焦虑情况予以测定[1]。
1.4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用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对比以P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比较,基本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式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前1d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胆结石为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由患者胆囊内结石所引起,病发率较高。临床研究发现[2],该种病症多发于女性群体,且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增高。目前针对该种病症多采用手术取石方式施以治疗。但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患者于术前往往会因为不了解手术进程或治疗情况等多方因素而极易出现情绪波动,情绪波动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不予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护理的情形[3]。故而,针对于医院接受胆结石手术的胆结石患者而言,如何保证其积极的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是临床护理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主要采用优质护理以缓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绪,主要方式还是通过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和关怀帮助患者建立对疾病及手术治疗的清晰认识,以保证患者术前保保持积极的治疗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医护行为。结果显示,施行优质护理的观察组较之于施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焦虑评分显著降低,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胆结石术前护理过程中,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利于提升手术效果,具推广意义。
[1]田小平.优质护理对43例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6(16):128-128,130.
在临床工作中,处于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胆结石手术之前,会对手术产生担忧、焦虑等不良的心理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会对手术的效果产生影响[1]。因此有效降低患者对于手术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能够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本研究探讨分析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182例(男97例,女85例),年龄26~74岁,平均(47.28±9.29)岁,有所患者均经过临床影像学的检查确定为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02例,对照组80例,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评价标准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进行评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焦虑越高;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的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比较情况见表1,在护理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胆结石手术时,临床工作中治疗胆结石的一种常用治疗方式,但是对于胆结石的患者而言,多数患者可能在术前的情绪起伏较大,严重者甚至不愿意配合手术治疗,这无疑增加了胆结石手术顺利开展的难度[2]。本研究探讨分析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通过我院个体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患者缓解其术前不良情绪,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前的焦虑,同时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个体化护理措施是一种高效的精神上的无形治疗措施。个体化的护理,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出发,针对患者个体化的不同而采取护理措施,不仅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同时也利于医护人员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因此个体化护理应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
TheEffectObservationofClinicalNursingPathinHealthEducationforPatientswithGallstoneSurgery/CHENXing-li.//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2014,12(20):95-96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gallstonesurgerypatientswithclinicalnursingpathinhealtheducation.Method:108casesweredividedintoobservergroupandcontrolgroupbyarandomsamplingmethod,eachgrouphad54cases.Observergroupwasgivenhealtheducationaccordingtoclinicalcarepath,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overallcare,thediseaseknowledge,healtheducationachievedrateandnursingworksatisfactionof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Thediseaseknowledge,healtheducationachievedrateofobserver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Gallstonesurgery;Clinicalcarepath;Healtheducation
First-author’saddress:RongCountyPeople’sHospital,RongCounty643100,China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通过标准化、流程化、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流程图表的形式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质的护理照顾,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护理质量的一种管理体系[1]。笔者所在医院肝胆外科于2011年1月将临床护理途径这种管理系统引入临床,选择常见的胆结石病例,结合本科的工作实际将其应用到胆结石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1年1月1日-2012年1月31日笔者所在科收治的108例胆结石患者,均为本科住院手术患者。观察组54例,男23例,女31例;年龄19~57岁,平均(26.2±3.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例,初中17例,高中及以上32例;对照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17~55岁,平均(25.8±2.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例,初中13例,高中及以上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评价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观察组的疾病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率比较
组别达标(例)未达标(例)达标率(%)
观察组(n=54)52296.3
对照组(n=54)431179.6
表3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满意(例)不满意(例)满意率(%)
观察组(n=54)53198.1
对照组(n=54)421277.8
临床护理路径是科学、高效的医学护理管理新型模式[8]。本研究显示,通过应用胆结石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表,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同时增加了患者对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的认识,充分体现了现代医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余桂林.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19):1739-1740.
[2]康红谊.临床路径应用于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术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0):6409.
[3]赖维丹,林星梅.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护理路径表格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93-295.
[4]孔冠群.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3,35(1):160-161.
[5]万素英.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提高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5):12.
[6]徐萍.“QC小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0,9(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