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参考

上学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参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2.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点左边依次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4.小数的分类:小数有限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5.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7.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何谓“数、行、形、算”,也就是数论,行程,图形、计算四个问题。数论难在它的抽象,这是区分尖子生和普通生的关键;行程问题复杂就在其应用,孩子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求的不仅是其思维,还有其表述;图形问题(几何问题)杂而难,重点要求的是面积的计算,这是中学教育的开始;计算是基础,是孩子取得高分的必要保障。

由于这四个问题,学生容易入门,但不易熟练,时常犯错误,因此成为近年来重点中学考试的热点,据了解,苏州重点中学近年来的这几大问题的考题占据全部了80%左右,对这些问题的考察也十分偏重,而数论和行程问题的考察更是重中之重,往往占到一张试卷的50%。那么如何复习这四方面的内容呢

对于图形问题,我们要说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重点加强的是面积的计算。计算的技巧和方法也是在做题的总结和加强的,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数论和行程问题的复习方法。

数论在数论学习中学生往往容易犯如下几个错误:

1、读题障碍。数论的题目叙述往往只有几句话,甚至只有一行,可就这短短的几句话,却表达了很多意思,学生如果读不出题中的意思,题目通常会解错。

2、知识僵化。由于数论问题非常抽象,大多数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消化”所学的内容,导致各个知识点都似曾相识,但遇到实际题目却一筹莫展。例如,说起奇偶性都知道怎么回事,马上就开始背:“奇数+奇数=偶数……”可是在做题的时候就想不到用。

3、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于数论定理的灵活运用很欠缺。提起定理都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但是对各个概念和性质缺乏整体上的认识和把握,更不用说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了。

知识体系:

整除问题:

(1)数的整除的特征和性质(分班常考内容)

(2)位值原理的应用(用字母和数字混合表示多位数)

质数合数:

(1)质数、合数的概念和判断

(2)分解质因数(重点)

约数倍数:

(1)最大公约最小公倍数

(2)约数个数决定法则(常考内容)

余数问题:

(1)带余除式的理解和运用;

(2)同余的性质和运用;

(3)中国剩余定理

奇偶问题:

(1)奇偶与四则运算;

(2)奇偶性质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

(1)完全平方数的判断和性质

(2)完全平方数的运用整数及分数的分解与分拆(重点、难点)

这四个问题我们需要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

近几年来,虽然一些重点中学对以上的几个问题考察较多,但是难度通常不大,中等难度题目出现的频率很高,通常在60%以上,因此我们的同学只要夯实基础,对于这样的一张分班试卷的完成应该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对此,编辑给出建议: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是要搞竞赛,只是为了进入重点中学,中等题的掌握绝对是我们的重点,不能盲目追求难度,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求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也可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也就是解比例。

5.用字母表示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a:b=a÷b=(b≠0)

6.比例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7.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8.求比值的方法: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是一个数。

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结果是一个最简整数比。

用式子表示:=k(一定),用图表示正比例关系是一条直线。

用式子表示:x×y=k(一定),用图表示反比例关系是一条曲线。

数学知识点

1.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体积(容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2.一年中的大月有:1、3、5、7、8、10、12月,共7个,每月31天。

小月有:4、6、9、11月,共4个,每月30天。二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3.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3个月。

4.平年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5.名数:把计量得到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单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做单名数。

复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6.名数的改写:高级单位的名数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乘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化成高级单位的名数除以进率。

数的整除

1.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约数、倍数: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3.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4.按能否被2整除,非0的自然数分成偶数和奇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按一个数约数的个数,非0自然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三类。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质数都有2个约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1~20以内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

6.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7.质因数:如果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叫做这个自然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公约数、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0.一般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来求;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之积;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小数,最小公倍数是大数。

11.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2.两数之积等于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的积。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参考

内容概述

涉及知识点多、解题过程比较复杂的整数综合题,以及基本依靠数论手段求解的其他类型问题。

1.如果把任意n个连续自然数相乘,其积的个位数字只有两种可能,那么n是多少

【分析与解】我们知道如果有5个连

续的自然数,因为其内必有2的倍数,也有5的倍数,则它们乘积的个位数字只能是0。

所以n小于5.

第一种情况:当n为4时,如果其内含有5的倍数(个位数字为O或5),显然其内含有2的倍数,那么它们乘积的个位数字为0;

如果不含有5的倍数,则这4个连续的个位数字只能是1,2,3,4或6,7,8,9;它们的积的个位数字都是4;

所以,当n为4时,任意4个连续自然数相乘,其积的个位数字只有两科可能。

第二种情况:当n为3时,有123的个位数字为6,234的个位数字为4,345的个位数字为0,,不满足。

第三种情况:当n为2时,有12,23,34,45的个位数字分别为2,6,4,0,显然不满足。

至于n取1显然不满足了。

所以满足条件的n是4.

2.如果四个两位质数a,b,c,d两两不同,并且满足,等式a+b=c+d.那么

(1)a+b的最小可能值是多少

(2)a+b的最大可能值是多少

【分析与解】两位的质数有11,13,17,19,23,29,3l,37,41,43,47,53,59,6l,

67,71,73,79,83,89,97.

可得出,最小为11+19=13+17=30,最大为97+71=89+79=168.

所以满足条件的a+b最小可能值为30,最大可能值为168.

3.如果某整数同时具备如下3条性质:

①这个数与1的差是质数;

②这个数除以2所得的商也是质数;

③这个数除以9所得的余数是5.

那么我们称这个整数为幸运数。求出所有的两位幸运数。

【分析与解】条件①也就是这个数与1的差是2或奇数,这个数只能是3或者偶数,再根据条件③,除以9余5,在两位的偶数中只有14,32,50,68,86这5个数满足条件。

其中86与50不符合①,32与68不符合②,三个条件都符合的只有14.

所以两位幸运数只有14.

4.在555555的约数中,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

【分析与解】555555=51111001

=357111337

显然其最大的三位数约数为777.

5.从一张长2002毫米,宽847毫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边长尽可能大的正方形,如果剩下的部分不是正方形,那么在剩下的纸片上再剪下一个边长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按照上面的过程不断地重复,最后剪得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毫米

【分析与解】从长2002毫米、宽847毫米的长方形纸板上首先可剪下边长为847毫米的正方形,这样的正方形的个数恰好是2002除以847所得的商。而余数恰好是剩下的长方形的宽,于是有:2002847=2308,847308=2231,308231=177.23177=3.

不难得知,最后剪去的正方形边长为77毫米。

6.已知存在三个小于20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且两两均不互质。请写出所有可能的答案。

【分析与解】设这三个数为a、b、c,且a

小于20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其中只含1种因数的合数不满足,所以只剩下6,10,12,14,15,18这6个数,但是14=27,其中质因数7只有14含有,无法找到两个不与14互质的数。

小学数学必考知识点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

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

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

较大数-差=较小数

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

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7.牛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8.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

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

闰年: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则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

平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9.平均数

基本公式: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基本算法:

①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

②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基本公式②。

10.抽屉原理

抽屉原则一: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例:把4个物体放在3个抽屉里,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个整数的和,那么就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4=4+0+0②4=3+1+0③4=2+2+0④4=2+1+1

观察上面四种放物体的方式,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特点:总有那么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多于2个物体,也就是说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抽屉原则二:如果把n个物体放在m个抽屉里,其中nm,那么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

①k=[n/m]+1个物体:当n不能被m整除时。

②k=n/m个物体:当n能被m整除时。

理解知识点:[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例[4.351]=4;[0.321]=0;[2.9999]=2;

关键问题:构造物体和抽屉。也就是找到代表物体和抽屉的量,而后依据抽屉原则进行运算。

11.定义新运算

基本概念: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基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本运算过程、规律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注意事项:①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②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

12.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在一列数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1表示;

项数:等差数列的所有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基本思路: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1,an,d,n,sn,,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基本公式:通项公式:an=a1+(n-1)d;

通项=首项+(项数一1)公差;

数列和公式:sn,=(a1+an)n

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

项数公式:n=(an+a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差公式:d=(an-a1))(n-1);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

关键问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

13.二进制及其应用

十进制:用0~9十个数字表示,逢10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十位上的2表示20,百位上的2表示200。所以234=200+30+4=2102+310+4。

=An10n-1+An-110n-2+An-210n-3+An-310n-4+An-410n-5+An-610n-7++A3102+A2101+A1100

注意:N0=1;N1=N(其中N是任意自然数)

二进制:用0~1两个数字表示,逢2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

(2)=An2n-1+An-12n-2+An-22n-3+An-32n-4+An-42n-5+An-62n-7

++A322+A221+A120

注意:An不是0就是1。

十进制化成二进制:

①根据二进制满2进1的特点,用2连续去除这个数,直到商为0,然后把每次所得的余数按自下而上依次写出即可。

②先找出不大于该数的2的n次方,再求它们的差,再找不大于这个差的2的n次方,依此方法一直找到差为0,按照二进制展开式特点即可写出。

14.加法乘法原理和几何计数

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分类方法。

基本特征:每一种方法都可完成任务。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分成n个步骤进行,做第1步有m1种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种方法,第2步总有m2种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种方法,第n步总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完成步骤。

基本特征: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务的一部分。

直线:一点在直线或空间沿一定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直线特点:没有端点,没有长度。

线段: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这两点叫端点。

线段特点: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射线:把直线的一端无限延长。

射线特点: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

①数线段规律:总数=1+2+3++(点数一1);

②数角规律=1+2+3++(射线数一1);

③数长方形规律:个数=长的线段数宽的线段数:

④数长方形规律:个数=11+22+33++行数列数

1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质因数:如果某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这个质数叫做这个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任何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唯一的。

分解质因数的标准表示形式:N=,其中a1、a2、a3an都是合数N的质因数,且a1p

求约数个数的公式:P=(r1+1)(r2+1)(r3+1)(rn+1)

互质数: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6.约数与倍数

约数和倍数: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的性质:

1、几个数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几个商是互质数。

2、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约数。

3、几个数的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4、几个数都乘以一个自然数m,所得的积的最大公约数等于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乘以m。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

18的约数有:1、2、3、6、9、18;

那么12和18的公约数有:1、2、3、6;

那么12和18最大的公约数是:6,记作(12,18)=6;

求最大公约数基本方法:

1、分解质因数法:先分解质因数,然后把相同的因数连乘起来。

2、短除法:先找公有的约数,然后相乘。

3、辗转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数和余数相除,能够整除的那个余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的倍数有:12、24、36、48

18的倍数有:18、36、54、72

那么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108

那么12和18最小的公倍数是36,记作[12,18]=36;

最小公倍数的性质:

1、两个数的任意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2、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求最小公倍数基本方法:1、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7.数的整除

一、基本概念和符号:

1、整除: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

2、常用符号:整除符号|,不能整除符号因为符号∵,所以的符号

二、整除判断方法:

1.能被2、5整除:末位上的数字能被2、5整除。

2.能被4、25整除:末两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4、25整除。

3.能被8、125整除:末三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8、125整除。

4.能被3、9整除: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能被3、9整除。

5.能被7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数之差能被7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2倍后能被7整除。

6.能被11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1整除。

②奇数位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数的数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

③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后能被11整除。

7.能被13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3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9倍后能被13整除。

三、整除的性质:

1.如果a、b能被c整除,那么(a+b)与(a-b)也能被c整除。

2.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数,那么a乘以c也能被b整除。

3.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么a也能被c整除。

4.如果a能被b、c整除,那么a也能被b和c的最小公倍数整除。

18.余数及其应用

基本概念:对任意自然数a、b、q、r,如果使得ab=qr,且0

余数的性质:

①余数小于除数。

②若a、b除以c的余数相同,则c|a-b或c|b-a。

③a与b的和除以c的余数等于a除以c的余数加上b除以c的余数的和除以c的余数。

④a与b的积除以c的余数等于a除以c的余数与b除以c的余数的积除以c的余数。

19.余数、同余与周期

一、同余的定义:

①若两个整数a、b除以m的余数相同,则称a、b对于模m同余。

②已知三个整数a、b、m,如果m|a-b,就称a、b对于模m同余,记作ab(modm),读作a同余于b模m。

二、同余的性质:

①自身性:aa(modm);

②对称性:若ab(modm),则ba(modm);

③传递性:若ab(modm),bc(modm),则ac(modm);

④和差性:若ab(modm),cd(modm),则a+cb+d(modm),a-cb-d(modm);

⑤相乘性:若ab(modm),cd(modm),则acbd(modm);

⑥乘方性:若ab(modm),则anbn(modm);

⑦同倍性:若ab(modm),整数c,则acbc(modm

三、关于乘方的预备知识:

①若A=ab,则MA=Mab=(Ma)b

②若B=c+d则MB=Mc+d=McMd

四、被3、9、11除后的余数特征:

①一个自然数M,n表示M的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则Mn(mod9)或(mod3);

②一个自然数M,X表示M的各个奇数位上数字的和,Y表示M的各个偶数数位上数字的和,则MY-X或M11-(X-Y)(mod11);

五、费尔马小定理:如果p是质数(素数),a是自然数,且a不能被p整除,则ap-11(modp)。

20.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基本概念与性质: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

常用方法:

①逆向思维方法:从题目提供条件的反方向(或结果)进行思考。

②对应思维方法:找出题目中具体的量与它所占的率的直接对应关系。

③转化思维方法:把一类应用题转化成另一类应用题进行解答。最常见的是转换成比例和转换成倍数关系;把不同的标准(在分数中一般指的是一倍量)下的分率转化成同一条件下的分率。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确定不同的标准为一倍量。

④假设思维方法:为了解题的方便,可以把题目中不相等的量假设成相等或者假设某种情况成立,计算出相应的结果,然后再进行调整,求出最后结果。

⑤量不变思维方法:在变化的各个量当中,总有一个量是不变的,不论其他量如何变化,而这个量是始终固定不变的。有以下三种情况:A、分量发生变化,总量不变。B、总量发生变化,但其中有的分量不变。C、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但分量之间的差量不变化。

⑥替换思维方法:用一种量代替另一种量,从而使数量关系单一化、量率关系明朗化。

⑦同倍率法:总量和分量之间按照同分率变化的规律进行处理。

⑧浓度配比法:一般应用于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的状况。

21.分数大小的比较

基本方法:

①通分分子法:使所有分数的分子相同,根据同分子分数大小和分母的关系比较。

②通分分母法:使所有分数的分母相同,根据同分母分数大小和分子的关系比较。

③基准数法:确定一个标准,使所有的分数都和它进行比较。

④分子和分母大小比较法:当分子和分母的差一定时,分子或分母越大的分数值越大。

⑤倍率比较法:当比较两个分子或分母同时变化时分数的大小,除了运用以上方法外,可以用同倍率的变化关系比较分数的大小。(具体运用见同倍率变化规律)

⑥转化比较方法:把所有分数转化成小数(求出分数的值)后进行比较。

⑦倍数比较法: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得数和1进行比较。

⑧大小比较法:用一个分数减去另一个分数,得出的数和0比较。

⑨倒数比较法:利用倒数比较大小,然后确定原数的大小。

⑩基准数比较法:确定一个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比较。

22.分数拆分

一、将一个分数单位分解成两个分数之和的公式:

①=+;

②=+(d为自然数);

23.完全平方数

完全平方数特征:

1.末位数字只能是:0、1、4、5、6、9;反之不成立。

2.除以3余0或余1;反之不成立。

3.除以4余0或余1;反之不成立。

4.约数个数为奇数;反之成立。

5.奇数的平方的十位数字为偶数;反之不成立。

6.奇数平方个位数字是奇数;偶数平方个位数字是偶数。

7.两个相临整数的平方之间不可能再有平方数。

平方差公式:X2-Y2=(X-Y)(X+Y)

完全平方和公式:(X+Y)2=X2+2XY+Y2

完全平方差公式:(X-Y)2=X2-2XY+Y2

24.比和比例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a:b=c:d或

比例的性质: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交叉相乘),ad=bc。

正比例: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扩大或缩小几倍(AB的商不变时),则A与B成正比。

反比例: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缩小或扩大几倍(AB的积不变时),则A与B成反比。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按比例分配:把几个数按一定比例分成几份,叫按比例分配。

25.综合行程

关键问题: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主要方法:画线段图法

26.工程问题

①假设工作总量为1(和总工作量无关);

经验简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27.逻辑推理

基本方法简介:

①条件分析假设法:假设可能情况中的一种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判断,如果有与题设条件矛盾的情况,说明该假设情况是不成立的,那么与他的相反情况是成立的。例如,假设a是偶数成立,在判断过程中出现了矛盾,那么a一定是奇数。

②条件分析列表法:当题设条件比较多,需要多次假设才能完成时,就需要进行列表来辅助分析。列表法就是把题设的条件全部表示在一个长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别表示不同的对象与情况,观察表格内的题设情况,运用逻辑规律进行判断。

③条件分析图表法:当两个对象之间只有两种关系时,就可用连线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有连线则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状态,没有连线则表示否定的状态。例如A和B两人之间有认识或不认识两种状态,有连线表示认识,没有表示不认识。

④逻辑计算:在推理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条件分析的推理之外,还要进行相应的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为推理提供一个新的判断筛选条件。

28.几何面积

在一些面积的计算上,不能直接运用公式的情况下,一般需要对图形进行割补,平移、旋转、翻折、分解、变形、重叠等,使不规则的图形变为规则的图形进行计算;另外需要掌握和记忆一些常规的面积规律。

1.连辅助线方法

2.利用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大胆假设(有些点的设置题目中说的是任意点,解题时可把任意点设置在特殊位置上)。

4.利用特殊规律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任意一条边都可求出面积。(斜边的平方除以4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②梯形对角线连线后,两腰部分面积相等。

③圆的面积占外接正方形面积的78.5%。

29.立体图形

名称图形特征表面积体积

体8个顶点;6个面;相对的面相等;12条棱;相对的棱相等;S=2(ab+ah+bh)V=abh

=Sh

体8个顶点;6个面;所有面相等;12条棱;所有棱相等;S=6a2V=a3

体上下两底是平行且相等的圆;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S=S侧+2S底

S侧=ChV=Sh

体下底是圆;只有一个顶点;l:母线,顶点到底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S=S侧+S底

THE END
1.每日食谱分享,你还在发愁每天吃什么吗之第十二天今天,来看看第十二天的食谱,它会为你带来不一样的灵感,帮助你轻松解决每天的餐饮困扰。芹菜炒鸡蛋 材料:芹菜200克、鸡蛋4个、大蒜2瓣、食用油适量、盐适量、胡椒粉少许、生抽1汤匙、料酒1汤匙 步骤:1. 准备材料:芹菜洗净,去掉老茎,切成约3-4厘米的段。大蒜切末,鸡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许盐,搅拌均匀备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560163476002572&wfr=spider&for=pc
2.卅载阔别常思念,一朝团聚愈留连宓鲁致吴会长:吴会长一上任,群里活色生香,一杆子40年后的假设,有一种假设没说,再过40年88岁,可能有一半以上的人到不了那一天 这是会务组辛勤的小蜜蜂们: 娄军:定场地 定车辆 定菜单 定喷绘 细致到晚餐座位名单 文延红:财神收费定场地交定金各种结算 许锋:跑场地 铁三中活动联络校史馆开放 https://www.meipian.cn/2ckxu0lv
3.村官常见问题解答8篇(全文)每项写作题目后面会有一篇范文。建议你自己写完之后再看范文。“雅思之路”不会自动给你的作文评分。 4. 课程的难度和真题一样吗? “雅思之路”是备考学习资料,题型设置和真题非常接近。 关于账户 1. 如何登录“雅思之路”? 通过报名网站上“我的状态”页面的链接直接登录。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brk1gx6.html
4.步骤图巨好喝的板栗豆浆!一周营养早餐不重样的做法一周营养早餐不重样 又到了秋天吃板栗的季节,真是太幸福了,打成豆浆味道也是绝绝子!太好喝了! 板栗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非常丰富。 当板栗遇上破壁机,真是太方便了,早起一杯,暖暖的,好贴心 ? 自用分享电器:大宇隔音款(SM06)豆浆机 旗舰店【大宇西式厨房旗舰店】报暗号https://m.xiachufang.com/recipe/106931866/
5.www.laoshite.com/moken36035.html至于课题,那就更不是学术指标了。对于一个申请到国家重大课题的教授而言,申请到课题并不表明取得相应的学术研究成果,只说明国家给了你栽种学术成果的“化肥”,还没有产出,怎能以此为根据判断学术高低?现在职称评审比的是拿到国家“学术化肥”的能力,而非产生学术成果的能力。对于部分教授而言,正由于他们看透了其中的“http://www.laoshite.com/moken36035.html
6.每日热点0130近一周,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300万例,其中近90%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我国部分周边国家病例增长迅速,“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 当前,国内一些地方发生了本土聚集性疫情,随着春运客流量增加,疫情扩散风险加大。要切实做到全链条精准防控,从快、从细落实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排查协查等措施。 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20328
7.中学生给境外间谍拉“下线”!国安部披露案情乐彩城,中顺游戏qka斗地主,阳光在线娱乐下载,特邀用户注册送38,亿濠扑克正规不快盈IV彩票平台,天中图库好运彩一最新最惊险最新版,澳客足彩官网,注册体验金38元,极速赛车168信誉平台众发国际娱乐app登录,彩票51中彩官网,买球十大排行平台排名,老凤凰平台正常登录,每天赢300赢了一年澳门新版狗狗跑图,招财进宝app合108http://m.qigaa.cn/20241209/63193.html
8.www.jingboxingqiye.cn/moken99598.html决议授权非索特派团依照有关国际人道主义法和人权法,并在充分尊重索马里主权、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统一的情况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开展一系列工作。|_。 从疯狂冲顶至1424美元到昨天跌至1356美元,国际金价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随之而来的是,市民对“黄金泡沫日益严重”的担扰。 http://www.jingboxingqiye.cn/moken99598.html
9.www.kvhat.com/moken15767.html当天,一名袭击者骑着摩托车在当地一个检查站引爆炸弹,造成伤亡。(总台记者 邓雪梅) 据台湾媒体报道,针对潭美台风来袭,台中市政府水利局表示,各区公所将发放沙包,提供民众领取,同时水利局也将提供“台中水情”APP免费下载。 (以上内容为腾讯自选股基于公开消息,由程序或算法智能生成,仅作为用户看盘参考,不作为投资http://www.kvhat.com/moken15767.html
10.社会实践报告精彩25篇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这次的社会实践是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冰室打工,https://www.baihuawen.cn/gongzuo/shijian/276846.html
11.微对话——上海第十四届第十五届连续两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出于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她克服重重困难,以一人之力创建了葳蕤诗社;曾两次获得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一等奖,同时在第八届中小学生古典诗词创作大赛中顺利折桂。 今天,团队联新闻部有幸带大家走近来自九年级五班,热爱诗词的才女——席轶群同学! 作品ZUOPIN https://lansheng.fdfz.cn/lswmcj/articleContent.aspx?id=281
12.吃不完根本吃不完!中学生每天不重样花1年吃遍学校食堂因是寄宿制学校,南京中华中学兴隆校区食堂提供早中晚三餐及上午的课间餐,每天供应上百种美食。学校还定期推出美食周活动,冬季有烤玉米、烤红薯、烤梨等季节特供美食。有同学表示自己每天吃不一样的菜,基本花了一年才把所有的菜吃遍,“绝对是高中一个很完美的回忆。”学校还推出陪餐制,家长每周三下午可自愿到校与https://www.ourjiangsu.com/wap/a/20231123/17007370101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