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里,已经开始强调让师范生从事有关课堂管理的学习活动或经历真实课堂学习管理、把握学生,但这样的机会还不是很多。但研究显示许多新教师在有效课堂管理方面是有困难的。尽管没有最好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课堂里的任何问题,但是提供一些课堂管理的基本理念、策略以及基本技能的建议对新教师将会有所帮助。
一、要充分研究学生,建立课堂心理归属感
二、要以明确清晰的教学任务管理课堂
四、课堂空间管理:适应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情境
座位安排模式及教学方式显示了课堂空间管理的策略。最基本的原则是让学生感觉课堂空间是有意义的和舒适的。包括座位前后左右的距离,师生之间的视线以及当教学方式和教学情境发生变化时,不至于因为人的走动或位置的变化而感到拥挤,或挡住视线造成对课堂教学的干扰。
五、有效的表达与沟通技巧
六、要积极观察学习其他教师
观察其他教师可以在示范课程里或在实习课程里完成,也可以非正式接近一个你认识的教师,在课程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非正式的观察。当然,之前最好的观察资源是实习课程的合作教师。新教师观察学习其他教师有两个好处。首先是能观察到一个经验,因为胜任的教师是在真实课堂实战;其次,新教师能模仿借鉴这些经验,而不至于在学生眼里显得没有经历。观察的事件可以是教师日常工作的所有事件。
七、要尽可能做充分的课前准备
一、基本情况:
xx职工食堂、招待所两个单位共有干部员工xx人,担负着较为繁重的内外接待、员工就餐等项工作任务。在沙运司党委、沙运司以及生活公司的领导下,在各兄弟单位领导和职工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密围绕沙运司的整体工作大局,精心搞好了各项生活服务工作。截至目前,职工食堂、招待所收入xxx元,固定成本xxx元,变动成本xxx元,利润为xxx元。
二、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
xx职工食堂、招待所是沙运司后勤生活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处在xx,担负着较为繁忙的各级领导、来宾的接待任务和面对沙运司内部单身干部员工的住宿、生活等项工作。作为沙运司的一个“窗口”单位,这两个单位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沙运司的对外形象和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坚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围绕大局,提高认识。今年以来,沙运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整体工作大局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繁忙景象。在此情况下,我们的工作节奏和各项管理、生活服务工作如果不能够紧紧地跟上沙运司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必将愧对沙运司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也无颜面对辛勤奋战在各项工作第一线的沙运司广大干部和员工。
因此,我们把切实做好各项生活综合服务工作当作贯彻沙运司党委、沙运司全年奋斗目标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生活,为广大干部员工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方面切实抓紧抓好,使职工食堂、招待所真正成为“职工之家”和干部员工满意的场所。特别是我们能够紧密沙运司的整体工作大局,密切联系本单位的实际,坚持对员工进行“生活服务无小事”、“做好各项接待和为员工服务是我们的本分”等项教育,使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投身到各项服务工作中去。今年以来,职工食堂、招待所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能以沙运司的大局为重,尽心尽力地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受到了领导和员工的称赞。
2、加强管理,规范运作。职工食堂和招待所的工作经常与干部员工打交道,涉及大家的吃喝住等一些具体问题,被人们认为是“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因为自己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不到大家的认可而懊悔,而是尽心尽力地搞好各项服务。今年以来,我们没有辜负沙运司领导和广大干部员工的期望,领导以身作则,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并不断为大家创造良好的服务条件,为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工作奠定了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在抓好各项管理的同时,还在改变经营模式、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了多种服务方式,尽量为干部职工提供便利条件,使大家一回到招待所就犹如回到“家”的感觉。
我们还把沙运司内部单身干部员工的就餐和住宿服务当成工作重心切实抓紧抓好。目前,沙运司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紧张而繁忙,尤其是一些长期在各个生产经营第一线工作的单身干部员工,休假或者因公出差回到xx就餐和住宿,作为后勤生活服务单位,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使他们xx能够吃的满意,住得舒心,则是我们的工作本分。为了使我们的各项服务工作上档次、服务上水平,招待所及时为大家换发被褥、床单,并在具体的服务工作上做到了态度和蔼可亲,环境干净整洁,使大家在招待所能够住得舒心。
就餐方面,我们没有停留在使干部员工仅仅能够吃饱那种一般化的水平上,而是严格按照沙运司领导的要求,在服务态度和饭菜质量上多下功夫。现在,职工食堂以自助餐的形式一日三餐供应,每顿的主食都在六个品种以上,副食也在四个以上,并每顿都配有两个肉菜和适口的菜汤。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职工食堂的管理、服务和炊事员同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心全意地为干部职工提供满意和优质的服务。职工食堂还制定了每周的食谱和菜谱,予以公布,便于接受大家的监督。由于职工食堂的饭菜质量和服务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就连一些住户同志也愿意携家带口的在职工食堂就餐了。为了方便干部职工的生活,职工食堂还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外,为干部职工家属供应馒头、花卷和一些卤制品,深受广大干部职工的赞扬。
当然,今年以来,我们虽然作出了一些工作成绩,但距沙运司领导的要求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沙运司目前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的工作步伐迈得还不够大。这些,都有待于今后不断得到改进。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一是要进一步认识做好生活综合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生活服务工作是沙运司党委、沙运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干部职工生活和为干部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关心干部职工的生活服务问题,说到底,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群众观点问题。因此,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再深化、再提高,并将思想认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千方百计,创造好的条件,更进一步办好职工食堂、招待所,以方便干部职工就餐和住宿,为沙运司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不断强化管理,切实抓好服务上档次工作。下一步我们要做到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为”方针、实现三个转变、达到四个满意率。围绕一个中心,就是紧紧围绕沙运司的各项工作目标,把做好生活服务工作与沙运司发展的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以优质服务稳定民心,以满意服务赢得民心,从而达到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目的。突出“两为”方针,就是要努力为干部职工服务,为干部职工办好事、办实事。通过我们的努力,真正使生活服务工作成为沙运司领导与干部职工相互信赖的桥梁和纽带。实现三个转变,就是要实现思想模式、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的转变,把干部职工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各项管理工作的标准,不断促进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达到四个满意率,就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使职工食堂、招待所两个方面的服务满意率有较大提高,实现生活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入达到“双赢”的实际效果。
三是积极负责,认真搞好食物安全和卫生工作。生活服务工作千头万绪,最根本的工作要求就是要对广大干部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负责。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把依法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各项生活综合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列入重要的管理日程,并做到责任到人,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食堂管理员工作总结范文范文二:
20xx年工作成果:
(1)与总公司食堂交接后重新组建现职校食堂,克服了外调员工刚接手新工作时分工不明确,个人工作混乱,职工就餐满意度下降的难题。
(2)对于职工提出就餐服务方面的不足,就餐菜品问题,在食堂内部定时定期开会公布进行责任到人的细化。
(3)按照领导指示对所有职工进行食品安全法规法律和行业准则方面知识学习培训。
(5)职工所用餐具做到餐后消毒,加工间;菜案;炒菜间;面案间指定卫生到人,定时定期食堂大扫除所有职工参加。
(6)围绕“降成本,保质量”这个原则,在大家吃好吃满意的前提下,节约附带开销。领导所有食堂职工养成请柬节约的好习惯,开展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竞赛。
(7)圆满完成了公司接待任务,其中包括:物业分公司职工代表会;建安分公司职工代表会;唱红歌颂党恩歌咏比赛;和谐杯厨艺大赛;大小员工培训班近()期次。
(8)调动所有食堂员工的工作激情,在任务重就餐培训班平凡无节假日期间完成接待任务并博得培训班人员认可。
(9)为入冬后食堂菜品多样多品种不单调重复,秋菜储备期间组织员工腌制各种咸菜并储备了:白萝卜大白菜土豆胡萝卜等。
(10)在食堂开展主人翁精神建设,使员工团结互助在完成个人工作的前提下还能够帮助同事。提高了工作效率,增进了相互理解相互辅助的工作氛围。
当然我个人管理不足的地方还很多如:
操作间外人进入的问题,我已在前后操作间门上张贴了“闲人免进”标志但依然难以禁止。
员工在长期无节假日工作,接待公司培训班任务期间积极性不高当时没有及时调节员工工作时差。
食堂管理员工作总结范文范文三:
20XX年初,根据院所整体工作规划,并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提高了院所职工在岗就餐补贴标准,要求职工食堂加强基础管理,大力改革,积极创新开拓发展,强调职工食堂做为后勤保障重点部门在奥运之年必须着重做好服务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卫生,职工身体健康,达到“三满意”。
一、全年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经营收入、经费支出、人员培训、食品安全卫生、其他等)。
二、依靠领导,依靠骨干,发动职工,整章建制,促进改革创新
2、从20XX年4月起,坚持以班组主管为核心的领导群体每周开一次管理会,坚持全体工作人员每周五提前半小时上班开一次学习生活会,总结布置工作,奖优评劣,推介新产品,演示规范服务等。从制度上确立了,职工食堂以规范服务,优质服务做好后勤保障的决心和信心。
3、从20XX年4月起,申请添置电脑设备及时掌握市场供应讯息和各种有关食品卫生安全,新产品推介等情况,制定每更新周食谱安排生产任务,要求每个生产组每月推出不少于2个新品种,并根据院所专家晚间门诊需要同步开设夜间餐饮服务项目,不断推出各种风味食品节令小吃,受到院所职工和就餐人员好评。
5、20XX年4月起,下大力气改进员工餐厅环境重新调整布局增加设施,规范排队秩序,并在院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反映最大的外部人员进入操作间等问题。
6、建立健全主管定期随访制度。
(建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建宁354500)
建宁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县拥有农田1.4万hm2,为确保农田稳产高产,全县已建灌溉山塘300余口,面积0.13~6.67hm2不等。近年来很多农户利用山塘进行水产养殖,因每年7月农业双抢(抢收、抢种)产生争水而造成养殖户因缺水产生泛塘死鱼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未受损失的养殖户因传统养殖模式,年初投苗放养,年底商品鱼集中上市,造成供大于求,鱼价下滑,出现了高产未见高效,严重挫伤养殖户的积极性。每年6-8月是淡水鱼供应淡季,鱼少价高,市场供应不足。针对传统养殖模式存在问题及建宁县灌溉山塘用水实际情况,笔者于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利用草鱼早繁夏花经过三个月强化培育成鱼种。7月底双抢过后投入山塘进入成鱼养殖,全程投喂精饲料,经过10个月精心养殖,全部达到商品鱼规格,而此季节正是市场供应淡季,适时上市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现将该养殖模式总结如下。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1池塘选择
选择排水方便,且有少量水源的池塘。金溪乡水西村的一小山塘净水面积3.33hm2,上游水深2m,坝头水深7m,平均水深3.5m,上游有一片较平坦的低产农田面积0.8hm2,把农田改建成2口池塘,面积分别为0.33hm2、0.4hm2,池深1.8m,进排水方便,在路边池埂空地上建造了一座管理房。每口池塘配备0.75kW喷水式增氧机和投饵机各一台。池塘建好后,排干水曝晒,准备培育鱼种。
1.2清塘消毒
4月10日两口池塘注水20cm,用1125kg/hm2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彻底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5d后注水0.8m,一次性施用腐熟纯鸡粪7500kg/hm2,堆放在池塘四角,全部浸没于水中。2d后追施磷肥300kg/hm2、氮肥225kg/hm2,注意观察水色变化,当水温在20℃时,10d后池塘内轮虫达到高峰期时即可投放夏花鱼种。
1.3鱼苗投放
4月28日放养早繁草鱼夏花13.5万尾/hm2,5月21日投放花鲢夏花4500尾/hm2、白鲢夏花7500尾/hm2、彭泽鲫夏花1.5万尾/hm2。
2夏花鱼种饲养管理
2.1投喂
夏花下塘后,前10d投喂水花料,蛋白含量≥35%,每天投喂三次,上午8点、中午12点、下午5点,每万尾鱼苗每天投喂1.5kg,沿池塘四周用手撒喂,后期投喂慢慢向投饵机旁靠近。第10~20d改投草鱼种专用料、破碎料,蛋白含量≥30%,饵料粒径0.5mm。投喂方法是用水花料和破碎料1:1混合,在投取机旁用手撒喂,每天三次,连喂3d,把鱼苗训化成集中上浮抢食。第14d改用投饵机,投喂破碎料,前期每次投喂不少于60min,后期不少于40min,每次投喂以80%的鱼吃饱离去为宜。同时每天上午投500kg芜萍作为草鱼的青饲料。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养殖,草鱼夏花全部长至7cm以上,此时饵料改投草鱼种专用料,饵料粒径为1mm,日投鱼体重4%~5%,白天补充适量的芜萍和嫩草。
2.2水质调控
鱼苗下塘前期5月份,保持水质活、肥、嫩、爽,根据水色,定期追施磷肥、氮肥,每次用30~75kg/hm2,每星期搅动塘角堆肥一次。
进水保持微流水,根据水温变化每10d加高池塘水位10cm,进入6月份高温季节水位加至1.5m。
合理使用增氧机,进入6月份是鱼类生长旺季,每天应根据天气变化和鱼类活动、吃食等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坚持晴天中午开、阴天早晨开、阴雨连绵或浮头严重半夜开、晴天傍晚不开机、阴天白天不开机。
2.3转塘
进入7月份经过三个月精心培育,草鱼苗已长至16cm,大部分体重50g以上。7月底,农业用水高峰期已过,可准备鱼种转塘,进入山塘培育。
3草鱼种进入山塘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3.1做好水电及防逃设施
沿路边架半桥安装三台投饵机,每台投饵机间隔180m。离投饵机20m水面,安装三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安装好排水口防逃设施,排水口设置成拱形,宽度7m以上,用杉木固定,再用竹子成排插入泥中,在竹子前设一道拦网,网目1cm,确保下暴雨时能及时排水,且不逃鱼。
3.2清塘
山塘在7月中旬因双抢用水,水位最低时,用漂白粉150kg/hm2(有效氯30%)对水全池拨洒,彻底消毒和杀灭敌害生物和野杂鱼。注意清塘前3d必须关水,以免消毒水流入农田对农作物产生药害。3d后加注新水,7月底当山塘水位恢复到60%时,可投放鱼种。
3.3鱼种放养
4日常管理
4.1饵料投喂
4.2青饲料的播种与投喂
进入9月份把鱼种塘水排干,施足基肥,以腐熟的鸡粪为主,按22.5kg/hm2撒播黑麦草种子,以备10月份以后投喂草鱼。
青饲料投喂:在靠坝头与投饵机旁,用粗毛竹设一长30m、宽20m门字形投草食台。当水温在20℃以上时,日投青饲料为鱼体重1%~2%,以旱草和嫩草为主,当水温在10~20℃时,日投鱼体重的2%~5%,以黑麦草为主。投喂青饲料,不但可降低养殖成本,还满足了草鱼对粗纤维的特殊需求。投喂青饲料时应注意早晚捞除水中草渣及粪便,特别是高温季节,以防草渣、粪便在池中分解、耗氧、污染水质引起鱼病或缺氧、泛塘。
4.3加强冬春喂养
4.4水质调控
为适应草鱼生长需求,池水透明度应调控在30cm为宜,保持塘水活、爽、高溶氧,进入夏秋高温季节,鱼类吃食旺盛,投饵量大,结合鱼病防治,每月一次用生石灰300kg/hm2对水全池泼洒,也可在下大雨时打开底洞,排出部分底层老水,以留住更多新水,且每次大暴雨过后都应用一次生石灰调节水质。合理使用增氧机,夏秋高温季节,应根据天气变化、鱼类活动、吃食等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坚持晴天中午开、阴天早晨开、阴雨连绵或浮头严重半夜开,晴天傍晚不开机、阴天白天不开机。
4.5鱼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早晚巡塘,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水温、水色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月用生石灰或消毒剂全池泼洒一次,每两月用B型灭虫灵全池泼洒一次。此外每月用大蒜素拌饵投喂一次,连喂3d。
5试验结果
5.1收获情况
从2012年4月28日至7月28日,鱼种培育三个月;8月至2013年5月30日,成鱼养殖10个月,其中适温养殖6个月,低温养殖4个月。共起捕商品鱼88745kg,其中草鱼68250kg,占总产量77%。整个成鱼养殖共投草鱼专用料160t、青饲料11万kg,平均饵料系数1.71,扣除肥水鱼和青饲料喂养折合饵料系数2.0。产量及收益情况详见表2。
5.2经济效益
总产值101.365万元,单位产值30.41万元/hm2;总产量88745kg,单位产量26624kg/hm2;总成本72万元,其中饲料56万元,鱼种成本7.5万元,塘租2万元,人员工资4万元,药品、电费、运费等2.5万元,总利润29.365万元,单位利润8.81万元/hm2。
6小结与讨论
草鱼夏花一年养成的关键是全程投喂精饲料,其次是投放早繁草鱼夏花,延长生长周期和强化冬春喂养。总之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错峰上市。依据往年商品鱼集中上市,造成有市无价,高产但不高效。6、7月份正是商品鱼供应淡季,适时上市,不但价格好,且销路快。全塘9万多公斤鱼,不到2个月全部售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草鱼夏花一年养成应有良好的水质、充足的溶氧及适口的精饲料,全年适量投喂青饲料来满足草鱼对粗纤维的特殊需求,促进草鱼生长。
在我看来,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无疑是一场挑战,同时也为课堂教学输入了更新鲜的血液,这就要求作为基础教育事业的教师们,要准确抉择、机智果断地采取新型教育理念与模式,转化过去与当今的教育冲突,调整教育行为,积极投身到与课程改革的行列中去。而首当其冲的是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求出现一个以焕发生命活力为基础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的发展应该有两个基本生长点,一是理论上提高,二是实践突破。我觉得自身素质的提高应该从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中来。而理论的获得又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学习。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新型的、朋友般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用心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其次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和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第三要分析透学情。只有真正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等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良好相处的基础。为此,我经常走访学生、深入他们的家庭,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依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依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另外我也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和使他们激动的学习活动,要他们把在这项活动中的感情转化到学习中去,从而使他们正确认识课堂,体验课堂探究的乐趣,让课堂成为学习知识,丰富情感和完善自我的舞台,让学生们真正的喜欢我的课堂。
三、合理地使用教材,挖掘课程资源
四、学会学习,树立全新理念,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带动一切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学校为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尽管学校的经费紧张,但学校仍然给我们提供了各种校内培训、外出学习的机会。我非常感恩于学校为我们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交流的平台、展示的平台,进而恩泽于学生。教师读书俱乐部、教师语言艺术研究小组、班主任论坛、教学叙事、党员讲坛等这些学习型组织我从不错过每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学校承办的校本教研现场会上,我以一名数学教师、班主任兼教研组长的多重身份,积极参加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五、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力度,让科研真正走进课堂教学
只有每一位教师与教育科研零距离接触,才能达到自我提升、促进教育。抓好教学研究,向科研求质量,以科研带动学科建设,注重学科的整合,以科研带动校本课程建设,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结构体系,以科研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阳光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科研课题已全面结题,实施校本教研带动策略,形成自觉进行自我反思,积极参与同伴互助,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我们的教研组主题“探索教学模式,提高有效教学”活动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浓重了学校的文化底蕴。达成了教师和学生比翼齐飞的共识。
六、建立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对话教学音乐听觉视唱课堂渗透
一、对话因素在调式听觉能力训练中的渗透
相对听觉是音乐听觉的一种,与绝对听觉相对应。这一概念源于西方音乐识谱中唱名法的分类即固定调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根据王光耀教授《视唱练耳教学法论集》的论述,相对听觉包括首调唱名法听觉类型和固定调唱名法中以标准音或其他依据音才能感知准确音高的听觉类型。无论采取哪一种唱名法,两者都涉及一个共同点——围绕调式听觉进行训练。
二、对话理念在视唱中形成趣味教学
视唱——看谱即唱。它借助视觉,凭借内心听觉将乐谱的音符通过人声给予再现,从而学习感受、理解及表达音乐,最终通过视唱的形式达到训练音乐听觉的目的。视唱通常以集体课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因其十分多样化的演唱方式,为对话教学理念在视唱教学实践中的渗透运用提供了切入点。课堂中对话理念与多样的演唱形式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对话教学实践形态。
1.音准能力在听觉预想中形成。视唱能力不是单纯的读谱能力,而是指经过训练以后获得的对音准、调式、节奏、乐曲风格等多种要素综合感知、运用的一种表达能力。视唱能力的提高与高效有效持续的发展总依赖于音乐听觉这一核心。因此,对于视唱,音准问题最先摆在学习者的面前。我们不提倡接触乐谱就急于张嘴唱,而首先应该以“眼观”的方式采集乐谱的信息,如调号、调式、节拍、节奏、速度、变化音、大跳音程、如何划分乐句及有几个高难度的唱点等做到心里有数。然后对乐谱进行比较仔细的默读,通过与内在听觉的交流对话,建立起音准预想的内心听觉机制,提高音准能力。
2.对话理念在齐唱与轮唱中渗透。齐唱是视唱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但根据笔者经验,齐唱中总有个别学生在视唱学习中跟着溜或干脆懒于张嘴的现象。因此,为了克服课堂的消极因素,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适当规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生生互动合作对话颇有成效的方式。根据座位或男女性别分成两组,在熟悉了乐曲的基础上,根据乐句划分进行轮流演唱。将轮唱方式引入课堂,由于各组同学强烈的责任感而形成竞争机制,在争取“唱得最好”的心理驱动下完成生生对话。
3.对话理念与内心听觉判断相随。视唱中,可以采取很多种方式来培养音乐听觉,比如带有玩乐性质的默唱、默唱与有声唱相结合、齐唱与默唱相结合等,这些不同的方式无一例外都与内心的音高、调式、节奏等听觉判断相随相伴。默唱以内心的音高想象为前提,在内心完成对音程、和弦或乐曲风格的再现。因此,默唱中基于内心对听觉的判断,对话理念渗入其间。默唱的时候,内心听觉最大限度地参与视唱过程,直到乐曲结束,在音乐进行中完成与心灵的对话。在视唱教学中往往会遇见学生演唱时出现磕磕绊绊或老重复某一小节的现象,这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他对作品不熟悉,而是他在脑海中寻找下一个调式音的高度位置。这正是演唱者与自己对话,根据内心听觉调整把握音准、节奏、风格等要素的行为体现。虽然这些方式都有一定难度,但通过默唱、默唱与有声唱轮换、齐唱与默唱相接等形式与内心听觉对话,使音高想象深深根植于内心深处,对于建立调式内音高与音名的对应关系十分有效。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视唱课中主动而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玩乐中避免被动视唱。另一方面,这还是一种有效检测视唱学习效果的好办法。
三、对话理念与多声部视唱并存
多声部视唱是音乐听觉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多声部内心听觉能力以及对多线条音乐的表现能力。多声部视唱不能简单地将多声部视唱看成是对几个单声部旋律的合成。因此,在教学中,对同时演唱的几支旋律必须对学生进行声部分配,每个学生在熟悉好自己的声部以后,在演唱中必须依靠内心听觉倾听其他声部,对多个声部所构成的音程、和声做出明确的感知和判断,并对织体样式进行感性认知。在视唱过程中,对话理念紧紧相随,不仅跟随旋律与其他声部对话,同时还与演唱者自己对话,形成多层次对话关系。正是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对话中,构建起内心听觉的音乐能力,并通过合作、协调与均衡声部等途径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视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