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与营养平衡

人类依靠地球上各种生物资源,因地、因时制宜地发展富有独特风格的民族膳食,并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和各种不同的食品构成营养,都是为了获得同一个结果,即通过膳食得到人们所需要的全部营养,而且既有足够的数量,又有适当的比例。概括起来,人体对营养的最基本要求是:

1.供给热量和能量,使其能维持体温,满足生理活动和从事劳动的需要;

2.构成身体组织,供给生长、发育及组织自我更新所需要的材料;

3.保护器官机能,调节代谢反应,使身体各部分工作能正常进行。

食物的营养功用是通过它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来实现的,这些有效成分就叫营养素。它们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又叫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水和食物纤维。

已知人体必需的物质约有50种左右。而现实没有一种食品能按照人体所需的数量和所希望的适宜配比提供营养素。因此,为了满足营养的需要,必须摄取多种多样的食品,找出最有益并且可口的食品配比。经验证明,健康人按照科学建议数量摄入营养素,未见营养缺乏症。

膳食所提供的营养(热能和营养素)和人体所需的营养恰好一致,即人体消耗的营养与从食物获得的营养达成平衡,这称为营养平衡。

唐代医生孙思邈最早认识到:不吃惊杂食,单吃白米,得脚气病(或叫维生素B缺乏症)。人们通过长期实践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素。即使像乳、蛋这类公认的营养佳品,也难免“美中不足”。如婴儿赖以生长的乳类就缺乏铁质。半岁婴儿如不适时增补铁质的辅食,就会发生营养性贫血。又比如鸡蛋,营养可谓“丰富”,但缺乏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C。所以单靠一种食物,不管数量多大,都不可能维护人体健康。这就是说,吃饱了肚子并不意味着就有了足够的营养,除非所吃进的食物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反过来也一样,质虽精但量不足,同样不可能维护健康、促进生长。因此,要保证合理营养,食物的品种应尽可能多样化,使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数量充足、比例恰当,过度和不足都将造成不良后果。营养过度,其后果比肥胖本身还严重。营养缺乏会造成营养性水肿,以及贫血、夜盲、脚气病、糙皮病、坏血病、佝偻病等一系列疾病。总之,营养不良(过度和缺乏)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因此,饮食必须有节,讲究营养科学。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已经注意到人们的饮食与医疗、健康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早在2000多年前的有关史籍中就有了记载,如《黄帝内经·素问》中即将食物分为四大类,并以“养”、“助”、“益”、“充”来代表每一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在膳食中的合理比例。还提出了“饮食有节……,饮食以时,饥饱得中”等认识。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亦出现过各种偏见。有些人一谈起营养,应强调多吃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认为这类食品吃得越多营养就越好,这是不符合平衡膳食的观点的。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且有一定量的要求,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食品,对人体健康并不利,往往会成为某种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诱因。还有人认为,食物越贵,营养就越好,这也是对营养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因为,从营养角度来看,食物的营养价值与价格不总是平行的,相反,有的价钱便宜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反而较高。如胡萝卜与冬笋等。

那么,怎样才算营养合理呢从营养学观点来看,就是一日三餐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也就是膳食调配合理,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主食有粗有细,副食有荤有素,既要有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也要有较多的蔬菜,还要经常吃些水果。这样,才能构成合理营养。

二、膳食平衡

要健康体魄,首先,必须在人体的生理需要和膳食营养供给之间建立平衡的关系,也就是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需要同时在几个方面建立起膳食营养供给与机体生理需要之间的平衡:热量营养素构成平衡,氨基酸平衡,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之间平衡及酸碱平衡,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平衡。否则,就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而导致某些疾病发生。

1.热量营养素构成平衡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均能为机体提供热量,称为热量营养素。当热量营养素提供的总热量与机体消耗的能量平衡时;当三种热量营养素的摄入量的比例为6.5:1:0.7,分别给机体提供的热量为:碳水化合物约占60%-70%、脂肪约占20%-25%、蛋白质约占10%-15%时,各自的特殊作用发挥并互相起到促进和保护作用,这种总热量平衡,热量比例(或热量营养素摄入量的比例)也平衡的情况称为热量营养素构成平衡。热量营养素供给过多,将引起肥胖、高血脂和心脏病,过少,造成营养不良,同样可诱发多种疾病,如贫血、结核、癌症等。

三种热量营养素是相互影响的,总热量平衡时,比例不平衡,也会影响健康。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多时,增加消化系统和肾脏负担,减少了摄入其他营养素的机会。蛋白质热量提供过多时,则影响蛋白质正常功能发挥,造成蛋白质消耗,影响体内氨平衡。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热量供给不足时,就会削弱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

要时时达到生活工作的热量需求,通常,一日三餐热量分配应为: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以保证一天的热平衡。

2.氨基酸平衡

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基本上取决于食物中所含有的8种必须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只有食物中所提供的8种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所需要的比例接近时才能有效地合成人体的组织蛋白。比例越接近,生理价值越高,生理价值接近100时,即100%被吸收,称为氨基酸平衡食品。除人奶和鸡蛋之外,多数食品都是氨基酸不平衡食品。所以,要提倡食物的合理搭配,纠正氨基酸构成比例的不平衡,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3.各种营养素摄入量间的平衡

不同的生理需要、不同的活动、营养素的需要量不同,加之各种营养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造成各种营养素摄入量间的平衡难于把握。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了各种营养素的每日供给量。只要各种营养素在一定的周期内,保持在标准供给量误差不超过10%,营养素摄入量间的平衡就算达到了。

4.酸碱平衡

正常情况下人血液偏碱性,PH值保持在7.3-7.4之间。应当食用适量的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当食品若搭配不当时,会引起生理上的酸碱失调。

酸性食品摄入过多,血液偏酸、颜色加深、黏度增加,严重时会引起酸中毒,同时增加体内钙、镁、钾等离子的消耗,而引起缺钙。这种酸性体质,将影响身体健康。

酸性食品有:蛋黄、大米、鸡肉、鳗鱼、面粉、鲤鱼、猪肉、牛肉、干鱿鱼、啤酒、花生等。

碱性食品有:海带、蔬菜、西瓜、萝卜、茶叶、香蕉、草莓、南瓜、四季豆、黄瓜、藕等

5.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平衡(荤素平衡)

荤素食物,前者含有后者较少甚至缺乏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B12等,常吃素者易患贫血、结核病。素食,含纤维素多,抑制锌、铁、铜等重要微量元素的吸收,含脂肪过少。常吃素,危害儿童发育(特别是脑发育),导致少女月经初潮延迟或闭经。也可祸及老人,引起胆固醇水平过低而遭受感染与癌症的侵袭。荤食也不可过量,高脂肪与心脏病、乳腺癌、中风等的因果关系早有定论。荤素平衡,以脂肪在每日三餐热量中占25%~30%为宜。

一类为奶类

如牛奶、奶酪、含有钙质、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牙齿,每日饮250-500毫升牛奶为宜。

二类为肉类

包括各种肉类、家禽、水产类及蛋,含有蛋白质、脂肪,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每日约4-6两为宜。

三类为蔬菜、水果类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糖类和纤维素,增强人体抵抗力,畅通肠胃,每日最少要吃1斤新鲜蔬菜及水果。

四类为五谷类

如米、面,含有淀粉物质,主要供应人体的能量,满足日常活动所需,每日约5-8两为宜。

(注意: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菜肴以清淡为宜。)

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二三四五

“一”指每天喝一袋牛奶(酸奶),内含250毫克钙,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膳食钙摄入量普遍偏低的状态。

“二”指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相当于主食6~8两,各人可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三”指每天进食3份高蛋白食物。

每份指:瘦肉50克;或鸡蛋1个;或豆腐100克;或鸡鸭100克;或鱼虾100克。

“四”指四句话:

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

不甜不咸(广东型膳食每天摄盐6~7克;上海型8~9克;北京型14~15克;东北型18~19克。以广东型最佳,上海型次之);

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进餐次数多,有利防治糖尿病、高血脂);

七八分饱。

“五”指每天500克蔬菜及水果,加上适量烹调油及调味品。

红黄绿白黑

“红”指每天可饮红葡萄酒50~100毫升,以助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及活血化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西红柿等,其中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对儿童和成人均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绿”指绿茶及深绿色的蔬菜。

饮料以茶最好,茶以绿茶为佳。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绿茶有明确的预防肿瘤和抗感染作用。

“白”指燕麦粉或燕麦片。

据研究证实,每天进食50克燕麦片,可使血胆固醇水平下降,对糖尿病更有显著疗效。

“黑”指黑木耳。每天食黑木耳5~15克,能显著降低血粘度与血胆固醇,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THE END
1.如何打造降的膳食结构:平衡饮食与营养搭配的秘诀一、健康膳食的基本原则 多样化食物选择 多样化的食物选择是健康饮食的基础。不同的食物提供不同的营养素,确保饮食的多样性可以帮助我们摄取全面的营养。建议每天摄入多种蔬菜、水果、全谷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合理的膳食比例 健康饮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合理分配各类食物的比例。通常,建议每日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0839393721661705&wfr=spider&for=pc
2.如何做到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想要做到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需要多种食物搭配、合理控制食量、多吃水果和蔬菜等。具体分析如下: 1、多种食物搭配:每餐食物应该包含五大类食物,即谷类、蔬菜、水果、蛋白质和脂肪。要注意多种食物搭配,避免单一食物成为主要食品。 2、合理控制食量:饮食要适量,不要过量饮食,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可以通过分几次进食的方式https://www.xywy.com/arc/288402.html
3.合理膳食范文11篇(全文)[1]刘艳杰.营养与膳食[J].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 [2]葛可佑, 杨晓光, 程义勇.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07) 》[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 (05) [3]刘浩宁.饮食营养与卫生[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2s2i6dn.html
4.食物营养与膳食平衡(精选五篇)关键词:青少年,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一、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一般而言, 12岁是青春期的开始, 女性略早一些, 从11~12岁开始, 一直至17~18岁;男性则从13~14岁开始至18~20岁。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一方面表现在形体、形态、身高、体重的快速增长上, 另一方面表现在性器官性机能的不断发育成熟上。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hh75j8.html
5.合理膳食与均衡营养什么是营养和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某物质(如鸡蛋)营养高、某某物质(如大白菜)营养低等说法。其实这种说法不够严谨,大家知道,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食物,从中获取能量并合成自身组成细胞,吸取养分这个过程称为营养;可被吸收利用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因此营养实际上是一个动态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21721331
6.合理膳食需要坚持的原则是什么合理膳食与均衡营养的关系是什么三、合理膳食与均衡营养有什么关系 一、荤素比例恰当———饮食的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十大平衡的核心,是膳食平衡的关键。现在人们生活条件提高了,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就餐总是大鱼大肉,好象认为没有这些就没有营养,或者说没有满桌的大鱼大肉就不能请客吃饭、显得没有面子一样。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谈,但事实上现在的一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186681.html
7.合理膳食要做到“十大平衡”(饮食营养)合理膳食的要害是合理,那么,怎样才能算是吃得合理呢?一般要看,是否做到了“十大平衡”。 (1)主食与副食的平衡。在国人的饮食习惯中,主食多指粮食类的供能食物,副食则多指肉、禽、蛋及蔬菜、水果等食物。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低,没有条件吃得好,能吃饱就不错了,在那个时期,粮食类的主食摄入占主流,而动物性食物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3-4242/2007/10/33.htm
8.合理膳食是指()A满足人们对饮食色香味需要的膳食B依据个人A、满足人们对饮食色香味需要的膳食 B、依据个人嗜好的膳食 C、比例适中又含有各种人们所需营养物质的膳食 D、能供应高能量的膳食 下载作业帮APP学习辅导没烦恼 答案解析 结果1 举报 考点: 注意合理营养 专题: 分析: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13ffa069adfbd9aba954556a9902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