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体育局网站

古人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如此,和平年代的体育比赛同样如此。在体育科技日益发达的今日,运动员们日常吃什么,怎么吃,对身体状态和竞技状态有着巨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竞技场上的表现和成绩。广东体育军团的背后,就有着这样一支专业团队为运动员们提供专业的饮食建议和营养保障。他们科学平衡健康与口味,力保广东健儿四季三餐的运动营养健康。

运动员在二沙餐厅用餐

吃什么,营养保障团队考虑周全

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跳水队再次证明了自己梦之队的成色,拿下了8块金牌中的7块。其中,广东跳水队就夺得了3金。每当广东跳水运动员比赛时,魏东凌就在场边紧张地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运动员体重的每一丝增减都是魏东凌心中的挂念,他需尽可能让运动员在摄取能量和保持正常体重之间取得平衡。

和普通人相比,多数运动员们每天消耗的能量巨大,他们对身材以及体重的管理也比正常人更加严格,这也就对他们的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运动员的营养补给和饮食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为食堂厨师进行营养宣讲

据二沙科研处处长李杰介绍,早在2017年,二沙中心就成立了由多名专家组成的运动营养保障团队,为广东运动员的饮食提供专业保障。

“其实和普通人一样,运动员也会有一份膳食指南。根据每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从事的不同体育项目,不同的训练背景,我们会有不同的饮食推荐。”李杰表示,运动员的饮食并没有大众想象得那么神秘,在最根本的基础营养摄入上并没有原则上的区别,他们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运动员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最适合训练和比赛的食谱。

总的来说,运动员也需要食物多样、粗细搭配、适量鱼肉蛋奶、多吃蔬菜、豆制品,同样需要控盐、控油、控糖。

当然,运动员的饮食要求更加严苛。运动员往往甚少在社会上的餐馆就餐,也很少喝可乐这样的碳酸饮料,这是出于饮食安全和训练要求的角度考虑。在东京奥运会夺冠后,谢思埸就笑称最想做的事就是喝一瓶可乐,因为他已经一年多没有喝过可乐了。

即便是在短暂的休假期间回到自己家中,营养工作人员也会建议运动员优化饮食结构,注意饮食健康和安全,不在自己不放心的餐馆用餐,就是为了防止有误食瘦肉精的风险。“换句话说,他们要遵守这个行业规则,这是一名职业运动员所需要的职业素养。”李杰说。

健康饮食宣传册

具体到个人,有些运动员需要控制体重少吃精吃,而有些则可能为了补充更多的营养,要进行加餐。

比如跳水运动员,体重是他们身体监控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哪怕是最细微的变化可能都会对他们的动作造成巨大的影响。用魏东凌的话说就是:“在顶级的国际赛场上,决定最终结果的可能就是那零点几公斤。”

东京奥运会前,从五月份开始,魏东凌每天都会观测跳水队队员的体重。“奥运会前我每天都会让他们称体重,吃什么也很有讲究,就是为了让他们的体重能在正常范围内。”魏东凌说。

魏东凌补充道:“在东京奥运会的时候,奥运村里有冰淇淋提供,我们的运动员很想吃,我最后也允许了,但她们也只是吃了一个,就是要在比赛前控制好体重。”

跳水运动员为控制体重发愁,而有些运动员则需要更多能量。现效力于广东男篮的徐昕在四年前来到二沙时身高就达到了2米18,体重却只有97公斤,当时只有15岁的他让科研人员费了不少心思。

“因为他长得实在是太快了,正常的一日三餐肯定无法满足他的日常生理需要,更不必说专业训练的消耗了,所以我们团队就决定给他加餐”,李杰说,“他不光需要长身高,更需要加强力量。我们会有一个专业团队对有需求的运动员进行评估,并针对他个人给出饮食上的建议。”

怎么吃,“推荐菜谱”让人心中有数

为了尽可能地让在二沙训练的运动员吃好,二沙的营养团队可谓是费尽了心思。据李杰介绍,二沙运动员餐厅全力保障运动员的一日三餐。

营养团队对运动员进行用餐指导

午餐和晚餐都分别有六个主菜和四个配菜,还有配汤和粥,并提供米饭、面条、馒头等粗细搭配不同的主食。“主菜按比例包括牛羊肉、禽类以及一些海鲜产品;配菜则是荤素搭配的组合,可以满足运动员日常的需要”。

如何在餐标内做出颇为丰盛的菜品,就成了二沙总务处膳管科和营养团队思索的难题。他们在多样性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尽可能保障每天菜品不重样,满足运动员日常训练所需的同时,也是为了调节运动员的口味,让他们吃得进去。

在二沙饭堂一层的大屏幕上,滚动着当日当餐食堂提供的餐食。走进食堂内部,荤素搭配的菜肴琳琅满目,各种肉类、蛋制品、蔬菜和主食应有尽有,在运动员就餐的餐桌上还有二沙饮食团队制作的饮食推荐指南。在食堂每层的出口处,总务处膳管科还特意提供了果汁或牛奶供运动员选用。

据李杰介绍,为了让不同项目、不同需求的运动员了解自己一日所需摄入的营养,营养团队在不同训练和比赛时期,每个项目以一名重点运动员为参考,以他们为例制作了“推荐菜谱”。

营养团队在进行膳食调查

营养团队所付出的努力并不只有这些。

运动员总会前往不同的地方进行比赛,要面临不同的饮食习惯,对此李杰表示:“我们会建议运动员在外出比赛时,尽量吃自己熟悉的食物,少吃生、凉、有刺激性的食物。”

有弹性,健康美味两全其美

饮食习惯是一个相对主观的选择,李杰特别提到,在制定健康的食谱时,也要兼顾食物的口味,让运动员更愿意吃。另外,营养团队与运动员及教练员都有着非常密切的交流,毕竟他们不可能时时陪在运动员身边,而在教练员的监督下,运动员的饮食习惯往往会有改善。

二沙游泳运动中心主任何新中就相当认同这个观点,他本人也是游泳队的教练,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运动员的饮食提出建议。

“对于游泳运动员来说,番茄炒蛋就是很好的食物”,何新中说,“番茄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还能缓解肌肉疲劳,加快运动员的恢复。另外鸡蛋中的蛋白质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建议运动员多吃。”

运动员餐厅提供的餐食

在何新中看来,饮食推荐的制定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如何让运动员执行。“我们都知道哪些好哪些不好,但如何让运动员愿意按照你制定的菜谱去饮食,就需要教练员的监督和智慧了。教练员自己也需要多学些营养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让运动员更相信你,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何新中笑着说。

何威仪还特别提到在比赛期间,他要求队员少食多餐,让身体充满能量的同时不产生饱腹感。谈及二沙基地的饮食保障,何威仪也是相当满意:“二沙基地一日三餐都为运动员提供很好的保障,选择的种类也多,菜式都以少盐少油为主。”

除此之外,饭堂还会不定时地提供炸鸡块、红烧排骨等“重口味”但深受运动员喜欢的食品。李杰解释道:“运动员也和普通人一样,喜欢吃一些香口类的食物,但这样的食物大部分是油炸或高热量食品。像糖醋排骨,可能我们一周只提供一次,这对运动员的健康饮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又可以调剂口味。”

在刚刚过去的奥运会以及全运会上,来自二沙的广东运动员表现出色,工作人员们都很欣慰。

“大家都知道膳食营养很重要,但具体有多重要却没有一个具体的可视化标准。运动员取得的成绩首先要归功于他们本人的努力和教练员的悉心指导,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李杰说,“特别是近一个周期以来,二沙中心的领导、项目中心干部、教练员、运动员对膳食营养的重视程度在稳步提升,对运动营养工作的接受和配合程度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

一日三餐看似稀松平常,但正是像饮食习惯这些平日里不经意的积累,堆砌起了运动员们在顶峰的辉煌。

就像著名的“石匠精神”说的那样:你可能敲打一块石头100次,石头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但在敲第101下的时候,石头裂成了两半。让石头裂开的并不是第101下敲击,而是前面所有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也许这就是日常的营养摄入在运动员的成功中起的作用。

THE END
1.中长跑运动员的饮食营养要领运动员食谱概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不仅取决于科学的训练、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取决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和合理的营养。合理营养是运动训练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器官功能的调节,对运动员功能状态、体力适应、运动后的恢复和伤病防治都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有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训练效果和竞技能力。合理https://www.meipian.cn/3wfaeppc
2.鲜果膳食膳食营养分析软件营养分析带量食谱营养标签“鲜果”膳食营养系统关注每个个体的成长过程https://www.kingboya.com/
3.课程以及膳食营养的误区; 4.常见慢性病患者锻炼期的膳食营养主要介绍的是常见慢性病与膳食的关系以及常见慢性病患者锻炼期间的膳食营养问题; 5.运动员膳食营养主要介绍的是运动员膳食营养制定的依据与措施、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运动员膳食营养的误区以及特殊环境中运动的膳食营养; 6.常见的运动营养补剂主要介绍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d1b9906eace048ef097
4.运动营养学(豆瓣)《运动营养学(第2版)》主要面向体育专业学生、运动员、教练员及体育运动工作者,通过对健身人群和运动员营养需求、膳食要求等内容的介绍,指导人们针对不同的要求,合理地安排膳食、调理身心,以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运动成绩。 全书共分为十章,在全面介绍运动营养学基础知识和健身运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不同健身需求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337514/
5.每日热点0226只要与运动结合,GLP-1类减肥药物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维持的。 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旗下期刊eClinical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Healthy weight loss maintenance with exercise, GLP-1 receptor agonist, or both combined followed by one year without treatment: a post-treatment analysis of a randomise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