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约好要在长者饭堂吃饭,两块钱一顿午饭,三菜一汤,又便宜又营养。”说起长者饭堂,65岁的吴丽梅很是欢喜,长者饭堂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梅州市民政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今年以来,该局加快了“长者饭堂”试点示范建设,各县(市、区)充分整合各类为老服务资源,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等的功能衔接,目前,全市共建有14间长者饭堂。
长者饭堂
老人“叫座也叫好”
在富贵社区长者饭堂里,长者们正在排队打饭(黄钰然摄)
中午11时许,富贵社区长者饭堂就陆续迎来了前来就餐的老年“饭友”,不到一会儿,两排长桌就被坐满了。该饭堂工作人员陈炽卉告诉记者,平均每天约有25位老年人过来用餐,在用餐高峰期,有时候位置还会“爆满”。
餐食每日留样送检(黄钰然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做到每天的出品可追可查,工作人员把米饭和每一样菜式都用一个小盒子装起来,贴上标签后放进冰箱留样48小时,若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及时检验。
据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介绍,目前长者饭堂试点以保障孤寡、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用餐需求为重点,采取集中就餐、送餐上门、分类补助等形式,向60周岁(含)以上的本市试点户籍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每餐约12元,由政府部门按各地补助标准提供用餐补助。
串珠成链
实现“家门口养老”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早上9点多,在梅江区西郊街道黄泥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楼的党员活动室内,总能听到悦耳的歌声。
走进一看,原来是社区内的长者们正齐聚一堂,吹拉弹唱。在这楼下,便是西郊街道长者饭堂。正在准备合唱的朱玉萍今年68岁了,她告诉记者,社团活动结束后,他们会一起坐电梯到二楼用餐。“我家就在附近,早上在这里活动后,中午就在这里吃,非常方便!”朱姨对长者饭堂的开张赞不绝口。
临近中午,西郊街道黄泥墩社区长者饭堂不少老人家前来就餐
“每餐的搭配是两荤一素一汤,保证营养。”西郊街道长者饭堂工作人员陈志新介绍道,考虑到社区部分高龄且行动不便的长者,中心还将通过志愿者将配餐送到长者家中,让他们在家也能享受到美味健康的饭食,不再为吃饭担忧。
长者饭堂一周食谱
在解决了老年人吃饭的关键问题后,我市还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不少养老机构开展多样自选服务,全面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位于西郊街道黄泥墩社区的梅州市鸿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就开展了居家养老、助餐配餐、日间照料、家政护理等服务,让老人实现在家门口养老。
无独有偶,位于梅县区程江镇岗子上社区的宝嘉丽湾小区,开设有长者饭堂,小区住宅楼下更开放有公共活动场所。乒乓球室、棋牌室、图书室、书画室……每逢上午、下午等闲暇时分,活动室内都有不少以老年人为主的小区住户在休闲娱乐,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不少小区住户对此纷纷点赞。
西郊街道黄泥墩社区长者饭堂免费体验券
接下来,市民政部门将继续打造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长者饭堂”试点建设,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