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宣传教育使学生懂得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国家的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民族振兴工程。
2、进一步提高学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并学会感恩。
3、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爱惜物品、自觉节约饭菜好习惯,树立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学生交流。
2、讲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由来
二、讲勤俭节约的故事
1、指名讲自己知道的勤俭节约的故事。
2、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太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我们留下一份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
三、学会感恩
1、说议议,感受党恩
现在国家为我们每个同学免除学杂费、书费;还给每个同学提供营养餐,十年前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的?二十年前爷爷奶奶又是怎么样的?三十年前,四十年前呢?告诉我们你了解的情况。
2、总结过去,鼓舞
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沧海桑田,天翻地覆。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我们党走过的90多年的光辉历程,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就是要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富裕、幸福,都是党领导的好,都是党的政策好的结果。我们要心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今天的一切,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更加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3、齐唱《感恩的心》、《红星闪闪》。
四、活动总结
营养餐,对于改善学生营养结构、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减轻学生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享受营养餐的过程当中,要学会知恩、懂恩开始,学会感恩、报恩,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来自于长辈们的无限付出与努力。今天的营养餐也是社会发展、党对学生无限关怀的结果。因此,学生要学会感谢党的关怀,只有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我们的内心才有可能充实,人生才尽可能有更多的幸福。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增强好好吃早餐、多喝水和良好的烹饪时好习惯的意识。
3、了解健康标志是什么,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如何健康饮食?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讨论: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学生各抒己见)
2、是啊,过胖、过瘦、面色蜡黄……都不能称为健康的人。看来,一个人的健康直接跟饮食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板书课题:吃出你的健康来)学生齐读课题。那如何做到健康饮食呢
(二)好好吃早餐
2、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想说?早餐对我们有多重要呢?
(三)饭前饭后多补水
身体缺水时,新陈代谢大大减慢。所以,人必须及时补充水分。要使人体储备足够的水分,你应该每天喝两升水。这包括喝白开水,或在早餐时喝牛奶、下午休息时喝橙汁、晚饭时喝汤等等。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水呢?因为一天下来你会不知不觉地失去两升水的储备。其中,大约有一升水是通过排尿排出体外。另外一升水是通过汗和呼吸排出体外。
不过,即使你吃的是固体食物,你也有可能吸收了同样的水分。比如,多吃水果、蔬菜、鱼、蛋和面包,也能补充一些水分。
(四)有节制地吃点零食也不坏
花生:花生中富含维生素B2,多吃些花生,有助于防治口唇干裂、眼睛发红、发痒以及脂溢性皮炎等多种疾病。
核桃:核桃中含有丰富的.生长素,能使指甲坚固,不易开裂。同时,核桃中富含植物蛋白,能促进指甲的生长。
葵花籽:葵花籽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尤为丰富。亚油酸有助于保持皮肤细嫩,防止皮肤干燥和生成色斑。
无花果:无花果中含有类似阿司匹林的化学特质,可稀释血液的流动,从而使大脑量充足。
奶糖:奶糖含糖、钙,适当进食能补充大脑能量,令人神清气爽,皮肤润泽。
(五)良好的烹调促进健康
良好的烹调能减少食物营养损失;不恰当的烹调,会大大降低食品中的营养含量。比如,有些烹调法损失会损失食物中的维生素,而换一种烹调法能使维生素较好地保留下来。
煮:煮过的蔬菜,会损失百分之七十的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蒸:蒸比煮,能够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但仍会损失百分之三十的水溶性维生素。
微波加热:如果使用较少的水,微波加热能保留部分的水溶性营养成分。
烘和烤:烘烤的高温,会损失维生素C。烘烤家禽类食品,需要彻底烤透。
(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2、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3、不吃变质剩饭菜
4、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5、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6、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7、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8、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9、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七)总结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合理食谱。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合理营养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食谱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现状问题、中日青少年身高比较结果、牛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什么是营养配餐等资料。
学生:
1.分成小组,选出发言人。
2.搜集与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教学设计: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的交流和总结。
3.学生分别在组内和班内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有关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资料和信息。
4.各小组同学制定适合青春期学生的营养食谱。
5.各小组的发言人在全班宣布本小组的营养食谱。
教学过程
教师:现在许多学校中午为同学们配送营养午餐,但是一些同学少吃或不吃学校配送的午餐,而吃方便面或是汉堡包,更有部分同学到校外的肯德基、麦当劳去吃洋快餐。这种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对同学们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几个资料。
学生:阅读资料,小组讨论思考题。
资料:
1.汉堡包造就了美国严重超重超肥的一代,美国政府试图将国民脂肪摄入量从40%降至30%,却非常困难。而目前,洋快餐正在向我国青少年大举进攻。部分青少年偏食洋快餐,那只是摄入了高脂肪、高糖、高热量,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极少。一旦形成饮食习惯,将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身体素质。
2.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仅微量营养素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至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据介绍,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将1790年至1980年间经济的增长,归功于营养和健康状况的改善。而消除碘、维生素A和铁的缺乏,能提高人群平均智商10至15分。
4.对正在旺盛生长的儿童青少年来说,身高是生长发育中最显而易见、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在通常情况下,身高顺利增长,说明孩子的营养良好,也没有受到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干扰。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个民族在遗传营养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中国男女7~18岁青少年身高和日本青少年全国平均身高的比较结果清晰显示,中国青少年整体上身高较日本处于劣势。大体上,7~9岁比日本矮1~3cm,10~12岁矮3~4.5cm。青春中期后男、女出现分化,男生的劣势更明显,13~15岁矮3.5~4.5cm,16~18岁矮2~3cm;女生13~15岁矮1~1.5cm;15~18岁差距为0.5~0.6cm。
5.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钙的摄入量仅能达到需要量的一半,我国儿童因缺钙引起的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可达40%左右。奶中维生素B2含量丰富,喝一杯可达到每天需要量的23.3%;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且奶是碱性食品,可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奶的营养价值及生物利用率高,因此,男女老幼都适宜喝牛奶。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人均牛奶摄取量非常高。因消化牛奶的速度比肉、鱼、蛋快,欧美人把牛奶当水喝。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积极改善食物结构,号召天天喝牛奶。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人的身高比大战前平均增长了10cm,国际上评价道“一杯牛奶改变了一个民族”。
6.营养配餐在国外十分普遍,但在国内却尚未引起人们重视。什么是营养配餐呢?营养配餐:就是按人们身体的需要,根据食品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既达到均衡膳食。简单讲,就是要求膳食结构多种多样,谷、肉、果、菜无所不备。
思考讨论题:
1.中国和日本青少年身高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青少年普遍营养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和日本目前在饮食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4.你认为当今青少年学生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什么?
5.青少年必需的营养以及合理的营养结构是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小组意见。
教师:
1、请你对目前学生的不良饮食结构和习惯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请你运用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营养和饮食的知识,作为自己的青春期营养师,制定一个适合你的、合理的营养配餐食谱。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食谱,全班交流。
课后小结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学生营养餐”。
2、培养学生对祖国和党的感恩之情。
3、教育学生珍惜粮食、不浪费。
4、教育学生注意保护环境。
5、指导学生合理食用营养餐,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
1、吃好营养餐,健康成长。
2、环保教育。
教学准备:
1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同学们,你们从20xx年秋开始,喝上了牛奶,吃上了饼干。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营养餐”吗?
2、教师小结。
二、健康成长
1、营养餐的由来。
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
2、合理食用营养餐,健康成长。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整理小结。
(1)食用前,洗净双手。
(2)检查面包和牛奶的包装,看看有无破损、漏气、膨胀、霉变等现象。如有上述现象,应及时反馈。
(3)食用时,应先吃面包后喝牛奶,以免空腹喝牛奶引起胃肠道不适。
(4)身体不适时,可以先将牛奶用开水浸泡加温后再喝,不可贪凉。
(5)必须保质保量地食用营养餐,不可不吃,也不可多吃。
(6)珍惜粮食:不浪费一口面包,不浪费一滴牛奶。
3、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1)对比祖辈、父辈的生活,说说现在的'美好生活。
(2)感谢祖国,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
播放《感恩的心》,学生跟唱。
4、强调环保,不乱扔包装袋,爱护环境。
三、课堂总结
我们一定要吃好营养餐,锻炼好身体,学会更多的知识,将来报答社会,报效祖国。
四、作业
随手捡起乱扔的包装袋。
附:板书设计
学生营养餐计划什么是营养餐?安全、卫生、不浪费。
1、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怎样饮食才算安全。
2.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什么是合理营养;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一.问题导入
方便面即泡即食,旅行中方便携带,方便面可以经常代替正餐吗?为什么?
预设学生行为
1.学生能根据已了解和学的知识说出原因。
2.全体学生一起朗读学习目标。
活动2【讲授】自主学习
(一)合理营养
(1)合理营养的概念
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2)平衡膳食宝塔的分类
从塔基到塔顶有五类:谷类、果蔬类、肉类、豆奶类、油脂类。
自主学习
1.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提倡城乡居民应()的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或()。
2.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餐,按()进食。
3.在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中,早餐的热量约为(),午餐的热量约为(),晚餐的热量约为()。
(二)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对策(阅读分析教材P34~36内容,结合教材中P35图4-25食品安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食品()问题。
(2)购买食品要注意是否有()。
(3)买肉时一定要注意看肉是否是()的。
(4)蔬菜水果难免喷洒过农药,通过()或者()就可以减少()。
(5)不能吃有毒的食品,如()的马铃薯。
(6)厨房和炊具经常保持(),才不会污染食品。
(7)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
探究(一)合理营养
讨论:结合教材中P32图4-23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图,分析图片中所示的做法是否正确?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
探究(二)合理营养
设计: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给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
探究(三)食谱安全
资料分析:课前收集2~3种食品的包装盒或包装袋,仔细阅读包装袋上的文字,并讨论:
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期?
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探究(四)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然而最近几年中国食品医药安全问题不断:
2008年:毒奶粉事件……
2011年:地沟油事件揭秘;食品遭塑化剂污染;猪肉含有瘦肉精
2012年:“毒胶囊”事件曝光
2013年:染色馒头、含铬大米问题引起争议
以上事件你是否了解?对食品监管部门的工作,你有什么提议?
活动4【活动】展示提升
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食谱,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教师准备好一些食品包装袋,分发给每组学生展示以下问题答案。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然而最近几年中国食品医药安全问题不断: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3.运用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心长辈的饮食。
4.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统一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2.通过为家长设计一份食谱进一步了解合理营养的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喜悦。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2.学生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统一性。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上一章内容中我们学过青春期这一课,大家都知道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是我们的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最高。我们都知道食物中有六大营养物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调整好它们的量呢?那么今天我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内容来解决这一问题。
活动2【活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的图示,学生尝试分析下面的问题:
(1)图中哪几位同学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为什么?
(2)图中一位同学上课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呢?
(3)图中,这位老爷爷血压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4)上述图示说明了什么?你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观察屏幕上的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的图示,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回答问题,老师进行总结:
(1)图中显示有一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有一些同学不爱吃青菜,还有一些同学不爱喝水,偏爱饮料和巧克力等食品。这些同学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不吃早餐满足不了身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就可能出现头晕目眩,浑身乏力等现象,不但影响身体发育,还影响正常的学习。喜欢食用巧克力,鸡鸭鱼肉等高糖,高脂肪食物,身体的不到足够的维生素,出现身体偏胖,维生素和无机盐缺乏等现象。不愿意食用新鲜的蔬菜,也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甚至还出现一些疾病。
(2)图中同学出现头晕目眩的原因是能量供应不足,可能是没吃早餐或者是早餐吃得过少。
(3)图中的老爷爷由于饮食中盐分含量过高,导致血压升高。
(4)上述几幅图示主要说明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饮食结构不合理,不但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一些疾病。所以,不能偏食,挑食,要做到合理营养。
活动3【活动】合理营养
同学们我们在这一章内容中一直在说营养,在这一节课中又说合理营养,那么你们是怎样理解合理营养的呢?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营养呢?
同学们通过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1)合理营养的含义是指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即符合生理功能和实际需要的饮食结构。
(2)要做到合理营养,首先应该做到饮食的多样化,按营养学要求,一日的膳食应该有主食、副食、有荤、有素,尽量做到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满足身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分析屏幕上的“平衡膳食宝塔”,让学生尝试完成下面的问题:
(1)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哪五类呢?
(2)通过分析平衡膳食宝塔,并根据教材中提供的信息和你的生活常识,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营养?
学生分析、讨论、交流然后回答问题,教师在班里进行总结:
(1)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即谷物类,蔬菜水果类,肉类和蛋类,奶类,油脂类。谷物类位于塔底是主食。
(2)为了做到合理营养营养学家建议均衡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的能量分别占30%、40%、30%左右。
活动4【活动】食品安全
1.购买安全食品
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带到课堂,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包装上的文字,把自己获得的`信息在组内交流,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2)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3)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包装上的内容相互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3)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就可以知道它的新鲜程度。购买鱼肉时,要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新鲜程度。买肉时还应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2.预防食物中毒
市场上销售的蔬菜和水果上可能有喷洒的农药,销售的马铃薯可能有发芽的现象,野生蘑菇可能是有毒蘑菇。面对这么多危害身体健康的食品,我们应该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相互交流讨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进行总结:
(1)购买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上可能有喷洒的农药,可以用清水浸泡、冲洗、也可以削去外皮。
(2)在购买土豆等蔬菜时,注意不能购买发芽的土豆。
(3)保持厨具卫生,避免食品污染。
3.绿色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见绿色食品这个词,那么什么叫绿色食品呢?我们怎样区别绿色食品呢?
(1)在我国,将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2)在区别绿色食品时要看包装袋上的绿色食品标志徽,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
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怎样做到合理营养。
二、能力目标:
1、能为长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亲自下厨烹饪。
2、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亲自为长辈烹饪可口的饭菜,关心长辈的饮食和健康。
2、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
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从目标可以看出,学生要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那么前提就应从例子上也能判断出怎样的饮食是不合理,怎样的饮食是合理。这种合理最后归纳为能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包括了对食物的成分和吃的量的一个认识,是日常生活常识、信息与现有科学知识相结合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教材开展了一个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是把情感与知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教育,体现了知识的应用和造就了亲子活动的沟通平台。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扮演服务者(即为学生制备必要的课件),合作者(即协助学生完成探究的主题),引导者(即对学生的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完善),参与者(即参与学生的调查、讨论和交流),组织者(即与学生一同汇总材料为课堂展示做准备),为学生展示个性搭建平台,注重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的空间与层次。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实物教学。
课前准备:
1、准备小品《不吃早餐的坏处》
2、学生早餐和正餐情况的调查报告
3、收集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
1、收集若干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以备教学需要
2、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开展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
3、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并将收集到的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或录相带
4、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2)联系实际、交流合作多媒体呈现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饮食现象是不合理的说出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感悟科学道理。学生在其中讨论分析,感悟、交流。
设计思想:让学生通过观察、举例,利用学过的有关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等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做法自己去分析、体会偏食和挑食等作法的不良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为学习合理营养做好铺垫。
(3)阅读分析、自主学习利用课件展示“平衡膳食宝塔”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平衡膳食宝塔”中的食物分哪几种类型一日三餐中的食物能量比例什么是合理营养最后总结、归纳出合理的饮食结构。
设计思想:利用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逐步深入进行探究,重点理解什么是合理的饮食结构从而得出合理营养的真正含意。
设计思想: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设计,展示、交流设计的结果,使他们从机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从“学会”转变成“会学”。
(5)实物展示、交流合作请学生拿出自己课前收集的小食品包装袋,仔细观察包装袋上的各项内容,并和同学交流,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同时,向大家提出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食品从而调动同学们的探究欲望,引出绿色食品概念,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设计思想:让学生通过实物展示、观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6)情感升华、结束新课课件展示常见的十大拉圾食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概括说明只有既营养又安全的食品才是放心的食品,才能吃出健康的身体。体现生物学的实用价值以及在指导学生健康生活当中的指导作用。
结束语
班会目的
加强学生营养餐的安全教育,增加学生食品安全、餐饮安全的知识,通过实践体验提高学生对营养餐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讲卫生、守规范、懂安全的好习惯。
班会准备
1、搜集一些学生平时就餐、排队、中午吃营养餐的一些图片。
2、排演小品《都是零食惹的祸》。
3、班会前一周,让学生对学校食堂里面及其周围的小摊进行实际调查,并且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的。
班会程序
一、课前互动
1、班主任出示营养餐的部分活动图片。(食堂工友在盛饭菜、学生排队打饭、餐桌就餐、餐后洗碗)
2、学生汇报。(我们在学校吃营养餐)
二、班会活动
1、主持人宣布“营养餐里谈安全”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主持人甲:同学们!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主持人乙:我们在校期间每天中午都要就餐,你是否想到了营养餐里的安全问题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讨论“营养餐里谈安全”这个话题。)
主持人甲:“营养餐里谈安全”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2、班主任: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举行以“营养餐里谈安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希望同学们把自己实践调查的带进今天的课堂,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安全自护的目的。
3、主持人乙:请同学们汇报对学校里面实际调查的结果。(1、出示学生在食堂调查、学生就餐的图片,2、出示学生排队与部分学生不排队打饭的图片;3、出示几个没洗手就吃饭的学生图片与部分学生饭前洗手、洗餐具的图片;3、出示学生中午吃完营养餐之后的图片。
(学生交流:同学们在实地调查食品情况、同学们守纪与不守纪、卫生情况、学习、休息、在外面超强度活动情况)
4、主持人甲小结:大家的眼睛可真亮!观察得非常仔细,调查得很全面,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平时在学校吃营养餐的时候要排队打饭,打饭时不要拿筷子、刀叉等尖锐的东西以免误伤到同学。吃完饭之后不能做剧烈运动,要安静地在教室里面学习。
5、主持人乙:请同学们汇报对学校周围小摊进行实际调查的结果。大家都有着一双火眼金睛,在学校周围的小摊上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这样的食品我们能带进校园吗?
全班讨论:(不能带进校园)
7、主持人甲小结:学校规定不能带零食进入校园与营养餐混搭,可有的同学偷偷地去买,不听老师的`劝告,小摊不卫生的食品就是三无食品。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三无食品,有请小博士来为我们解答!)
9、主持人乙:安全食品是必须具备这几个条件的,我们来看一看从大超市购买的正规食品都有哪些标识。(出示安全食品标识)主持人甲:让我们牢记这些标志,当我们再次购买食品时,一定要先找找看包装上有没有这些标志,找到了,才可以放心购买。学生提问:那是不是代表只要是大超市的食品,无论什么类别都可以买呢?
学生回答:不是,除了不购买三无食品外,还要远离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垃圾食品。诸如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等洋快餐。这些洋快餐制作主要以油炸为主,总体上讲,多是高热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营养学家认为,这些食品并不是美味佳肴,只是“垃圾食品”。
10、主持人甲小结:你说得很有道理。垃圾食品进校园对我们的营养餐带来许多安全隐患,不利于健康。我们在就餐中除了要注意食品安全,还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吗?
11、讨论活动:(排队整队就餐安全、上下楼道安全、餐具管理的安全、餐后活动安全、剩饭剩菜处理的卫生安全)(结合图片)
12、主持人乙:营养餐里的安全问题不单一是食品安全方面,同学们刚才也谈了许多,这些都是我们要引起注意的。其实在我们快乐就餐的背后,学校为我们的营养餐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精细化的管理,为我们安全就餐保驾护航。
13、班主任总结:(……..)
一、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随着身心发展,对周围的生活逐渐熟悉起来,他们总是喜欢不停地看、听、摸,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蛋类虽然是幼儿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但他们对蛋类的生活经验是比较零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幼儿的科学饮食了。蛋类既有营养又便于食用,还可以烹制出许多花样,所以是众多家长们在餐桌上首选的食物。我们班的小朋友有的爱吃鸡蛋,有的不爱吃,而且有许多小朋友虽然每天都在吃蛋,但并不了解蛋类的营养价值。为了让幼儿喜爱食用鸡蛋,于是我设计了《有营养的蛋宝宝》这堂课。
二、活动目标
1、知道蛋有很多种。
2、初步了解蛋类是有营养的,每天吃一个鸡蛋有利身体健康。
3、尝试剥蛋,体验动手的乐趣。
重点:知道蛋有很多种
难点:了解蛋类的营养价值
三、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鸡蛋、鸭蛋、PPT
四、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游戏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形式,通过创设情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
1、教师:"呜呜呜,咦,谁在哭啊?(请老师配合带上母鸡、母鸭的头饰)"我是鸡妈妈,我的蛋宝宝丢了,我是鸭妈妈,我的蛋宝宝也丢了,请小朋友帮帮忙,把我们的蛋宝宝找回来好吗?"
教师:你们愿意帮它们找蛋宝宝吗?
2、幼儿找蛋
教师:你找到了谁的蛋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教师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想法和愿望。让幼儿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对蛋宝宝的形状、颜色、名称有充分的了解。】
3、幼儿送蛋,将两种蛋分类放好【对蛋宝宝有了充分的了解后,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用自己的小手去帮助蛋宝宝,同时体验帮助人的快乐。】
教师:我们把找到的蛋宝宝送给鸡妈妈和鸭妈妈吧。要求幼儿边送边说"鸡蛋宝宝送给鸡妈妈。"或者"鸡蛋宝宝我送你回家"【这里可以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找到的是什么蛋宝宝。】
4、教师出示PPT
教师:你还认识其他蛋宝宝吗?
幼儿回答
小结:蛋有各种各样,它们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
(二)尝试操作,大胆探索
1、教师进一步引发幼儿探索兴趣:你们想知道蛋宝宝的里面是什么吗?
2、鼓励幼儿交流怎样可以看到里面,有哪些做法。
3、教师演示
4、教师小结:蛋宝宝的里面是透明的蛋清和黄黄的蛋黄,原来这是生鸡蛋;我们平时吃的是熟鸡蛋,熟鸡蛋里是什么呢?(教师剥熟鸡蛋)蛋有很多种营养,其中最主要的是蛋白质,对我们的身体很重要,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朋友,最好每天吃一个蛋,但是也不能多吃。
(三)延伸:剥蛋,体验乐趣
教师:母鸡妈妈和鸭妈妈非常感谢小朋友帮助它们找到了蛋宝宝,为了感谢你们它们决定把这些把蛋宝宝送给你们当点心,现在我们自己动手来剥一剥,尝一尝吧。(提醒幼儿先把手洗干净)
五、活动反思
上这节课之前,我让家长在家丰富孩子的课前知识经验,原以为经过家长的辅导,孩子们在课堂上会很会讲,但是上下来的效果是,我讲得多,孩子们讲得少,而且孩子们对老师创设的情景很感兴趣,所以上课时特别兴奋,再加上他们手里拿着蛋,有的'小朋友就一直在玩蛋,根本不注意你的提问,所以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不是很好。特别是在送蛋时,有的小朋友竟然还送错了,这是我没有交代清楚的结果,也是我没有想到的,通过我前面的讲解,竟然还有小朋友鸡蛋、鸭蛋不认识,虽然我及时地采取了措施,让扮演鸭妈妈的老师告诉小朋友"我是鸭妈妈,我的蛋宝宝是白白的,圆圆的,大大的,这个可不是我的蛋宝宝"最后一个环节是告诉他们蛋的营养知识,我重复了两边才有一个小朋友说出了蛋里面最主要的是蛋白质。
上这节课之前我是很有信心的,我想孩子们对这节课肯定会很感兴趣,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是很感兴趣,但是兴趣点不在老师讲的知识点上,这也是我考虑不周的结果,我想以后在老师的设计上,应该更加紧密,更加仔细,一句一句老师都应该牢记,应该对孩子们的所有反应有所回应。
活动目标:
1、有不挑食的意识,知道合理膳食有助于身体健康。
2、知道不同的食物里蕴含不同的营养成分。
3、尝试初步制作营养比较均衡的食谱
活动重点:
知道不同的食物里蕴含不同的营养成分。
活动难点:
尝试初步制作营养比较均衡的食谱
活动准备:
各种粗粮、细粮、水果组成的食谱,白纸和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小朋友们,谁说说你今天吃了什么饭菜?是什么做的?你觉得这些饭菜可以给身体补助哪些营养?
2、小结:有营养的饭菜就是营养餐,天天吃营养餐,身体能量足,身体长得壮。
二、初次操作,感知营养餐
1、请幼儿四人一组,教师每组发放操作纸,请幼儿按照已有经验,把认为可以制作营养餐的材料画出来。(小组商议,一人绘画。)
2、小组展示:三人拿着绘制的图谱,一人介绍。
3、小结:大家选用的材料确实很有营养,说明平时天天吃的都是营养餐,所以大家看起来身体都很棒。
三、深入理解营养餐
2、请幼儿思考自己小组原来搭配的营养餐制作材料还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再次补充绘画)
四、创设情境,幼儿再次操作。
1、小朋友们能搭配营养早餐了,都成了小小的营养师,现在我们要完成一个任务:我们幼儿园大班的餐厅游戏活动区要开业了,请你们每人帮忙给我们制作一份早餐食谱,把搭配好并做好的食物画出来,让参加早餐厅的`孩子们点餐用,好不好?(出示一份食谱范例)
2、幼儿自己拿纸、笔,独立操作,教师个别观察,指导。
五、结束部分:
1、幼儿将做好的食谱摆放在展示墙面上,相互欣赏。
2、教师小结:我会把大家制作的食谱带回我们幼儿园,和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一起装订成点餐的菜单,谢谢!
3、大家回到家也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一份自己家的营养早餐食谱吧。
活动目标
乐于参加活动,感受食物搭配带来的乐趣。
了解只有不挑食,不暴饮暴食才能使我们的身体健康的成长。
初步学会搭配简单的营养餐。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瘦公主与胖王子》故事音频及图片。
纸面教具:《食物》。
材料准备:A4白纸、胶棒。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瘦公主和胖王子》,引导幼儿讨论故事内容。
——国王和王后碰到了什么难题?
——小公主为什么越来越瘦?
——小王子为什么越来越胖?
小结:食物的营养能帮助我们健康的成长,但是挑食和暴食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我们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交流讨论。
——如果你是皇宫的厨师,你会准备哪些有营养的食物给小公主和小王子吃呢?
——为什么会准备这些食物?
小结:我们的身体每天都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只有合理搭配各种食物,这样才会让我们的身体营养均衡,我们才能健康的长大。
发放纸面教具《食物》和材料“白纸”,幼儿自己动手配制一份合理的菜单并向同伴介绍菜单内容。
1.幼儿动手操作,配制菜单。
——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配制一份健康合理的菜单,将自己选择的食物图片贴在我们的白纸上制成一份菜单。
——你的`菜单里都有哪些食物?
小结:正常人每天都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米饭、鱼、肉、蛋、蔬菜、水果都含有我们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所以小朋友要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什么都要吃,但是也不能暴饮暴食,吃得太多就会变得像小王子一样不健康。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并请家长配合。
1、了解儿童饮食和营养的重要性。
2、认识不同类别的食物及其营养成分。
3、学习如何选择、搭配饮食,保证儿童吃到均衡的营养。
4、培养儿童的健康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
1、认识不同种类的食物。
2、食物搭配,实现营养的均衡。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让儿童吃到均衡的营养。
2、如何引导儿童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四、教学方式
1、讲解+示范:由老师讲解和示范如何选择、搭配食物。
2、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引导儿童体验并实践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
一、认识不同种类的食物
1、谷类食品:如米、面、面包、馒头等。
2、蔬菜类食品:如菠菜、白菜、青椒、西红柿等。
3、水果类食品:如苹果、橙子、草莓、葡萄等。
4、肉类食品:如牛肉、猪肉、鸡肉、鸭肉等。
5、蛋类食品:如鸡蛋、鸭蛋、鹅蛋等。
6、奶类食品:如牛奶、酸奶、豆浆等。
二、食物搭配,实现营养的均衡
1、早餐:主要以谷类食品为主,如牛奶、豆浆等,搭配水果或蛋类食品。
2、午餐:主要以蔬菜类食品为主,如炒青菜、糖醋花菜等,搭配肉类或鱼类食品,如红烧肉、清蒸鱼等。
3、晚餐:以谷类食品为主,如米饭、面条等,搭配蔬菜、肉类或豆类食品,如麻婆豆腐等。
4、小食:选择一些营养丰富的食品,如水果、酸奶、牛奶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
1、认识不同种类的食物
(1)老师介绍不同种类的食物,并让孩子们分辨。
(2)游戏:老师播放一段视频,儿童根据视频中出现的食物种类给予回应,加深他们对不同食物的认识。
(3)活动:每个孩子带一样自己的午餐,教师现场指导孩子们认识每个菜品的食材和营养成分。
2、食物搭配,实现营养的均衡
(1)老师介绍食物搭配原则,并给出几个实例解释。
(2)活动:让孩子们分组,自行选择食材,并尝试进行搭配,老师提供指导和点评。
(3)游戏:老师出示食物图片,孩子们根据图片进行食物搭配,比比看哪组搭配得最好。
(4)练习:老师出题,让孩子们练习如何搭配不同种类的食物。
七、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时刻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每个老师需要记录下孩子们的表现和反应情况,分析反馈,以便于进行及时与精准的评估。可以采用问答、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同时在考核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孩子们的错误,给与引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八、教学改善
1、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充分了解新食材、新课程内容信息,提前准备好教学用具。
2、思路清晰,讲解表达流畅,做好教师的实际示范教学。
4、在评估过程中注重评价标准的明确性和评估器的准确性,评估结果要客观公正。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越来越感觉到,不仅要注重对儿童的良好饮食教育,还要注重意识和方法的转变,尤其是要适应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本次教学主要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儿童体验,实践所学知识,尤其是通过游戏和活动等互动的形式,更让孩子们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达到了教学目标。近期计划进一步丰富上课形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