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去世3天后被发现如何让他们老有所依?

11月16日,得知独居的弟弟在家中去世,康健的姐姐伤心落泪。

离婚十多年,膝下无子女,57岁的康健独自居住在成都金牛区抚琴北二巷一栋老式筒子楼里。11月16日,因多日未缴水费且未现身引起邻居怀疑,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叫来开锁工人打开房门后,发现康健仰坐在家中板凳上,已经去世多日,凳子旁放着一个空酒瓶。

经过初步勘查,警方已排除他杀可能。据邻居介绍,大约3年前,这栋楼也曾有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孤独死于家中。

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婚姻破裂、丧偶、血亲联系淡薄、地域关联丧失……使得独居人群逐步扩大。据国家卫计委报告披露,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而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如何让他们老有所依,提供无缝衔接的养老服务,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当下,成为了一大社会课题。

蹊跷老人多日未现身邻居起疑心报告社区

11日是交水费的日子,收费员王女士连着几天敲康健的门却无人应答,楼下老头们都说好几天没见到他出门遛弯和喝酒了。

“几天不见他出门,很奇怪。”王女士住在抚琴北二巷筒子楼里已有30年,对上下的邻居都比较了解。她说,康健一直是独居的低保户,此前社区安排他做垃圾清理工作,以补贴生活。

考虑到康健一个人生活不易,邻居们提议让康健清扫楼道,并支付他每月60元的“辛苦费”,“其实大家都比较爱干净,一个月扫不了几次,主要是想帮帮他。”

每个月的11日是交水费的日子,王女士是收费员,她敲康健的门却无人应答,“以往哪怕他电视开得再大声,我只要重重地敲门,他都会应的。但那天敲了很久,都没人应。”

此后几天,王女士都去敲康健的门,但一直大门紧闭。她跟楼下茶铺里的老头们一打听,都说好几天没见到康健出门遛弯,也没看见他喝酒了。

11月16日上午,王女士觉得“不太对劲”,于是把情况反映给了社区。

悲剧开门之后才发现老人坐在板凳上死亡

“一进房间就闻到一股酒味,房间布置很简单,康健仰坐在客厅板凳上,只穿了一条裤衩,凳子旁放着一个空酒瓶。”民警说,老人大约死去了3天左右。

接报后,抚琴西北街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派出所民警一起赶到康健的住处。

康健家位于筒子楼6楼,极少有阳光射进来,楼道里很幽暗。他家大门紧闭,从走廊望去,屋子的两扇窗户开着。

等到开锁工人赶来打开房门,大家才发现康健已经死亡。

16日下午,抚琴西北街社区书记陈勇这样向记者描述当时他看到的场景:“一进房间就闻到一股酒味,房间不大,布置很简单,康健仰坐在客厅的板凳上,只穿了一条裤衩,凳子旁放着一个空酒瓶。”

陈勇说,现场勘验的民警告诉他,“老人大约死去了3天左右”。

“他每个月有几百元的低保收入,考虑到他独自生活,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每周都会去看他。”陈勇说,大概是上周二左右,还曾有工作人员去其家里探望,“当时还好好的,没什么异样。今天去,邻居才说他之前好像摔倒过。”

陈勇一连打了十多次这个号码,对方终于接通了。

说法5兄妹已经年迈每次探望弟弟不进门

二姐说兄妹们都有家庭和儿孙的牵绊,平时没有太多精力照管独身的弟弟。姐夫说,每次来看望康健都在楼下聊聊或去吃个饭,“他的房间好几年没进去过。”

康健的二姐告诉记者,他们一共6兄妹,57岁的康健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大姐已经72岁,我也快70岁了。”眼睛红肿的康女士说,兄妹们都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也有儿孙的牵绊,平时并没有太多精力来照管独身的弟弟。

“他婚姻不幸,结婚10多年,女方就抛弃他走了,也没有生儿育女。”姐夫张万均说,康健此前在面食公司工作了近20年,后来“下海”做生意失败,婚也离了,此后便没有再找到工作,靠低保维持生计。或许是借酒浇愁,康健一直酒不离身。

“我们几家人每个月都会来看他,有时候还会一起吃个饭。”张万均说着,领着记者往康健的住所走去,可走到楼道中,却在“究竟是哪一层楼”的问题上犯了难。他原本去了7楼,后来在邻居提醒下,才找到康健位于6楼的住所。

“他的房间,我们都好几年没进去过了。”张万均说,自己年近七旬腰腿不好,上6楼的楼梯对他来说已经是难事。每次来看望康健,都在楼下茶馆聊聊,或者就去饭馆吃个饭。

目前,家人们正在商量康健的后事。

老人故事

“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几乎是独居老人的共同理由

每个独居老人的背后,或许都有一段故事。但记者走访发现,“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几乎成为支撑他们独居的共同理由。

主角1:陈桂兰77岁

“女儿们拖儿带女我去了添乱我去了添乱””

自6年前老伴去世,77岁的陈桂兰(化名)便一直独自生活在成都锦江区布后街一处老居民楼里。两个女儿曾提议接她一起住,但被她拒绝了:“她们都拖儿带女的,我去了尽添乱。”

陈桂兰有糖尿病、心脏病,3年前,她学会了自己注射胰岛素,每天要注射4次。

大女儿怕母亲寂寞,给她带来了一只虎皮鹦鹉,“但它终究还是不会说话。”陈桂兰偶尔会下楼和其他老人聊天。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她下楼的次数越来越少。

每每在电视上看到“独居老人去世”新闻,都让她心里不舒服。

“我肯定不会那样。”她低头看着别处,眼角却闪着泪光。

主角2:王霞72岁

邻居孤独死担忧会是“相同下场相同下场””

因为和女儿们的娱乐、饮食、休息等习惯存在差异,丈夫去世后,72岁的王霞(化名)独居在成都三道拐街附近的院子里。

新闻链接

如何老有所依?

三类老人可享政府购买居家养老

随着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和高龄老人数量的增长,当老年人丧偶或失能之后,对家庭照料的需求就迅速增长。那么明天,我们如何老有所依?

成都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副处长黎文强告诉记者,为了保障养老服务,将成都城区的“三无”老人、农村的五保户安排进入综合敬老院,或者交由社区监管看护。此外,在今年实现了“三项补贴制度”:即困难老人、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的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和高龄补贴。

2014年,《四川省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出台,各级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可向养老机构、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养老服务组织,以及有组织的公益性岗位社工等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这些服务内容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服务对象为60周岁以上的散居城镇“三无”老人、散居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0周岁以上的居家养老城乡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老人、残疾老人和独居老人;城乡低收入家庭中80周岁以上居家养老的这三类老人。

“近年来兴起了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黎文强说,老年人在家通过终端连接服务平台(一般是手机拨打热线),平台调集机构或组织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心理慰藉等服务。

据了解,目前成都有“长者通”、“孝行通”两个比较成熟的服务平台。今年成都财政已投入2000多万元,资助8万名困难老人进入“孝行通”平台享受服务。

权威数据

中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一半

独居老人占老年人近10%

以往,三代人共同生活是极普通的中国家庭模式。然而如今经济条件变好,观念不同,很多人都以“小家庭”为核心,父母更多是单独居住。此外,随着“丁克”、离异之类的家庭增多,也使得独居现象变得更加普遍。

2015年5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报告指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而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

据四川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2015年四川省养老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显示,50.7%的受访60岁以上四川老人自己独立居住生活(包含和配偶一起生活)。成都尤甚,家庭中老人“独立居住生活”比重达到54.1%。

THE END
1.“五星”专刊李封街道怡光社区:助餐服务让老年生活“有滋有味”“老年助餐”服务是“暖心饭”活动之一,是关乎老年人吃饭的大事,更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为进一步将老年助餐服务这项暖民心行动做实,提高老年人对助餐服务的知晓率,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家门口的就餐服务,近日,李封街道怡光社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gyNTMxOQ==&mid=2247518987&idx=2&sn=13b71186a2b0388e46a9f1265058d468&chksm=9a245be1cb0da7b76d0e64a2f7419790f2e247de7f658a6f3a9fb2c79e4a35acb6a7d70c5075&scene=27
2.食养天年:融合现代营养与中医智慧的老年人饮食指南三、中医智慧怎样助力老年人食物搭配与调理?依据《老年人平衡膳食宝塔》与中医饮食理念,老年人饮食需做到以下几点:1、饮食多样化且重性味功能 优先选择滋补食物,避免单一饮食与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以防加重脾胃负担。2、依体质选食 老年人应依据自身气虚、血虚、阴虚等体质特征挑选合适食物。例如,气虚者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39646985234166&wfr=spider&for=pc
3.中老年人降饮食指南:60岁奶奶的饮食习惯启示录膳食纤维建议:中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通过学习60岁奶奶的饮食习惯,我们可以发现,合理膳食、适量摄入蛋白质、控制油脂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都是中老年人健康饮食的重要方面。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调整饮食,关爱身体健康。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8FELAQ055616CM.html
4.红河日报本报讯 近日,开远市乐白道街道凤凰社区、红明社区两所老年幸福食堂开业,让辖区老年人实现“食”有所依,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幸福滋味。 饭点时间,走进幸福食堂,干净整洁的餐台上,木耳炒肉、蒸南瓜、凉拌鸡肉、红烧肉……10多个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的菜品散发出阵阵香味。老人们结伴围坐在餐桌前边吃边聊,脸上洋溢https://epaper.hh.cn/h5/html5/2024-07/26/content_47100_1090491.htm
5.青年街道南山社区:打造老年助餐食堂让老年人“食有所依”下一步,南山社区将持续加大宣传,提高辖区居民对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的知晓度,并持续收集民情民意,以老年人的真正需求为导向,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真正让老年人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陈丹芳)http://m.bbnews.cn/xjyx/p/48708.html
6.新河:家门口的食堂让老人“食有所依”新华网河北频道新河:家门口的食堂让老人“食有所依” 为更好满足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新河县建立健全社会养老助老服务体系,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养老助餐点,开设老年食堂,为社区60岁及以上的空巢、独居、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安全卫生的老年餐,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http://www.he.xinhuanet.com/20230720/038e4c4e78f8439aa546e70de491c2ab/c.html
7.鹤壁市山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让老人“食有所依”老年助餐服务 河南法治频道 关注https://www.hntv.tv/rhh-2301037568/article/1/1833810621006819330
8.“长者饭堂”让长者食有所依汕头大华网老人正开心地在饭堂用餐。 本报记者 袁笙 摄 金平区从群众身边最可感可触的问题入手,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目前已投入运营10家“长者饭堂”,切实把惠民工作落到实处,让群众老有所养、食有所依。 家门口的饭堂便民暖心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养老问题日益凸显,金平区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新途径,区委https://www.dahuawang.com/shantou/content/202311/26/c132623.html
9.电白谋划推进多个长者饭堂项目,让老人“食有所依”南方+老人们自行排队等候领取餐食。 雨花长者饭堂前身为一家素菜馆。2016年前后,电白爱心企业家吴健壮和郑丽萍夫妻发愿将自己经营的素菜馆改为雨花长者饭堂,免费为一些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的、低收入的、失去劳动力的老人提供素餐。过去几年,每天到雨花长者饭堂享用免费午餐的老人最多有300—400名。依此计算,到目前为止,雨花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8/15/c7997924.html
10.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中华龙都网在许湾办事处敬老院,宋力与老人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告诉他们党和政府时刻在关心着他们,在敬老院要吃饱穿暖,享受老年生活。他指出,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把这种美德传承下去,做到让老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他要求,敬老院要切实履职尽责,高度重视老人的身体健康,特别http://www.zhld.com/content/2022-01/23/content_966629.html
11.“食”有所依上思首家长者饭堂为老人送上“舌尖上的温暖”东湖社区长者饭堂负责人 邓卫菊:老人们通过饭堂渐渐熟络起来,拉家常、诉烦恼,每天来饭堂吃饭就像朋友聚餐一般。让老人在长者食堂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吃得长久的同时,让老人们感受家的温暖,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来源:防城港电视台(上思融媒体中心 何俊飞 黄思绮 凌文芳 邓超) http://cms.fcgtvb.com/posts/3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