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有所依”到“品质养老”——南昌老年人幸福生活剪影

幸福的老年生活是什么样的?是茶余饭后和老朋友一起下棋、喝茶,还是约上老伙伴一起健身运动、谈笑风生……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增大,老龄化程度加深,南昌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加强社区资源和功能整合,构建城乡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深化乡镇敬老院改革,确保有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全部实现集中供养,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

“家门口”乐享“新”生活

清晨,八一公园里,精神矍铄的老人们聚在一起,或练太极、拉二胡、唱歌,或坐在长椅上谈笑风生,或漫步花园欣赏花草。朝阳温柔地从树梢间洒下来,照在老人们的笑脸上,交织出幸福的剪影。

“公园就在家门口,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每天早晨和晚上,我都会和老伴来这散步,与朋友聊天。这里沿路有很多座椅,还有公共厕所,厕所里有适老化的助力扶手,既人性化又便捷。”家住百花洲路小区的李大爷和老伴在八一公园内感受秋韵之美,享受幸福、惬意的老年生活。

湖水荡漾的艾溪湖湿地公园、游乐设施颇多的南昌人民公园、灯火溢彩的的礼步湖公园……随着公园城市建设的推进,“家门口”的公园成为老年人休闲放松、锻炼身体的好去处,为老年群体提供了安全、便捷和舒适的环境。如今的公园,已成为老年人社交、娱乐、学习的综合平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也让老年群体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幸福是百姓梦,鲜花是春天的梦,翱翔是雄鹰的梦……”近日,西湖区大家的家·南昌永叔路城心社区开展了一场长者合唱比赛,200余位长者齐聚一堂,身着色彩鲜艳的演出服,画着精致的妆容,表演精彩的节目,用歌声和舞姿展现老年人的幸福感,唱出最美“夕阳红”,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每天都能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休闲娱乐,这就是幸福的晚年生活。社区经常组织文化活动,还能学到不少新知识,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虽然我们都上了年纪,但依然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居住在大家的家·南昌永叔路城心社区的高阿姨笑容满面地说。

大家的家·南昌永叔路城心社区是一家医养结合型的养老社区,社区内配备全流程自有医疗服务,并对接了周边顶级三甲医疗资源,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同时,该社区以“全人健康”理念为指导,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文化娱乐项目,满足老年人在认知、情绪、社交、精神等方面的多元需求,让“享老”生活更美好。

“小食堂”解决“天大的事”

11时20分,位于卫东街道红岭花园小区内的“幸福食堂”里香气四溢,红烧肉、肉末豆腐、清炒白菜、小炒黄牛肉……根据老年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精心搭配的菜品依次排开,前来用餐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一份红烧肉,一份豆腐,再来个蔬菜。”今年73岁的王建跟在打菜窗口一边熟练地点着菜,一边告诉记者,“在社区‘幸福食堂’吃饭方便又实惠,一餐不到10元。你瞧这些菜,营养均衡、口味清淡,正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味道那叫一个好。儿女们也无需再为我吃饭的事情操心了,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起饭来那叫一个香。”

“可不是嘛,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他们中午都不回家吃饭,一个人就懒得做饭。我中午就喜欢在‘幸福食堂’吃,可以和邻居们聊聊天。”正在用餐的喻三妹开心地说,“民以食为天,‘幸福食堂’真是解决了‘天大的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幸福。”

12时10分,新琚社区“幸福食堂”工作人员一边忙着收拾桌子,一边忙着查对当日午餐的送餐地址。记者了解到,新琚花园小区80岁以上人群占比9%,“幸福食堂”给部分老人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订餐住户涉及周边10余个小区,每天需配送120余份餐食。

“红谷滩区现有在运营的社区‘幸福食堂’15个、社区助餐点15个,其中2024年建成‘幸福食堂’6个。”红谷滩区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负责人熊楚云说,该区“社区食堂+社区助餐点+送餐入户”的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同时,在全市助餐补贴政策基础上,各助餐企业还推出了年龄段折扣、“零号”套餐、特殊困难老年人折扣等多种折扣,进一步让利于群众。今年以来,红谷滩区累计提供助餐服务超40万次。

红谷滩区的做法只是南昌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一个缩影。为了充分整合助老资源,南昌依托民政养老项目,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将“幸福食堂”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工程,让老年人尽享“家门口”的幸福。今年,南昌计划新增30个养老助餐点,着力解决老年群体做饭愁、吃饭难的问题,让“幸福食堂”变成老年人的幸福驿站,让更多的老年人在一粥一饭一汤中安度幸福晚年。

改革创新让幸福“加码”

走进安义县养老服务中心颐养楼,四合院式建筑宁静雅致,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在庭院中散步,脸上洋溢着笑容,十分惬意。在老人们居住的房间,记者看到,房间为一人专用,且均配备了独立卫生间、空调、电视、呼叫器等设施,近50名特困老年人在此安享舒适晚年。

这一安心舒适的场景得益于南昌推进乡镇敬老院资源配置改革。

为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南昌启动乡镇敬老院资源配置改革工作。推动养老公共资源向县城和中心镇倾斜,对南昌市硬件条件较差、入住率低于50%、供养老年人少于20人的敬老院进行撤并,推动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中心敬老院,选择县级集中供养、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乡镇敬老院”、“县级集中供养+区域性中心敬老院”等模式,集中力量提升敬老院功能品质和辐射带动能力。目前,南昌市已撤并23家敬老院,改造提升40家敬老院,打造了9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

“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居住的是单人间,还有护理人员帮助打扫卫生、洗衣服,心情愉悦,自然身体就好了。”从其他敬老院搬到安义县养老服务中心后,80多岁的李大爷心情愉悦,养老中心完善的设施以及专业的医护人员,让他倍感安心和幸福。

为顺应大多数老年人原地安养的愿望,南昌还积极发展“家门口的养老院、送上门的养老服务”。如今,社区嵌入式养老院成了老年人幸福升级的新场景。

与传统日间照料机构相比,社区嵌入式养老院能为社区内缺少居家照料条件,但生活不需要完全依赖机构照料或不愿意去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短期托养等服务。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长期或短期托养床位,又可让老年人在社区获得社交、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服务,能较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洪观新闻记者黄欢胡彦思/文喻云亮/图)

THE END
1.“五星”专刊李封街道怡光社区:助餐服务让老年生活“有滋有味”“老年助餐”服务是“暖心饭”活动之一,是关乎老年人吃饭的大事,更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为进一步将老年助餐服务这项暖民心行动做实,提高老年人对助餐服务的知晓率,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家门口的就餐服务,近日,李封街道怡光社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gyNTMxOQ==&mid=2247518987&idx=2&sn=13b71186a2b0388e46a9f1265058d468&chksm=9a245be1cb0da7b76d0e64a2f7419790f2e247de7f658a6f3a9fb2c79e4a35acb6a7d70c5075&scene=27
2.食养天年:融合现代营养与中医智慧的老年人饮食指南三、中医智慧怎样助力老年人食物搭配与调理?依据《老年人平衡膳食宝塔》与中医饮食理念,老年人饮食需做到以下几点:1、饮食多样化且重性味功能 优先选择滋补食物,避免单一饮食与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以防加重脾胃负担。2、依体质选食 老年人应依据自身气虚、血虚、阴虚等体质特征挑选合适食物。例如,气虚者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39646985234166&wfr=spider&for=pc
3.中老年人降饮食指南:60岁奶奶的饮食习惯启示录膳食纤维建议:中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通过学习60岁奶奶的饮食习惯,我们可以发现,合理膳食、适量摄入蛋白质、控制油脂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都是中老年人健康饮食的重要方面。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调整饮食,关爱身体健康。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8FELAQ055616CM.html
4.红河日报本报讯 近日,开远市乐白道街道凤凰社区、红明社区两所老年幸福食堂开业,让辖区老年人实现“食”有所依,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幸福滋味。 饭点时间,走进幸福食堂,干净整洁的餐台上,木耳炒肉、蒸南瓜、凉拌鸡肉、红烧肉……10多个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的菜品散发出阵阵香味。老人们结伴围坐在餐桌前边吃边聊,脸上洋溢https://epaper.hh.cn/h5/html5/2024-07/26/content_47100_1090491.htm
5.青年街道南山社区:打造老年助餐食堂让老年人“食有所依”下一步,南山社区将持续加大宣传,提高辖区居民对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的知晓度,并持续收集民情民意,以老年人的真正需求为导向,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真正让老年人群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陈丹芳)http://m.bbnews.cn/xjyx/p/48708.html
6.新河:家门口的食堂让老人“食有所依”新华网河北频道新河:家门口的食堂让老人“食有所依” 为更好满足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新河县建立健全社会养老助老服务体系,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养老助餐点,开设老年食堂,为社区60岁及以上的空巢、独居、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安全卫生的老年餐,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http://www.he.xinhuanet.com/20230720/038e4c4e78f8439aa546e70de491c2ab/c.html
7.鹤壁市山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让老人“食有所依”老年助餐服务 河南法治频道 关注https://www.hntv.tv/rhh-2301037568/article/1/1833810621006819330
8.“长者饭堂”让长者食有所依汕头大华网老人正开心地在饭堂用餐。 本报记者 袁笙 摄 金平区从群众身边最可感可触的问题入手,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目前已投入运营10家“长者饭堂”,切实把惠民工作落到实处,让群众老有所养、食有所依。 家门口的饭堂便民暖心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养老问题日益凸显,金平区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新途径,区委https://www.dahuawang.com/shantou/content/202311/26/c132623.html
9.电白谋划推进多个长者饭堂项目,让老人“食有所依”南方+老人们自行排队等候领取餐食。 雨花长者饭堂前身为一家素菜馆。2016年前后,电白爱心企业家吴健壮和郑丽萍夫妻发愿将自己经营的素菜馆改为雨花长者饭堂,免费为一些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的、低收入的、失去劳动力的老人提供素餐。过去几年,每天到雨花长者饭堂享用免费午餐的老人最多有300—400名。依此计算,到目前为止,雨花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8/15/c7997924.html
10.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中华龙都网在许湾办事处敬老院,宋力与老人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告诉他们党和政府时刻在关心着他们,在敬老院要吃饱穿暖,享受老年生活。他指出,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把这种美德传承下去,做到让老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他要求,敬老院要切实履职尽责,高度重视老人的身体健康,特别http://www.zhld.com/content/2022-01/23/content_966629.html
11.“食”有所依上思首家长者饭堂为老人送上“舌尖上的温暖”东湖社区长者饭堂负责人 邓卫菊:老人们通过饭堂渐渐熟络起来,拉家常、诉烦恼,每天来饭堂吃饭就像朋友聚餐一般。让老人在长者食堂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吃得长久的同时,让老人们感受家的温暖,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来源:防城港电视台(上思融媒体中心 何俊飞 黄思绮 凌文芳 邓超) http://cms.fcgtvb.com/posts/3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