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3.12.30
广东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古代聚居于广东一带的百粤族善渔农,尚杂食。
秦汉以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杂食之法更加发展、完善。近代又吸取西餐技艺,融汇贯通,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南国风味菜系——广东菜系。近年来,广东菜更为发展,新派粤菜风靡全国。广东菜系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个地方菜组成。香港地区菜也应属广东菜系范畴.
广东菜的特点
1、选料广泛广博奇异,善用生猛海鲜。广东菜取料之广,为全国各菜系之最。"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如在动物性原料方面上,除了常用的鸡、鸭、鱼、虾、猪、牛、羊外,还善用蛇、狗、狸、鼠等许多动物。善用鲜活原料为广东菜一大特色,其中以潮州菜用海鲜最为见长.
2、刀工干练以生猛海鲜类的活杀活宰为见长。技法上注重朴实自然,不象其它菜系刀工细腻.
3、清淡爽口广州菜口味上以爽、脆、鲜、嫩为特色,是广东菜系的主体口味。东江菜的口味则以咸、酸、辣为特色,多为家常菜.
4、烹饶方法、调味方式自成体系广东菜的烹调方法许多源于北方或西洋,经不断改进而形成了一整套不同于其它菜系的烹调体系.
粤菜烹调方法多用煎、炒、扒、煲、、炖、蒸等
广东菜的调味品多用老抽、汁、柠檬汁、豉汁、蚝油、海鲜酱、沙茶酱、鱼露、栗子粉、吉士粉、嫩肉粉、生粉、黄油等,这些都是其它菜系不用或少用的调料.
深色海鲜豉油黑鱼汁
调制方法1用料:鲮鱼骨750克胡萝卜500克芫荽头250克生抽500克老抽350克白糖150克味精60克鸡精100克制作:把鲮鱼骨、胡萝卜、芫荽头洗净,放入锅中,掺入清水5000克,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熬至汤出味,滤去料渣,加入生抽、老抽、白糖、味精、鸡精,待汤汁再烧沸后,撇净表面浮沫,起锅装入盛器内,即可使用。
调制方法2用料:生抽1000克老抽100克淡二汤1000克鱼露150克花雕酒100克芝麻油120克美极鲜酱油130克蚝油60克鸡精350克味精150克白糖50克胡椒粉10克
制作:将所有原料装入锅内,再掺入清水1500克,烧沸后起锅装入盛器内即可使用。
调制方法3用料:干瑶柱250克淡上汤1000克生姜100克生抽王400克老抽王250克白糖50克味精50克胡椒粉5克制作:先将干瑶柱用清水浸泡约3小时,取出放入盆中,加入上汤、生姜拍破,入笼蒸约2小时取出,滤去料渣留汤汁,再将汤汁倒入锅中,加入生抽王、老抽王、白糖、味精及胡椒粉,烧沸后撇净表面浮沫,装入盛器内即可使用。
蛇、猫、鸡三种肉丝,拌冬菇、甜枣烹制而成。其味甘美,有滋补健肾之功效。
选重5公斤左右小猪,经烧、烤、饪制而成。皮脆肉嫩,味美可口。
选上等裙翅,由各种肉类煮出的汤汁煨制而成。味美可口,有养颜补身之作用。
肥嫩梅花鹿腿部的枚肉,切成丝,配以鲜笋、鲜菇等丝制成。爽滑细嫩,气香味美,有暖身壮气,滋补养颜之作用。
用中山市出产的鯇鱼烹制而成。煎、炒、蒸、煲皆宜,鱼肉鲜滑爽脆。
以瘦猪肉、蟹肉、田鸡、虾仁、莲子等作馅,放入不去皮的冬瓜内,炖熟而成。滋味芬芳,能利尿清热。
用牛奶、鲜蛋白、鸡肝落镬炒熟而成。香滑可口,奶味宜人。
用猪脑鳁、鸡蛋、鲜菇等烹制而成。含丰富的蛋臼质、脂肪与多种维生素,有滋补作用。
用沸水将海虾灼熟,蘸专配的调料食用。鲜嫩肥美,有浓郁海鲜味。
原用雁作主料,故称雁鹅。现由家鹅烧制而成,皮脆肉嫩,骨透甘香,以梅膏酱佐食更美。
以珠江三角洲所产新鲜鲈鱼加调味料,炒至八九成熟,迅速端出,浇以热油,继续加温,至熟透。鲜美爽滑。
以野生禾虫,装瓦钵中炖成。含高蛋白,营养丰富。
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家乡名菜,取荔枝与鱼球共炒而成。荔枝果香爽脆,鱼球鲜嫩味美。
生鱼(即乌鱼)煲葛菜,只食鱼肉并饮其汤。有滋补养颜,清心润肺之效。
田螺加少许紫苏炒成。其味香中有辣,辣中有甜。
有3种制法:用炒熟的盐将鸡焗熟;用盐蒸汽焗熟;用盐水滚熟。皮爽肉滑,骨香味浓。
又名茶香鸡。色泽枣红,光滑油润,肉嫩香醇,且有茶叶清香。
有清蒸、油炸、蚝汤、干炒、蚝豉发菜羹等制法。
采用清远县鸡制成,皮爽、肉滑、骨有味。
以稻米、鸭肉、虾仁、叉烧肉、鸡蛋及各种调料,烹后用荷叶包裹,蒸制而成。清香可口,为夏秋佳品。
以鲜肉切成薄片,放进滚烫的粥内煮熟,加调料后食用。有牛肉粥、猪肉猪肝粥、鱼片鱼球粥等。为早餐佳品。
用澄粉作皮;用生熟虾肉、肥膘肉、笋丝、麻油等作馅,包饺蒸制而成。外皮洁白透明,馅料味道鲜美。
大米磨浆,蒸成薄粉皮,内卷猪、牛、鱼、虾等食品料。其形似猪肝,故称。粉质细嫩,软滑爽口,为早餐佳品。
以牛肉为主,加少量肥猪肉及适量调料作成烧麦。入口爽滑有汁,鲜美可口。
用叉烧肉作馅制成包子,皮色雪白,包面含笑而不露馅,内馅香滑有汁,滋味鲜美。
为早、午、晚、夜普遍食用的地方风味小吃,馅料为瘦猪肉、鲜蛋、虾仁、鲜笋等,皮薄肉红,以面皮包裹,煮熟食之。味道鲜美。
以鲮鱼茸、生粉制成面条;或以鱼茸面作皮,用鱼肉、猪肉、虾仁及冬菇等作馅,制成鱼包。滋味鲜美。
又称姜汁奶。以鲜嫩生姜汁及沙湾水牛奶制成。其鲜嫩胜于豆腐脑,奶味清香,辛辣浓香,有暖胃、止咳等功效,尤宜老人食用。
又称大肉裹蒸。糯米、绿豆、猪肉配以咸蛋黄、冬菇、鸡鸭肉及调料,包于冬叶中,用咸水草拥扎,蒸煮至熟而成。其外形别致,正面呈方形,后面隆起尖角如锥,形大达普通棕子数倍。甘美甜滑,冬叶清香,诸料散发香气浓重。属岁末、春节应节食品。
广东人的食“粥”文化
粥,在广东人的饮食中占着重要的地位,且一直以品种繁多著称,从富贵到贫贱,从清雅到俚俗,一应俱全。
午餐:最传统的粥
一直以来广东粥的烹煮方法都十分讲究。最好用瓦罐煲,武火煲滚,文火煲透,用料更是各施各法。总而言之,和广东人的老火靓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位于流花湖公园旁边的流花粥城,是吃广东粥的一大好去处。顾名思义,粥城当然是以粥为招牌,其首创的“自助粥窝”,用香绵软滑的靓粥打底,食家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添加鱼、虾、蟹、螺肉等各种新鲜的生料,为讨厌一成不变的你创造出全新的DIY粥文化。还有名师巧制的家乡精美小炒和地方风味小吃。
据这里的负责人介绍,目前流花粥城除了专心做粥外,还花费极大的精力来保持店内的清洁卫生,让客人品尝靓粥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清洁的店内环境。
晚餐:最鲜甜的粥
说起粥虽然是广东人的至爱,但却不是广东人的专利,一些外来的粥也各俱特色,如日本的海鲜粥。提起日本的粥,我们就不得不去一家号称是广州最大的日本料理店——中森名菜,他们最近在力推的烧吞拿鱼头粥和金粟松叶蟹粥,可以说是日本粥的代表品。
首先花4~5小时将粥底煲好,这些粥底是选用俗称“肥仔米”日本大米精心炮制而成,再将新鲜吞拿鱼头烧至透身,用清水洗干净后一起烹调。
吞拿鱼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与一般鱼类和肉类相比,具有低脂肪、低热量和高蛋白的特点。为什么只用鱼头来煲粥呢?据中森名菜的厨师说,就因为吞拿鱼最珍贵的就是鱼头,而这里的烧吞拿鱼头粥用近两斤鱼头来煲,现在做推广仅售88元一锅,绝对“抵食”。
因为是由一整只日本进口松叶蟹制成,价钱168元一锅,但是绝对值回票价。而且这款粥的鲜味十足,加上玉米的鲜甜令整锅粥的口感更上一层楼。
燕窝一向被人们视为矜贵之物,过去王谢堂前燕,今日却飞入寻常百姓家。大班燕窝粥就是一个让燕窝平民化的“粥工场”。
大班燕窝粥开业至今已经超过5年,招待过的食客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一直以来都很手石刻欢迎。据大厨介绍,秘诀就是坚持“燕窝平民化”的宗旨和保证出产质量。在这里,即使是一碗普通的面食或粥品,你可尽享“豪门”的尊贵与服务,而价格却令你感觉很实在。
粤菜之烹技极为讲究,特别是通过技法达到粤菜美、爽、嫩、滑之要求。“白灼”就是突出粤菜清淡的手法之一。而“白灼”一词日益多见于酒楼菜谱。“灼”是粤菜烹调的一种技法,以煮滚的水或汤,将生的食物烫熟,称为灼。
灼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原质灼法,另一类是“变质”灼法。原质的灼,物料能保持原有鲜味,广州人常用此法烹制基围虾和菜远。“变质”灼法,务求爽口,灼前要对物料加工处理,如腌制,“啤水”等,使其变爽,然后才灼。鹅肠、猪腰等常用此法烹制。
白灼看似简单,其实也有诀窍,普通家庭常常感到“灼”不出酒楼风味,就是因为一些细节没处理好。
在日常烹制中,原质白灼基围虾较为常见,最能保持其原味的灼法是:先以葱白入姜片起锅,倒入少许白酒,再加入适量清水,等水滚后,放进基围虾灼熟(以蟹眼水为度),蘸以辣椒豉油熟油而食,此过程若只用滚水灼之,则虾的腥味仍会残留,而加入姜葱酒等配料,腥味自然去尽。白灼菜远也较常见,其方法是:在滚水内加少许生油,以猛火处理,那出锅的菜远就会油润青绿了。
“变质”灼法是:例一,白灼鹅肠。鹅肠虽脆爽,但略带点韧,若以适量食用碱水腌过,使其本质略变松软,然后灼熟进食,则爽脆程度大增,口感极好;例二,白灼猪肝、猪腰。猪肝猪腰爽脆味鲜,但富含浮游的微粒,烹制时,可先将猪腰去筋,起花切片,再连同切薄片的猪肝,放进流动的清水内浸漂片刻(简称“啤水”),将微粒涤去,然后灼熟,就会更加爽脆,并减少滞腻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