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正在睡前阅读。本报记者李文娟摄
本报记者李文娟
对于众多双职工家庭而言,孩子中午放学后,怎么回家、如何吃饭成了一个大问题。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所学校发现,“放心午餐”安全标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受惠学生越来越多。
安全为首
食堂犹如“家庭厨房”
为了让家长更放心,我市推出了校园食品安全“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程。提供“放心午餐”的学校,在制作食品的关键控制区域全方位安装摄像设备,接通网络宽带,并接入晋中市“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管理服务平台。家长可以在手机端清晰地看到各场所环境、物品和人员操作等情况,食堂犹如“家庭厨房”一样卫生、干净。
5月11日11:30,榆次区逸夫小学教育集团二校的食堂已香味四溢。颗粒饱满的鱼丸、热气腾腾的烧茄子和软糯的奶黄包很快被学生们一扫而光。“我们坚持荤素搭配,每天都有一荤一素一汤和两种主食,由学校的专业厨师烹饪。启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后,学校制作餐品的每个环节都完全透明,受社会各界监督。”副校长李晋军介绍道。
走进学校食堂,食品留样、消毒、人员晨检表、废弃物处置台账、设施清洗等记录一目了然,制作食品的每个环节也有详细记录。食品留样柜和生熟分离柜中的食品摆放整齐,每个设备都干净整洁。李晋军表示:“我们的食堂是自主建设运行,只有采取透明化的管理方式才能让家长更放心,让孩子吃得更健康、更安全。”
榆次区逸夫小学教育集团三校的“放心午餐”由具有检验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外包检测,在食材验收及其他重要环节均可提供上门采样、检测等服务。为该校配餐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的营养师按照学生健康需求严格制定菜谱。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与指导下,食品的溯源、采购、加工、分装、消杀及配送环节,实行了严格把关、全程监控、闭环管理,保证学生的每一餐饭都营养、美味、安全。”
培养习惯
午间托管也要“荤素搭配”
榆次区逸夫小学教育集团三校将学生放学、就餐、午休融入德育养成教育体系。“学校细化了流程,整个午间托管过程由责任领导及教师共同管理,保障学生就餐、午休的纪律和安全。就餐前,孩子们都能有序排队,认真运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该校德育处主任张海英介绍,学校倡导学生文明用餐、杜绝浪费,餐后主动整理桌凳,养成良好的用餐礼仪和生活习惯。此外,为丰富学生的午间活动,学校还开放了综合活动教室,为学生提供书籍、围棋及各类体育设施。
凝聚合力
为学生健康保驾护航
经过努力,我市目前已有16所城区学校开展“放心午餐”工程,惠及学生4000余人,营养健康的午餐和安静舒适的午休环境,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下一步,各职能部门及学校将不断筑牢校园食品安全网,让舌尖上的民生工程更暖人心,为莘莘学子的美好未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