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你吃对了吗?“合理膳食”指南请收好

我国居民粮谷类畜禽肉类烹调油摄入超量

我国居民总体的营养摄入情况怎么样?对照一下,你的膳食结构合理吗?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测算,目前,我国居民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总体摄入量,已基本符合膳食推荐量需求。粮谷类、畜禽肉类、烹调油摄入超量;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蛋类、水产品等食物的摄入,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缺乏和不足,急需做出调整。

我国居民烹调油摄入已超出推荐量1/3

以脂肪为例,根据测算,目前,我国居民烹调油的平均摄入量,已超出推荐量的1/3,猪肉类则超出推荐量的30%。目前,我国2/3以上的居民,对大豆或大豆制品未达到推荐摄入量,应适当增加。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比方说你动物肉吃太多,那能量摄入过高,或者说一些饱和脂肪摄入过高,势必会引起心脑血管病,或者高血脂、高血糖等问题。如果食物摄入过量,那糖尿病发病风险也会有所增加。当然食盐和高血压的关系,这个是有非常强烈的证据。如果是健康的膳食模式,对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以及各种慢性病引起的死亡率都是有所降低的。

“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

烹调油摄入超了1/3,而奶类、豆类摄入量不足,因此今年全民营养周主题也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

对这一问题,前几天,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具体要怎么减怎么加呢?

减油:烹调少点油换着吃更健康

核心信息建议,成年人每天的烹调油摄入量以25~30克为宜。减油的重点在于减少烹调油。家庭烹饪可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多蒸煮,少煎炸,减少油的用量。此外,建议采购烹调油时,适当调换品种,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换着吃,更有利于营养平衡。除烹调油外,肥肉、动物内脏等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不宜多吃。吃畜肉宜选瘦肉,每人每周的畜肉摄入不超过500克等。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营养一室副主任梁栋: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我们特别强调大家一定要从小就养成这种清淡不油腻的口味,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增豆:北豆腐南豆腐含“豆”量不同

核心信息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15~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一日三餐,可选择不同的大豆及其制品。20克大豆相当于北豆腐约60克、南豆腐约110克、豆腐干约45克、豆浆约300克。

加奶:每日一杯奶不能用含乳饮料代替

建议每天摄入300~5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的实际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鼓励多摄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尤其需要每天足量摄入。建议日常膳食选择不同奶及奶制品,如每日饮用一杯奶,适当搭配一杯酸奶或2~3片奶酪等。不能用含乳饮料替代奶。

选豆浆还是牛奶看个人需求和偏好

专家介绍,对于寻求植物基蛋白和避免动物制品的人,豆浆是更佳的选择。而对于需要高钙和富含动物蛋白的人群,牛奶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杨晓光:从蛋白质来讲,两方面都是优质蛋白。从钙的含量来讲,牛奶含量会更高一些,但是大豆不含胆固醇,而且大豆还有一些其它的植物化学物,比如说大豆异黄酮、多聚肽、多聚糖,这些是牛奶不具备的。

调查显示近两成居民不能每天吃早餐

不仅是吃什么,什么时候吃也很重要。一日三餐,是大部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然而,我国居民吃早餐情况不容乐观。

中国营养学会一项调查显示,工作日18.4%的人不能每天吃早餐,这个数据到了周末达到29.7%。另外,早餐食用谷薯类比例达89.4%,食用奶、豆、蔬果的比例不到50%,膳食结构也不够合理。

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到全天总能量的1/3

早餐是一天营养获取的开始,那长期不吃早饭可能会引发哪些身体问题?早餐怎么吃才健康?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规律的进餐是实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一个前提。比起其他两餐,早餐的重要性更大。因为早餐要提供一上午的能量,占到全天总能量的25%~30%。尤其是对上学的孩子或者上班族,搭配合理的早餐可以让工作效率提高,让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有所提升。

东方健康膳食模式中国人的“吃饭指南”

早餐是我们“吃出健康”的第一步。那么一日三餐,怎样吃才能算得上“合理膳食”?

其实这些年,大家的健康意识在不断提升。比如这两年“地中海饮食”很受喜爱,就是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各国,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风格。但是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也为我们中国人的健康饮食打了样。

“东方健康膳食模式”是什么?就是在我国江南及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相对较好,他们吃的主要特点是:烹调清淡少盐,食物多样,谷物为主,有丰富的蔬菜水果,经常吃鱼虾等水产品、大豆制品和奶类等。同时调查发现,这些地区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低,人均预期寿命尤其是健康预期寿命较高,超重肥胖发生率相对比较低。因此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定义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膳食多样化每天至少吃12种食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仅南方地区,其他地区通过合理搭配,也可以找到健康膳食的解决方案。那么“合理膳食”要怎样吃?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季节,在饮食上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合理膳食就是一个多样化平衡膳食。每一样东西不要吃得太多,也不能完全不吃。所以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面推荐,每天至少吃12种食物,每周至少吃25种。

那这些怎么达得到呢?变换所有的食品。早餐比方说吃了一个橘子,那中午就不要再吃橘子了,尽量吃个香蕉,或者晚上换个苹果。

同时希望能够多搭配蔬菜。另外建议日常有意识地去拿禽肉、水产来代替一部分猪肉。既能摄入动物性食物,又能让脂肪酸及其他的有益成分,都能得到互补。

不同季节不同人群,可以根据当地的一些情况来选择。如果买不到新鲜的鱼或者海产品,那可以买一些冻的,一周能够有1到2次水产的摄入。

THE END
1.《2024年版肥胖食养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饮食调养营养师培训图书 > 养生/保健 > 家庭保健 > 2024 年版肥胖食养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饮食调养营养师培训 小飞图书专营店 2024 年版肥胖食养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饮食调养营养师培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https://item.jd.com/10105408972163.html
2.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本指南以食养为基础,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相关证据, 以及我国传统中医的理念和调养方案,提出多学科优势互补 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基本原则和食谱示例。本指南主要面 向基层卫生工作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2~ 17 岁儿童青 少年的家长和校医等,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辅助预防与控制 提供食养指导。本指南主要针对膳食营养https://zhuanlan.zhihu.com/p/683493874
3.重磅发布!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来啦!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发展传统食养服务,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慢性病发生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制了《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http://www.ycyyxh.com/showartical.aspx?articalid=56940FD9579B2327
4.疾控工作动态周报(2024年第15期)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推荐大家平均每天应摄入300-500g新鲜蔬菜,除了绿叶蔬菜外,紫色、红色、橘色等颜色的蔬菜也都可以经常选择。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野菜中毒的症状根据食用量、植物种类、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多见,有些可以引起过敏症状,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https://www.yascdc.com/Article/View?id=14092
5.公共营养师分享:做菜这个习惯,升高血糖又增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版)》里,2岁内的宝宝不建议在饮食里摄入添加糖。另外,2~4 岁,由于没有制定能量占比,因此没有可以参考的数据。如果非要定个数值,建议不超过能量的 5%,也就是 12.5g。 建议在饮食中鼓励宝宝多吃水果,这样可以满足他们对甜食的喜好,并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24-4/17121090835935.html
6.国家卫生降委印发4项食养指南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共4项食养指南。这些食养指南将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融入合理膳食,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提供食谱套餐示例和营养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20240226/5c256724526d47c5989bc286fedf910c/c.html
7.宝宝需要提前补充营养吗针对新生儿及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母乳喂养至6个月,并在此基础上添加辅食。若条件允许,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因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可以为宝宝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其健康成长。此外,母乳中的免疫因子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免疫力,减少患病风险。 https://m.39.net/food/a_i5pv35c.html
8.中国营养学会关于开展2024年全民营养周活动的通知科学普及我国居民奶类、豆类摄入水平较低,提倡把奶类和大豆类食物作为富含优质蛋白质、钙和B族维生素的来源,从而提高膳食质量;我国居民油摄入量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成为我国肥胖和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学会科学用油,巧烹饪量化用油,减少烹饪油摄入,有助于降低肥胖和慢性病发生发展。https://www.cnsoc.org/scienpopulg/832410201.html
9.2024年“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科普知识高盐饮食习惯较难改变:中国居民烹调盐平均摄入量为9.3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58.2%的居民食盐量偏高。 食物摄入量 动物性食物摄入量不断提高:在保证了优质蛋白质供应的情况下,出现了猪牛羊肉摄入量偏高,奶类和水产品城乡间和人群间摄入不平衡的问题。 http://hlbrmhc.com/portal/article/index/id/2225.html
10.湘雅2024年4月科研成果一览研究提示,通过减少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可作为改善长期健康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有效方式。同时,研究揭示了钾摄入量和钠钾比与死亡风险关联模式中的性别差异,为膳食指南的个性化制定和修改提供了人群证据支撑。 原文链接:Gan L, Zhao B, Inoue-Choi M, Liao LM, Graubard BI, Weinstein SJ, Albanes D, Huang https://xysm.csu.edu.cn/info/1023/8220.htm
11.每日热点081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每日摄入蔬菜不少于300克、水果200—350克。但是,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18),2018年我国18岁以上居民水果平均摄入量接近50克/天,与推荐摄入量的下限200克相差甚远,不同年龄组蔬菜水果每日消费量不足100克的人群比例均在80%以上。 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