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着菜谱做饭的困惑:中餐调料真的都是“少许”“适量”吗?

历来,人们都会提到一个印象,那就是中餐菜谱上都是“少许”“适量”之类模糊的计量词汇,而西餐菜谱就要精确得多——黄油、砂糖、水,用多少克一清二楚,容易上手。

从这个印象延伸出了这样的观点:中餐因为不讲究精确,导致厨艺不容易复制,阻碍了中餐的传播和事业扩大,而不讲究精确保证不了做菜品质的一致性,所以食客也容易中坑。

所以,近些年成名的短视频厨师,都尽量在传达精确的观念,把自己用的酱油、醋、豆瓣酱、老干妈都精确到了克。不过他们的厨房里好像从头到尾也没出现过天平和量杯。这是为什么?

做事精确这事话题很大,今天我们光在做菜这件事上,来看看这个印象到底对不对?

01中餐没有那么不精确

先从菜谱上找证据。

《随园湖楼请业图》,画中为袁枚

清代袁枚(1716-1797)的《随园食单》是本个人饮食心得,这本小书不只诉说个人趣味,说它是一本中华饮食文化的百科全书也不为过,而作为一本菜谱,本身也是非常合格的,里面的“白煨肉”这道菜是这样记录的:

“每肉一斤,用白水煮八分好,起出去汤;用酒半斤,盐二钱半,煨一个时辰。用原汤一半加入,滚干汤腻为度,再加葱、椒、木耳、韭菜之类。火先武后文。又一法:每肉一斤,用糖一钱,酒半斤,水一斤,清酱半茶杯;先放酒,滚肉一二十次,加茴香一钱,加水闷烂,亦佳。”

1957年出版的《中国名菜谱》在中国烹饪史上有特殊意义,它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记录了各老字号的当家菜,对各家过去秘而不宣的技术进行了精确细致的记录。很多菜谱就是一篇硬核长文,比如第一辑中上来介绍北京烤鸭,洋洋洒洒讲了15页,从养鸭子到修炉子,事无巨细,全部囊括。

牵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服务部饮食业管理局在前言里边,专门说明了书中所用的斤两,是16两1斤的市斤,尺寸是市尺。

第二辑北京名菜名点之一中,对奶汤散丹是这样记录的。可以看到,食材特征描述精确,食材和调味品都精确到了两、钱、分。

相信很多人都在琢磨市斤、两、钱、分这些计量单位到底是多少,以方便学习。这是一个听起来简单实际上挺复杂的问题,历史上的度量衡不容易一句话说清。

上面两个文本,可能会被认为来自文人或者国家机构,他们的标准比较高,那么厨师个人面向大众的家常菜谱是什么样的呢?

1984年,川菜大师刘建成等编写的《大众川菜》一书,堪称川菜圣经,在四川家家户户人手一册,影响了一代人的川菜水平,也大大推广了川菜,“回锅肉”是里面的第一道菜:

这些都说明中餐同样是在意精确的,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不精确的印象呢?

实际上,你确实看不到中餐厨房把天平、量杯、温度计、时钟当成必备品。厨师放多少都是直接上手的。

中餐重视不重视精度,和用不用工具是两回事。调味和配比的精度,这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事情。最终要落实在个人的手艺上,靠的是味觉、手感的长期养成,就是手熟。

欧阳修《卖油翁》的故事说明,人对高精度的娴熟掌握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就是手熟而已,工具往往是对于初学者有用。但不要因此误认为这个行业不在意精确。

另一方面,关于调味的计量选择也是个特别麻烦的问题。因为它是有个性的。个性是允许的,甚至也是必须的。

02非常在意精确,主要是西式烘焙留下的印象

要说精确到有仪式感,首推西式烘焙。

成套的各种量杯、量匙是西式烘焙离不开的

就说温度吧,常用于混合酵母的微温二字,是指32摄氏度,而面包面团的最佳发酵温度是24-29摄氏度。每一处都明明白白。

不同食材的温度特性也非常不同,黑巧克力、白巧克力的融化温度、冷却温度、保持温度各不一样,相距不了几度,但就是不一样。这些都是烘焙师需要掌握的。

烘焙之所以对计量要求如此严格,是因为烘焙大多要经历配比、发酵到加热整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需要严格限定条件的化学和物理实验过程,如果某个条件不成就,那么结果就会走样。

烘焙需要通过正确的发酵形成气体、利用气体受热膨胀,同时还要借助面团本身的力道来束缚气体已便准确成形。另外,淀粉的糊化、蛋白质的凝固、脂肪的融化、食物表面的褐变,也就是美拉德反应,都需要特别精确的条件。

类似化学实验的烹饪,都会非常在意精确,比如中国人做豆腐、做凉粉,主要材料当然都是要上秤盘的。

烘焙确实很精确,其他西餐呢?

煎牛排其实对温度也要求很精确,它可以靠厨师的经验完成,但如果你有个温度计,在家做会方便很多。三成熟牛排的内部温度是54-56摄氏度,五成熟牛排的内部温度是57-62摄氏度,七成熟牛排的内部温度是63-68摄氏度,全熟的内部温度是71摄氏度。相比起用手感,用温度计直观多了。

回忆一下,你看不到西餐大厨们在做放盐这个厨房最基本、最重要动作时拿出天平、量匙,他们总是非常自信的用大拇指和三根手指直接抓盐撒盐。

盐是调味品之王,用手抓,胡椒是香料之王,你也多是看到厨师们拿着胡椒研磨器豪放的拧阿拧,这说明做菜调味这件事对精度的要求和落实方式,东西方都差不多。

03为什么最后发现大家的做菜精度都差不多

不同食材、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人群都会对做菜调味有不同的要求,不要说不同的人群,就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季节和心情下,对吃盐吃辣吃酸吃烫的接受度也会不同。所以调味的尺度其实是一个变量。

纪录片《人生一串》截图

另一方面,现在调味品很多,即使是同一种东西差异也很大。比如酱油分等级,醋也分酸和很酸,不同料酒会赋予菜个性完全不一样的香气氛围。

调味的观念也会变化,如今,调味放盐这样基本的事情,也是有不同观念的了。过去的观念是别放盐太早,要么是忌讳高温破坏碘盐,要么担心不容易炖烂肉。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不再担心缺碘,另一方面,有很多人较真做了严格测试,结果认为早放盐不耽误火候,但早放盐对于入味却明显更有好处。

04做菜要不要那么精确?

随着厨房科技的进步,更严格的精度控制手段能带来传统厨艺达不到食材质感,比如低温料理。其实他们的实现非常简单。

好的厨师一定非常在意精确,但标准是在自己舌尖、心里、手上,他会随环境、人群的不同而微微改变。这让技术确实不容易传播。但这就是好厨师的境界,也是厨艺本身的境界。

固定精确是高度商业化、工业化和传播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标准化和一致化这件事,西方有炸鸡汉堡,我们也有火锅,和小龙虾。如今它们的商业模式都已经非常成熟,数目字管理非常娴熟。

如今在大城市商场火锅店里吃到的火锅,大多不是当场加工的,无论底料还是涮菜,往往都是来自中央厨房完成,它们仅是在上桌前拆封而已。人数很少的厨师在距离你百里之外的地方按固定程序工作着。

饮食行业的标准化是多年来的一个趋势,最大的好处是降低成本和保障安全。这种一致性带来的流水线产品在中国人心中也会意味着多少缺少点灵魂。

美食是需要惊喜的和个性的。吃到不同,才是美食要义,哪怕会冒险。

标准化有各种好处,但是标准化也是有极限的,毕竟标准化无法增加茅台的产量,三十里外做不出同样的味道也是无数地域美食无法跨越的现实。

THE END
1.你常吃的豆瓣酱制作过程,教你用新鲜出炉的香辣豆瓣酱做麻婆豆腐你常吃的豆瓣酱制作过程,教你用新鲜出炉的香辣豆瓣酱做麻婆豆腐2024-12-11 01:56:20 食之有味吖 河南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食之有味吖 83粉丝 一路吃,一直吃 02:34 你吃过阿拉伯沙拉三明治吗?顾客点名要这位师傅做,否则不https://www.163.com/v/video/VVI5M4Q85.html
2.舌尖上的余庆:2017年余庆第四期厨师班菜谱大全(上册)鸭子杀好洗净斩成小块焯水后用凉水洗干净,蘑芋切成了厘米的颗焯水时放盐,锅上火倒入油放颗八角,姜炒香后倒入鸭子继续炒,把水份炒干后漏出,锅上火倒入油放花椒颗,姜,蒜,豆瓣酱,香辣酱,糍粑辣炒香后倒入啤酒,煮开后漏出渣汁,倒入鸭子,磨芋,调入盐,味精,鸡精,砂仁,茴香,胡椒面,蚝油。然后用小火慢慢煮熟后放https://www.meipian.cn/jem1kps
3.{餐饮管理}家里必备的家常菜谱瞬间变厨师{餐饮管理}家里必备的家 常菜谱瞬间变厨师 菌也有药用价值,而有的药用真菌也是很好的食品。因此,也有人把食用真菌和药用真菌统 称之为食用菌。 食用菌味33.宫保鸭心 原料:鸭心 175克,鲜蘑 15克,青椒丁 10克笋丁 15克,炸花生米 15克,食油、鲜汤适量, 酱油、料酒、蒜片、豆瓣酱、葱、味精、水淀粉、https://doc.mbalib.com/view/94a9a72f96b534dd86a9e1d5026c18e3.html
4.重庆火锅做法厨师不愿与人分享的十种火锅底料食谱–小吃网第六个菜谱: 具体制作方法(按100盆配比) 底料的炒制: 配料:花生油5000克,郫县豆瓣酱3000克,豆豉500克,花椒2000克,姜、葱各50克,黄油2000克。 调料:小茴香1000克,桂皮300克,草果250克,砂仁200克,茴香100克,香叶200克,玉果100克,八角200克,松树100克,丁香50克,红豆蔻150克,山楂皮50克,和200克百里香。 将https://xiaochi998.com/4010.html
5.特色菜砂锅鱼杂的做法砂锅鱼杂的厨师菜谱砂锅鱼杂大厨配方制作原料: 鱼子400克,鱼泡100克,鱼白、千张、老坛酸菜各50克。 调料: A料(姜片、蒜片各5克,郫县豆瓣酱20克,野山椒20克,剁辣椒30克) B料(盐、味精各5克,生抽15克)厨师之家www.chushihome.com 白醋20克,骨汤600克,熟猪油30克,紫苏末、香芹末、青椒圈各10克,葱花4克。 https://www.chushihome.com/catedata/showxrmxx.html
6.豆瓣酱拌面的做法菜谱豆瓣酱拌面 6.6万浏览· 豆瓣跟香菇是绝配 人生自古谁无死,不如吃碗炸酱面? 水捞有机挂面,胡萝卜、黄瓜、豆芽过水捞起,再只需好好调一碗香菇肉沫酱,蔬菜清新、酱汁浓郁、营养丰富,我就这样喜欢“天然去雕饰”简单而又不乏味的食物。在我的世界观人生观里,做人也应当如此吧。 以前在北方城市读书吃炸酱面的时候https://m.xiangha.com/caipu/77442868.html
7.黄金牛肉的做法黄金牛肉怎么做厨师之家888的菜谱锅中放油少许把油温烧至70度左右把切好的牛肉放入锅中把牛肉爆炒两分钟依次放入豆瓣酱生姜蒜子爆香在放入生抽少许水4两大火焖3分钟。 3 放入土豆片水半斤大火焖4分钟。 4 在放入青红辣椒翻炒30秒。 5 在放入鸡精白糖少许翻炒均匀出锅装盘即可。https://home.meishichina.com/recipe-456199.html
8.素食菜谱大全素食厨师培训素食学校素食厨师推荐素食菜(12调味料:花椒、红油豆瓣酱、生抽1大匙、砂糖1小匙、味全高鲜、白胡椒粉、玉米淀粉。 做法: 1、锅烧热后加热油,北豆腐切小方块,粘上干的玉米淀粉。 2、保持小火,一边粘一边将豆腐下锅煎。 3、直至煎至豆腐两面微黄色,盛出备用。 4、剩下的油放入花椒用小火炒至焦黄色,捞起花椒。 http://www.sushi001.com/14877.html
9.厨师推荐菜谱:水果大乱炖做法图片及所用厨具(天燃气炉操作培训第五种:家常菜菜谱农家乱炖;大乱菜;全家炖。。。做法 材料 主料:黄瓜;豆角;茄子;番茄;土豆;冬瓜;小白菜;芸豆;豆腐;五花肉;多多益善。辅料:盐;味精;豆瓣酱;辣椒油;葱油。 做法 农家饭保持营养不在乎好看,原料野生纯真。用大火分口味把材放入一起炖这就叫乱炖;口味杠杠滴。 农家https://www.chuju555.com/buy/show-81465.html
10.美食做法大全菜谱文字版全解析让你的厨房变身大厨之家另一道经典菜品是麻婆豆腐。这道菜以其麻辣的口感和嫩滑的豆腐著称。制作麻婆豆腐时,豆瓣酱和花椒粉的使用至关重要,这些调料不仅赋予了菜肴独特的风味,还带来了微妙的麻辣感。掌握调料的量和炒制的时间,可以让这道菜更具风味。 此外,宫保鸡丁也是一道备受欢迎的经典菜谱。这道菜以鸡肉丁、干辣椒和花生为主料,口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616924.html
11.我要找菜谱做炒菜的《你教我怎么炒菜》美食菜谱入切碎的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 入黄瓜丁和胡萝卜丁,改大火迅速炒软, 入煸炒过的鸡肉丁翻炒片刻,沿着锅边淋入碗汁大火迅速颠炒均匀,最后入炒熟花生米,迅速颠匀出锅。 500种家常炒菜菜谱 中式烹饪中我要找菜谱做炒菜的,爆炒一般会因为油分子挥发起火我要找菜谱做炒菜的,场面很是好看。但炒制我要找菜谱做炒菜https://luweiyjs.com/post/4472.html
12.李锦记全球厨师俱乐部味道是有生命的,它能载着您的心思意念跨过国界种族的限制,随着香气传情,暖暖流入心底。味道能唤起人脑海里的温暖回忆,它可以是儿时母亲的家乡菜,也可能是与挚爱共进晚餐的温馨时光,他是人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感动。爱用味道表达吧。李锦记美食厨房为您提供健康的美食菜谱https://china-chef.lkk.com/
13.天刀手游厨师食谱食材大全,菜谱配方食材来源可赠送给伙伴增加好感度宜赠予:叶知秋小龙虾辣椒豆瓣酱辅料清蒸螃蟹5级 通用菜系(鱼鲜、甜味)可赠送给伙伴增加好感度自行烹饪解锁背景:秋时螃蟹肥美,洗净清蒸,膏美肉香,配以姜醋料酒可祛除螃蟹寒性。可赠送给伙伴增加好感度宜赠予:唐青团、曲无忆河蟹调料辅料香料柴胡姜桂汤1级 通用菜系(素食)暴风雪天气下食用可驱散http://www.zzfmdn.com/article/853391
14.杜氏豆瓣酱怎么做杜氏豆瓣酱的做法最后,油必须漫过豆瓣酱,这样保存的很久。 杜氏豆瓣酱的烹饪技巧 最关键的是顺序和盐的量;豆瓣是卖家特制的,不是新鲜豆瓣,可以在卖调料的批发市场或者菜市场找找,和着类似某酱料一样的汁。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980998.html
15.我以后不会再用豆瓣酱炒菜了看好多菜谱都用到豆瓣酱,也看了好多视频,自以为掌握了豆瓣酱的使用方法。 买的娟城牌,好坏不评价,这是我买的第一瓶,也是最后一瓶了。 炒豆瓣酱真的太费油了。 我炒菜放油很少,炒豆瓣酱根本炒不开,每次都扒锅,这个后期倒点水就行,关键炒豆瓣酱嘣的到处都是油点子,比普通炒菜嘣的多,擦厨房很费时间。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931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