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着手推行药膳养生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8.04

王家村着手推行药膳养生

章文捷

兰溪市黄店镇王家村是一个乡村振兴的示范村,该村着力推行以元代御医王镜潭的康养文化,因此着力推行以针灸、足浴、药膳、按摩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养生服务。现主要以药膳养生来进行讲解。

药膳养生作为中医饮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以下是药膳养生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注重整体与辩证施食

药膳养生强调“注重整体”和“辩证施食”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情况,以判断其基本证型。随后,根据证型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这种个性化的养生方式,使得药膳能够更精准地满足个体的健康需求。

二、防治兼宜、效果显著

药膳既可治病,又可强身防病,这是其有别于单纯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药膳多采用平和之品,但其防治疾病和健身养生的效果却比较显著。通过长期合理的药膳调理,可以改善人体的内环境,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目的。

三、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由于中药汤剂中多含有苦味成分,很多人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因此拒绝服药。而药膳则巧妙地利用了药食两用之品的特性,通过精细的烹调技艺,将药材与食物相结合,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这样不仅保留了药材的药效,还使得药膳在口感上更加易于接受,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四、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

药膳养生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注重辨证用料。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和气血津液理论,药膳在选材和配伍上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例如,气虚者宜用补气药膳,血虚者则宜用补血药膳。这种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的养生方式,使得药膳在调理人体健康方面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五、注重食物的选择与烹调技艺

药膳在食物的选择上突出本草学理论的特点,根据疾病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食品。同时,药膳还注重烹调技艺的运用,通过蒸、煮、炖、浸泡等多种方法,尽可能地保证食物成分不被破坏,从而充分发挥食品、药物的医疗保健作用。这种精细的烹调技艺不仅提高了药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使得药膳在养生保健方面更具优势。

药膳配伍案例

一、栀子花

1、栀子花炒小竹笋

材料:栀子花200克,去壳小竹笋150克,腊肉100克,葱花、姜丝各适量。

制作:栀子花去杂洗净稍焯,小竹笋斜切成薄片,腊肉切成小丁。锅中加油烧至六成热,将栀子花、小竹笋、腊肉一同倒入锅中翻炒数遍,加葱花、姜丝再翻炒至熟。酌加味精、食盐即可。

功效:此菜清淡鲜香、脆嫩爽口,具有健脾开胃、清热利肠的功效,适用于胃纳呆滞、饮食减少、腹胀便结等病症。

2、栀子花鲜汤

材料:栀子花150克,猪瘦肉100克,榨菜丝30克,葱花、姜丝各适量。

制作:栀子花去杂洗净,稍焯,沥干水;猪肉切丝;锅中加水煮沸后,投入栀子花、猪瘦肉、榨菜丝,再煮至猪肉漂起。撇浮沫,加葱花、姜丝及其它五味佐料,盛入汤碗中。

功效:此汤鲜香清爽,具有养胃补中、清热利肠的功效。适用于体虚纳差、大便不畅、牙龈肿痛等病症。

二、杭白菊

1、菊花猪肝汤

材料:鲜猪肝300克、杭白菊适量、枸杞子15克、嫩姜适量。

调料:精盐、鸡精少许。

制作:猪肝切片,用流动水冲洗并泡淡盐水去毒血;嫩姜切丝;杭白菊洗净泡开。将猪肝、嫩姜、菊花水同煮,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煮20分钟,调味即可。

功效:滋养肝血,养颜明目。适用于视物模糊、干涩者,视疲劳者。但寒性体质、脾胃虚寒者、孕妇慎食。

三、玳玳花

1、玳玳花蜜茶

材料:玳玳花3克,蜂蜜适量。

制作:将玳玳花放入杯中,冲入沸水,浸泡5~10分钟后倒出,调入蜂蜜,拌匀饮用。

功效:宽胸,和胃,止呕。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痞满胀痛、胸闷不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者,以及精神紧张、情绪不佳、烦躁不安者。但孕妇不宜饮用。

四、金银花

1、金银花冲鸡蛋

材料:鸡蛋1个,金银花15克。

制作:金银花加水煮沸5分钟,去渣取汁,冲入打散的鸡蛋中,趁热服完。

功效:十分适宜风热咳嗽初病时服用。

2、银花蒲公英粥

材料:金银花30克,蒲公英60克,粳米100克。

制作:金银花、蒲公英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作粥。

功效:适于急性乳腺炎。

五、紫苏

1、紫苏粥

材料:紫苏叶15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以粳米煮稀粥,粥成入紫苏叶稍煮,加入红糖搅匀即成。

功效:紫苏叶具有开宣肺气、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功效,与健脾胃的粳米相配成粥,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胸闷不舒等病症。紫苏粥是很好的健胃解暑食品。

六、紫藤花

紫藤花虽然具有一些药用价值,但其种子有毒,含有氰化物,因此在药膳制作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误食种子。紫藤花可以提炼芳香油,并有解毒、止吐泻等功效,但一般不建议直接作为药膳食材大量食用。

七、马兰头

1、双马香干石榴包

材料:马兰头100g,马蹄(荸荠)50g,香干50g,熟松子10g,越南春卷皮若干,生抽5g,蚝油5g,香油2g。

制作:马兰头洗净焯水切碎,马蹄(荸荠)、香干切丁焯熟,加调料拌匀成馅。越南春卷皮温水化软,扣在碗口放入调好的馅料,熟葱丝扎口,胡萝卜碎点缀。

功效:马兰头与马蹄的结合,既能在春日里品尝到野菜的鲜,也增添了一份甘饴的脆甜。马兰头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及β-胡萝卜素,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等功效。

2、马兰头炒鸡蛋

材料:新鲜马兰头200克,鸡蛋3个,蒜末、生姜末适量,食用油、盐、白胡椒粉、鸡精(可选)少许。

做法:将马兰头洗净切段,鸡蛋打散备用。锅中加油烧热后,先炒香蒜末和生姜末,再将鸡蛋液与马兰头混合后倒入锅中翻炒,加盐、白胡椒粉调味,最后可加少许鸡精提鲜。

功效:此药膳能够清热解毒、滋养肝血,适合需要清热解毒、滋养身体的人群食用。

3、马兰头拌香干

材料:马兰头适量,香干(豆腐干)适量,调料(如酱油、醋、香油、蒜末等)适量。

做法:将马兰头洗净焯水后切段,香干切丁或条。将两者混合后,加入适量的调料拌匀即可。

功效:此药膳清淡爽口,能够开胃健脾、清热解毒,适合春季食用。

八、桂圆

1、桂圆莲子羹

材料:桂圆肉100g,莲子200g,冰糖150g,淀粉适量。

功效:健脾安神,补益气血。适用于血虚心悸、健忘失眠、泄泻、浮肿者。

2、桂圆八宝粥

材料:大米150g,桂圆肉50g,山药30g,银耳10g,大枣15g,赤小豆30g,薏苡仁30g,黄豆20g,冰糖适量。

功效:健脾利湿,养心补血。适用于脾虚泄泻、面黄肌瘦、食少腹胀、心悸失眠者。

九、荔枝

1、荔枝桂圆炖鸡

材料:鲜荔枝6颗,桂圆肉10颗,鸡半只,陈皮5克,生姜3片。

功效:补心安神。适合心脾两虚的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者。

十、山药

1、山药炖鸡汤

材料:农家鸡一只、山药一根、枸杞一小把、葱姜、料酒、盐。

功效:健脾补肺,益肾固精。适用于脾肺虚弱、肾虚腰膝酸软等人群。

2、山药红枣猪蹄汤

材料:猪蹄2个、山药1根(大)、红枣10个、姜、盐和小香葱。

功效:补气血,养颜美容。适合产后恢复、面色萎黄等人群。

十一、水芹菜

1、水芹菜粥

材料:水芹菜50g,粳米100g。

功效:清热解毒,平肝利尿。适用于阴虚内热、高血压等人群。

十二、荠菜

1、荠菜粥

材料:鲜荠菜90g,粳米100g。

功效:补虚健脾,明目止血。适用于慢性肾炎、水肿及肺胃出血等人群。

十三、红枣

1、红枣炖蛋

材料:红枣20枚,鸡蛋1个,红糖30克。

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产后调养、血虚面色苍白等人群。

2、红枣黑木耳汤

材料:红枣10枚,黑木耳15克,冰糖适量。

功效:补虚养血。适用于血虚面色苍白、心慌心惊及贫血者。

十四、莲子

莲子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膳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莲子药膳及其功效:

1、莲子百合汤

材料:莲子、百合各50克,猪瘦肉250克,葱段、姜片、盐、料酒适量。

做法:

将莲子、百合、猪瘦肉洗净,莲子去心,瘦肉切成薄肉片。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入葱段、姜片、盐、料酒。

大火烧沸后小火煨1小时即可。

功效:益脾胃,养心神,润肺补肾,祛热止咳。适用于伴有心悸、失眠、低热、干咳的肥胖症患者。

2、山药百合莲子汤

材料:淮山药250克、百合20克、莲子20克、枸杞5克、红枣4粒、冰糖适量(2人量)。

百合、莲子洗净,提前用温水泡发两小时;淮山药去皮切成丁状。

锅中加入1升清水,将淮山药、百合、莲子、枸杞、红枣一同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半小时。

最后放入少许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生津、健脾益肾、养心安神,特别适合容易上火、心情烦躁、失眠、消化不好的人。

3、百合莲子煲苹果

材料:百合、干莲子各30克,银耳1/3朵,苹果4个,瘦肉500克,蜜枣1个。

莲子去心,洗净、浸泡;百合洗净、浸泡;银耳撕开,摘去蒂头,拣去杂质,漂洗干净后泡发;瘦肉切成拇指般大小;苹果去皮、去核,切成块状。

把上述原料放进锅里,加水,大火煮沸后转中火,再煮1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功效:润燥养颜、安神助眠、养心健脾、清除内热。对于心中烦热、面赤口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心火旺盛表现,莲子可不去心,与其他原料一起入汤。

4、茯苓莲子红枣粥

材料:糯米150克,红枣10颗,莲子50克,冰糖3大匙,茯苓适量。

糯米发泡,淘净。

锅置火上,将糯米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先以大火煮开,再转小火慢煮20分钟,煮至米粒开花。

功效:滋补养神,可常常食用。但需注意,老人、儿童、久病体虚者及胃肠消化功能弱者不宜多食糯米。

5、莲子炖乌鸡

材料:莲子20克,白果15克,乌骨鸡1只(约500克)。

将乌骨鸡去毛及内脏洗净。

白果、莲子研粗末入鸡腹内,加生姜、胡椒、葱、精盐等调料和适量清水炖至烂熟即可食用,每日一次。

功效:补肝肾、止带浊,适用于元气虚惫、赤白带下及男女性功能低下等证。

注意事项

莲子具有降血压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莲子能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慢性心功能不全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莲子含有丰富糖类,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大便燥结者慎用。

十五、胡萝卜

1、胡萝卜粥

材料:胡萝卜2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片,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

功效:补脾健胃,养阴润燥,助消化。适用于脾胃虚弱或老年人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夜盲、皮肤干燥、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2、胡萝卜羊肉汤

材料:胡萝卜250克,羊肉300克,淮山30克,生姜20克,蜜枣5个。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下油起锅用姜少许爆香;胡萝卜洗净切片;淮山、蜜枣洗净。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佐膳。

功效:治疗气血不足、头晕眼花、视物昏花等症状。

3、胡萝卜荸荠汤

材料:胡萝卜250克,荸荠250克,芫荽100克。

做法: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日分3次服完。

功效:治疗麻疹等病症。

4、胡萝卜鳝鱼汤

材料:胡萝卜500克,鳝鱼肉200克。

做法:均切成丝,加油、盐、酱、醋炒熟食,每日1次,6天为1疗程。

功效:治疗夜盲症。

十六、西红柿

1、番茄鸡肉片

原料:生鸡胸肉50克,番茄酱、荸荠各50克,鸡蛋清1个,淀粉15克,盐2.5克,白糖25克,熟猪油250克,醋10克。

将鸡胸肉切成薄片,加盐(1克)、鸡蛋清、淀粉(10克)调匀。

荸荠去皮,洗净,切成薄片。

锅放炉火上,放入猪油烧至三分热时,放入鸡片,随后用筷子划散,见鸡片变白成形捞出。

原锅留油少许,放入清水、盐、白糖、番茄酱、醋,烧开后将剩余淀粉用水调匀勾芡,倒入鸡片,翻炒均匀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导滞,益气养血等功效。

2、番茄红枣粥

原料:粳米100克,番茄250克,红枣100克,冰糖适量。

将粳米、红枣洗净,共煮粥。

待熟时,加入切成丁的番茄和冰糖,再煮沸。

功效:可健脾益气,养阴润肺。适用于脾虚气弱、食少乏力、肺虚咳嗽等症。

3、番茄牛肉汤

原料:鲜番茄半斤,牛肉100克,少许油、盐、糖。

鲜番茄洗净切块,牛肉切成薄片。

将番茄和牛肉同煮,加少许油、盐、糖调味。

功效:适用于高血压、慢性肝炎患者,可经常服用进行缓解调理。

4、番茄猪肝粥

原料:番茄100克,猪肝10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

猪肝洗净切片,用盐、酱油、生粉、米酒搅匀。

番茄洗净,切开;生姜洗净,去皮,切丝。

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煲20分钟。

放入番茄、生姜,煮10分钟,再放入猪肝,煮沸几分钟至猪肝刚熟,调味佐膳。

功效:这款食疗养价值极高,可以改善身体出现的一些营养不良或者眩晕的症状,也比较适合体质虚弱的人群经常服用。

5、番茄蜂蜜水

原料:番茄500克,蜂蜜30克。

将500克番茄用沸水冲烫,打成浆汁,用纱布过滤。

加入蜂蜜30克,饮用时用沸水冲兑。

服用方法:每日1剂,早晚2次。

功效: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

6、番茄山楂粥

原料:番茄100克,山药20克,山楂10克,大米100克。

将山药洗净,切片;番茄洗净,切瓣;山楂洗净去核,切片;大米淘洗干净。

把大米、山药、山楂同放入锅内,加水800毫升。

武火煮沸,用文火煮30分钟,加入番茄,再煮10分钟即可。

服用方法:每日1次,每次100克。

功效:此粥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功效,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群食用。

7、番茄降压汤

原料:紫菜1块,芹菜5根,番茄1个,马蹄1个,洋葱1个。

紫菜用水浸泡去沙,芹菜洗净切段,番茄切片,洋葱切丝,马蹄去皮切成片。

以上五味一齐放入沙锅,加水共煮半小时,加调料即成。

功效:可滋阴,平肝,降压。适用于高血压人群。

十七、苦瓜

1、苦瓜粥

材料:苦瓜150克,粳米50克,食盐、味精、葱花及食用油少许。

做法:粳米洗净加水煮粥;苦瓜洗净切块,放入粥中,加调料煮沸后即可食用。

功效:此粥具有清暑解热、解毒止痢的功效,适用于中暑发热、心烦口渴等症状。

2、苦瓜炒肉

材料:苦瓜200克,猪瘦肉15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苦瓜洗净,切段去籽;猪肉洗净,剁碎,加调料拌匀,塞入苦瓜中,置油锅中煎或炸熟服食。

功效:此菜可清热利湿,适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黄等症状。

3、苦瓜黄豆排骨汤

材料:苦瓜1根,排骨500克,黄豆80克。

做法:黄豆提前浸泡,排骨焯水后与苦瓜、黄豆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煮。

功效:此汤具有清热去火、解毒明目、止渴消暑的作用,尤其适合夏季食用。

4、苦瓜塞茶

材料:鲜苦瓜、茶叶、蜂蜜各适量。

做法:苦瓜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对合后悬挂通风处阴干。每取3~5克,沸水冲泡,加蜂蜜适量饮用。

功效:此茶可清热解暑,适用于暑热症。

5、苦瓜花茶

材料:苦瓜花、茶叶各10克。

做法:苦瓜花和茶叶放入杯中,冲入沸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饮服。

功效:此茶可疏肝和胃、理气止痛,适用于脘腹胀痛、胃脘不适等症状。

苦瓜药膳的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食:苦瓜性苦寒,脾胃虚寒者食用后可能加重症状,如脘腹冷痛、大便溏泻等。

孕妇慎食:苦瓜中含有奎宁,可能促进子宫收缩,有流产的风险,因此孕妇应慎食。

适量食用:虽然苦瓜具有多种功效,但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如引起腹泻、影响钙质吸收等。

避免与某些食物同食:如黄瓜、南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C分解酶的食物,以及虾、辣椒、动物肝脏等可能影响苦瓜营养成分或引起不适的食物。

十七、南瓜

1、南瓜山药盅

材料:小南瓜1个,淮山药30克(或可根据南瓜容量大小调整),白砂糖适量。

做法:淮山药煮熟碾成糊状,南瓜切掉顶部,挖掉瓤,放在碗中。将淮山药糊放进南瓜内,隔水蒸30分钟,然后根据个人口味加糖调味。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这款药膳适合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肾虚遗精等人群食用。

2、南瓜小米粥

材料:南瓜300克,小米100克。

做法:南瓜洗净,削皮去瓤,再切成小块,小米淘洗干净。锅置火上,加适量清水煮沸,放入小米、南瓜块,用大火煮沸,转小火煮至小米软烂、南瓜熟透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南瓜小米粥是一道经典的养生粥品,适合体质虚弱、脾胃不和等人群食用。

3、南瓜杏仁汤

材料:南瓜250克,杏仁25克,盐适量。

做法:南瓜洗净,削皮去瓤切小块,杏仁洗净。锅中注入清水,加南瓜块、杏仁,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熟烂,加适量盐即可。

功效:润肠通便,降脂减肥。这款药膳适合便秘、高血脂等人群食用。

4、南瓜百合蒸

材料:南瓜约600克,鲜百合3~4个,白砂糖适量。

做法:南瓜洗净,去皮去瓤,纵向切成薄片,围成圆形置于碗内,再将鲜百合洗净后放入南瓜中,加适量白砂糖后放入蒸笼,先大火煮沸,然后小火蒸熟即可。

功效:止咳润肺,可润秋燥。这款药膳适合秋季干燥引起的咳嗽、喉咙不适等人群食用。

在制作南瓜药膳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膳方。

南瓜性温,不宜与红枣、带鱼等热性食物同食,以免加重消化不良等症状。

醋酸会破坏南瓜中的营养元素,降低营养价值,因此应避免与醋同食。

纵隔肿瘤患者在不排除恶性的可能的情况下,才会推荐手术治疗。在判断肿瘤性质时,需要外科干预和专业医生的意见。

十八、白扁豆

1、白扁豆生晒参饮

原料:白扁豆30克,生晒参、石榴皮各10克。

用法:日服1剂,每剂加水适量熬煎2次,头煎40分钟,二煎30分钟,上下午各服1次。

功效:健脾和中,解暑化湿。适用于老人脾虚泄泻、经久不治等。

2、白扁豆大米粥

原料:白扁豆25克,大米50克。

用法:白扁豆洗净,入水泡约10小时;大米洗净,入清水泡1小时。两物泡好后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适量,以大火煮沸,继以小火炖至扁豆熟烂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暖胃,化湿消暑,补虚止泻。尤其适用于夏日雨季之暑热湿气。

3、白扁豆高丽参方

原料:白扁豆、车前子各9克,高丽参1.5克,炒山楂12克。

用法:以上各味药加水适量,煮沸后再煎30分钟即成。日服一剂。

功效:补脾暖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小儿形体消瘦、消化不良、挑食厌食等。

4、白扁豆山药粥

原料:白扁豆30克,新鲜铁棍山药30克,大米100克,红枣3颗。

功效:这道粥晶莹剔透,口感爽滑,具有补益脾胃、和中止泻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慢性腹泻、胃口不开人群食用。

5、白扁豆瘦肉汤

原料:白扁豆50克,猪瘦肉100克,食盐适量。

做法:猪肉洗净切块,白扁豆洗净。将肉块、白扁豆及适量清水加入锅中,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1个小时。待肉烂豆熟后,加入适量盐即成。

功效:健脾益气。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脾虚泄泻、暑湿泻下等。

白扁豆的药膳功效

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归脾、胃经。其主要功效包括:

健脾化湿:白扁豆能健脾化湿,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症状。

和中消暑:白扁豆能和中消暑,夏季多湿,因此既能化湿,又能消暑。

补益脾胃:白扁豆与不同食材搭配,如山药、大米等,能增强补益脾胃的效果,适用于脾胃虚弱、慢性腹泻、胃口不开等人群。

其他功效:白扁豆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降血糖、防癌抗癌、抗菌抗病毒、提高造血功能等多种保健功效。

十九、豇豆

1、糖醋豇豆

材料:鲜嫩豇豆、白糖、香油、醋、盐

取鲜嫩豇豆,洗净切寸长。

入沸水中稍煮,捞出,沥去水分。

加入白糖、香油、醋、盐适量,拌匀即成。

功效:糖醋豇豆能治疗脾虚便溏、泻痢、呃逆以及妇女白带过多等症状。

2、蒜泥豇豆

材料:豇豆500克、蒜泥20克、香油、味精、花椒、盐

将豇豆500克加水煮熟,切寸长。

加蒜泥20克,放适量香油、味精、花椒及盐,拌匀后食用。

功效:蒜泥豇豆可治疗食积腹胀、肾虚遗精、糖尿病等。

3、豇豆粥

材料:豇豆100克、大米150克、盐适量

将100克豇豆用水煎成汤。

或者将100克豇豆加入150克的大米中,加入清水,用文火煮。

煮至米和豇豆都熟透,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即可。

功效:豇豆粥可治疗糖尿病以及尿频。豇豆的豆子里含有淀粉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对身体有益。

4、豇豆汤

材料:豇豆30克、清水适量

豇豆洗净,控干水分。

锅内注入清水,加入豇豆煮。

过滤,取汁即成。

功效:豇豆汤主治女性白带异常、白浊,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5、豇豆爆炒肉丝:豇豆与肉丝一同爆炒,可加入少量红灯笼椒丝同炒,不仅色香俱佳,而且营养丰富,有助于开胃。

6、豇豆肉馅面食:将豇豆与肉、葱一并切碎做馅包饺子或包子,也是极佳的面食选择。

7、干豇豆炖肉:干豇豆与肉类一同炖煮,有健脾肾、生津液的功效,尤其适宜年老体弱者食用。

二十、豆腐

豆腐药膳的功效

补肾养血:豆腐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如铁、钙等,对于补肾养血、增强体质有一定帮助。

润燥生津:豆腐性味甘凉,具有润燥生津的作用,适用于秋冬季节或体内有燥热症状的人群。

和胃健脾:豆腐易于消化吸收,不会给脾胃带来过多负担,同时其含有的植物蛋白和矿物质也有助于和胃健脾。

豆腐药膳的制作方法

1、海炖豆腐

材料:水发海带片150克,水发海参片150克,豆腐300克,调味料(盐、味精、黄酒、姜片、葱段、鸡汤、胡椒粉)适量。

豆腐切块,水加点盐烧沸,将豆腐放入水中浸泡一下,捞出备用。

将鸡汤、清水、姜片、黄酒、葱段倒入锅中,分别将海带和海参进行套汤,用中火炖至汤变白后,加味精、胡椒粉、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养血,润燥,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2、鲍片玉腐

材料:已发好的鲍鱼10头,日本豆腐600克,红鱼子酱20克,调味料(高汤、黄酒、味精、盐、蚝油、鲍鱼汁、姜片、葱段、水淀粉)适量。

豆腐放热水里焯一下,捞出后切片。

鲍鱼斜批成片,分别放在10个盘里,盘里再加入黄酒、高汤、蚝油、上汤黄、鲍鱼汁、姜片和葱段,然后蒸一下。

蒸好后,将盘子里的汤汁倒入锅中,加上味精和盐勾芡下,再淋入盘里,用红鱼子酱点缀。

功效:补肾养血,肝肾不足、老人视力减退、病后体虚者都适用。

3、石斛嫩汁豆腐

材料:黄豆、铁皮石斛汁、鸡蛋清、葡萄糖酸内酯等。

将黄豆冲泡开后去除豆皮,用石磨磨浆后进行浆渣分离后得到豆浆。

将鸡蛋清、豆浆和铁皮石斛汁按比例混合均匀,放入蒸锅内加热5—10分钟后冷却至30度以下,加入葡萄糖酸内酯,制成豆腐。

豆腐单面煎,加调味汁用温火略收干汤汁,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润燥、养胃生津。适合一般人群食用;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在制作药膳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配方。

药膳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如有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豆腐药膳中的食材和调味料可能含有一定的过敏原,如海鲜、蛋类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应谨慎食用。

二十一、韭菜

1、韭菜胡桃烩

材料:胡桃仁60g、韭菜250g、芝麻油30g、食盐适量。

将胡桃仁用沸水焯约2分钟,捞出后撕去表皮,冲洗干净,沥干水于碗内。

韭菜择洗后,切成2~3cm的节段。

将炒锅烧热,倒入芝麻油,待六成热时,下胡桃仁翻炒至色黄。

再入韭菜一起翻炒至熟,起锅时撒入食盐,炒匀后装盘。

功效:温阳固肾,益气补肺,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适用于肾阳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尿频遗尿、男性阳痿、遗精滑泄、女带量多清稀、老年大便秘结等症状。

2、韭菜炒虾仁

材料:韭菜400g、鲜虾仁200g、食油、白酒、精盐等调味品适量。

锅烧热,加入食油,烧至七成热时。

下韭菜段及鲜虾仁煸炒片刻。

加入适量白酒及精盐等调味品即可。

功效:补气血,暖肾,降血压。适用于腰膝无力、阳痿遗精、遗尿等病症。

3、韭菜鸡蛋饼

材料:韭菜、鸡蛋、面粉、盐、油等。

韭菜洗净切碎,加入鸡蛋、面粉、盐等调料搅拌成面糊。

在平底锅中倒入适量油,将面糊倒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功效:韭菜和鸡蛋的组合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4、韭菜虾仁粥

材料:韭菜、虾仁、大米、盐等。

大米洗净后煮粥。

韭菜洗净切段,虾仁去壳去虾线备用。

粥煮好后加入韭菜和虾仁,再煮片刻,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养脾胃,固肾助阳,行气活血,治疗便秘。适合立春时节养生滋补食用。

韭菜务必新鲜,用于便秘者,胡桃仁宜去皮。

韭菜炒虾仁等药膳中的调味品用量需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

韭菜性温,对于阴虚内热、身有疮疡以及患有眼疾的病人应慎用或忌用韭菜药膳。

二十二、竹笋

竹笋作为一种食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食材。以下是关于竹笋药膳的一些介绍:

竹笋的药用价值

竹笋性味甘、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化痰、解毒透疹、和中润肠等多种功效。在中医古籍如《千金方》、《本草纲目》及《随息居饮食谱》中,均有对竹笋药用价值的记载。例如,《千金方》指出竹笋“味甘,性微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本草纲目》则认为竹笋有“化热、消痰、爽胃”之功。

竹笋药膳推荐

1、竹笋粥

主料:竹笋、大米。

制作方法:将竹笋洗净切碎,与大米一同煮粥,待粥熟后调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功效:清热化痰,适用于痰热内蕴、咳嗽痰多、口干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黄等症状。

2、竹笋炒茄子

主料:竹笋、茄子。

制作方法:将竹笋和茄子洗净切丝,放入热油锅内翻炒至快熟时,调入葱、姜、淀粉等翻炒片刻,滴些麻油即可。

功效:此菜口感清爽,有助于清热利湿,适用于脾胃湿热、大便溏薄、小便短黄、肢体重困等症状。

3、竹笋炒瘦肉

主料:竹笋、猪瘦肉。

制作方法:将竹笋和瘦肉洗净切丝,锅中放菜油烧热后,下葱姜爆香,再下肉丝翻炒片刻,最后下竹笋及调味品炒至熟后服食。

功效:此菜可和胃行气,适用于脾胃气滞、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等症状。

4、竹笋消斑羹

主料:竹笋、佛手、生姜。

制作方法:将竹笋切片,与佛手、生姜一同用水煮透,加盐适量调匀,在锅内冷腌24小时后即可服用。

功效:此羹可化痰消斑,有助于改善或消除妇女面部黄褐斑。

5、竹笋银耳汤

主料:竹笋、干银耳、鸡蛋。

制作方法:竹笋洗净,银耳泡发,鸡蛋搅拌成糊状。水煮沸后倒入蛋糊,加入竹笋、银耳,小火煮五分钟,加盐调味。

功效:竹笋能祛湿利水,是消除腹壁脂肪的最佳食物;银耳能养颜。此汤适合湿气重、需要减肥养颜的人群。

在制作竹笋药膳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食材和制作方法。

竹笋虽好,但不宜过量食用,特别是脾胃虚寒者更应慎食。

在食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

二十三、河鱼

1、鲜紫苏叶滚黄骨鱼汤

材料:

鲜紫苏叶80克

黄骨鱼(一种河鱼)400克

生姜3片

紫苏叶洗净备用。

黄骨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热水。

加入姜和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煮约10分钟。

撒入紫苏叶,片刻后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

紫苏为解表类中药,有散寒行气、和胃解表之功,湿重的南方常用它来行气祛湿、祛腻滞和解鱼虾之毒。

黄骨鱼中医和民间都认为无鳞的鱼能养阳滋补。此汤鲜香美味,有养阳健脾、祛湿醒胃之功,老少皆宜。

2、归芪鱼汤

河鱼(如鲫鱼)300克

当归3克

黄芪3克

老姜15克

黑麻油30毫升

月乃汤(或清水)600毫升

鱼洗净备用。

黑麻油加热,然后放入老姜爆香。

加入鱼、当归、黄芪及月乃汤(或清水)煮开,转小火,加盖煮5分钟后熄火,即可食用。

当归和黄芪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血益气、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此汤适合坐月子期间的女性食用,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3、天麻蒸鱼

河鱼(如鲫鱼、鳊鱼或鳜鱼)250克

天麻6~9克

葱、姜、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将河鱼去内脏洗净后备用。

天麻洗净后与鱼一同放入盘中,加入葱、姜、盐、味精等调料调味。

加水适量清蒸至熟,吃鱼、天麻,喝汤。

天麻具有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的功效。

此药膳对高血压头痛患者尤为适宜。

二十四、鸡肉

鸡肉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营养物质,对身体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将鸡肉与某些中药结合制成药膳,不仅可以增加风味,还能发挥药物的疗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鸡肉药膳及其功效:

药膳种类及功效

1、沙参炖鸡面

材料:鸡蛋、苏打粉、面粉、肥鸡、鲜猪蹄、沙参等。

功效:除寒热、补中益肺,适用于脾肺气虚者。

2、参归炖鸡

材料:净鸡、人参、当归、姜、葱、盐等。

功效: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不足或贫血、疲倦乏力、头昏心悸或月经量少、面色淡白无华者。

3、白果蒸鸡

材料:乌骨鸡(或其他鸡)、白果仁、糯米、胡椒粉、姜、盐等。

功效:补脾益气、固肾缩尿,用于脾肾虚亏、带下色白量多或尿频者。

4、当归黄芪乌鸡汤

材料:乌骨鸡、当归、黄芪。

功效:补血、补气,适合调理经期不准时、月经量少、经常乏力气短、多梦失眠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

5、枸杞红枣乌鸡汤

材料:乌鸡、枸杞子、红枣、桂圆。

功效:补血养颜、补肝肾与抗衰老,尤其适合女性在春、秋、冬季时皮肤干燥、身体虚弱时食用。

6、首乌藤煲乌鸡汤

材料:首乌藤、合欢皮、酸枣仁、干百合、乌鸡。

功效:滋心阴、宁心神,尤其适合虚烦不眠、多梦、惊悸、体虚多汗等以虚证为主要表现者。

7、桂圆童子鸡

材料:童子鸡、桂圆、料酒、葱、姜、盐。

功效:补气血、安心神,适用于贫血、失眠、心悸等症,健康人食用能使精力更加充沛。

8、冬虫草炖鸡

材料:鸡、冬虫草、火腿、姜、盐、绍酒。

功效:补肾益肺、壮阳强阴,主治肺气不足、房事不济、阳痿不举、举而不坚、女性性冷、宫寒不孕、腰腿酸软、畏寒肢冷等。

药膳制作注意事项

选材:确保鸡肉及中药材新鲜、无变质,中药材需清洗干净。

调味:药膳的调味以清淡为主,避免使用过多辛辣、刺激的调料,以免影响药效。

食用禁忌: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膳,避免盲目进补或食用禁忌食物。

二十五、大白菜

大白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以下是关于大白菜的一些药膳做法及其功效:

药膳做法

1、治感冒

材料:大白菜根3条,红糖30克,生姜3片。

做法:将大白菜根洗净切片,与红糖、生姜一同加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此药膳能够缓解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

2、治百日咳

材料:大白菜根3条,冰糖30克。

做法:将大白菜根洗净后与冰糖一同加水煎服,每日3次。

功效:对于百日咳患者,此药膳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3、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材料:小白菜250克,少量食盐,适量糖。

做法:将小白菜洗净切细,用少量食盐拌腌10分钟,然后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加入适量的糖食用。每日分3次空腹服下。

功效:此药膳有助于肠胃健康,可以辅助治疗肠胃疾病。

4、治秋冬肺燥咳嗽

材料:白菜干100克,豆腐皮50克,红枣6枚。

做法:将白菜干、豆腐皮、红枣加水适量炖汤,用油盐调味佐膳,每日2次。

功效:此药膳能够清肺热、润肺燥,对于秋冬时节出现的肺燥咳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5、治便秘、烦渴

材料:白菜适量。

做法:将白菜用开水煮汤食用。

功效:白菜汤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常食可以治疗便秘,并缓解烦渴症状。

6、治咽炎声嘶、病后食少

材料:干冬白菜50克,大米50克,花生油少量。

做法:将干冬白菜与大米一同加水煮粥,粥熟时用花生油少量调味服食。每日2~3次。

功效:此药膳能够缓解咽炎声嘶的症状,并增加病后食欲。

7、治木薯中毒

材料:鲜白菜、生萝卜各1200克(或两斤),红糖适量。

做法:将鲜白菜和生萝卜用凉开水洗净后切碎捣烂绞汁,加入红糖适量分数次服用。

功效:此药膳能够缓解木薯中毒的症状。

8、白菜萝卜汤

材料:白菜、胡萝卜各100克,蜂蜜20毫升。

做法:将白菜和胡萝卜洗净切碎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加水煮沸5分钟,晾至温热后加入蜂蜜20毫升饮用。每日2次。

功效:此汤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辅助治疗热盛型湿疹。

大白菜的药用价值

大白菜性凉味甘,入肺、胃、大肠经,具有解热除烦、生津止渴、清肺消痰、通利肠胃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大白菜含有丰富的水、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不仅具有补水滋润、护肤养颜的效果,其富含的微量元素钼还可以抑制致癌物硝酸铵的吸收与合成,从而起到抗癌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白菜性质寒凉,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应避免过量食用。同时,在食用大白菜时,应注意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材,并合理搭配其他食材以发挥最佳的药膳效果。

二十六、鸭肉

鸭肉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在中医药膳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鸭肉性凉,味甘、咸,入肺、胃、肾经,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等多种功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鸭肉药膳及其功效:

药膳推荐

1、冬虫夏草鸭

做法:毛鸭一只去毛及内脏,砍成大块,与10~20克冬虫夏草同蒸熟食用。

功效:滋阴补虚、补肾益精、益肺止咳喘。适用于病后体虚、口干咽燥、头晕盗汗、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及糖尿病、男子阳痿、遗精、妇女月经不调等症。健康人食之更能精力充沛,消除疲劳,久服有延年益寿之功。

2、沙参玉竹老鸭汤

做法:光老鸭1只(约600克),北沙参、玉竹各60克,生姜2片。北沙参、玉竹洗净,老鸭洗净斩件。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滋阴清补,适用于阴虚诸症,如肾阳不足之肠燥便秘,或肺阳不足之干咳劳热,或胃阴不足之渴饮烦躁等,亦用于病后体虚或糖尿病属阴虚者。

3、海带炖鸭肉

做法:鸭1只去肠杂等切块,海带60g泡软洗净。加水一同炖熟,略加食盐调味服食。

功效:海带味咸凉,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鸭肉能补阴抑阳,亦属凉性,故民间多用来防治高血压、血管硬化。

4、薏米冬瓜老鸭汤

做法:鸭肉、冬瓜、薏米、瘦肉、姜、红枣等材料一同炖煮。

功效:健脾、补虚、清暑,是夏季良好的清补凉食品。

5、陈皮大鸭

做法:鸭子一只去毛及内脏,蒸熟倒出汤汁,加入奶汤、鸡汤、酱油、料酒、胡椒粉拌匀,陈皮6克切丝放在鸭子上面,再蒸熟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补虚。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症。健康人食之更能精力旺盛。

药膳特点

滋阴补虚:鸭肉与多种中药材搭配,如冬虫夏草、沙参、玉竹等,能够滋阴补虚,适用于体质虚弱、阴虚火旺的人群。

利水消肿:鸭肉本身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与冬瓜、薏米等食材搭配,效果更佳,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健脾开胃:如陈皮大鸭等药膳,通过加入陈皮等健脾开胃的食材,能够改善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问题。

鸭肉虽好,但不宜多食,尤其是肥胖、动脉硬化者应少食。

感冒患者不宜食用鸭肉药膳,以免加重病情。

慢性肠炎者慎用鸭肉药膳,因鸭肉味甘咸、滑利下趋,加之富含油脂,食之可使肠炎泄泻加重。

二十七、藕片

藕片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口感脆嫩,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以下是几种以藕片为主要成分的药膳,以及它们的制作方法和功效:

1、莲藕汁

制作方法:

鲜藕适量,洗净去皮,切片后榨汁。

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加入适量冰糖或蜂蜜调味。

莲藕性寒、味甘,生用具有凉血、散瘀、止血等功效。莲藕汁对于治疗血热引起的月经先期或崩漏等月经病有很大的帮助。

莲藕汁还能清热润肺,对于肺热型咳嗽、痰黄、咽干、口燥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2、莲藕粥

鲜藕50克,大米、绿豆各30克,白糖适量。

先煮绿豆至沸,再加入大米煮至半熟,然后放入藕片。

待粥熟后调入白糖再煮沸即可。

此粥甘滑可口,有清热凉血、利咽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

适用于肺胃热盛之急性咽喉炎及炎症后期热退伤阴者。

3、莲藕山楂糕

鲜莲藕500克,山楂糕150克,桂花酱25克,白糖适量。

将鲜莲藕去皮,放入水中煮熟,捞出晾凉。

山楂糕用刀压成泥,加桂花酱、白糖拌匀,灌入莲藕孔内切片,装盘即可。

莲藕山楂糕具有健脾开胃、生津止渴、降压降脂的功效。

适用于慢性胃炎、慢性气管炎、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

4、莲藕排骨汤

排骨300克,莲藕300克,香葱2棵,生姜1块。

排骨洗净,砍成段,莲藕刮皮切块洗净。

锅内放适量水,放入生姜、香葱、料酒,烧沸后下入排骨汆水捞出。

炒锅加水入排骨、生姜、香葱,大火烧沸去尽浮沫后改小火炖约20分钟。

把莲藕、排骨及汤汁一起倒进砂锅,再炖30分钟,拣出生姜、香葱,加调料即可。

莲藕排骨汤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作用。

莲藕熟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而排骨则能补充钙质和蛋白质。

5、莲藕凉拌

鲜藕200克,去皮切片,开水焯过放凉白开中迅速冷却。

白醋及蜂蜜各50克,加水适量,浸泡藕片,置冰箱冷藏室内两天即可食用。

生津开胃,适用于因脾胃热盛引起的食欲不振、口舌生疮、胃脘灼热、口臭苔厚等症。

头颈部放疗引起的口干舌燥也很适宜。

二十八、茭白

茭白的药用价值

茭白性味甘、寒,无毒,入肺、脾、胃经。它具有清热除烦、解酒、通便等多种功效。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高血压、大便秘结、泻痢、伤暑腹泻、产后乳汁不下、蛇咬伤、目赤肿痛等症状。茭白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健康的消化系统,预防便秘问题。同时,茭白中的钾元素可以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降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此外,茭白还富含维生素C,能够增强免疫力,抵御病毒和细菌的侵害。

茭白的药膳应用

1、茭白炒牛肉

材料:牛肉100-150g,茭白3-5棵,青椒1个,生姜、生粉、酱油、盐、油适量。

做法:洗净所有食材,茭白去皮切丝,牛肉用盐、生粉、姜丝、少量酱油与油拌匀腌制后快炒,再加入茭白和青椒翻炒至熟,调味即可。

功效:茭白搭配牛肉,既美味又健康,可缓解盛夏带来的不适。

2、茭白通草猪蹄汤

材料:猪蹄1个,通草10g,茭白50g,火麻油1-2勺,生姜适量,盐适量。

做法:将茭白洗净切片,猪蹄刮洗干净剁块,焯水后与茭白片、通草一同煮汤,煮至猪蹄烂熟后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具有通乳、滋阴养血的功效,特别适合产后乳汁不足的妇女食用。

药膳注意事项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高血压病人、黄胆肝炎患者、产后乳汁缺少的妇女及饮酒过量者。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大便溏泻、阳痿滑精者及患肾脏疾病、尿路结石或尿中草酸盐类结晶较多者不宜食用。此外,茭白性寒,食用时宜加辛温作料,如姜等。

食用提示:茭白以春夏季的质量最佳,每次食用量约50~100克为宜。

二十九、茄子

茄子作为常见的蔬菜,不仅口感细腻,还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并且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以下是关于茄子的几种药膳做法及其功效:

1、肉末茄子煲

长茄子2根

肉馅100克

香葱3棵

青蒜1棵

生姜2片

干红辣椒3个

花生油适量

生抽、食盐、白醋少许

清水1碗

长茄子切寸段,厚度约拇指粗,撒少许食盐和白醋腌10分钟(醋不要太多,可防止茄子氧化)。

香葱、青蒜切末,姜切细小的末;将茄子条轻轻挤压几下,这样处理后茄子不变黑且不吸油。

炒锅中倒适量花生油,将茄条倒锅里翻炒变软;把茄子条倒入砂锅中。

炒锅中倒少许油,油温3成热时将肉馅倒锅里,迅速划散,使肉馅成为独立的肉末。

肉末微变色后,把干红辣椒、生姜末倒锅里翻炒,再加适量食盐、生抽增色添香;倒入青蒜末、香葱末和1碗水煮开。

将肉末和汤汁倒入茄子砂锅中,小火炖8-10分钟,待茄子吸足肉汁料汁后即可。

茄子性味甘凉,具有清热、活血、化瘀、利尿、消肿、宽肠的功效。这道菜不仅美味,还适合潮湿的春季食用,以清热宽肠。

2、菊花茄子

菊花10克

紫茄子1个

精盐、醋、麻油各适量

将菊花洗净后放入锅里,加适量水,煎煮至沸,去菊花留汤备用。

将洗净的紫茄子(带皮)切成条状后,与菊花汤同放入碗中,隔水蒸熟,约蒸15~20分钟。

放入适量麻油、精盐、醋,拌匀即可食用。

这道菜具有滋阴平肝、清热明目的功效,适合需要清热明目的人群食用。

3、杞米烧茄子

枸杞子3g

薏苡仁10g

茄子250g

咸鱼25g

生姜、大蒜、酱油、料酒、白糖适量

圆茄子洗净,切头去尾后切成条块状;咸鱼洗净,切成小块状;枸杞子、薏仁分别洗净;生姜洗净切片、大蒜剥皮切末。

将锅置火上,加适量植物油,先将茄子块与咸鱼块在油中煽炒一下盛起。

然后放砂锅中,加枸杞子、薏仁及生姜米、大蒜末、酱油、料酒、白糖,略炒一下,加少量热水或清汤稍煮即可。

这道菜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辐射、保肝等作用,适合需要这些功效的人群食用。

茄子性味寒凉,并非所有人都适宜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寒者应避免过多食用。

不要吃未成熟的茄子、有苦味的茄子或是生吃茄子,其中的茄碱含量较高,摄入过量可能引起中毒。

三十、冬瓜

冬瓜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冬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润肺养肾等功效。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冬瓜药膳做法及其功效:

1、冬瓜草鱼汤

材料:冬瓜500克,草鱼(以鱼尾为好)250克。

做法:先将草鱼去肠肚,洗净,油煎至金黄色,再与冬瓜一起加入适量清水,炖约3~4个小时,最后放少许盐调味。

功效:这是民间治疗高血压头痛眼花的验方。冬瓜和草鱼结合,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头痛和眼花的症状。

2、冬瓜荷叶炖水鸭

材料:冬瓜200克,嫩荷叶3小块,薏苡仁、赤小豆各25克,水鸭肉250克。

做法:水鸭肉洗净,切成中块;冬瓜连皮切成大块;嫩荷叶洗净;薏苡仁、赤小豆浸透后淘洗干净。将所有用料放入炖锅,加入沸水一碗半,先武火炖30分钟,再用中火炖50分钟,后用小火炖90分钟。炖好后,加入适量油、盐、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此膳润肺养肾、清热解毒,主治慢性肾炎的尿少浮肿。冬瓜、荷叶等食材的结合,有助于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对慢性肾炎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冬瓜羹

材料:冬瓜250克,葱白5根,火麻仁20克,猪瘦肉100克,瑶柱30克,鸡蛋1个,生姜15克,生粉芡汁、食盐、花生油少许。

做法:火麻仁炒香捣碎,冬瓜去皮去囊切块,葱白洗净,猪瘦肉切丁,鸡蛋打发均匀,瑶柱浸泡撕丝,生姜切丝。热油起锅,爆香姜丝,放入冬瓜翻炒至软,加入瑶柱丝、猪瘦肉粒、火麻仁再煮约10分钟,淋入鸡蛋液,加入葱白稍滚,勾芡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冬瓜消暑清热,除烦利尿;火麻仁润肠通便,滋养之力;葱白温通、行水。三者合用,利尿通淋,解腹中之气壅。加入瘦肉、鸡蛋、瑶柱等,使药膳更加美味可口。

4、冬瓜排骨汤

材料:猪排骨350克,冬瓜干100克,食盐、花生油、姜蓉、豆豉适量。

做法:猪排骨斩件腌制,冬瓜干温水泡软放碟子底层,再铺上猪排骨,隔水清蒸15分钟。

功效:排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冬瓜干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豆豉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增加食欲,促进食物吸收。适合夏季食用,清淡美味。

5、冬瓜冰糖梨

材料:冬瓜肉、冬瓜子各适量,川贝5~10粒,雪梨数片,冰糖适量。

做法:所有材料一同炖约半小时即可食用。冬瓜肉、雪梨可食,汤可喝。

功效:此膳常用于咳嗽有痰者,为家庭常用食疗方。冬瓜和雪梨的结合,有助于润肺止咳,化痰平喘。

冬瓜药膳种类繁多,以上只是其中的几种常见做法。冬瓜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其药用价值广泛,适合多种人群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女子月经来潮期间和寒性体质者应避免食用生冬瓜。同时,在制作药膳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食材和做法。

三十一、萝卜

萝卜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在中医理论中,萝卜被认为味辛甘,性凉,熟者味甘,性平,具有消食、下气、化痰、解渴、利尿等功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萝卜药膳及其功效:

1、莲子萝卜汤

材料:莲子50克,白萝卜500克,蜜枣4枚。

莲子连心连皮打碎,萝卜洗净切块。

上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煲2小时,分次饮用。

功效:清热消滞,促进口疮愈合。

2、萝卜粥

材料:大米100克,白萝卜500克。

白萝卜去皮,洗净切丝,大米洗净。

二者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即可。

功效:治疗消化不良,消食下气,宽胸去痰。

3、萝卜猪肺汤

材料:萝卜150克,猪肺300克,杏仁15克。

白萝卜洗净切碎,猪肺洗净切碎,打碎杏仁。

将三种食物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炖至熟烂。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平喘。

4、萝卜排骨汤

材料:萝卜半颗,排骨350克,适量姜、葱。

将排骨切成小块,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可放少许盐,泡出排骨里的血水。

白萝卜削皮,切成小块,备用;生姜切4~5块,葱切成小段,备用。

将浸泡的排骨用清水清洗一遍,把姜、葱、排骨一起放入砂锅,掺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

用勺子将浮沫盛出。

排骨煲到45分钟后,可将萝卜倒入,放适量的盐,再煲15分钟,可盛出。

功效:健脾益气,消食除胀。

5、其他萝卜药膳

五汁饮:白萝卜汁、荸荠汁、雪梨汁各30毫升,莲藕汁20毫升,甘蔗汁60毫升。混合蒸熟后饮用,具有生津养液,清心除烦,润肺养胃的功效。

萝卜蜂蜜饮:将白萝卜洗净后挖空中心,放入蜂蜜,蒸煮后食用。适用于咳喘、痰多黏稠、咯痰不爽及食积腹胀腹痛等症状。

萝卜生姜羊肉汤:具有开胃暖胃、补益气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气血不足等人群。

萝卜鲫鱼汤:具有消脂化痰、润肺止咳、通经下乳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人群。

萝卜为性质寒凉的蔬菜,阳虚阴盛的怕冷体质及脾胃虚寒、大便稀溏次数多者不宜多食。

萝卜有“下气”的作用,先兆流产、子宫脱垂、直肠脱垂、胃下垂等患者应少吃或不吃萝卜。

萝卜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适宜高血压人群吃,但低血压人群则不宜多吃白萝卜,以免导致血压更低。

萝卜与人参药性相克,应避免和人参、党参、黄芪等补气类中药同时服用,否则影响药效,起不到补益作用。

三十二、玉米

玉米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口感香甜,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药用功效。以下是关于玉米药膳的一些介绍:

(一)玉米的营养价值

玉米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等)和矿物质(如钙、镁、硒等),还含有异麦芽低聚糖、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这些成分使得玉米在药膳制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玉米的药用功效

调中和胃:玉米味甘性平,入大肠、胃经,具有调中和胃的作用,适合用于改善胃肠道功能。

利胆:玉米能够刺激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脂肪,对于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通便:玉米中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利尿消肿:玉米具有利尿作用,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缓解水肿症状。

软化血管:玉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

防癌抗癌:玉米中的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三)玉米药膳的制作

1、玉米粥:将玉米粉与黄豆粉混合煮粥,可益气和中、益肺宁心、开胃、利尿、利胆、降血脂、降血压。这种药膳适合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食用。

2、玉米饭:将玉米与粳米、黄豆混合煮饭,具有健脾开胃、利尿润燥的作用。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和记忆力减退者。

3、玉米须茶:取适量玉米须泡茶饮用,具有利尿消肿、护肝利胆的功效。对于急慢性肾炎水肿、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四)注意事项

玉米虽然营养丰富,但主食只吃玉米会导致营养不良,因此应与其他食材搭配食用。

发霉的玉米会产生致癌物质,绝对不能食用。

在制作药膳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材和食材,并遵循适量原则。

综上所述,玉米作为一种药膳食材,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和丰富的营养价值。通过合理的搭配和制作,可以制作出多种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药膳。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时应遵循适量原则,并避免食用发霉的玉米。

三十二、黄鳝

黄鳝作为一种食材,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药膳中,黄鳝常与其他中药材搭配,以达到补气养血、温补脾胃、清热解毒等功效。以下是一些黄鳝药膳的推荐:

材料:黄鳝、猪瘦肉、黄芪。

功效:具有补气的作用,适用于气血虚弱者。黄芪作为补气圣药,与黄鳝和猪瘦肉一同炖煮,能够增强补气效果。

2.芦根鳝鱼汤

材料:黄鳝、芦根、桑寄生。

功效:具有治疗虚劳咳嗽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久咳、喘息、白痰、腰痛、肢冷。芦根清热生津,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与黄鳝搭配,能够缓解肝肾阴虚的症状。

3.鳝鱼当归党参汤

材料:黄鳝、党参、当归、牛蹄筋。

功效:能补气血、健筋骨,适用于气血不足、筋骨软弱乏力者。当归补血活血,党参补气健脾,与黄鳝和牛蹄筋一同炖煮,能够增强补气血和强筋骨的效果。

4.山药鳝鱼汤

材料:黄鳝、山药。

功效:具有滋阴清热、健脾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者及积食者。山药健脾益胃,与黄鳝搭配,能够增强健脾止泻的效果。

5.苦瓜鳝鱼汤

材料:黄鳝、苦瓜。

功效:有清热解毒、润肠补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者。苦瓜清热解毒,与黄鳝一同炖煮,能够增强清热解毒和润肠补血的效果。

6.豆腐黄鳝汤

材料:黄鳝、豆腐。

功效:能补气养血、温补脾胃、清热解毒。豆腐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与黄鳝搭配,能够增强营养价值和口感。

在制作黄鳝药膳时,应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黄鳝,并彻底清洗干净,去除内脏和杂质。

搭配的药材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选择,避免盲目搭配导致不良反应。

药膳虽好,但应适量食用,不可过量。过量食用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

以上黄鳝药膳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三十三、芹菜

芹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富含营养,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以下是一些以芹菜为主要成分的药膳及其功效:

1.芹菜粥

材料:芹菜连根120克,粳米250克,食盐、味精少许。

制作方法:将芹菜与粳米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再用文火熬至米烂成粥,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功效:芹菜粥具有降压、安神、清热等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建议每天早晚餐食用,连服7~8天为一疗程。

2.鲜芹苹果汁

材料:鲜芹菜250克,苹果1~2个。

制作方法:将鲜芹菜放入沸水中烫2分钟,切碎后与苹果一起绞汁,每次饮用1杯,每日2次。

功效:此汁能降血压、平肝、镇静、解痉、和胃止吐、利尿,适用于眩晕头痛、颜面潮红、精神易兴奋的高血压患者。

3.芹菜香菇丝

材料:芹菜200克,水发香菇100克。

制作方法:将芹菜切成段,香菇切成丝,用旺火将油烧至冒烟后,先放入芹菜煸炒几下,再放入香菇丝,加少许盐炒匀,加清汤焖一会儿,出锅前用水淀粉勾芡,加少许麻油炒匀。

功效:这道菜具有平肝、清热、降血压、保护血管等功效,非常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和神经衰弱的病患者食用。

4.芹菜煲红枣

材料:芹菜200~400克,红枣50~100克。

制作方法:将芹菜和红枣一同煲汤,分次服用。如果不是芹菜季节,可用干的芹菜头150~250克与红枣煲水饮。

功效:此汤可治疗高血压,还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膀胱炎等症的辅助治疗。

5.芹菜根炖马蹄

材料:芹菜根60克,马蹄6粒。

制作方法:将芹菜根和马蹄放入砂锅中炖水饮。

功效:此饮品具有降压、安神、镇静的功效。

6.芹菜葡萄汁

材料:鲜葡萄250克,旱芹菜250克。

制作方法:将芹菜带叶洗净,以沸水烫2分钟,切碎榨汁;将葡萄洗净榨汁,与芹菜汁对匀装入杯中备用。

功效:此汁主治年老体弱的高血压患者,每日2~3次,20日为一疗程。

7.芹菜炒鸡蛋

材料:芹菜150克,鸡蛋适量。

制作方法:将芹菜与鸡蛋一起炒熟,每天早上空腹吃。

功效:这道菜对改善老年性便秘十分有效。

8.芹菜蜜汁

材料:生芹菜1000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将生芹菜去根洗净,捣烂,榨取汁液后,加入等量蜂蜜即成。

用法:每日3次,每次40毫升冷服饮。

功效:具有降压清热的功效。

在制作药膳时,应注意食材的新鲜度和卫生状况。

药膳虽好,但也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手段,对于严重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

在食用药膳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

三十四、甲鱼

甲鱼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和食材,在药膳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关于甲鱼药膳的介绍:

(一)甲鱼的药用价值

从中医食疗角度看,甲鱼性味甘平,入肝、脾经,具有养阴、凉血、清热、散结、补肾等作用。

《随息居饮食谱》称其“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主脱肛、崩带、瘰疬、瘤瘕”。《日用本草》称其可“大补阴之不足”。

甲鱼是高蛋白食品,每百克甲鱼含蛋白17.3克、钙124毫克、磷94毫克、维生素A91国际单位,可以明显提高血浆蛋白浓度,纠正血浆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失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二)甲鱼药膳的做法

1.枸杞沙苑甲鱼汤

材料:甲鱼1只(约500克)、枸杞30克、沙苑子50克、铁皮石斛(可选)适量。

做法:甲鱼去内脏洗净切块,枸杞、沙苑子、铁皮石斛洗净用纱布包好,下锅加水煮至甲鱼肉烂,去中药加调料,吃肉喝汤。

功效:滋阴益气,适用于气虚阴亏、肝肾不足的人群。

2.鲜藕甲鱼汤

材料:甲鱼1只、鲜藕适量、仙鹤草和白茅根各适量。

做法:鲜藕切片煮水,纱布袋装仙鹤草、白茅根与鲜藕共煮约半小时后捞出,加入甲鱼,文火慢煮至肉烂,加盐及味精适量,吃肉喝汤。

功效: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月经过多、鼻血、咯血及消化道出血等症。

3.石斛党参甲鱼汤

材料:甲鱼1只(约500克)、枸杞20克、铁皮石斛6克、党参和当归各30克。

做法:甲鱼去内脏洗净切块,枸杞、当归、党参、铁皮石斛洗净用纱布包好,下锅加水煮至甲鱼肉烂,去中药加调料,吃肉喝汤。

功效:补血养阴,适用于慢性病贫血、免疫功能低下、口干咽燥、消瘦乏力的人群。

4.其他甲鱼药膳

除了上述三款药膳外,还有如甲鱼炖汤(可加入参须、枸杞等)、清炖甲鱼、红烧甲鱼等多种做法。这些药膳在保留甲鱼原有营养的同时,通过与其他食材或药材的搭配,增强了药膳的滋补效果。

(三)甲鱼药膳的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腹满厌食、大便溏泄、脾胃虚寒者不宜吃甲鱼;有水肿、胸腔腹腔积液、高脂蛋白症者也不应吃甲鱼;儿童及孕妇当慎吃;死甲鱼不能吃。

食用量:尽管甲鱼大补,也不要多吃、久吃,要防止“滋腻碍脾”,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

三十五、泥鳅

泥鳅作为一种食材,在中医药膳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性平味甘,入脾、肝经,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如补中气、祛湿邪、止瘙痒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泥鳅药膳及其制作方法:

1、泥鳅粉

制作方法:将泥鳅先清理干净,放到无油的锅里烘干,然后碾成泥鳅粉。

药用价值:泥鳅粉对消除黄疸的效果很好,可以帮助人体恢复肝脏功能,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2、泥鳅炖豆腐

取来一块豆腐,将其切成4小块备用。

取来适量泥鳅,先清除泥鳅的肋及其内脏,同时将其清洗干净。

将泥鳅稍微煎一下,再和豆腐、姜丝一起放入砂锅,加入一些清水。

用小火慢煮20分钟左右,最后放入葱花和盐,稍煮一下收汁即可出锅。

药用价值:如果患者出现了小便不畅或者淋漓不尽的情况,这道菜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同时,它还具有滋补作用。

3、泥鳅醋汤

先把鲜活的泥鳅放在清水中,滴几滴植物油在水里面,让泥鳅吐出泥土。

换水洗去泥鳅身上的黏液,再清除内脏,把水分晾干。

往锅内加入两碗清水,和泥鳅一起大火煮沸后改中火煮。

加入适量的醋,当发现锅内汤汁浓缩到一半的时候,再加入用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药用价值:这道汤对痔疮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泥鳅河虾汤

将鲜活的泥鳅放在水里,滴下几滴植物油,让泥鳅吐出身体里的泥土。

摘去泥鳅的内脏,并将其清洗干净备用。

清理河虾的虾线,把头去掉,用清水清洗几遍。

将泥鳅和河虾加入米酒和水一起炖煮。

药用价值:晚上睡觉前喝下这个汤,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非常不错。

5、其他泥鳅药膳

清汤泥鳅汤:泥鳅去内脏,清洗干净后,与姜片、葱段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再用文火炖煮,调味即可。这道汤清淡爽口,保留了泥鳅的原汁原味。

当归泥鳅汤:泥鳅和当归一同炖煮,具有补血养颜的功效,特别适合女性。

党参泥鳅汤:泥鳅与党参一起炖煮,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供营养。

花胶泥鳅汤:将花胶与泥鳅一同炖煮,丰富了汤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海鲜泥鳅汤:在泥鳅汤中加入虾、蟹等海鲜,增添汤品的鲜美风味。

这些泥鳅药膳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多种药用价值,适合不同体质和病症的人群食用。但请注意,药膳虽好,也要适量食用,并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三十六、马铃薯

马铃薯,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药用功效。在药膳制作中,马铃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下是一些以马铃薯为主要成分的药膳推荐:

1、马铃薯炖肉

材料:马铃薯400g、猪肉500g,以及葱、姜、精盐、桂皮等调味品。

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块,猪肉也切块。

将马铃薯和猪肉同入锅内,用小火炖至八成熟。

放入葱、姜、精盐、桂皮等调味品,继续炖至猪肉烂熟即可。

马铃薯炖肉不仅味美,而且具有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的功效。适用于胃寒喜暖、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病症。马铃薯的健脾和胃功能,与猪肉的滋养作用相结合,能够增强身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2、马铃薯汁

材料:马铃薯1000克。

马铃薯洗净后捣成泥状。

加入适量冷开水调匀,挤出汁液。

将汁煮沸后饮用,早晚各服1杯。

马铃薯汁具有宽肠通便、预防便秘的功效。对于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尤其有效。此外,马铃薯汁还能供给人体大量有特殊保护作用的黏液蛋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

3、蜂蜜土豆汁

材料:土豆200克,蜂蜜适量。

将土豆削皮、切碎,用榨汁机榨成土豆汁。

将榨好的土豆汁放入锅中,用小火煮至黏稠。

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后装进瓶里保存。每天早晨空腹服用两勺,然后喝1杯温开水。

蜂蜜土豆汁适合患有习惯性便秘的久坐办公族。蜂蜜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与土豆汁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缓解便秘问题。

4、番茄土豆排骨汤

材料:番茄150g、土豆250g、排骨300g、生姜少许。

番茄洗净切块,土豆去皮洗净切块备用。

排骨放入沸水中焯30秒后捞出备用。

将土豆、排骨、生姜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文火煮。

待土豆熟至将烂时放入番茄,煮15分钟后调味即可。

番茄土豆排骨汤酸甜可口,老少咸宜。具有健脾开胃、促进食欲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大便不畅的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马铃薯含有一种叫生物碱的有毒物质,主要集中在土豆皮和发芽的部分。因此,在食用前一定要去皮,并避免食用发芽的马铃薯。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很高,但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因为其含有大量淀粉。

马铃薯切后易氧化变黑,最好用水稍浸泡,但不宜久泡。

三十六、桑葚

桑椹,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食材,具有多种药膳用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桑椹药膳及其制作方法、功效与适应证:

1、桑椹粥

干桑椹30克(或鲜桑椹60克)

糯米60克

冰糖适量

将桑椹与糯米同煮。

待煮熟后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滋补肝阴、养血明目。

适应证:

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症状。

2、桑椹苁蓉枳壳粥

桑椹20克

肉苁蓉15克

枳壳10克

火麻仁、黑芝麻、松仁各15克

粳米50克

蜂蜜适量

桑椹、肉苁蓉、枳壳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煎汁去渣。

放入火麻仁、黑芝麻、松仁、粳米煮粥。

米熟后加蜂蜜调味即成。

三十七、松针

松针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膳制作方法和功效。以下是一些关于松针药膳的详细介绍:

1、松针降糖茶

材料:新鲜松针、柏叶、竹叶等量,辅以菊花、甘草、黄芪、枸杞、乌梅、山药、生地等中草药适量。

制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煎煮后储于容器中,供随时饮用。

功效:具有活血通络、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对Ⅱ型糖尿病人有显著疗效。此外,对高血脂、高血压、性功能衰退等也有较好疗效,是中老年非常有益的健康保健饮品。

2、松针茶

制法一:

将洗净的红松松针放入笼中先蒸数分钟。

取出剁碎,在太阳下晒干后,当茶叶一样使用。

制法二:

用无油的煎锅干炒松针。

用剪刀剪成1厘米的长度,干燥。

将干松针磨成粉末,滚水浸泡,即可饮用。

功效:久服可治病、健身、壮体、养颜。

3、松针花茶

制法:

松针、松脂适量,加米混煮成粥,供食用,每日3餐,每餐1碗。

或将松针用剪刀剪成1厘米的长段,倒入没有沾油的锅子中翻炒,加入一些海带粉,此茶可以冲泡,也可微煮。

功效:饮用松针花茶后,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畏寒,对夜尿症者也有帮助。此外,还有预防感冒,治疗慢性气管炎、风湿关节痛、失眠、精力倍增等作用。

4、枸杞松针粥

材料:枸杞100克、松针50克、糯米500克、白糖适量。

将枸杞、松针洗净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

取其汁加入糯米、白糖,再加水2000毫升左右煮成粥,早晚温热后食用。

功效: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明目之功效,适用于治体虚发热、头晕目赤、夜盲症等。

5、松子饭

材料:糙米3杯、红豆、青大豆少许、松子1/3杯。

糙米洗净,水中泡12个小时。

红豆、青大豆共煮备用。

将糙米、红豆、青大豆与松子同置压力锅中,撒少许精盐共煮成饭。

功效:松子饭健身强体,最宜老年人食用,具有降脂降压作用,可用于脾肺气虚、肺燥咳嗽、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症,是防治肥胖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良好膳食。

6、松子炒玉米

材料:玉米粒、松子。

先将玉米粒煮熟,捞出待用。

炒锅中放入适当素油,油烧至七成熟后加入玉米粒和松子,再加适量精盐,翻炒均匀,灭火后加入少许味精即成。

功效:松子炒玉米具有降脂降压作用,可用于脾肺气虚、肺燥咳嗽、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症,是防治肥胖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良好膳食。

7、松针料理(炸松针)

材料:松针15克、甘薯或山药若干、鸡蛋半个、麦粉1杯、盐少许、醋一小匙。

松针在果汁榨机中搅碎;甘薯或山药擦碎。

取半个鸡蛋、一杯麦粉、少许盐和一小匙醋与松针粉和薯粉混和,做成小团置于热油中炸熟即成。

功效:能降血压、健脾胃,适用于高血压体倦乏力、便溏纳少等。

8、首乌松针茶

材料:松针或松花30克、首乌18克、乌龙茶5克左右。

将松针或松花30克,用清水1000~1500毫升先煮20分钟。

再加首乌18克煎30分钟后,以去渣煮沸的药液冲泡乌龙茶(茶叶用量5克左右)。

功效:具有补精益血、扶正祛邪的功效,有较强的保健功能,特别适合从事化学性、放射性、农药制造、核工业生产及矿下作业人员饮用;放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病人、病后肝肾亏虚者,可不拘时饮服。

9、松针银杏茶

材料:银杏叶、松针等份。

取银杏叶、松针等份,洗净、晒干,混和备用。

用时,以沸水冲泡(用煮更好),当茶饮。

功效:能降压、降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机体免疫力。若经常饮用,对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极佳。

10、松针米茶

材料:油松(或马尾松、青松、赤松)的鲜松针、糯米或粳米。

将鲜松针洗净,切成1~2厘米的段,摊放散热后搓揉10~20分钟,置入容器中(传统方法为木制容器),按1000克松针加2500毫升水的比例浸泡24小时以除涩,捞出后松针再以稀糖水渍泡10小时捞出沥干。

另用糯米炒至微黄,掺于其中,共同煎煮饮用。

功效:久服有降胆固醇、调节心肌功能的作用,且有止痛、强筋和治疗风湿的功效。

11、松针酒

材料:红松针300克、烧酒1000毫升、蜂蜜半杯(约50克左右)。

将洗净的红松针沥干水份,切成段,置入消毒过的广口瓶中。

加1000毫升烧酒,半杯蜂蜜,密封于阴暗温暖处,使其发酵。

每两天开一下盖子,以除去气体,夏天约需1周,冬天2~3周,即可饮用。

功效:松针酒可当作强壮、强心剂,持续喝3~4周,对于治疗中风、高血压、失眠、健胃、血管硬化症、慢性头痛、糖尿病、风湿、神经痛、气喘、低血压、手脚冰冷、下痢等都有效。而对于心脏病及一般呼吸器官的疾病也很有疗效。

12、松针浴

材料:新鲜松针200克、布袋(或旧丝袜)。

将新鲜松针洗净,切成三段后放入布袋中(或包进旧丝袜里)。

将布袋放入热水中,即可享受芳香四溢的松针澡。

功效:松针里的维生素A、维生素C、松香酸、油脂酯酸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在冬天,洗松针浴能保持身体温暖。对于冷寒症、神经痛、贫血、神经性胃炎等症状的病人有效果,对于手脚冰冷的人有特效。

综上所述,松针在药膳中有多种应用方式,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能为日常饮食增添健康元素。然而,在食用松针药膳时,也需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食用导致不良反应。同时,对于特定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等),在食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三十八、柿叶

柿叶在药膳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主要因其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以及清热健胃、助消化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柿叶药膳:

1.柿子叶药茶

材料:柿子叶适量,绿茶适量。

做法:将柿子叶洗净,晒干(以秋季自然脱落者较好),研细末,瓷罐备贮。每天2~3次,每次取上末6克,以茶叶煎汁冲服。

功效:凉血止血。柿子叶与山楂、茶叶配伍,对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和血压较为有利,可用于防治冠心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2.柿子叶白糖粥

材料:鲜柿子叶35克,大米100克,白糖30克。

将鲜柿子叶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分,用干净纱布包好;大米淘洗干净,备用。

锅内加水适量,放入柿子叶袋、大米煮粥,熟后拣出柿子叶袋,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柿子叶味苦,性寒,入肺经,有杭菌消炎、止血降压、清心安神、利尿消肿、止咳定喘、软化血管等功效。

3.柿子叶山楂汤

材料:柿子叶10克,山楂12克,冰糖适量。

做法:柿子叶,山楂一起开水煎,加冰糖适量。

服法:代茶饮。

功效:清热生津,活血通脉。柿的叶性味微甘凉,能清热生津,据实验研究分析,其有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山楂活血化瘀、消食去脂。二者合用,能活血通脉,是心血管疾病者的常用保健饮品。

4.杞菊柿子叶茶

材料:柿子叶6克、枸杞子10克、菊花5克。

做法:将干柿子叶6克(鲜柿子叶12克)洗净,晒干,研成粗末备用。将枸杞子10克,菊花5克与柿子叶粗末同放入有盖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即成。

功效:滋补肝肾,平肝止痛,适于阴虚阳亢引起的经前头痛。

柿子叶虽然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但并非适合所有人群,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及特殊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药膳的制作过程中,应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卫生,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食材。

药膳的功效因人而异,不可过分依赖药膳来治疗疾病,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三十九、梨子

梨子的药膳多种多样,这些药膳结合了梨子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具有滋阴润肺、清热化痰、生津润燥等多种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梨子药膳及其制作方法和功效:

1.猪肉雪梨汤

材料:大雪梨两个,猪肉三两左右,大枣四枚。

雪梨切开四块,与大枣一起加两碗水先煲。

水开后加入猪肉,煲至剩大半碗水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吃肉喝汤。

功效:滋阴润燥,消痰降火。可治疗肺胃阴虚引起的咳嗽、喉干、便秘等症。

2.雪梨香蕉汤

材料:雪梨半斤,香蕉一两半,冰糖适量。

将雪梨、香蕉去皮切块,放入清水。

水开煮沸5分钟即可。

功效:生津润燥,清热化痰,醒酒解毒。特别适合作为酒后次晨的醒酒佳肴。

3.雪梨山药百合汤

材料:雪梨1个,鲜山药100克,鲜百合100克,秋葵100克,淀粉、油、盐各适量。

雪梨、山药、百合、秋葵洗净后切片。

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油,下所有食材,略炒,加盐,用水淀粉勾芡,迅速出锅即可。

功效:润肺养阴,补脾益肾。百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与雪梨协同作用,加强润肺功效。

4.雪梨茯苓瘦肉汤

材料:雪梨1个,瘦肉(或排骨)100克,白茯苓、生白术、生白芍各5克,生甘草2克,盐适量。

雪梨洗净,去核,切块;瘦肉洗净,切块,焯水。

白茯苓、生白术、生白芍、生甘草用1000毫升清水浸泡半小时,放入锅中,武火煮沸后,文火煮半小时左右,滤取药汁。

将雪梨、瘦肉、药汁一起放入锅中,煮沸后小火慢炖,至梨肉酥软,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益血,美白润肤。茯苓健脾安神,白术健脾益气,两者均可助消化,共奏“培土(脾)生金(肺)”之效。

5.冰糖雪梨菊花茶

材料:雪梨、冰糖、菊花、白茶。

将所有食材放到电饭锅内煮。

等煮到雪梨软软的、开始透明即可。

功效:润肺、止咳、清热。适合秋季气温起伏大、十分干燥的环境。

6.秋梨膏

材料:梨、罗汉果、老姜、蜂蜜等。

梨去皮擦成丝,罗汉果掰碎,老姜切丝。

将除蜂蜜外的所有原料放入锅中,煮1小时。

过滤渣滓,仅留下汤汁,继续小火熬制2小时至浓稠。

关火后稍凉,拌入蜂蜜。

功效:润肺、止咳。适合秋季食用,特别是小宝宝的家庭可以备一些。

7.桂花雪梨汁

材料:雪梨、桂花、黄冰糖。

雪梨削皮,切成小丁。

碗中倒入雪梨丁和黄冰糖,搅拌均匀后放入冰箱保鲜2小时。

倒入洗干净的桂花和雪梨汁,放凉即可食用。

功效:润肺去燥,香甜可口。

8.茯苓贝梨

材料:茯苓15克,川贝母10克,梨1000克,蜂蜜、冰糖适量。

将茯苓洗净,切成小方块。川贝母去杂洗净。梨洗净,去蒂把,切成丁。

将茯苓、川贝母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中火煮熟,再加入梨、蜂蜜、冰糖继续煮至梨熟,出锅即成。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降火。适用于热病伤阴或阴虚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等。

以上梨子药膳均结合了梨子的营养和药用特点,适合不同人群和季节食用。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体质调整药材和食材的用量。

四十、茶叶

茶叶的药膳是将茶叶与其他食材或药材结合,通过烹饪制作出的具有特定功效的食品。茶叶本身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脂等,与其他食材或药材搭配后,可以进一步增强其保健效果,形成药膳。以下是一些茶叶药膳的示例:

1、姜盐绿茶

原料:生姜2~3片、食盐4克、绿茶6克。

做法:生姜、食盐、绿茶同放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泡15分钟后代茶饮。

功效:清热润燥、和胃止吐,尤宜于口渴多饮、胃部不适、心中烦闷、多尿等症状。

2、橘红绿茶

原料:橘红、绿茶各5克。

做法:橘红、绿茶沸水冲泡后代茶饮。

功效:清肺和胃、理气化痰,尤宜于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痰多和消化不良所致的胃呆腹胀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3、菊花龙井茶

原料:菊花10克、龙井茶5克。

做法: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疏风散热、清肝明目,尤宜于早期高血压、慢性肝炎、风热头痛、结膜炎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3、灵芝枸杞茶

原料:灵芝5克、枸杞和绿茶各3克。

做法:用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健脾和胃、生津消食、化痰止咳、涩肠止泻,尤宜于暑夏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咽干口渴及久泻、痢疾等症状。

茶叶药膳的制作方法多样,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药材和食材进行搭配。同时,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食材的用量和烹饪方法,以确保药膳的功效和口感。

请注意,以上药膳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在食用任何药膳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以确保其适合您的体质和需求。

四十一、桑叶

桑叶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膳食材料,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等多种功效。以下是几种桑叶药膳的制作方法和功效介绍:

1.桑菊清心饮

材料:桑叶10克,菊花10克,灯芯草2克,甘草5克,水1000ml。

做法:将上述材料加水煮开10分钟,分次饮用,或加开水焖焗分次服。

功效:清热明目,适用于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以及心烦急躁、口干舌燥、多梦、小便黄、伴结膜充血发红、伴咽痛、舌质偏红等症状的人群。同时,也适合感冒初起有上述症状者。

2.桑叶润肺汤

材料:桑叶20克,南杏10克,北杏10克,川贝3~5克,蜜枣2枚,猪肺250~500克。

做法:将桑叶、南杏、北杏、川贝、蜜枣加水煮开半小时,然后加入洗干净并焯水的猪肺,同煮20分钟,饮汤吃肉。

功效:此汤可作为咳嗽的辅助性药膳,适用于肺热或肺燥以及咳嗽后期,症见咳嗽、干咳或痰黄、口干舌燥等症状的人群。

3.桑叶汤

材料:桑叶30克,瘦肉适量,食盐适量。

做法:将桑叶加水适量煮开20分钟,然后加入瘦肉煮熟,喝汤吃肉。

功效:清润肺脏,可用作咳嗽的辅助性药膳,但止咳效果弱于桑叶润肺汤。同时,也适用于大便干结、常口干喜饮、舌质红干苔少的人群。

4.桑菊薄荷瘦肉汤

材料:嫩桑叶250克,菊花、薄荷各10克,猪瘦肉300克,生姜片、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前三物洗净,瘦肉切片。在汤锅中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煮沸,放入桑叶、菊花、瘦肉、生姜片,续煮10分钟,加入薄荷叶,改文火煮5分钟即成。出锅前加食盐、味精调料。

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可辅治风热感冒、高血压、高脂血症,并缓解头痛眩晕、咽痛、目赤、燥咳等症状。

5.桑叶枸杞决明粥

材料:桑叶10克,枸杞子、决明子各15克,大米2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桑叶、决明子各洗净,用净纱布包好,扎紧袋口。枸杞子、大米各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1小时。粥锅内加清水约2000毫升,武火烧沸,先放入药包,煎煮20分钟后捞出。再放入枸杞子、大米,待烧沸后改文火,慢煮成粥,加冰糖(糖尿病人不加)调味即成。

功效:平肝明目、润肠通便。可辅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并缓解头昏脑涨、心烦失眠、视物昏花、口苦、便秘等症状。

桑叶虽好,但阳虚体质患者应慎用;风寒感冒、口淡、咳嗽痰稀白者也不宜服用。

桑叶的药效一般选用深秋霜降后采摘的桑叶,此时的桑叶药用质量最佳。

在制作药膳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搭配和食材,并避免过量食用。

以上药膳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四十二、杨梅

杨梅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不仅味道酸甜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以下是一些以杨梅为主要成分的药膳方,供您参考:

1、杨梅酒

原料:成熟杨梅500g,高粱酒600ml,冰糖300g。

选用成熟的杨梅,洗净后晾干水分。

将杨梅浸入高粱酒中,酒量以浸没杨梅为宜。

加入适量冰糖,密封瓶口,放置在阴凉通风处。

对症食积不化或急性胃肠炎引起的吐泻、痢疾腹泻。

杨梅酒中的杨梅具有止泻消炎的作用,而酒精则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药效。

2、杨梅蜜饮

原料:杨梅200克,蜂蜜适量。

将杨梅去杂洗净,捣烂滤出汁水。

将汁水放入砂锅内烧沸,加入适量蜂蜜和水再煮沸即成。

生津润燥,补中和胃。

对于肺燥干咳,虚劳久咳,痢疾,腹痛等病症有一定辅助食疗效果。

3、杨梅绿豆粥

原料:糯米150克,绿豆50克,杨梅30克。

糯米、绿豆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3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杨梅漂洗干净。

锅中加入约2000毫升冷水,将糯米和绿豆一同放入,先用旺火烧沸,再用小火煮至米花、豆烂。

加入杨梅搅拌均匀,盛入碗中即可。

清热解毒,健脾开胃。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与杨梅搭配能增强解暑效果。

4、杨梅马蹄利咽汤

原料:杨梅10粒,马蹄5个,排骨250g。

杨梅洗净,马蹄洗净、去皮、对半切开,排骨斩段焯水。

全部材料放入瓦锅,加水适量,煲45分钟。

加盐调味即可。

清热利咽,生津止渴。

对瘟病引起的咽干、咽痛、干咳、食欲不振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杨梅虽好,但不能多吃,一次食用最好别超过10颗。

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常出现反酸、烧心、吐酸水等症状的人来说,更要少吃杨梅,以免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

食用杨梅后应及时漱口或刷牙,以免损坏牙齿。

以上药膳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情况来决定。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四十三、河蟹

河蟹作为一种食材,在中医药膳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河蟹的药膳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调理身体,治疗一些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河蟹药膳及其功效:

1.鸡血藤炖河蟹

材料:鸡血藤30~50克,河蟹2只(约250克),米酒适量。

鸡血藤洗净切碎,河蟹洗净去腮。

先用清水文火煎鸡血藤至水减少,加入河蟹再煎至水再次减少。

最后加入米酒煮沸,调味后即可食用。

活血化瘀:鸡血藤和河蟹都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因血瘀引起的各种症状。

通经止痛:对于女性来说,这道药膳能够缓解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

保养子宫:有助于女性子宫的保养,预防子宫肌瘤等疾病。

2.螃蟹山楂散

材料:螃蟹、山楂各30克。

螃蟹和山楂焙干。

共研细末,混合均匀。

服用方法:每次15~20克,用白酒送服。

活血化瘀: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与螃蟹搭配使用能够增强这一效果。

缓解产后疼痛:这道药膳特别适用于妇人产后因血瘀引起的儿枕痛、小腹疼痛等症状。

3.蟹肉粥

材料:新鲜湖蟹2只、粳米50克,生姜、食醋适量。

粳米洗净后煮粥。

湖蟹处理干净后取蟹肉。

待粥快熟时加入蟹肉,再煮片刻。

最后加入适量的生姜和食醋调味。

滋补身体:蟹肉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能够滋补身体,增强体质。

缓解食积胃热:这道药膳有助于缓解因食积引起的胃热症状。

河蟹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孕妇应避免食用河蟹,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河蟹药膳在中医药膳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多种功效。然而,在食用时需要注意适量和搭配,以确保药膳的安全和有效性。

四十四、河虾

河虾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常被用于药膳中,以发挥其独特的滋补功效。以下是一些关于河虾药膳的介绍:

(一)河虾的营养价值

河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镁、磷、钙等营养成分。其中,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地保护心血管系统,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此外,河虾还有很强的通乳作用,对小儿、孕妇、产妇有补益。

(二)河虾药膳推荐

1、韭菜炒河虾

材料:韭菜150克,小河虾100克,花生油、食盐适量。

韭菜洗净切寸段(梗和叶分开),河虾洗净。

锅内加入花生油,先把河虾走油后捞起。

起锅爆香河虾和韭菜梗,炒到梗的颜色变深后,放入韭菜叶,翻炒10秒左右,最后调味即可。

功效:韭菜辛温,温能补足人体阳气,辛味能把阳气往外散发,有助于肝气的疏泄。搭配河虾能增强补阳温阳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肾阳虚的人群食用。此外,韭菜与河虾都有补肾壮阳的作用,这道菜也是一道简单的家常药膳。

2、黄芪河虾

材料:黄芪、河虾及其他适量食材。

做法:由于具体做法可能因个人或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这里仅提供大致思路。通常是将黄芪与河虾一同炖煮或烹制,以发挥黄芪的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等功效,与河虾的滋补作用相结合。

功效:黄芪河虾不仅可以补充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还可以益气健脾,适合需要增强体质、改善脾胃功能的人群食用。

在制作河虾药膳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适量食用,避免过量。

对河虾过敏的人群应避免食用。

在选择药材时,应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建议,确保药材的适宜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河虾药膳是一种结合了食材与药材的滋补佳品,具有多种健康功效。在制作和食用时,应注意适量、安全、科学的原则。

四十五、黄鳝

1.鳝鱼补气汤

四十六、毛芋

毛芋,也被称为芋头或芋艿,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同时在中医中也有其独特的药膳价值。以下是一些关于毛芋药膳的介绍:

(一)毛芋的营养价值

毛芋含有大量的淀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

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帮助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同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二)毛芋的药膳价值

补气益肾,和脾健胃

中医认为,芋头甘、辛、平,具有补气益肾、和脾健胃、破血散结的功效。适合脾、肾阴虚所致的食少瘦弱、久痢便血、口渴便秘、气血郁结所致的腹中癖块等症状。

古籍《滇南本草》中提到芋头“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

防治疾病

毛芋对人体的痈肿毒痛包括癌毒有抑制消解作用,可用来防治肿瘤及淋巴结核等病症。

在癌症手术或者放疗、化疗及康复过程中,芋头有辅助的功效。

芋头为碱性食品,能中和体内积存的酸性物质,调整人体的酸碱平衡,产生美容养颜、乌黑头发的作用,还可用来防治胃酸过多症。

(三)毛芋药膳推荐

1、芋头猪蹄汤

材料:芋头、猪蹄、枸杞、红枣、姜片。

做法:将芋头去皮切块,猪蹄洗净切块,与枸杞、红枣、姜片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2、芋头排骨汤

材料:芋头、排骨、枸杞、红枣、姜片。

做法:与芋头猪蹄汤类似,只是将猪蹄替换为排骨。

3、芋头鸡汤

材料:芋头、鸡肉、枸杞、红枣、姜片。

做法:同样将芋头去皮切块,鸡肉洗净切块,与枸杞、红枣、姜片一起炖煮。

4、芋头牛肉汤

材料:芋头、牛肉、枸杞、红枣、姜片。

做法:类似于上述汤品,只是将主要肉类更换为牛肉。

5、芋头鱼肉汤

材料:芋头、鱼肉、枸杞、红枣、姜片。

做法:将芋头与鱼肉等食材一同炖煮,既鲜美又营养。

6、芋艿圆子

将芋艿洗净煮至半熟去皮,剁成浆糊状,加入调料拌匀后搓成汤团形,滚上干淀粉或面粉,油炸至金黄色即可。

7、腐乳排骨烧芋艿

将芋艿与排骨一同烧制,加入腐乳等调料,口感丰富,营养美味。

8、竹笋芋艿鲫鱼汤

将竹笋、芋艿与鲫鱼一同煲汤,味道鲜美,且有益健康。

请注意,虽然毛芋药膳具有多种功效,但食用时也需适量,避免过量食用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同时,对于特定人群如孕妇、儿童等,在食用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四十七、洋葱

洋葱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以下是关于洋葱药膳的详细介绍:

(一)洋葱的药用价值

洋葱性温味辛,可温通解表,发散风寒,燥湿解毒,用于外感风寒、身痛无汗、胃寒纳呆、食积胀满等症。此外,洋葱还是良好的天然抗癌食物,含有“蒜素”及硫化硒,能够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还有促进吞噬细胞破坏癌细胞的功能。洋葱中还含有栎皮黄素、谷胱甘肽,对防癌抗癌也起重要作用。

(二)洋葱药膳的制作方法

1、洋葱糖浆

原料:洋葱100克,糖适量。

制作方法:洋葱捣烂,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取汁加糖制成洋葱糖浆。

食用方法:每天服3~4次,每次10~15毫升。

功效:杀菌止痢,适用于肠炎、菌痢等症。

2、洋葱泥

原料:洋葱30克,菜油15克。

制作方法:洋葱切碎,用中火炒熟(不加盐水),捣烂成泥。

食用方法:于每天早晨空腹服食,一次15克,连服3天,服后二小时再进食。

功效:对小儿蛔虫有效。

3、炒洋葱

原料:洋葱120克,食油适量,盐、酱油、醋、白糖少许。

制作方法:洋葱切成细丝,食油适量,旺火煎热,再放入洋葱丝翻炒,加盐、酱油和少许醋、白糖拌炒后食用。

食用方法:常佐餐食。

功效:健胃理气、降压、降血脂,可防治胃肠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症。

4、泡洋葱

原料:洋葱适量。

制作方法:每头洋葱切成2~6瓣,放入泡菜坛腌浸2~4日(夏天1~2日即可),待其味酸甜而略辛辣时即可食用。

食用方法:直接食用。

功效:健胃增食欲、增加胃酸分泌,适用于消化不良、饮食减少、胃酸不足的病人。

5、洋葱糯米粥

原料:糯米100克,洋葱适量。

制作方法:糯米放锅中煮粥,煮至快熟时加入洋葱略煮。

食用方法:趁热食用。

功效:治伤风鼻塞、妊娠胎动、产后血晕等症。

6、洋葱红枣汤

原料:红枣20枚,洋葱20克。

制作方法:红枣洗净,洋葱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

食用方法:吃枣喝汤。

功效:安神益气,可治神经衰弱、病后体虚、胸中烦闷、失眠多梦、记忆减退等症。

7、解表散寒方

原料:可口可乐500毫升,洋葱100克(切丝),生姜50克(切丝),红糖少量。

制作方法:所有原料慢火烧开约5分钟。

食用方法:趁热频频饮之。

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身重、恶寒、发热、无汗。

(三)注意事项

洋葱虽是可蔬可药的食疗佳品,但因其性味辛辣,易耗气伤津燥火生湿,故体质虚弱、痰湿火旺的人不宜过量食用。

洋葱中的刺激性物质含量高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肠胃不适。因此,胃炎患者、胃溃疡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易过敏体质的人以及患瘙痒性皮肤疾病、眼部充血患者应避免食用生洋葱。

洋葱辛温发散,对阴虚盗汗者少用,如潮热多汗、虚烦少眠、五心烦热等应避免温燥之品,以防伤阴助火。

洋葱辛温,胃火炽盛者不用,过多食用会胃肠胀气。

综上所述,洋葱药膳具有多种功效,但在食用时需注意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避免过量食用或不当食用。

四十八、大蒜

大蒜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具有独特的辛辣风味,还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在药膳领域,大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疗配方中,以发挥其独特的功效。以下是大蒜在药膳中的几种常见应用:

1、大蒜红糖水

制作方法:将大蒜去皮拍碎,与红糖一同放入锅中煮,煮开后加适量冰糖。

功效:此药膳具有补气养血、健脾暖胃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寒性体质的人群。大蒜的温性能够暖胃,红糖则能补血益气,二者结合对于改善体质有良好效果。

2、大蒜冰糖水

制作方法:将大蒜去皮后,与冰糖一同放入锅中煮。

功效:大蒜与冰糖均属于偏热性的食物,二者结合能够补中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的人群。长期食用对于改善脾胃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3、大蒜炒鸡蛋

制作方法:将大蒜去皮炒熟后,再与鸡蛋一同炒制,炒熟后加入适量盐调味。

功效:此药膳具有开胃健脾、补中益气、增强体质的功效。大蒜的辛辣能够刺激食欲,鸡蛋则富含营养,二者结合对于食欲不振的人群尤为适宜。

4、大蒜小米粥

制作方法:将大蒜去皮炒熟后,与小米一同煮粥。小米煮到一定程度后加入大蒜,继续煮至粥熟。

功效:大蒜小米粥能够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对于消化不良的人群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5、其他大蒜药膳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药膳外,大蒜还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出多种药膳,如糖醋蒜(具有健脾开胃、化积利咽的功效)、绿茶蒜(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蜂蜜大蒜(治疖灵验)等。这些药膳各具特色,适用于不同的体质和病症。

大蒜属于辛辣、刺激性食物,对大蒜过敏的人群、有胃部疾病的人群、处于腹部胀气或炎症刺激的人群、生气的人群、脾胃虚弱的人群不建议食用大蒜。

食疗仅可以辅助改善身体某些症状,无法用于治疗疾病。如果身体出现乏力、腹泻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总之,大蒜在药膳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食用时需注意适量和搭配,以充分发挥其药用功效并避免不良反应。

四十九、西兰花

西兰花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不仅在日常饮食中广受欢迎,还常被用于制作药膳,以发挥其独特的保健功效。以下是一些以西兰花为主要食材的药膳做法及其功效:

(一)西兰花药膳的做法

1、西兰花猪肉煲

食材:西兰花30克,猪腱肉400克,胡萝卜2根,蜜柚2个,洋葱丁适量。调味料包括鸡粉半匙,白糖、盐适量。

做法:西兰花洗净掰成小朵,蜜柚、胡萝卜去皮切块,猪腱肉洗净切块。锅下油烧热,放入所有食材翻炒,上色后加清水,大火煮沸,放入调味料,继续煮3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西兰花有很好的活血功能,被称作“血管的清理剂”,可有效防止血小板的凝固,促进血液循环。

2、西兰花虾仁粥

食材:大米15克,虾3只,西兰花10克,胡萝卜10克,高汤90毫升,香油、芝麻、盐少许。

做法:白米洗净磨碎,虾洗净剁碎,西兰花和胡萝卜洗净后氽烫剁碎。先将高汤倒入白米中煮,然后放入西兰花、胡萝卜和虾急需熬煮,待熬煮浓稠时放入香油和芝麻盐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提高免疫力、保护心血管系统、促进骨胳发育。

3、蒜瓣西兰花

食材:西兰花1个,橄榄油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蒜5个。

做法:西兰花洗净掰成小朵,茎的部分去老皮切块。焯水后沥干备用。热锅中倒入橄榄油,下蒜末煸香,倒入焯好的西兰花翻炒,调入盐调味后撒少许鸡精,勾少许水淀粉后起锅装盘。

功效:西兰花富含抗坏血酸,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西兰花药膳的注意事项

食材新鲜:在制作药膳时,应确保所有食材新鲜,特别是西兰花和肉类,以保证药膳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适量食用:虽然西兰花药膳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但也应注意适量食用,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身体不适。

因人而异:药膳的食用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而定,如有特殊疾病或过敏史,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食用。

(三)西兰花药膳的拓展应用

西兰花药膳不仅可以作为日常饮食中的一道菜肴,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进行创新拓展。例如,可以将西兰花与其他具有保健功效的食材搭配使用,如红枣、枸杞等,以增强药膳的滋补效果。此外,还可以将西兰花药膳制作成汤品或饮品等形式,以适应不同人群的口味和需求。

综上所述,西兰花药膳是一种营养丰富、保健功效显著的饮食方式。通过合理搭配食材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出多种美味可口、具有不同功效的药膳菜肴。

五十、包心菜

包心菜,又称卷心菜、甘蓝、蓝菜等,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在药膳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关于包心菜药膳的一些介绍:

(一)包心菜的营养价值

包心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U、胡萝卜素、叶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钙、磷、铁、硒等。这些营养成分使得包心菜在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二)包心菜的药膳功效

益肾补虚:

据《千金·食治》记载,甘蓝(包心菜)“久食,大益肾,填髓脑,利五脏调六腑”。

《本草拾遗》亦谓其“补骨髓,利五藏六腑,利关节,通经络中结气,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力,壮筋骨”。

清热利湿,散结止痛:

包心菜能清热利湿,散结止痛,对湿热黄疸、消化道溃疡疼痛、关节不利及虚损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预防胃溃疡:

包心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U样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有效预防胃溃疡。

抗癌防癌:

包心菜含有丰富的异硫氰酸丙酯衍生物,能杀死人体内导致白血病的异常细胞。

同时,它还含有多种分解亚硝胺的酶,可抑制致癌物亚硝胺的致突变作用,对预防癌症有一定作用。

调节血糖血脂:

包心菜中所含的铬对血糖、血脂有调节作用,是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理想食物。

养心安神:

适用于心火上炎引起的烦渴、失眠、耳鸣、口腔溃疡等症。

(三)包心菜药膳做法

1、养胃止痛方:

原料:生薏苡仁(薏米)100克,陈皮20克,包心菜200克,蜂蜜适量。

做法:薏米用凉水泡半日,与陈皮共煮,等煮熟烂后加入包心菜,文火煨10分钟,放温后加蜂蜜即成。

功效:此粥可缓解因脾胃不和、气血淤滞引起的胃脘疼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健胃消食方:

原料:包菜丝200克,牛肚300克,萝卜丝100克。

做法:牛肚洗净切丝,慢火炖烂;加包菜丝、萝卜丝煮熟,按个人口味调味即可。

功效:这道菜有健胃消食之效,可用于因脾胃气虚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打嗝等。

包心菜生吃食疗效果最好,即使煮熟,也不宜加热过久,以免其中的有效成分被破坏。

胃有积滞者宜慎食包心菜。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应忌食包心菜。

包心菜含有的粗纤维量多且质硬,脾胃寒虚、腹泻以及小儿脾弱者不宜多吃;腹腔和胸外科手术后、胃肠溃疡出血特别严重时及患肝病时也不宜食用。

综上所述,包心菜在药膳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在食用时也需注意适量和适宜人群。

五十一、丝瓜

丝瓜药膳是一种结合丝瓜的药用价值和烹饪技艺的食疗方法。丝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口感清脆,而且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解毒、通经活络等多种药用功效。以下是一些丝瓜药膳的具体介绍:

(一)丝瓜的主要药用功效

清热解毒:丝瓜性寒凉,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对于热病烦渴、痰喘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凉血解毒:丝瓜能够凉血,对于血热引起的各种症状,如疮疡、痈疽等有一定的疗效。

通经活络:丝瓜还能通经活络,对于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美容养颜: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能够美白肌肤、去除皱纹,是天然的美容佳品。

(二)丝瓜药膳的制作方法

1、丝瓜粥

材料:丝瓜1条,粳米50克,白糖少许。

做法:丝瓜洗净去皮,切成小丁;粳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后改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加入丝瓜丁和白糖,继续煮至丝瓜熟烂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通络。适用于疮疡痈疽、热盛末溃或已溃而毒热未清者。

2、丝瓜叶粥

材料:丝瓜叶15克,粳米50克。

做法:丝瓜叶洗净后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粳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丝瓜叶汁和适量清水,武火烧沸后改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

功效:清热凉血。

3、丝瓜花蜂蜜水

材料:丝瓜花10克,蜂蜜15克。

做法:丝瓜花洗净后入杯内,加开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倒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清肺平喘。适用于肺热喘咳、气急身热、心烦口渴等症状。

4、丝瓜速溶饮

材料:经霜老丝瓜1条,白糖500克。

做法:老丝瓜洗净后切碎,加水煎煮至较稠粘时停火,待凉后拌入干燥的白糖粉,吸净煎液,混匀晒干后压碎装瓶。每次取10克,沸水冲化后代茶频饮。

功效:对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炎等症有辅助疗效。

5、丝瓜猪瘦肉汤

材料:丝瓜250克,猪瘦肉100克。

做法:丝瓜洗净切块,猪瘦肉切片后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熬汤,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滋阴。适用于神经性皮炎属血热风盛型者等症状。

此外,还有丝瓜炒虾仁、丝瓜酥肉汤等多种丝瓜药膳的制作方法,这些药膳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多种药用功效,适合不同人群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丝瓜药膳虽然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在食用丝瓜药膳时,应根据自身体质和病情情况适量食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丝瓜性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五十二、大仙菜

大仙菜,又称落汤青或三月青,因其传说与黄大仙(或称为大仙)有关而得名,并在一些地方如兰溪等地有着独特的药膳应用。以下是关于大仙菜药膳的一些信息:

(一)大仙菜简介

名称由来:大仙菜因传说是黄大仙治病救人后的药渣作为肥料后生长,故而得名。它长得和青菜相似,但具有独特的苦味和清凉理气的药效。

外观与口感:大仙菜炒熟后青碧如玉,口感略带苦味,但回味悠长。

(二)大仙菜的药膳搭配

1、大仙菜炒千张

材料:大仙菜(三月青)、千张(豆制品)

做法:将大仙菜洗净切段,千张切丝。先炒大仙菜至断生,再加入千张丝翻炒均匀,调味后即可出锅。

药膳功效:这道菜结合了大仙菜的清凉理气和千张的丰富营养(如清肺热、止咳、祛痰、补钙等),具有清凉解毒、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2、大仙菜与风肉搭配

材料:大仙菜、梅江转轮岩风肉

做法:将大仙菜洗净切碎,过水捞干后加盐拌匀;将风肉切成薄片摆盘,再将大仙菜放置在风肉中间。这道菜融合了大仙菜的清新爽口和风肉的鲜香美味,是夏日消暑佳肴。

药膳功效:风肉具有肥而不腻的口感,与大仙菜搭配后,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一定的清凉解毒、驱湿美容等功效。

(三)大仙菜药膳的注意事项

适量食用:虽然大仙菜具有清凉解毒等药效,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因此应适量食用。

食材搭配:在搭配其他食材时,应注意食材的性味和功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个人体质:不同人的体质不同,对药膳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在食用大仙菜药膳前,最好了解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避免盲目食用。

综上所述,大仙菜药膳是一种结合了大仙菜独特药效和丰富营养的药膳菜品。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烹饪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其药膳功效,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过程中应适量、合理搭配食材,并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选择。

五十三、菠菜

菠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以下是关于菠菜药膳的一些介绍:

(一)菠菜的药用价值

菠菜性味甘、凉,入肠、胃经,具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通利肠胃等功效。它对于虚弱的人、老人大便涩滞、肠燥便秘、消渴多饮、胃热烦渴、肝热头昏目眩、肝阴虚、目昏眼花等症状均有一定的疗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脾弱易泻者不宜食用菠菜,且菠菜不宜与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腐)共煮,以免生成草酸钙影响人体吸收。

(二)菠菜药膳推荐

1、金苓菠菜汤

材料:石斛、茯苓各20克,沙参12克,菠菜400克,素汤(豆芽加水熬炼而成)800毫升,葱白、姜块各适量。

做法:石斛、茯苓、沙参以水煎取汁200毫升;菠菜洗净,切段;葱白切段,生姜切片拍松。将菠菜急焯一下捞起;炒锅放旺火上,加花生油烧热,下生姜煸赤,挑去生姜;爆入精盐,倒入药液和素汤,烧沸后倒入菠菜,汤沸调味精即可。

功效:此汤具有益胃养阴,健脾助食的功效。对于胃肠燥热,阴亏液少,食欲不振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2、菠菜粥

材料:菠菜、大枣各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粳米、大枣洗净,加水熬成粥。熟后再加入菠菜煮沸即可。

功效:此粥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养血补虚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3、菠菜猪肝汤

材料:猪肝300克、菠菜100克,枸杞10克,调味料适量。

做法:将猪肝洗干净、切片,用清水浸泡去血沫;烧开水后放入猪肝、枸杞、姜丝,并淋上少许食用油和料酒;待猪肝快熟时放入菠菜,再加入调味料即可。

功效:此汤具有滋阴护肝的作用。

4、菠菜鱼丸汤

材料:鱼丸200克、菠菜100克,调味料适量。

做法:烧开水后先放入鱼丸,鱼丸浮上来以后加入菠菜,再加入调味料即可。

功效:此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5、菠菜炒香干

材料:菠菜300克,香干2块,植物油、湿淀粉、鲜汤、麻油、黄酒、精盐、葱花、生姜末、味精皆适量。

做法:将菠菜切成段,香干切成细丝;炒锅上火烧熟,放入植物油,用葱花、生姜末炝锅,添加香干、菠菜,大火煸炒,烹入黄酒、添加味精、精盐、鲜汤,用湿淀粉欠芡,浇上麻油,颠翻出锅即可。

功效:此菜具有止渴润燥、通畅利胃、祛脂降压等功效。

在食用菠菜药膳时,需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过量。同时,由于菠菜性凉,脾弱易泻者不宜食用。此外,菠菜中的草酸含量较高,在烹饪过程中应先进行焯水处理以去除部分草酸,以免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以上是关于菠菜药膳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五十四、四季豆

四季豆,又名扁豆、豆角,不仅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还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在中医食疗中占据一席之地。以下是一些关于四季豆药膳的详细介绍:

(一)四季豆的营养价值

四季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对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有重要作用。

它还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稳定血压,对心脏健康有益。

四季豆中的钾、镁等微量元素也对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促进骨骼健康有一定帮助。

(二)四季豆的药用功效与药膳方法

1、治疗胃寒呃逆

药膳方:选用三十克带壳四季豆,生姜三片,水煎去渣,或用六十克鲜四季豆壳,水煎后加适量红糖温服,一日两次。此方法可有效缓解胃寒引起的呃逆症状。

2、治疗小儿疝气

药膳方:将四季豆研细,每次3克,以白糖、生姜汤送下,每天三次。或用四季豆炒干研粉,每次服用六克,开水送服,同样对小儿疝气有疗效。

3、缓解腰疼

药膳方:准备三十克带壳四季豆,一副猪腰子(猪肾),同煮熟食。此方法不仅适用于怀孕期腰疼,也适用于一般腰疼患者。

4、改善咳喘

药膳方:选用十五克四季豆,水煎后加冰糖或蜂蜜饮服,可有效改善小儿百日咳或老年咳喘的病症。

5、辅助治疗鹅口疮

药膳方:将适量的四季豆壳烧灰搽患处,有助于鹅口疮的康复。

6、治疗久痢

药膳方:准备适量的鲜四季豆荚,放饭上蒸熟后白糖蘸食,适合久痢患者服用。

6、益肾补元

药膳方:如四季豆猪腰汤,将四季豆与猪腰子同煮,加入适量调料,对腰酸软、遗精有辅助治疗效果。

四季豆在烹饪前需彻底煮熟,以破坏其含有的皂素和植物血凝素等有毒物质,避免食物中毒。

服用四季豆药膳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适量食用,避免过量导致不适。

在使用四季豆进行药膳治疗时,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四季豆不仅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通过合理的药膳搭配和烹饪方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四季豆的营养成分和药用功效来维护健康和治疗疾病。

五十五、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萱草、鹿葱,不仅口感鲜美,质地柔嫩,还具备丰富的药膳价值。其性味甘、凉,无毒,归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渴生津、利尿通乳、解酒毒等多种功效。以下是一些黄花菜药膳的介绍:

(一)黄花菜药膳的功效

清热解毒:黄花菜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对于口干热燥、小便不利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止血:黄花菜具有止血的功效,对于大便带血、吐血、鼻出血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止渴生津:黄花菜能够生津止渴,缓解口渴、咽干等症状。

利尿通乳:黄花菜还有利尿通乳的作用,对于小便不利、乳汁不下等症状有改善效果。

安神健脑:黄花菜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于提升和改善大脑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安神健脑,宽心除烦。

美容养颜:黄花菜对皮肤有诸多益处,能够滋润肌肤、增强皮肤弹性,并保护视力。

(二)黄花菜药膳的配方

1、黄花菜炖猪瘦肉

配方:黄花菜干品15克,猪瘦肉适量。

功效:补肾、养血、通乳,适用于肾虚腰疼、肾虚耳鸣、产妇乳汁缺乏、停乳等症。

制作方法:将黄花菜干品洗净泡发,与猪瘦肉一同炖煮,加适量调味料即可。

2、黄花猪蹄汤

配方:黄花菜若干棵,猪蹄一只,生姜、胡椒、精盐等调味料适量。

功效:行气催乳,润泽肌肤,美容养颜,消除皱纹,抗衰防老。

制作方法:猪蹄洗净切成小块,与泡好的黄花菜一同放入锅中文火慢炖,加入调味料炖至猪蹄烂熟即可。

3、黄花菜炒猪腰

配方:黄花菜、猪腰、小茴香、精盐、糖等调味料适量。

功效:温补肾阳、平肝补血,适于肾阳虚症型骨质增生症患者食用。

制作方法:猪腰洗净片开,剔除杂质部分,花刀割成腰花后焯熟。黄花菜泡发切段,与爆炒后的腰花一同翻炒,加入调味料炒匀即可。

4、黄花菜排骨猪肚汤

配方:黄花菜50克,猪骨500克,猪肚300克,红枣、干贝、姜等调味料适量。

功效:营养丰富,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

制作方法:猪骨、猪肚洗净焯水,黄花菜泡发备用。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炖煮,加入调味料炖至肉烂汤浓即可。

5、黄花菜牛肉丸汤

配方:黄花菜200克,牛肉末200克,海带、鸡蛋、生姜末等调味料适量。

功效:美味营养,滋补强身。

制作方法:黄花菜洗净焯水备用,牛肉末制成丸子。锅中加水烧开后放入黄花菜、海带和牛肉丸子煮熟,最后加入鸡蛋液和调味料即可。

食用禁忌:患有皮肤瘙痒症者忌食黄花菜。

食用安全:新鲜黄花菜含有有毒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秋水仙碱,因此不宜食用鲜黄花菜和腐烂变质的黄花菜。同时,也不要单纯炒食黄花菜,最好通过炖煮等方式来降低其毒性。

综上所述,黄花菜药膳不仅美味可口,还具备多种保健功效。在食用时需要注意食用禁忌和食用安全问题,以充分发挥其药膳价值。

五十六、田螺

田螺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药膳中,田螺常被用来制作各种具有清热、明目、利尿、通淋等功效的汤品或食疗方。以下是一些关于田螺药膳的介绍:

(一)田螺药膳的功效

田螺肉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明目、利尿、通淋等功效。在《本草纲目》等古籍中,也有关于田螺利湿清热、止渴醒酒、利大小便、治脚气、黄疸等药用价值的记载。此外,田螺还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

(二)田螺药膳的配方与做法

1、山药金玉螺汤

食材:铁棍山药250克,胡萝卜1根(约150克),玉米1根,田螺500克,猪排骨250克,红枣3枚,生姜3片。

将田螺尾部剪开,用大量清水洗净后加入盐,清洁田螺表面的污泥。

猪排骨洗净斩成小段,与田螺一同放入沸水中稍焯,捞出冲洗净血沫。

铁棍山药、胡萝卜削皮洗净切厚块,玉米去除包衣及须洗净切段,红枣去核,生姜切片。

将所有食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白酒少许,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1.5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汤性清凉,清补兼备,既可清热利水、开胃止渴、化痰止咳,又可补脾益肺、益气养血、益肾滋阴、生津润燥。适宜于秋燥时节一般人群服食(脾胃虚寒者慎服)。

2、田螺肉粥

食材:田螺肉120克,糯米100克,盐适量。

做法:将田螺肉与糯米一同煮粥,待粥熟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此粥具有滋补脾胃、清热利湿的功效,适合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小便不利的人群食用。

3、田螺外敷方

做法:田螺两枚去壳,与大蒜捣烂成泥,外敷于脐下一寸三分和两足心处。或田螺捣烂后加入麝香调匀外敷脐下两寸处等。

功效:这些外敷方多用于民间治疗热结便秘、小便不畅等症状,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食用禁忌:田螺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同时,田螺可能携带寄生虫或细菌等有害物质,因此在食用前需彻底清洗干净并煮熟煮透。

药膳选择:在选择田螺药膳时,应根据自身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配方和食材搭配。如有特殊疾病或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总之,田螺药膳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药用价值的食疗方式。通过合理的配方和制作方法,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田螺的保健功效并享受其美味口感。

五十七、枇杷

枇杷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在中医药膳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其果实、叶、花、核等部分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制成多种药膳,以发挥不同的功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枇杷药膳及其制作方法、功效:

(一)枇杷果药膳

1、枇杷百合银耳汤

材料:枇杷果80克,百合20克,银耳1朵,冰糖适量。

做法:将枇杷果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粒;银耳用凉水泡开,撕成小片。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放入百合、银耳用文火煮30分钟,加入枇杷果、冰糖煮15分钟即可。

功效:滋阴润肺、清热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阴虚咳嗽等症状。

2、枸杞枇杷汤

材料:枸杞、枇杷、冰糖、清水。

做法:枸杞、枇杷洗净备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枸杞、枇杷。用中小火慢慢熬煮,至水开后再煮1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继续煮至冰糖融化。

功效:滋补肝肾、明目补血、润肺止咳。适用于虚弱体质、乏力无力、咳嗽等症状。

(二)枇杷叶药膳

1、枇杷叶水

材料:新鲜枇杷叶5~6片,适量冰糖。

做法:将枇杷叶用水浸润使其软化;再用刷子将叶子上面的绒毛刷干净,反复冲洗,直到肉眼看不到绒毛为止,取出,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文火煮开,加入适量冰糖,煮20分钟左右即可,可当日常茶饮。

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呕。对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等症状有良好效果。注意,脾胃虚寒者及寒咳患者慎用。

(三)枇杷花药膳

1、枇杷花炖鹌鹑

材料:枇杷花15克,陈皮5克,苦杏仁15克,鹌鹑一只,食盐适量。

做法:鹌鹑洗净,切小块,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改小火再炖1~2小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化痰降气,润肺止咳。适用于迁延不愈的久咳、燥咳、咳喘,及慢支、肺气肿患者。

(四)枇杷核药膳

1、枇杷核甘草橘皮汤

材料:枇杷核15克,甘草和橘皮各6克。

做法:三物一起加水煮沸,代茶饮。

功效:甘草和中化痰,橘皮化痰祛湿,枇杷核化痰利水,对于肺经有湿热而咳痰者有很好的缓解功用。

枇杷药膳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如有严重疾病,请及时就医。

枇杷药膳的食材和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适量调整。

脾胃虚寒者、风寒咳嗽者及中焦虚寒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枇杷药膳。

在制作枇杷药膳时,应注意食材的清洗和处理,避免农药残留和杂质污染。

五十八、黄秋葵

黄秋葵,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蔬菜,不仅具有袪脂降压、通便、减肥等多种功效,还因其补肾、壮骨等特性,在药膳制作中备受青睐。以下是一些以黄秋葵为主要成分的药膳推荐:

(一)黄秋葵鲫鱼汤

鲫鱼1条

黄秋葵5个

油、盐、黄酒、姜少许

所有食材洗净,鲫鱼去鳞、去内脏、洗净,黄秋葵洗净切块。

起油锅加热,放入鲫鱼煎至两面金黄。

煎好后放入黄酒和姜片,再加少许清水煮。

煮至汤呈乳白色,放入黄秋葵继续煮3分钟。

最后放少许盐煮开即可。

健脾益肾,通利精窍。

适用于脾虚湿盛、肾气虚弱、阻滞精道所致性交不射精等症。

(二)黄秋葵炒制菜品

除了煲汤,黄秋葵还可以与其他食材一同炒制,如清炒秋葵、肉丝炒秋葵等,这些菜品同样具有强肝补肾、滋阴润燥、健脾整肠等功效。

1、清炒秋葵:

将黄秋葵洗净切片,与植物油、葱末、精盐等调料一同炒制,口感脆嫩滑润,汁液饱满。

2、肉丝炒秋葵:

将黄秋葵与猪肉丝一同炒制,加入适量调料,既美味又营养。

黄秋葵属性偏寒凉,胃肠虚寒、功能不佳、经常腹泻的人不可多食。

孕妇应避免食用黄秋葵。

综上所述,黄秋葵在药膳制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单独成菜,还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出营养丰富、口感美味的药膳佳肴。然而,在食用时也需要注意适量和禁忌人群,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五十九、乌豆

乌豆,即黑豆,在中医药膳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乌豆药膳及其功效:

1.北芪乌豆泥鳅汤

材料:泥鳅500g,黄芪(北芪)50g,乌豆(黑豆)100g,红枣10个,生姜3片。

功效:此汤具有补中益气、健脾补肾、敛汗的功效。适用于阳气虚引起的自汗症状,即日间汗出,动则大汗淋漓。

将北芪、乌豆、红枣洗净、浸泡。

泥鳅清洗冲洗,用盐揉搓,再用开水冲掉黏液,去内脏,再洗净,加少量油,煎至微黄。

将所有材料放进瓦煲,加清水1.5L,武火煮沸,改文火煲2小时,加适量盐即可食用。

2.乌豆猪骨汤

材料:乌豆(黑豆)20~30克,猪骨200~300克(猪排骨150~200克)。

功效:此汤具有补肾、活血、祛风、利湿之功效。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风湿痹痛等症状。

将乌豆洗净、泡软。

将猪骨与泡软的乌豆同置深锅中,加水煮沸后,改文火慢熬至烂熟。

调味后饮用。

3.乌豆煲猪腰

材料:乌豆(黑豆)、猪腰。

功效:此药膳主要用于治疗肾虚腰痛,症见腰以酸痛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反复发作;小便拘急,面色(左白右光)白,手足不温。偏阳虚者还可能有心烦失眠,口苦咽干,面色潮红,手心热,舌红等症状。

乌豆先泡2小时后,用压力煲煮3小时。

猪腰用白酒、料酒腌1小时后,飞水(即焯水去腥),再下煲与乌豆同煲3小时。

煲制过程中注意水量,一般5碗水煲至2碗半水即可。

放少许盐调味,因为此汤本身带有甘甜口感。

在制作药膳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适量食用,避免过量。

如有特殊疾病或过敏史,请在食用前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药膳虽好,但不可替代正规医疗治疗,如有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

六十、赤豆

赤豆,又称赤小豆、红豆、红小豆,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膳中。以下是关于赤豆药膳的详细介绍:

(一)赤豆的药理作用

性味归经: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归心、小肠经。

主要功效:具有健脾益气、利水除湿、解毒排脓的功效。甘能补脾,性善下行而利水,为滋养性食疗佳品。

临床应用:内能通利水道,使湿热下行而消肿,故可用于肾炎水肿、脚气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轻度黄疸和泻痢、便血等;外可消血热之毒,故能治疗痈肿、疮毒之症。

(二)赤豆药膳推荐

1、赤小豆粥

材料:赤小豆5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赤小豆温水浸泡2~3小时,加水先将赤小豆煮烂,再加入粳米共煮为稀粥,加入适量红糖调味。

功效:健脾胃、消水肿、利小便、止泻痢、通乳,适宜于乳汁不通或产后浮肿尿少等症,也可用于老年肥胖症见手足浮肿、小便不利、大便稀薄等。

2、赤小豆冬瓜汤

材料:赤小豆50克,冬瓜500克。

做法:将赤小豆和冬瓜加水两碗,煮沸20分钟,少加盐即可。

功效: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适宜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尿少者。

3、赤小豆鲤鱼汤

材料:赤小豆100克,鲤鱼1条(约1000克),生姜片适量。

做法:鲤鱼去鳞、去内脏,赤小豆、生姜洗净。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煲2~3小时,调味温服。

功效:健脾补气、利水消肿,用于妊娠水肿或脾虚水肿,也可用于肾炎水肿或营养不良性水肿。

4、赤小豆鸡脚汤

材料:鸡脚4-6只,猪腱子肉250克,赤小豆30克,陈皮适量,姜片适量。

做法:赤小豆提前浸泡2小时,鸡脚、猪腱子肉洗净后焯水去浮沫。将全部材料放入汤锅,加入足够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1.5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利尿消肿,对四肢浮肿、手脚沉重及腰部有重坠不适感等症状有良好疗效。

5、四红补血粥

材料:赤小豆、红米、红枣、红皮花生各适量。

做法:将赤小豆、红米、花生洗净浸泡,红枣去核。将所有材料倒入电饭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粥,最后加入红糖调味。

功效:补血养颜,适宜贫血、体虚者食用。

6、赤小豆薏仁陈皮汤

材料:赤小豆100克,薏仁100克,陈皮适量。

做法:薏仁洗净烤香,与赤小豆、清水一同煮开。小火炖煮后加入陈皮再炖十分钟即可。

功效:祛湿健脾,适合湿气重、脾胃虚弱的人群。

(三)温馨提醒

赤小豆药膳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宜。尿频、小便清长的人以及身体瘦弱的人不宜过食赤小豆。

在制作药膳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材和食材,并遵循专业医师或营养师的建议。

注意区分赤小豆和红豆,两者在形态和功效上有所差异,切勿混淆使用。

六十一、莴苣

莴苣,也称为莴笋,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蔬菜,还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在中医药膳中,莴苣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药膳的制作,以发挥其独特的药用功效。以下是一些以莴苣为主要成分的药膳推荐:

1.莴笋猪骨汤

猪棒骨750克

莴笋200克

生姜10克

葱10克

当归、参须、黄芪少许

盐适量

猪棒骨洗净后切成小段,姜切片。

莴笋去皮,切成滚刀状。

将棒骨放入砂锅中,加入水以及一半的葱姜,煮至棒骨烂后,再加入莴笋。

临起锅时放入适量的盐即可。

功效:此汤具有滋补养颜、调理气血的功效,适合女性及体质虚弱者食用。

2.莴笋炒牛肉丝

莴笋500克

牛肉(瘦)200克

酱油10克

料酒15克

葱、姜适量

将莴笋去皮切成丝。

牛肉切丝,放在酱油与料酒中腌制30分钟。

锅中倒油烧热后放入牛肉丝,大火快炒约1分钟至肉色变白,捞起沥油备用。

锅中留少许余油烧热,放入葱段、姜丝爆香,再加入莴笋丝翻炒,最后加入炒好的牛肉丝翻炒均匀即可。

功效:此药膳具有调养气血、丰胸的作用。莴笋与含B族维生素的牛肉合用,可以促进乳房部位的营养供应。

3.枸杞莴笋炒肉丝

瘦猪肉250克

枸杞20克

莴笋100克

淀粉、砂糖、酱油、食盐、味精、麻油适量

枸杞洗净待用。

瘦肉、莴苣洗净切丝,拌少量淀粉。

炒锅烧热,用油滑锅,再加入少许油,将肉丝、莴苣丝同时下锅翻炒。

加入绍兴酒、少许砂糖、酱油、食盐、味精搅匀,放入枸杞子翻炒至熟,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此药膳具有滋阴补血、滋肝补肾的功效。

4.莴笋粥

莴苣子10-15克(或莴苣适量)

生甘草3-5克

糯米或粳米100克

先将莴苣子捣碎,与甘草同煎取汁(也可以将莴苣子和甘草研成末)。

将米与煎取的汁液一起煮成稀粥。

食用方法:每日3次,3-5日为1疗程。

功效:此粥具有补脾胃、通乳汁的功效,适用于妇女产后体虚乳少或乳汁不通。

莴笋性凉,脾胃虚弱者慎食。

莴笋中的某种物质对视神经有刺激作用,有眼疾特别是夜盲症的人不宜多食。

以上药膳仅供参考,具体食用时请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六十二、鸭蛋

鸭蛋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在中医药膳中也有广泛的应用。鸭蛋药膳通过结合不同的食材和药材,可以达到多种治疗和保健效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鸭蛋药膳及其功效:

(一)滋阴清热类

1、冰糖鸭蛋羹

功效:滋阴清热、生津益胃。主治肺阴亏虚,干咳少痰,咽干而痛等。

制作方法:鸭蛋2个,冰糖50克。将冰糖捶成屑,放入大碗内,加沸水溶化,待冷后打入鸭蛋,调匀,上笼用武火蒸15~20分钟即成。趁温服食。

2、鸭蛋银耳汤

功效:滋阴润肺,适用于肺阴亏虚,干咳少痰,口燥咽干等症状。

制作方法:鸭蛋1~2个,银耳10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以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炖至银耳汤水变浓时,将鸭蛋打入碗中与冰糖一并放入银耳汤中,稍煮即可。饮汤,食银耳、鸭蛋。

(二)治疗特定疾病类

1、治疗荨麻疹

青壳鸭蛋与浮萍汤:青壳鸭蛋2个,鲜红浮萍100克,煎水连蛋服,每日2次,连服3~4日。适用于急性荨麻疹。

2、治疗咽喉炎

鸭蛋青葱汤:鸭蛋1~2个,青葱(连根)数根,加水适量同煮,饴糖适量调和。吃蛋饮汤,每日1次,连服数日。

3、治疗牙龈炎、牙痛

鸭蛋车前草薄荷汤:绿皮鸭蛋1个,鲜车前草30克,鲜薄荷15克。先将后两味药煎煮后去药渣,鸭蛋去壳后入药液煮熟,加少许盐吃蛋饮汤。每天1次,对牙龈炎红肿热痛有效。

(三)其他保健类

1、生地煮鸭蛋

功效:清热,生津,养血。适应于风火牙痛,阴虚手心足心发热等症状。

制作方法:生地适量,鸭蛋,冰糖。具体制作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鸭蛋药膳方(多种药材组合)

鸭蛋药膳还可以与其他多种药材组合,如与桑叶、川贝母、百合等搭配,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与仙鹤草、草决明等搭配,用于治疗眩晕等。这些药膳方多根据具体病症和药材功效进行搭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鸭蛋药膳虽好,但并非适合所有人群。阳虚、寒湿下痢、气滞痞胀者,以及中老年人多食久食容易加重血管系统的硬化和衰老,应谨慎食用。

鸭蛋不宜与甲鱼、李子同食,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在制作鸭蛋药膳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材和食材,并遵循正确的制作方法和用量用法。

六十三、鸡蛋

鸡蛋药膳是将鸡蛋与各种药材或食材结合,通过特定的烹饪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药用价值的食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鸡蛋药膳及其功效和制作方法:

1、枸杞蒸蛋

功效:滋肝补肾,益精明目。适用于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应酬的人,以及阳气不足、精神疲惫、腰酸背痛者。

材料:枸杞15克,鸡蛋3个。

鸡蛋打碎与枸杞搅拌。

将备好的蛋液放上锅蒸10分钟,关火即可。

2、当归煮鸡蛋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血滞气型闭经、月经不调等。

注意:当归会影响子宫收缩,孕妇、哺乳期的母亲不要食用;当归辛温助阳,血少而阴虚者也不宜使用。

材料:当归20克,鸡蛋2个。

将当归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煎半小时,捞出药渣。

将鸡蛋放入锅内大火煮,10分钟后剥去蛋皮,再小火煮10分钟。

端锅置温,即可食用。

3、艾叶煮蛋

功效:温经通络,祛寒逐湿,活血止痛。适用于虚寒体弱、关节疼痛者。

材料:艾叶10克,鸡蛋1个,生姜10克,适量红糖。

将艾叶、生姜用清水泡20分钟,鸡蛋用清水煮至七分熟,去壳。

把泡好的艾叶、生姜、鸡蛋连水一起倒入锅内,炖10分钟。

即可饮汁吃蛋(糖量可根据个人口味而定)。

4、鸡蛋鸡内金薏米粥

功效:健脾胃,缓解肠胃不适。适用于小孩脾胃不适者。

材料:鸡蛋2个,鸡内金1个,生薏米30克,粳米25克,食盐适量。

锅中加清水1.5升,加入鸡内金、生薏米、粳米,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煲半小时。

将鸡蛋打散放入食盐,搅拌均匀后倒入锅中,并不断搅拌,同煮成粥,煮沸即可食用。

5、红枣蒸蛋

功效:补气助眠,调和脾胃。适用于气血不足、烦闷失眠者。

材料:鸡蛋1个,红枣5颗,冰糖少许。

取一枚鸡蛋磕入碗中,不用打散。

把红枣均匀铺在鸡蛋上,撒入适量冰糖。

上锅隔水蒸熟即可食用。

6、护心鸡蛋羹

功效:养心护脉,降低脂肪和胆固醇水平,保护心脏。

材料:鸡蛋适量,牛奶适量,红花籽油适量。

将鸡蛋打散,加入牛奶,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搅拌均匀。

水烧开后上锅蒸,蒸制7~8分钟。

起锅后加入适量红花籽油即可。

以上鸡蛋药膳仅供参考,具体食用时请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请注意食材的新鲜度和烹饪方法的卫生,确保药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六十四、黄瓜

黄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口感清脆,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药用功效。在药膳制作中,黄瓜常被用于制作各种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生津止渴等功效的药膳。以下是一些黄瓜药膳的推荐:

(一)药膳推荐

1、黄瓜薏苡仁瘦肉汤

材料:黄瓜两斤左右,薏苡仁六十克,猪瘦肉一斤,生姜两片。

将各物料洗净,薏苡仁用清水浸泡20分钟。

黄瓜切成块状,猪瘦肉整块不用刀切。

将所有材料与生姜片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以武火煮沸,再改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暑,利水消肿,适用于夏季烦渴、小便不利等症状。

2、老黄瓜皮煎水

材料:老黄瓜皮50克。

做法:将老黄瓜皮洗净后入锅,加清水600毫升煎煮至250毫升,去渣留液。

用法:一日分两次饮服。

功效:治疗四肢浮肿、尿道炎等症状。

3、老黄瓜蜜枣陈皮猪排骨汤

材料:老黄瓜1~2条(约600克),蜜枣4个,陈皮1/2个,猪排骨600克,生姜3片。

老黄瓜洗净去瓤,连皮切成厚块。

蜜枣、陈皮浸泡去核、瓤;猪排骨洗净,斩件。

将所有材料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功效:对于烦渴、皮肤瘙痒、高血压患者来说,选择服用本方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4、山楂汁拌黄瓜

材料:嫩黄瓜5条,山楂30克,白糖50克。

黄瓜去皮心及两头,洗净切成条状。

山楂洗净,入锅中加水200毫升,煮约15分钟,取汁液100毫升。

黄瓜条入锅中加水煮熟,捞出。

山楂汁中放入白糖,在文火上慢熬,待糖融化,投入已控干水的黄瓜条拌匀即成。

功效:此菜肴具有清热降脂,减肥消积的作用,肥胖症、高血压、咽喉肿痛者食之有效。

5、黄瓜蒲公英粥

材料:黄瓜、大米各50克,新鲜蒲公英30克。

黄瓜洗净切片,蒲公英洗净切碎。

大米淘洗先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如常法煮粥。

待粥熟时,加入黄瓜、蒲公英,再煮片刻即可。

功效:此粥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热毒炽盛,咽喉肿痛,风热眼疾,小便短赤等病症。

(二)注意事项

体质适应性:黄瓜性凉,脾胃虚寒、久病体虚者宜少食,否则易致腹痛吐泻。有呼吸系统慢性病者,尤其是老年人也宜少食,以免动寒痰,导致肺寒咳嗽。

食用方法:黄瓜生食时,其有效成分保留最全,但需注意清洗干净。此外,高温煮食会使有效物质损失,因此应避免高温或加碱煮食。

黄瓜药膳结合了黄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通过合理的搭配和制作,可以达到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生津止渴等多种保健效果。然而,在食用时还需注意个人体质和食用方法,以确保药膳的安全和有效。

六十五、西瓜皮

西瓜皮,又被称为西瓜翠衣,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性凉,味甘,归心、胃、膀胱经,能够清暑解热、生津开胃、利尿消肿。以下是关于西瓜皮药膳的一些介绍:

(一)西瓜皮的药用功效

清暑解热:西瓜皮性凉,对于夏季暑热引起的烦躁、口渴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生津开胃:适量食用西瓜皮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利尿消肿:西瓜皮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有助于促进尿液排出,缓解水肿症状。

治疗口舌生疮:西瓜皮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夏季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疮有一定疗效。

(二)西瓜皮药膳推荐

1、绿豆西瓜皮汤

材料:绿豆100克,西瓜皮500克。

做法:将绿豆与适量水煮汤,沸后10分钟去绿豆,再将洗净的西瓜皮放入再煮,煮沸后放冷即可饮汤。

功效:清热解毒,除烦止渴。适用于夏季痤疮患者。

2、爆炒西瓜皮

材料:西瓜皮400克,盐、酱油、食糖、味精、辣椒各少许。

做法:将西瓜去瓤削绿皮,切成细丝;入锅爆炒,佐以盐、酱油、食糖、味精,配少许辣椒,即可食用。

功效:清暑开胃,促进食欲。

3、西瓜皮海带绿豆汤

材料:西瓜皮300克、绿豆50克、海带丝30克。

做法:材料洗净备用;西瓜皮切段备用;冷水下绿豆,大火煮沸,转小火,把豆壳捞出;放海带与西瓜皮煮25分钟;放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除烦止渴,清热解暑。适用于夏季暑热引起的痤疮。

4、西瓜白肉拌双耳

材料:西瓜白肉200g,水发黑木耳50g,干银耳5g,鸡精、食盐、麻油适量。

做法:将西瓜白肉、黑木耳切丝。干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西瓜白肉用沸水焯过后,放入凉开水中浸泡备用。黑木耳、银耳洗净,放入沸水中焯熟,捞起凉冷备用。将食材挤干水分,加入适量食盐、鸡精、麻油等凉拌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暑、滋阴润肺、凉血补血、增强免疫力、益气清肠、利尿消肿。

脾胃虚寒者慎用西瓜皮,因其性凉,可能加重脾胃负担。

西瓜皮药膳虽好,但也不能过量食用,以免影响消化吸收。

食用前应确保西瓜皮清洗干净,避免农药残留。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西瓜皮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材,还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在夏季适当食用西瓜皮药膳,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暑热、促进健康。

六十五、柚子皮

柚子皮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不仅具有独特的清香,还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以下是一些以柚子皮为主要成分的药膳推荐:

1.柚子皮炖鸡

柚子1只(隔年越冬者佳)取皮

山药50克

公鸡1只(约500克左右)

生姜适量

盐少许

先将鸡按常法洗净、切块。

将柚子皮、山药、生姜加清水适量与鸡同炖。

起锅前加盐调味。

温中益气补肺

下气消痰止咳

适用于肺虚咳嗽者,但痰热咳喘、外感表证者不宜食用。

2.蜂蜜柚子茶

柚子

冰糖

蜂蜜

柚子肉剥出备用,柚子皮切成细丝(白色部分不要),放入盐水中泡一个小时。

将柚子皮放入小锅中,加水适量,煮五分钟,去掉苦味。

再把柚子皮、柚子肉和冰糖一起放入干净的锅中,再加入水适量,大火烧开后,小火熬煮一个小时左右,煮时经常搅拌。

熬至粘稠、柚皮透亮,即可关火。放凉后加入适量蜂蜜,拌匀即可,装入密封罐中保存。

润肺止咳化痰

这款茶饮适合秋季干燥时饮用,有助于缓解咳嗽、喉咙不适等症状。

3.柚子皮煲水饮

柚子皮用开水泡,代茶饮用。

燥咳干咳无痰者,可以与川贝、梨、罗汉果、百合等煲水饮。

寒咳可同生姜、红糖煲水饮。

这种饮用方式简单方便,能够充分利用柚子皮的药用价值,缓解咳嗽等症状。

4.柚子皮配伍川贝

用一个柚皮,洗净后剥去内层的白瓤,将皮切碎。

加川贝母10克,加适量蜂蜜和饴糖入锅蒸烂后密闭储存。

每天加少量热黄酒内服,早晚各1次,每次1匙。

下气消食

止咳化痰

镇呕止呃

润肠通便

此方主要用于治疗老年性咳嗽和气喘,以及胸闷气郁、喘咳不止者。同时,对于经常口干、心烦、手足心热的阴虚体质的人也有滋阴去火、润肠通便的功效。

综上所述,柚子皮药膳具有多种功效和做法,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药膳进行食用。但请注意,药膳虽好,也需适量食用,避免过量引起不适。同时,在食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以确保药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六十六、豆腐糟

豆腐糟作为制作豆腐过程中的副产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中医理论中,豆腐糟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等功效。以下是一些利用豆腐糟制作的药膳方,供您参考:

(一)药膳方

1、防治肠胃病

方法:取豆腐糟焙干或文火炒焦,每次服5-20克,黄酒送服。治产后腹泻一般2-3次即愈。

功效:豆腐糟中含丰富的“大豆纤维”,是膳食纤维中最好的纤维素,对胃肠壁有修复作用,可改善胃、十二指肠、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2、防治脑动脉硬化

方法:紫茄、大蒜、黑木耳各1份约20-30克,切碎煮熟当佐料,然后与豆腐糟250克搅拌均匀,烧成菜肴食之,每日1餐,坚持数月。

功效:防治脑动脉粥样硬化症。

3、治疗便血

方法:豆腐糟适量,置铁锅内文火炒至焦黄色,研细。每次以红糖水送服20克,日服2次。

功效:治疗便血。

4、外用治疗脚膝风湿肿痛或疮毒

方法:豆腐糟炒热加入适量黄酒,放入砂锅内焙热,做成饼子贴于膝关节或患处。

功效:有效治疗脚膝风湿肿痛或疮毒。

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方法:豆腐0.25公斤,生白萝卜汁30毫升,蜂蜜50克。混匀后每日1剂,分2次食用,连服5~7日。

功效:化痰、止咳。

2、治疗支气管哮喘

方法:豆腐500克,麦芽糖60克,生萝卜汁1杯,混和煮沸,1日2次分服。

功效:行定喘之功。

3、治疗感冒

方法:豆腐50克,葱白5根,淡豆豉10~15克,共煮熟,趁热食用并盖被发汗。

功效:治疗感冒。

以上药膳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必要时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豆腐糟和豆腐虽然营养丰富,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对其过敏者应避免食用。

在制作药膳时,应注意食材的新鲜度和卫生状况,避免食物中毒等风险。

总之,豆腐糟作为药膳的原料之一,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通过合理的搭配和制作,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功效,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六十七、麦麸

麦麸,作为小麦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群、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因此在药膳制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种麦麸药膳的介绍:

1.麦麸粥

材料:麦麸、大米(或小米)

做法:将麦麸与大米(或小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清水煮成粥。

功效:麦麸粥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情况。同时,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此外,麦麸粥还具有清热解毒、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

2.麦麸蜂蜜糊

材料:麦麸、蜂蜜、水

做法:将麦麸和适量水放入锅中,小火煮至麦麸软化,再加入蜂蜜调味,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麦麸蜂蜜糊不仅口感细腻、味道甜美,还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群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蜂蜜本身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作用,与麦麸搭配后,效果更佳。

3.麦麸红枣茶

材料:麦麸30克、红枣10枚

做法:将麦麸拣干净,放入炒锅中微火翻炒至出香味,研成细末备用。红枣洗净后,与麦麸末一同用沸水冲泡作茶饮。

功效:麦麸红枣茶具有健脾和血、补虚养血、散瘀降脂的功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饮用。此外,红枣还含有丰富的铁质和维生素C,有助于补血养颜。

4.麦麸薏米莲枣羹

材料:麦麸、薏米、莲子、红枣

做法:将麦麸、薏米、莲子和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成羹状。

功效:麦麸薏米莲枣羹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群、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薏米具有利水消肿、健脾止泻的作用;莲子则具有养心安神、补脾止泻的功效;红枣则能补血养颜。四者搭配后,不仅口感丰富,而且具有很好的滋补和调理作用。

对于存在特殊疾病或过敏史的人群,在食用麦麸药膳前应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以上介绍的麦麸药膳仅供参考,具体制作方法和食用效果可能因个人体质和病情而有所差异。在食用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就医咨询。

六十八、荞麦馃

荞麦馃,作为一种以荞麦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其药膳价值主要体现在荞麦本身的营养和药用功效上。以下是一些关于荞麦馃药膳的详细介绍:

(一)荞麦的营养价值

荞麦是一种富含营养的粗粮,其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和玉米,且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的。此外,荞麦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以及矿物质如镁、钾、钙、铁、锌、铜等。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荞麦的药用功效

1、治疗肠胃疾病:

2、改善痢疾:

3、调理妇科疾病:

4、缓解皮肤问题:

5、治疗其他疾病:

(三)荞麦馃的药膳制作

虽然直接关于“荞麦馃”这一具体食品的药膳制作方法可能因地域和习俗而异,但基于荞麦的上述药用功效,可以将荞麦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成具有药膳功能的食品。例如:

荞麦饼:将荞麦面加水和成面团,擀成薄饼后烙熟或煎熟。可搭配蔬菜、肉类等食材一同食用,既美味又健康。

荞麦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或其他过敏性物质,可能导致某些人的过敏性反应。因此,有食物过敏者应谨慎食用。

荞麦不易消化,故在食用时应适量,避免过量食用导致消化不良。

综上所述,荞麦馃作为一种以荞麦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其药膳价值主要体现在荞麦本身的营养和药用功效上。通过合理的搭配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出既美味又健康的药膳食品。

六十九、榛子豆腐

(一)榛子豆腐的组成与制作

榛子豆腐的主要原料是榛子,经过一系列加工后制成类似豆腐的食品。其制作过程可能包括榛子的筛选、浸泡、磨浆、过滤、煮沸等步骤,最终得到口感细腻、营养丰富的榛子豆腐。

(二)榛子豆腐的药膳功效

1、调节血糖:

榛子豆腐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具有一定帮助。这一点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理中尤为重要。

2、抗氧化与维护肌肤健康:

榛子豆腐富含维生素E、多酚等抗氧化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它们也有益于皮肤健康,能够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和氧化损伤,有助于减缓衰老过程,保持肌肤的弹性和光滑。

3、预防便秘:

榛子豆腐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预防便秘,并有助于维持饱腹感。这对于改善肠道健康、预防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4、强化骨骼:

榛子豆腐中的钙质可以帮助维持骨骼的健康,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这对于中老年人群以及需要补充钙质的人群来说尤为重要。

5、其他潜在功效:

榛子豆腐还可能具有降低胆固醇、促进心血管健康等功效。然而,这些功效的具体程度和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三)食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适量食用:

尽管榛子豆腐具有多种健康功效,但也需要适量食用。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热量过剩、消化不良等问题。

均衡饮食:

榛子豆腐应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来食用。在享受其美味和营养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搭配其他食物,确保摄入各种必需的营养素。

特殊人群注意:

对于糖尿病患者、便秘患者等特殊人群来说,在食用榛子豆腐时需要注意控制摄入量和搭配其他食物。同时,对于存在过敏史的人群来说,在食用前需要进行过敏测试以避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榛子豆腐作为一种药膳食品具有多种健康功效和营养价值。然而,在食用时也需要注意适量、均衡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THE END
1.营养价值不输羊肉,比牛肉便宜鸭肉香菇青椒老鸭汤破鸭姜母1.香菇焖鸭 2.盐水鸭 3.啤酒鸭 4.滋补老鸭汤 5.青椒烧鸭肉 6.姜母鸭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9286QC0553TDUQ.html
2.冬季养生美食杰熏鸡配对双全热锅加l汤匙油,加入洋葱和西红柿略微翻炒,再加入冬荫功汤包及椰汁,用筷子搅拌使其溶化,加水2杯半煮沸,但不盖锅,以中火慢炖10分钟至味道出炉,然后放入调味品和之前处理好的鱼头一起煮至熟透,大约需要10分钟,不需盖锅翻动均匀,最终将整碗菜肴盛盘上桌。 https://www.hgddesks.cn/mei-shi-gong-lve/585913.html
3.枯燥秋天煲汤https://www.coffee.cn/caipu/post/45310.html
4.海底椰煲汤做法功效与作用海底椰煲汤做法功效和禁忌赤小豆煲汤的几种常见做法.docx 赤小豆煲汤的几种常见做法赤小豆外形和红豆很相像,用赤小豆也能够做出很好的药膳,赤小豆常见的做法就是煲汤 页数:2页格式:docx下载文档 14种营养煲汤的简单做法样稿.doc 养生骨头汤菜谱莲藕排骨汤材料:猪小排、莲藕各500克、姜1块调味料:盐、米酒少许制法:1、莲藕先用刀平拍https://www.taodocs.com/topdoc/109379-0-0-4.html
5.鲁菜菜谱大全炸赤鳞鱼 清汤蝴蝶竹荪 炸蛎黄 烧菊花牛鞭 ?红烧干贝 干贝四宝 干贝萝卜球 鸡汁干贝?汤菜类?纱窗明月汤 胡椒海参汤 沙锅趸皮 木樨汤 辣汤 三鲜汤 榨菜肉丝汤 清汤鱿鱼卷?氽虾蘑海 氽捶鸡片 清氽赤鳞鱼 清汤蝴蝶海参 清汤怠耳鸭舌 清汤干贝鸡鸭腰 清汤鲍鱼 清汤全家福?清汤芙蓉黄管 清汤干贝菊花菇https://wenku.baidu.com/view/a037ec95bc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ef.html
6.阳西母猪场9月份菜谱调查55. 黄花菜汤 喜欢不喜欢 56. 紫菜蛋花汤 喜欢不喜欢 57. 芥菜咸蛋汤 喜欢不喜欢 58. 枸杞叶汤 喜欢不喜欢 59. 金针菇汤 喜欢不喜欢 60. 冬瓜汤 喜欢不喜欢 61. 黄豆骨头汤 喜欢不喜欢 62. 赤小豆骨头汤 喜欢不喜欢 63. 连藕骨头汤 喜欢不喜欢 64. 五指毛桃骨头汤 喜欢不喜欢 65. 玉米红萝卜骨头https://www.wjx.cn/xz/282770586.aspx
7.水鸭土茯苓薏米芡实汤的做法菜谱香哈菜谱为您提供水鸭土茯苓薏米芡实汤的做法图文步骤讲解,内附水鸭土茯苓薏米芡实汤的做法所需材料和烹饪时间介绍,以及水鸭土茯苓薏米芡实汤的做法技巧和窍门提示,让您轻松做出美味佳肴。https://m.xiangha.com/caipu/90176271.html
8.名方小柴胡汤的应用探讨结核, 或肿痛色赤, 或寒热往来, 或日 晡发热, 或潮热身热, 默默不欲饮食, 或怒火口 苦, 耳聋欬嗽, 皆用此小柴胡汤药; 呕而发热者, 小柴胡汤主之; 阳明病, 发潮热, 大便 溏, 小便自 可, 胸胁满者, 小柴胡汤主之; 阴证不得有汗, 今头汗出, 故知非少阴也, 可 与小柴胡汤, 等等。 三、现代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028/09/1101923000_1101923000.shtml
9.清热祛湿汤食谱大全去除体内湿气有什么方法→MAIGOO知识做法:土茯苓、祛湿豆、赤小豆均浸泡、洗净,陈皮去瓤;猪瘦肉洗净,切块,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约一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有清热、祛湿、解毒的功效,同时亦是暮春初夏时家庭祛湿健脾的养生汤水,且男女老少皆宜。 https://m.maigoo.com/goomai/184835.html
10.{餐饮管理}家里必备的家常菜谱瞬间变厨师25.鲜蘑鸡茸菠菜 原料:罐头鲜蘑 300 克,鸡肉 150 克,菠菜心 20 个,鸡汕、精盐、味精、鲜姜、水沉粉各 适量,鸡蛋清 2只,鸡鸭汤 100克,牛奶少许。 制法:鸡肉用刀背砸烂,抽去筋:剁成细泥,放在一个碗内;姜去皮,切成极细的细未,用 水泡上,取出其汁;菠菜心剥去泥根,洗净。鸡泥内加入牛奶搅匀,接着https://doc.mbalib.com/view/94a9a72f96b534dd86a9e1d5026c18e3.html
11.淮山水鸭汤怎么做淮山水鸭汤的做法水鸭半只 、 淮山半根 、 赤小豆适量 、 薏米适量 、 扁豆适量 、 芡实适量 、 荷包豆适量 、 陈皮一瓣 、 姜2片 烹饪步骤 步骤1/7 小贴士 薏米和扁豆我都是洗干净,再用白锅翻炒,这样祛湿功效更好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https://m.douguo.com/cookbook/2424804
12.常用简易素食菜谱265种142、双红南瓜汤 主料: 南瓜 500克 辅料: 枣(干) 20克 调料: 赤砂糖 10克 制作工艺 1. 把南瓜法净去皮,切成块状;红枣去核; 2. 红枣、南瓜、红糖一起放入盛水煲中,煮至南瓜烂熟即可。 相关人群 晚期孕妇 健康提示 此汤菜具有健肺、补中益气的作用。 友情提示: 1、南瓜:南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钴和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046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