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春季新学期开学的有利时机,泸水市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联合泸水市司法局等政法部门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法治教育系列活动,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导向、引领作用,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
进行“菜单式”普法
活动中,各校法治副校长、宣传人员结合学校实际,围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食品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禁毒知识、预防电信诈骗等内容,进行“菜单式”普法。
市场监管部门宣传人员围绕“如何认识和预防食物中毒”,向学生普及油炸食品、垃圾食品、过期食品、变质食品、“三无”食品等有害食品的类型,让学生学会如何辨别有害食品,远离有害食品。
同时,详细讲解了食物中毒的症状和急救方法、遇到问题如何投诉举报,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良好饮食习惯。
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民法典将伴随大家的一生。活动中,法治副校长向学生阐述了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
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官们向学生普及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着重讲解了当遭受家庭暴力、遗弃、虐待、歧视时,应该采取什么途径救济和维权。
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官告民”控辍保学案例,解析义务教育的规定和意义,使学生们了解到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违反义务教育法的家长将受到相应处罚。
结合青少年特点开展宣传
活动期间,交警讲解了交通信号灯、警示标识及文明乘车、文明行走等安全常识,深刻剖析交通事故案例,使学生认识到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危害和后果。
结合青少年的思想、心理及行为特点,民警运用“早婚早育、未婚先孕”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对青少年如何防范性侵害、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学校如何开展德育教育等,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案例分析告诫学生
禁毒警用“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来概括和讲解毒品的危害,通过案例分析,告诫学生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派出所民警结合平时办理的诈骗案件,有针对性地宣传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危害及预防知识,普及常见的诈骗手法、作案方式及电信诈骗的防范技巧。
及时开展“开学第一课”法律进校园宣传活动具有重要教育意义。此次活动着重运用“以案释法”的宣传方式,通俗易懂地向广大学生普及法律常识、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