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风雅情境,可谓是东方美学的巅峰时期;
宋朝文化的兴盛,也彰显着现代人对宋代生活美学的追崇。
以宋为名,还原东方精致生活美学
有多少人想过着宋词里“烧香点茶,挂画插花”的雅致生活,可宋人到底是如何生活的呢,银庐给出了答案...
初识银庐是被它“像宋人一样生活”的slogan吸引,可如宋人一样生活,首先应像宋人一样热爱生活。
古人好雅,宋人亦如此,而除了“雅”,宋人对生活,还有着至深的爱与尊重。闲时,邀上三五好友,吟诗作画,雅集宴饮,自在而又惬意。
银庐的宋式意境空间来自创始人周子铃,她醉心古法川菜和中国美学,因欣赏被西方誉为“东方的文艺复兴”的宋代,开始四处探访名师,专研古籍,一点一滴的搭建起极具宋式风貌的银庐;
成功将宋式生活照进了现实。
银庐·古法川菜所获餐饮业荣光
银庐自创立以来,接连荣获<金梧桐·年度餐厅><2022年成都米其林推荐餐厅>等嘉誉,这些都是外界对银庐,于周子铃·宋式美学的肯定。
尔雅东方,邈远情致
银庐亭立于麓湖水城景区,环湖岛屿,天然的清幽之境,再加上宋式空间的加持,宋人风雅的意蕴油然而生;水天一色的景象,让人身心宁静。
穿戴着宋式服饰,乘坐着江南船舫上岸,一座中式雅苑坐落眼前。临湖而居,意象山水,引人入画;
此刻,我已成为画中人。
古色原木铺设餐厅,素瓷餐具、蜀绣、以及四处陈列着书法字画,均在映射古宋人的生活场景;
在餐厅的二楼包厢可透过四周的透明玻璃,清风作伴,望向波光粼粼的湖面,颇有一番“庭前看花”的意境。
有山有水,花鸟点缀,这里得到每一处都充盈着志趣高雅的浪漫气息。
宋代四艺“点茶、焚香、插花、挂画”的融入,现代人也能切身体验到文人墨客的风雅乐趣。一壶好茶待友人,一缕馨香缓忧思,一支芳华静沉思,一幅字画寄情谊,难怪宋词多以婉约闲适为主。
银庐以禅,雅,意为营造空间。
包厢的名字全都取自李清照的词,虽都是宋式风貌,却又各有特点;溪亭包厢临窗而坐,明窗碧湖,好生安逸......
千龄包厢以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为背景
蓬莱包厢内部构筑着微缩版《千里江山图》实景
入目之处,皆可见宋式风韵流转;
宋式之美,不仅美在视觉之美和志趣之美,更有味觉之美。
臻选食材,重现古法美味
不时不食,顺时而食;银廬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之道,衍承宋宴,以宋词的理念为背景,邀请宋史专家和川菜大师设计菜谱。
将存世食谱中的宋代特色菜肴进行复原和适当创新,从宫廷到民间的美食,按照古法烹饪,采用时令食材,呈现独具腔调的宋式古法川菜。
宋人好雅,曲水流觞,焚香抚琴;宋人好食,尤其中意各类小吃。
银庐·推出春季小吃宴席,让古早的食学承沿回归,来自上河帮菜系的传统名小吃,臻选春季鲜食材,重现成都公馆菜形制,制作出精致的中式小吃。
来自春天的精致生活,由此开始。
开席盘·十二巧碟
巧碟又称“围碟”,是川菜筵席中的一种规格体现;十二巧碟,所盛均为素瓷装盘,每个单碟均选用不同食材、不同刀功、不同味型的凉菜进行呈现。
酸甜、鲜香或是麻辣,十二巧碟一并概括,无论你是地道川西味,或是南北咸、甜口,这十二味的其中滋味总能满足你。
开席盘·翡翠春卷配鸡丝凉面
中国民间素有将吃春卷称为“咬春”的习俗,咬春寓意新春之后,万事顺遂。
融入了青汁的春卷皮,呈精致的福袋造型,内里包裹的是四季里的各类应季时蔬,不同时节,自然能尝到不一样的味道,此番,我们尝到的便尽是“春”的味道。
青丝口味偏淡,附配的川式风味凉面,倒是补充了这份清淡,前菜于此,自是引得胃口已开。
汤品·春笋蚕豆金丝面
由川菜大师张中尤亲授,做法极为考验厨师手、眼、身、法步的功底。
在技法上传承大刀金丝面的工艺匠心,经过8小时吊制的高级清汤中,加入春季时令春笋、蚕豆,鲜香自是不用说,入口即是春日清香之感。
中盘·百鸟归巢
川菜高级筵席经典名菜当属《百鸟归巢》,由川菜大师舒国重亲传,将四川知名小吃糖油果子和经典名菜辣子鸡结合,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米线筑巢,双鸟报喜的姿态更显吉祥寓意。
圆乎乎的糖油果子,放在这盘菜中结合意境,倒是像极了是这两只鸟儿所孵的“蛋“;干椒爆炒辣子鸡,味道香辣,这道可谓是一桌菜里的C位,尤为突出,令人过喉不忘。
热菜·五彩素绘
五彩素绘,如名字般五彩靓丽,上桌前便被其艳丽的色彩搭配所吸引。
食之味感清冽,汤清味鲜,软嫩的五彩时蔬由浅渐深的打开味蕾,小吃席吃到现在,确实需要这么一道清汤热菜过渡口感。
小吃·蒸蒸糕
银庐重拾传统手工艺,遵循传统制法以米和糯米为原料,按9:1的比例用对窝捣,入锅炒制。将米粉与手工馅料蒸制,口感松软,适微甜口,糕体有韧劲。
在中国人的吃食观念里,糕=“高”,此小吃也寓意着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小吃·鸳鸯叶儿粑
木工雕刻的红色小盒里,打开是成都的传统名小吃叶儿粑,不过银庐给它取了一个更有韵味的名字——鸳鸯叶儿粑。
鸳鸯也取自于形,咸口风味,馅足皮糯,川西人家最爱的小吃,在银庐自然是少不了的。
小吃·钟水饺拼担担面
钟水饺是四川红油水饺的代表,复制酱油是其灵魂,也是成都独有的味道。
担担面在成都有上百年历史,银庐中点李师傅,为精通面点制作的担担面第五代传人;以用当季槐树嫩叶榨成汁和入面中,然后手工反复碾压擀制面,呈现在食客面前的担担面根根翠绿,寓意意气生发。
小吃·牛肉焦饼醉八仙
牛肉焦饼,像极了升级版的成都街边小吃“牛肉锅盔”,样貌如同一朵绽放的玫瑰,食色俱佳;麻辣牛肉和酥脆的饼皮搭配,可以说是成都小吃的官配了,焦饼干口再配上传统的四川汤碗,口感交融,丰富适口。
醉八仙是传统的四川糖碗,传闻是八仙过海成仙前吃过的糖碗,银庐选用源自青城山的醪糟加入时令水果、小汤圆熬煮,使果酸与酒香进行巧妙融合,清甜又解腻。
小吃·琉璃烧麦
与之传统烧麦相比,银庐的琉璃烧麦,兼具鲜味,时蔬和虾肉的结合,整个食器本身就是一个小蒸炉,经热气蒸煮更不易串味,吃一口便能感知到其中的纯粹滋味。
一壶清茶,尽享中式悠闲
下午时光总是充满无尽慵懒和闲适,一杯茶饮、一碟小食,三五好友,一顿下午茶时光便出来了。
说起下午茶,如果你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咖啡、提拉米苏、马卡龙这样的西式下午茶上面,或许你应该了解一下中式下午茶。
中式下午茶,发于唐,兴于宋。
中式下午茶文化,区别于西式下午茶精致辉煌的牌面,更讲究对茶和点心形式的加工。虽然两者注重点不同,但都是“以茶配点”的饮茶习惯。
银庐推出的中式下午茶,带着浓郁的宋式特点;邻座湖畔,砖红色的食盒透着古韵,精致的中式糕点一摆出来,鲜明的色泽便激起了口腹之欲。
银庐的下午茶选用传统的中式糕点,精巧的工艺,各有特色的味道,在充满东方美学的空间,享受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