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十字花科荠属植物),又名护生草、地菜、地米菜、菱闸菜等,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田野、路边及庭园。以嫩叶供食。其营养价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种多样,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荠菜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早在公元前300年尽荠菜的记载。
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人工栽培以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为主,冬末春初均可。传统习俗则是在特定的日子吃鲜美的荠菜煮的鸡蛋。味道鲜美,用来包饺子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药材名称荠菜
拼音JìCài
英文名ShepherdspurseHerb,HerbofShepherdspurse
别名荠(《别录》),护生草(《纲目》),芊菜、鸡心菜(《医林纂要》),净肠草(《植物名实图考》),菱角菜(《广州值物志》),地米菜、鸡脚菜(《贵州民间方药集》),假水菜(《陆川本草》),地地菜、烟盒草(《四川中药志》),上已菜、荠只菜、蒲蝇花(《闽东本草》),香善菜,清明草,饭锹头草、香芹娘、香料娘、香田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枕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植豉菜(《广西中草药》)。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罂粟目
科十字花科
属荠菜属
种荠菜
族独行菜族
二名法Capsellabursa-pastoris
出处出自《千金·食治》《纲目》:荠有大小数种,小荠叶花茎扁,味美,其最细小者,名沙荠也。大荠科叶皆大,而味不及;其茎硬有毛者,名菥蓂,味不甚佳。并以冬至后生苗,二、三月起茎五、六寸,开细白花,整整如一,结荚如小萍而有三角,荚内细子如葶苈子;其子名差,四月收之。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sellabursapastoris(L.)Medic.[ThlaspibursapastorisL.]
采收和储藏3-5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荠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0-50cm。茎直立,有分枝,稍有分枝毛或单毛。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具长叶柄,达5-40mm;叶片大头羽状分裂,长可达12cm,宽可达2.5cm,顶生裂片较大,卵形至长卵形,长5-30mm,侧生者宽2-20mm,裂片3-8对,较小,狭长,呈圆形至卵形,先端渐尖,浅裂或具有不规则粗锯齿;茎生叶狭被外形,长1-2cm,宽2-15mm,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两面有细毛或无毛。总状花序项生或腋生,果期延长达20cm;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匙形或卵形,长2-3mm,有短爪。短均果倒卵状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长5-8mm,宽4-7mm,扁平,无毛,先端稍凹,裂瓣具网脉,花柱长约0.5mm。种子2行,呈椭圆形,浅褐色。花、果期4-6月。
生态环境生长于田野、路边及庭园。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或栽培。
性状鉴别主根圆柱形或圆锥形,有的有分枝,长4-10cm;表面类白色或淡褐色,有许多须状侧根。茎纤细,黄绿色,易折断。根出叶羽状分裂,多卷缩,展平后呈披针形,顶端裂片较大,边缘有粗齿;表面灰绿色或枯黄色,有的棕褐色,纸质,易碎;茎生叶长圆形或线状被外形,基部耳状抱茎。果实倒三角形,扁平,顶端微凹,具残存短花往。种子细小倒卵圆形,着生在假隔膜上,成2行排列。搓之有清香气,味淡。
性味甘;淡;凉
①《别录》:“味甘,温,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涩,温,无毒。”
③《日用本草》:“味辛甘,凉平。”
归经肝;心;肺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阴、太阴,足厥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12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汁点眼。
【荠菜的功效与作用】
荠菜的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肾结核尿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高血压病,感冒发热,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乳糜尿,肠炎。
荠菜的作用
①治痢疾:一。荠菜叶烧存性蜜汤调(服)。(《日用本草》)二。荠菜二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阳症水肿:荠菜根一两,车前草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涩浊:甜葶苈(纸隔炒)、荠菜根等分。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陈皮汤嚼下。(《三因方》葶苈大丸)
④治内伤吐血:荠菜一两,蜜枣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⑤治崩漏及月经过多:荠菜一两,龙芽草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⑥治暴赤眼、疼痛碜涩:荠菜根,捣绞取汁,以点目中。(《圣惠方》)
⑦治眼生翳膜:荠菜不拘多少,洗净,焙干,碾为末,细研,每夜卧时,先净洗眼了,挑半米许,安两大眦头,涩痛莫疑,(《圣济总录》)
⑧治小儿麻疹火盛:鲜荠菜一至二两(干的八钱至一两二钱),白茅根四至五两。水煎,可代茶长服。(《福建民间草药》)
【荠菜的图片】
【荠菜的各家论述】
1.《别录》:主利肝气,和中。
2.《药性论》:烧灰(服),能治赤白痢。
3.《千金·食治》:杀诸毒。根,主目涩痛。
4.崔禹锡《食经》:补心脾。
5.《日用本草》:凉肝明目。
6.《纲目》:明目,益胃。
7.《现代实用中药》: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头痛、目痛或视网膜出血。
8.《陆川本草》:消肿解毒,治疮疖,赤眼。
9.《南宁市药物志》:治乳糜尿。
10.《广西中药志》:健胃消食,化积滞。
【荠菜的临床应用】
1.预防麻疹:荠菜全草2斤,加水2斤,浓煎成1斤。每周1次,每次服100ml,预防服药150人,发病7人;对照组130人,发病56人。
2.治疗乳糜尿:取荠菜(连根)4两至1斤洗净煮汤(不加油盐),顿服或3次分服,连服1-3月。观察9例,服药后乳糜尿最快的3-4天即有改变,最迟的45天才由浓而淡,由淡而清,终获治愈,经9-30个月的观察,未见再发。另有一例乳糜血尿,服药4日后,腹痛即觉减轻,尿液恢复正常(包括肉眼及显微镜检查),连续治疗2个月,本年中未见复发。
3.治疗产后流血:用鲜荠菜1两,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治疗3例,均有效。
【荠菜的药理作用】
1.对子宫的作用:荠菜有类似麦角的作用。其浸膏试用于动物离休子宫或肠管,均呈显着收缩。全草的醇提取物有催产素样的子宫收缩作用。全草的有效成分,能使小鼠、大鼠离体子宫收缩。煎剂与流浸膏均能兴奋动物子宫,对大鼠离休子宫(未孕),兔在体子宫(己孕及未孕),猫在体子宫(未孕)都能加强其收缩。用相当生药0.08-0.8g/kg静脉注射于子宫造痿兔,可见子宫收缩加强,肌紧张度及频率略增;煎剂灌胃(相当生药5.263g/kg)亦如此。兴奋子宫的有效成分,溶于水及含水醇,不溶或极难溶于纯醇、石油醚、无水乙醚或无水氯仿。荠菜提取物对未交配过的豚鼠子宫也有较强作用(鲜汁和干药差不多)。
3.对心、血管的作用:荠菜的醇提取物给犬、猫、兔、大鼠静脉注射,可产生一过性血压下降,此作用不被80μg/kg阿托品所拮抗。全草的有效成分也能使鼠、猫、免、犬有一过性血压下降,亦不能被阿托品拮抗,但能被Prone-thanol所抑制;心电图无变化,对在位犬心及离休豚鼠心脏的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它还能抑制由哇巴因引起的离体猫心的纤颤。兔静脉注射荠菜提取物可降压,但不能翻转肾上腺素的作用。荠菜煎剂或流浸膏挥发液,对麻醉犬有短暂降压作用,若先用阿托品可对抗血压的下降。静脉注射干燥荠菜浸液,可使犬血压迅速下降到原水平40-50%。也能使小鸡的血压下降。蛙下肢血管灌流荠菜醇提取物(20%-0.5ml)无作用;干燥荠菜浸剂,高浓度(10%)使血管收缩,低浓度(2%以下)使血管扩张。醇提取物对犬的下肢血管为扩张作用。早先认为其降压作用与所含胆碱及乙酰胆碱有关,但在荠菜醇提取物中未见此二物,而发现一个不同于乙酰胆碱的季铵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