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工作情况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按照文件精神,积极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总结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局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二)公开权利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今年,我局尚未收到权利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

(三)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今年,未发生就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三)结合工作新形势,进一步更新信息公开政务网站。我局根据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做好信息公开的维护和更新工作,确保工作连续不间断。主动更新信息公开的政府信息,如商务信息、招商信息等。我局政府信息公开按照形式服从内容、方便公众办事和监督的原则,除上政务网站予以公开以外,还利用xx市招商网站以及告示牌等形式予以公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明年,我局将按照《xx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做好局机关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推动全市信息、新闻业的创新发展和繁荣进步,为“创新xx”、“和谐xx”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同志们:

这次全市商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十一次全委会、市委经济工作会和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年和“十二五”时期商务工作,明确“十三五”全市商务发展总体思路,安排部署***年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市商务局党组向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会上,市政府张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代表市商务局做工作报告。

一、***年及“十二五”全市商务工作简要回顾

***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商务厅的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全市商务系统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突出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着力培育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搞活流通,完善管理,扩大消费,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商务运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7.49亿元,同比增长9%,目标总量和增速位于全省第二;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23909万元,同比增长37%,增速位居全省第二,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三)抓消费扩内需,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在全市启动消费提速计划,依托传统节日,引导限额以上企业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扩大消费总量。积极组织开展了“崆峒区‘换季商品展销促销会’”、“崆峒区‘广成山庄自驾游度假基地’活动”、“***百昌‘五一’同庆劳动节促销活动”,***地方名优特色产品展示展销宣传推介活动等大型促销活动。全年共举办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重点消费增长活动31项,各类大型卖场及重点商贸企业开展促销活动159次,极大丰富和满足了居民节日市场需求;通过“限上企业抓增长,上限企业抓入库,接近限额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等有效措施,完成了限上商贸企业的建档入库,实现了跟踪服务和目标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市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紧盯传统节假日等消费高峰,积极引导促进高端餐饮企业转型升级;培育消费市场新业态,积极顺应消费新模式和新趋势,不断提升电子商务拉动消费的作用。

(五)抓创新求突破,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科学论证编制了《***市“十三五”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市“十三五”服务贸易业发展规划》,研究提出重点建设项目110项,项目总投资160亿元,为全市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积极抓建中国“丝绸之路”国际清真食品用品贸易港项目建设,筹建清真食品检测认证中心、清真高端食品研发中心等主要功能区;组织实施了***伊通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清真食品加工企业升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247万元;深入开展了全市民办养老机构现状的调研,引导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加豫月嫂、三替公司等4户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办培训班10期,鉴定合格家政服务员1000多人,有效提升了家政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组织***金江副食公司、***市伊通牛肉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参加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临夏国际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博览会等省内外展会,进一步扩大了餐饮服务企业对外交流。

(六)抓监管促规范,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加强商务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围绕酒类商品、成品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二手车、典当、拍卖等特种行业和重点领域,累计出动商务执法车辆275台(次),执法人员427人(次),检查各类市场、企业、门店780多个,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23起,公开查处案件12起;组织开展了“百城万店讲诚信”系列活动和“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有力打击了侵犯侵权假冒行为,商务领域市场监管持续加强。同时,强力推进全省酒类商品流通监管和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项目,争取市级、***县、***县成为全省试点,落实到位资金40万元;依照法定程序,圆满完成市酒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工作;组织参加了全省真假酒鉴别业务培训班和赴外地学习考察任务,为整顿规范酒类市场夯实了基础;深化商务领域改革,规范市场准入制度,下放了酒类批发许可证审批权限,简化公开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经过***年全市上下积极努力,“十二五”全市商务发展顺利收官。过去的五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全市商务工作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并举,发展质量有效提升;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并重,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坚持抢抓机遇与强化服务职能结合,商务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度融合。

五年来,社会消费平稳增长。通过实施家电下乡促消费活动,全市300多个家电下乡网点累计销售各类产品94.25万台,实现销售20.4亿元,兑现补贴2.36亿元;积极开展健康养老及家政服务培训,累计培训服务人员3419名,进一步拉动家庭消费,扩大了社会就业;积极利用品牌节庆活动,餐饮、休闲、娱乐设施提档升级,发展壮大,促进了假日消费再增长;积极落实扩大消费政策,促进城乡消费增长方式转变,努力顺应消费新模式,大力促进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不断拓展电子商务在特色农产品、中药材、工艺品、机电等方面的应用,有效促进了全市社会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开通了“商务预报”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完善内贸流通统计监测体系,增强市场运行调控。“十二五”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691.77亿元,年均增长15%。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

五年来,商贸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加快陇东商贸物流中心21个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完成投资30.8亿元。积极培育冷链物流、仓储配送、农超对接和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提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企业实施大宗农产品标准冷链仓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800多万元;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省列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配送中心11个、乡镇商贸中心5个、直营店和乡镇示范店50个、农家店1837个及400个农家店信息化改造工程,全市建成县乡农贸市场65个,累计落实各类商贸发展扶持项目50多项,落实国家扶持资金6000多万元。

五年来,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主动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抢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有利时机,一方面积极扶持进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逐步扩大与中西亚国家的经贸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另一方面推动基地规模化建设、集约化经营、品牌化发展,***县苹果类产品生产基地荣获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十二五”期间,全市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2150.70万美元,落实各类外贸发展资金1602.90万元,全市具备自营进出口经营权资格的企业达到67户,新增外贸企业和进出口总额实现同步增长。

二、全市商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十三五”商务工作思路

当前,全市商务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增长动力重构和发展方式转换的新阶段。“十三五”我国经济转型的历史性特点十分突出,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以转型改革促发展是基本趋势。激发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空间,为商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经济转型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严峻的挑战,转型需要“创关”。全市商务发展面临着居民消费需求总体偏弱、外贸增长动力不足等困难和问题。扩大消费难度加大。由于受消费结构变化和社会需求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消费品市场增长乏力,重点商品销售和餐饮住宿市场低迷,同时受收入增长限制,居民消费意愿减弱,即期消费难以增加;社零总额增速放缓;稳定外贸进出口难度加大。受国内需求不足和我市外贸结构制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压力加大,县区进出口总额发展仍不平衡,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对农产品的依赖性强,国际竞争力较弱;外贸企业普遍存在信息不畅、国外市场发展空间狭小、国际经贸人才缺乏、“走出去”企业面临更多的国际市场挑战等问题;消费品进口受制于税收、流通渠道等因素,尚难形成较大拉动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对外开放形象和经济发展水平。

以上这些既是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又是发展面临的良好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和理解,用足用活各项利好政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增强商务发展内生动力。

“十三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向西开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战略机遇,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稳中求进,快中求好,以着力构建陇东旱码头暨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为重点,狠抓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努力促进消费增长,积极推进电商扶贫,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统筹内外贸协调发展,促进商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主要目标是:力争到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4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外贸出口总额达到38506万元,年均增长10%;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35%,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1%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达90%以上。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外贸进出口比重超过10%;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

重点任务是:繁荣壮大商贸物流业,切实抓好陇东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义乌国际商贸城、工业园区综合物流中心、***金果博览城等专业市场和商贸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发展信息快递、仓储配送等配套产业,加快商贸物流业集约集群发展;积极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电商扶贫工作,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县区、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建设。

三、***年商务工作重点任务

***年预期目标是: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完成195.24亿元,增长10%;进出口总值计划完成26300万元,增长10%。

(一)落实改革举措,增强商务发展内生动力。要立足自身实际,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变化,把商务领域推进流通发展改革作为提升商务工作的着眼点,准确掌握我省向西开放的前沿动态,主动创新管理,不断完善商务发展体制。继续推行内贸领域项目竞争管理模式,择优委托实施项目、拨付资金,向市场体系建设、健康养老、向西开放等重点项目倾斜;完善商务领域项目库建设,要对便民市场、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和仓储设施等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产业关联性、经济效益等进行严格审核,加强对项目资金的跟踪问效和绩效考核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扩大国内贸易,着力拉动消费增长。引导限额以上企业结合中秋、十一黄金周等主要节假日继续实施重点消费增长计划,大力开展百货电器促销展、商贸企业互动促消费、工业品下乡促消费、网络便利促消费等活动;结合我市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引导商贸企业与金融企业拓展银行卡信用支付功能,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汽车等热点商品消费;签约实施苏宁云商模式,建立本地化统一结算电商平台,推进商贸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扩大网络消费;抓好公车制度改革和淘汰黄标车等政策机遇,促进汽车消费和商旅消费;坚持开展限下转限上重点企业培育和库内结构调整,积极探索统计新模式,力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应统尽统。

(三)突出提质增效,强化商贸体系建设。继续实施***金果博览城、******陇东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省政府确定的全省8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和大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以政府股权投资方式争取更多扶持资金;抓好“十大工程”陇东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加快义乌国际商贸城等重点商贸设施建设,结合商业网点布局,培育发展信息、快递、仓储、配送等配套产业;紧紧依托我市陕甘宁交汇区交通枢纽和农产品集散地的区位优势,围绕“县级配送中心、乡农贸市场、村便民市场”三个全覆盖建设目标有序建设改造一批具有公益性质的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肉菜市场、社区便民店等县乡便民市场建设项目,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完善不同层级、布局合理、便民惠民的标准化城乡市场体系。支持市内重点商贸物流企业拓展网络销售渠道,促进传统商贸物流业转型升级,使其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大众创业就业的新平台。

(四)发展新型业态,加快电商扶贫步伐。加快实施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建设和功能完善,促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整合发展,指导各县(区)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突出电商扶贫措施规划到村、落实到户、增收到人。***年,在***、华亭建成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成立电子商务协会;全市建成39个贫困乡电商服务站,164个贫困村建成电商服务点和物流、快递服务点,确保完成精准扶贫电商支持年度计划。扎实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实施好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程;继续深化与国内省内知名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合作,集中力量推广“苏宁模式”,扩大我市特色优势农产品网上销售规模,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五)促进消费创新,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推广“互联网+回收”新模式,推动再生资源行业转型升级,崆峒区要全力支持***振辉公司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全省现场会顺利召开做好前期准备;加快物流配送,实施《***市“十三五”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市“十三五”服务贸易业发展规划》,提升市内商贸物流重点企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引导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积极争取健康养老试点项目;推动城市商业智能化,探索构建线上线下互动的体验式智慧商圈,完善智能消费互动、物流配送等功能;支持互联网企业服务实体展会,打造网上交流对接平台,提高会展服务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深入实施国家“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加快***工业园区综合物流中心国家级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重点推进项目实施,推行物流、信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旅游休闲、养生养老、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在线化,促进线上交易和线下服务相结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引导传统流通服务企业信息化改造,促进连锁经营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提升消费水平,加快三产发展。

(六)落实优惠政策,扩大对外经贸合作。进一步落实促进外贸稳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外贸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贸易促进平台,稳定外贸增长,实现优进优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扩大进口,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企业线上线下结合,积极引进和承接外向型加工企业,外贸、外经、外资联动开拓国际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建立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企业的业务指导,推进贸易综合服务,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争取外贸基地政策扶持,有效推动基地规模化建设、集约化经营、品牌化发展,以基地带动全市出口创汇;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融入向西开放大门户,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发展对外劳务,加快走出去步伐,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七)强化安全生产,规范优化营商环境。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加大监管排查力度,确保市场供应;加大对侵权假冒、商业欺诈、商业贿赂等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市场、重点商品的监管,积极开展酒类商品、拍卖、典当、成品油、再生资源回收、报废车辆回收、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等商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特别是加强典当、拍卖特种行业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商务领域市场安全;发挥12312商务投诉举报热线作用,提升监管效能;加快酒类流通监管网络平台和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商务诚信体系建设步伐。

谢谢大家!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外资方面:1、新增工商注册外资。1-5月份,全市新增工商注册外资13571万美元,完成任务指标(8亿美元)的16.96%,同比增加54.55%。其中新批项目11个,工商注册外资1.0939万美元,占总量的80.61%(其中制造业项目7个,工商注册外资0.7868亿美元,占总量的71.93%,服务业项目2个,工商注册外资0.1271亿美元,占总量的11.62%。农业项目2个,工商注册外资0.18亿美元,占总量的16.46%);增资项目5个,工商注册外资0.2631亿美元,占总量的19.39%。2、实际到账外资。1-5月份,全市实际到帐外资7050.186万美元,完成任务指标(4.5亿美元)的15.67%,同比减少17.98%。其中制造业项目到账外资5977.355万美元,占总量的84.78%;服务业项目到账外资1073.2万美元,占总量的15.22%。

(二)外贸方面:今年1-5月份,全市进出口总值36401万美元,其中出口26297万美元,进口1010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降17.4%和增长144.1%。预计1-6月进出口总值可达4.6亿美元,出口3.4亿美元,6月当月进出口约1亿美元,出口约8000万美元。

二、主要工作

(一)改进方法措施,调整工作思路,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上台阶

1、走出去,做好宣传推介工作。

认真做好投资环境推介会的组织和举办工作,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和推介会的组织和举办工作,积极拜访国际知名企业,今年上半年,先后参加了达索猎鹰中国航空专家研讨会、XX谈会亚洲公务航空展、中国国际进口商品博览会等专题博览会和展会,不仅拓宽了招商渠道,也很好的宣传推介了我市投资的软环境。以“XX接轨上海经贸活动周”和“第十二届中国茶叶节暨第八届天目湖旅游节”为契机,召开投资环境推介会,积极宣传,提高我市的知名度,吸引了同时,上半年,我局领导还赴欧、美、日开展境外招商活动,捕获一批新项目信息,推进在谈项目的落户。

2、引进来,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和落实。

针对招商引资项目,接待好每一批来访客商,跟踪好每一个项目信息。上半年我们促成了荷兰沼气发电工程项目落户。目前,正在全力跟踪服务的项目有来自德国的飞机发动机收购项目、运动型飞机合资生产、铝再生循环;来自荷兰的温室系统、污水处理设施、节能建筑等20个项目。

3、沉下去,做好落户企业的定制服务。

始终坚持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客商的宗旨,将服务意识深化到招商引资的每个环节。通过多种形式,了解投资商在咨询、投资、生产、经营及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以及各种意见和建议。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积极同有关部门进行协商,设法加以解决;好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及早落实。

(二)强化服务措施,力促外贸发展。

1、提供信息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上半年,我局共为企业联系广交会、华交会和日本大阪商品博览会等国际展销会近20个,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搭桥铺路,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争取更多订单。

2、提供政策服务,为企业争取更多发展资金。深入开展“双送”活动,把国家对进出口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信息及时向进出口企业通报。上半年,帮助企业申报各类项目62个,申请进口设备5家贴息17套。

3、提供保姆式服务,扩大进出口规模。坚持认真做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手续,1-6月,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15家,变更35家。为外资和生产企业备案加工贸易合同99个。

(三)强力推进市场建设,认真落实惠民工程。

一是坚持市场运行监测分析。坚持年、季、旬定时采集粮食、饲料、农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四大类样本数据及时网上直报外,并经常督促其他两个监测系统9家企业按时上报各监测点数据。

二是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落实上报今年我市农家店发展计划35个,其中扬子广场有限公司15个,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20个。三是大力推进“家电下乡”工作。加强服务,完善监管,家电下乡工作,取得明显实效。据统计,1-6月全市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9033台,销售额4731万元,比去年分别增长7.42%和8.43%。四是全力投入我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结合我市“xx”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与南京财经大学合作,多次进行实地调研论证,编制规划,目前已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五是加大商贸流通领域企业安全经营督查,促进商务经济健康发展。及时召开全市各大商贸流通企业主管安全领导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实施了我市商贸流通领域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安全生产管理组织落实情况和台账记录情况。

(四)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力度,努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1、切实搞好肉品安全,确保百姓吃上放心肉。

一是按要求督促屠宰场的升级改造,促进屠宰场硬件建设。召开生猪屠宰场改造专题会议,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确保生猪屠宰场升级改造有序进行;二是加强部门联合执法,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联合农林、工商、卫生、质检、公安等部门对全市大型超市、肉制品加工企业、大型冷库、生猪屠宰场点和农贸市场开展不定期检查,上半年,共检出病害猪206头,没收不合格肉品416公斤;三是注重宣传,增强全民食品安全参与意识。结合“3.15”、“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制作宣传展板15块,发放宣传资料1650份,有效提升全民的法制观念和肉品安全意识。

2、加强酒类监管工作,促进酒类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认真抓好酒类零售许可证制度,严格市场准入,不定期对流通环节及门店进行检查,使酒类流通随附单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强酒类市场检查,加大打假力度,采取不定期突击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大监管力度。三是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在执法过程中,积极向经营户宣传讲解酒类监督管理条例、法律、法规。四是加强和酒业协会的合作,充分利用酒业协会这个平台加强酒类监管工作。

3、搞好成品油管理,维护市场秩序。

一是搞好成品油经营企业的年检工作,顺利完成了对全市77座加油站(点)成品油经营企业的年检。二是加强与成品油经营企业的联络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油供应。三是做好成品油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准确报送成品油月报表、市场运行监测周报表,做好新建加油站的申报工作。

4、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初见成效。

对全市涉废企业进行年度审核管理,要求其网上申报备案并换领新的登记证明;结合药品季报工作和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对食品、药品等重点商品生产流通秩序进行了集中整治;完成了对全市商贸流通企业进行了商业预付卡和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的两项检查。

三、存在问题

2、招商方式和手段不够创新主动。

3、与各乡镇招商中心以及区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还不够,第一手的资料数据偏少。

4、两大开发区、“三园”的利用外资时序进度严重滞后。

5、缺乏大项目的支撑。

6、已批准的企业进展欠佳。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为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我们将科学分析当前形势,进一步咬定目标,开拓创新,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抓实抓好当前商务工作。

1、加大服务力度,促进外贸出口增长。一是深入持久地开展“双送”和帮扶活动,及时向外贸企业反馈省和市的新政策,动员小微企业参加出口信保,把6月增长补贴通知到每家外贸企业;二是积极落实上级各项外贸扶持政策,为企业争取更多发展资金。通过组织企业培训,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外贸发展资金,下半年,重点做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申报和切换商务发展资金的分配工作(我市XX年切块资金分到263万元);三是全力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组织参展,力争为企业争取更多订单,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四是充分挖潜,理顺关系,壮大进出口规模。加强服务协调,提高服务效能,充分利用政策优势,重点做好军荣箱包的出口回流工作,促进华鹏变压器早出口多出口,推动罗地亚加大出口规模。

2、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一是大力推进产业招商。围绕全市生产力布局,重点结合“一区三园”规划,明确产业定位,依托产业地图,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招商思路,转变招商方式,开展产业招商;二是不断加强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提高招商人员的素质,掌握招商引资的本领,引导鼓励招商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转变招商方式,主动开展招商工作;三是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与各镇区、其他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提供必要的协助配合,并及时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服务全局,服务镇区,服务企业。

3、转变发展观念,明确产业定位,加快推进招商载体建设。坚持把开发区作为引进、生成项目的重要载体,按照我市一区三园的产业布局,坚持“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加快整合区镇资源,全力推进高端装备(通航产业)、绿色能源、健康产业、电子、软件产业园和低碳小区建设进程,不断提高园区对外资大项目的承载能力;深入推进镇区共建模式,加快标准厂房建设进度,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形成错位发展态势,推动各镇区加快“千亿元区百亿镇”的步伐。

4、紧盯项目抓批办,全面梳理催到账。根据全市“五个一批”项目,排出项目进度表,专人负责跟踪,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推进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注册,注册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同时结合XX年度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发动商务、工商等部门对往年注册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根据出资期限,督促欠缴企业资金到帐。全市力争工商注册外资和实际到帐外资两项指标全面完成市下达的任务指标。

6、加强考核督查。按照“周督查、月例会、季考核”,“以周促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原则,进一步加大督查密度、奖励幅度,在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考核奖励意见的基础上,再分别给予不同档次的奖励,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今年以来,我市商务运行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态势,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和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2%,预计全年将突破4500亿元;实现国际贸易总额增长11.8%,预计全年将达到1060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增长10.3%,预计全年将达到77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规模的50%,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综合排序中位居前八位;实际引进内资增长11.7%,预计全年将达到1850亿元,位居全省首位;截至今年9月底,对外投资累计协议金额272.8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全年新增量可达60亿美元。

一、工作主要特点

市商务局坚持以国际城市战略为引领,积极推进内外贸、内外资、走出去与引进来、投资与贸易“四个融合发展”,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商务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迈上新台阶。

(四)投资与贸易融合发展,传统对外贸易运行模式加快向现代国际贸易新体系转型升级。在商务部支持下,我市在全国率先推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三位一体”现代国际贸易指标体系,前三季度实现国际贸易总额822.6亿美元,其中货物进出口占比69.2%、增长19.6%,服务进出口占比12.9%、增长18.5%,境外投资贸易营销额占比17.9%、增长11%。我市在全国外贸百强城市中位居第12位,今年首次进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前10强。全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初见成效,自去年获批设立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贸易额累计达278.9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7.3%。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实现进出口71亿元、增长1.3倍。推进实施自贸区战略地方经贸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今年上半年,我市对5大自贸区伙伴出口商品受惠货值27.1亿美元,享受自贸协定项下关税减让金额10.2亿元。举办政策知识培训6期,培训受惠企业超过800家。双向投资带动国际贸易提升发展,前三季度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进出口总额1853.3亿元、增长14.1%,占全市的49.1%;“走出去”企业贡献进出口增量592.4亿元,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18.8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实现进出口168亿美元,占全市的30.5%。

(五)深入实施国际城市战略,引领提升城市全域营商环境水平。对标欧美、日韩等18个先进国家(地区)先进理念、标准和模式,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领域100项重点工作逐项分解落实到80余个部门和区市,推进落实国际城市战略实施纲要、指标体系和行动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经验,加快“放管服”改革,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宜居宜业宜游的营商环境。据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世界城市评级报告,在入选的361个世界城市中,青岛市由入围的第267位快速跃升至第143位,青岛的档次由六年前报告评级“高成长性”,直升两级跃升至“Gamma+”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消费市场网购新模式与实体店传统零售方式融合发展不够,现代消费市场增长动力不足。二是中小企业受资金、人才影响,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尚未形成。三是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行政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四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化人才不足成为制约企业“走出去”的瓶颈。

三、市民意见建议办理情况和工作打算

20,全市商务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为商务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切实做到“一岗双责”。严明党的纪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永葆商务干部队伍的先进性战斗力。转变工作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快推进商务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三大动能转换工程”,以开放促改革、增动力、谋发展,努力在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上走在前列。

(一)实施消费发展动能转换工程,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立现代消费经济增长驱动新体系。按照“一业一策”的思路,以“双百千”工程为平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和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培育消费新领域新模式新业态,全面推进现代流通市场体系、时尚商业体系等“十大体系工程”建设。内外贸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国外安全优质消费品进口规模。提升商贸流通领域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推进商务部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取得实效。

(二)实施开放发展动能转换工程,推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建设,建立现代产业招商新体系。深入实施“内外资互动发展”现代产业精准招商战略,创新以资引资、资本招商新机制。继续开展招商大走访活动,深化与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深入实施国际城市战略,打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融合发展的开放新战略,充分发挥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平台引领作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深化与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城市务实合作,完善青岛境外工商中心全球设点布局。深化推进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地方经贸合作机制,推动开发区机制体制和管理模式创新、产业升级。在中高端消费、现代供应链、服务外包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三)实施外贸发展动能转换工程,积极申办青岛自由贸易港,提升推进现代国际贸易运行新体系。培育外贸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加快青岛口岸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外贸“优质优价优进优出”新战略。继续在广交会开展“通商青岛、品牌之都”全球营销活动,培育一批过亿美元“外贸品牌小镇”。抢抓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机遇,全力推进申办青岛自由贸易港区。壮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平台,发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打造服务外包城市品牌,推动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积极推进青岛西海岸现代国际贸易运行示范区,全面推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境外投资贸易等“三位一体”的现代国际贸易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这次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和市第九届党代会、全市经济工作会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研究形势,对今年全市商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务工作,在对去年成绩予以肯定的同时,也对今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市政府张元明副市长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市商务局作工作报告。

一、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去年,全市商务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开展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商务工作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出口与实际利用外资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商务工作良好开局。

全年出口额达131亿元,增长12%,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占全省的份额提升了0.4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8.3%。新批和备案外商投资企业26家,实际利用外资1.71亿美元,增长9.3%,增幅位居全省第四,占全省份额保持稳定。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63亿元,增长9.6%。一年来,我们重点推进了五个方面工作:

年,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贯彻《准则》和《条例》,切实履行“两个责任”,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为商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深入开展简政放权,做好“放管服”工作,能下放的权力全部下放,将负面清单之外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建立“双随机”机制,规范商务行政执法,全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我们落实“马上就办”精神,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今年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商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和奋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市商务局,对大家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对标找差,积极应对挑战和压力

虽然我市商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也应当看到,商务发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是外贸出口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全市外贸出口还是以外贸流通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流通型出口额共占全市的比重达80%。流通型出口容易受政策影响,保持外贸出口年年增长,市、县两级财政支出压力巨大。除了永安、沙县、尤溪、明溪生产型企业出口等出口结构有所改善外,其它县的生产型出口占比都较低。生产型出口龙头企业比较少,去年全市出口额千万美元以上的生产型企业只有10家,占生产型出口企业总数的5.6%。

二是外企对接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引进好项目、大项目少,去年新批和备案的26个项目中,投资总额超亿美元的项目没有一个。部分县项目储备和客商资源少,从批办项目看,清流7个,批办最多,梅列、宁化、将乐、大田、尤溪各3个、永安2个、三元和沙县各1个,多数县面临“无米下锅”困境,还很多靠调剂来完成任务。随着存量的减少,利用外资的压力将加大。

三是扩大消费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全市26家汽车4S店经营普遍不景气,汽车类限上零售额仅增长1.9%,增速比全省低9.8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6.3%,降幅全省(-6.7%)最大。退出统计的限上企业较多,目前上报退出限上企业65家,新发展限上企业规模普遍小,这都将影响社零指标任务的完成。

四是电子商务发展需进一步创新。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工作不够规范、进展缓慢,对照国家绩效考评要求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差距,“一中心五体系”没有健全。适销网货少,我市多数电商企业销售当地的农特产品,但因品牌建设、文创包装等方面滞后,产品附加值空间较小,利润低,影响了电商企业做大。物流成本高,电商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不平衡,成为我市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

在认清形势和压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商务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有利因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百年不遇的重大变局,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国家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央大力支持福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也将给我们带来政策“红利”。省委、省政府也将进一步加大对我们苏区老区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我市“海丝”核心区腹地支撑建设,特别是随着我市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一系列政策、部署的落实,我市商务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一定要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坚定发展信心,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把今年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三、聚焦重点、真抓实干,推动商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7年我市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省、市党代会、市“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商务工作会议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促、“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内贸创新与外贸转型并重,深化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我市商务和口岸发展水平,实现全市商务工作稳中有进,再上新台阶。今年全市商务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外贸出口增长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2017年,我们要盯紧“六点”,着力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五)以打造区域物流中心为发力点,推动物流标准化建设。一是加快试点建设。要结合三明物流发展实际,以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平台为中心,以打造“市县乡村”四级物流配送体系为基础,以提升物流仓储配送智能化、一体化水平为抓手,以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为目的,明确专项资金使用方向,研究出台扶持政策,带动全市快消品、农产品、药品、超市百货、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更多企业参与物流标准化试点建设。二是打造区域物流中心。以三明陆地港为依托,建立完善公共保税仓、进出口监管仓、检验检疫库、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请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升级(B型)保税物流中心,将三明打造成为集加工、保税、仓储、配送为一体的区域性口岸物流中心。三是推进物流项目建设。重点支持“互联网+物流”项目建设,支持物流园区加快升级改造,鼓励企业建立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改造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产地预冷和集配中心、销地低温配送中心、冷藏仓储、低温运输车辆购置、冷藏配送专柜配置等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建设改造项目。

(六)以服务协调为支撑点,营造优质发展环境。一是优化外贸环境。扎实推进与海关、检验检疫、国税、外管等部门的协作,及时沟通情况、反映问题、解决问题,便利企业出口收结汇,加快退税进度,加快企业资金周转,缓解企业资金困难的压力。二是优化招商环境。年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省里的贯彻落实意见也将于年后颁布,我们要抓紧研究制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积极营造惠商安商的环境。三是打造法制化营商环境。要进一步规范商务执法,提升队伍素质水平,提高执法工作水平,认真组织开展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营造公平竞争、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四是加强协会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各类商(协)会建设,发挥沟通政府与企业桥梁纽带的作用,为会员企业提供行业动态、政策咨询、活动交流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商务领域各行各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改进作风、夯实基础,加强商务工作保障

(一)抓党风廉政。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廉政教育、廉政谈话提醒等制度,落实好“五抓五看”要求,全面履行“两个责任”。坚守清正廉洁的底线,完善规章制度,用好、管好商务发展资金,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抓项目谋划。项目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从一定程度上讲,地方发展的差距就体现在项目建设上的差距,而项目建设上的差距则源于项目谋划上的差距。谋划项目的实质,是谋发展、谋转型、谋机遇。因此,我们要把项目谋划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要将工作项目化,项目团队化,强化项目谋划的意识,提高项目谋划的能力,进而为大干项目、干大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抓“马真精神”。要落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强化工作速度、强化工作效率、强化工作主动性。要加强商务队伍建设,在日常工作中推行一线工作法,开展科长讲坛,建立干部联系企业、联系项目机制,锻炼培养复合型商务干部,提升干部队伍履职服务能力。要加强内部管理,深入开展“慵懒散”专项治理,严肃工作纪律,持续推进作风建设。要结合党建工作,组织开展“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学习教育活动,营造“立即办、马上办、办的好、办的快”的干事创业氛围。

(四)抓责任担当。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施正向激励,综合运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树立先进典型等激励方式,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干部队伍担当尽责,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要全力强化执行落实,厘清责任清单,明确重点,加强督查督促,以“钉钉子”的精神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到位。

(五)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无小事,要时时抓、刻刻抓,常抓不懈。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督促商贸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各类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这五项举措要想落到实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相信,全市商务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能科学谋划,奋力拼搏,真抓实干,确保2017年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同志们,今年全市商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推动商务发展稳中有进,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三明”作出新的贡献!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区商务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惠民安商”主题,推动商务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年度业务职能目标完成情况

,全区商务运行总体平稳,“走出去”、“引进来”双向投资保持快速增长,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商贸流通领域消费业态积极转型升级。预计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到190亿元,同比增长10%;实际到账外资4.8亿美元,同比增长46%以上;外贸进出口可实现64亿美元,同比增长5%。

(一)商贸流通网点布局合理优化,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一是全年新增商业网点面积5万平米以上,新增品牌连锁店20家,社区品牌商业连锁店的总数达到100家,覆盖城乡的社区商业网点体系基本形成。二是与阿里巴巴合作,依托“口碑外卖”搭建“青岛崂山白领午餐”订餐平台,初步实现“餐厅点餐+移动互联网订餐”相融合的O2O业务模式。全年新增楼宇白领餐厅10处,日均新增供餐能力5000人,可有效解决2万名白领员工午餐难的问题,预计24家承办单位全年整体营业收入达到万元。新增便民早餐销售示范点30处,总数达到100处,日均提供早餐能力达到2万份。三是扎实开展“菜篮子”流通体系建设,在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庆期间累计投放蔬菜、肉类、豆制品等政府储备副食品超过100吨,对3200吨猪肉和蔬菜实施有效追溯,确保了我区全年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为解决部分城市社区居民“买菜难”的问题,经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协商,依托“周末车载菜进社区”、“电商果蔬配送车”等形式,在颐都等9个社区开展惠民农产品直销点的试点,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

(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重点领域招商取得新突破。一是积极引导外商通过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外资并购、债转股、股权转让所得、境外借款等新方式扩大投资,新批准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项目11个,其中跨境人民币投资项目7个。累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实现到账外资4.65亿美元,占总额的97%。二是外资定向招商工作取得新进展。围绕区域功能定位,积极加强外资金融项目和世界500强项目的引进并取得明显成效。新引进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的银达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初步形成了外资融资租赁聚集效应;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个,我区世界500强投资项目累计已达到13个。

(四)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提质增效”效果显著。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积极开展服务外包企业主体培育工作,新增注册登记企业51家,商务部备案外包企业数达到151家,新增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重点企业“提质增效”效果显著,规模以上服务外包企业数、KPO和BPO类业务规模占比、离岸执行额等主要指标均居全市前列,全年预计实现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6.5亿美元以上。二是外包市场快速拓展。外包企业在传统与新兴两个市场积极作为,业务国别、业务领域和业务规模均获得大幅增长。截至11月底,全区服务外包企业与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离岸业务,业务国别比同期新增22个,增幅高达72%。

(五)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规模显著提高,辐射带动作用明显。20崂山区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居全省领先水平;引导海尔集团打造了全市首个家电电子领域开放式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巨商汇,平台客户合计7000余家,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超过700亿元;启动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计划,提升农村运用互联网开拓市场能力,拓宽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目前,崂山茶、金钩海米、王哥庄馒头等多种特色农产品已实现网络销售;出台了《崂山区电子商务产业规划(—)》和《崂山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效提升了政府的产业指导水平;搭建了省内首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区域电子商务企业管理服务水平;首创了线上线下融合式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线上人才库储备达2000人以上;线下新设移动互联、智能制造、车联网等3个创新专业,人才实训规模突破3000人。

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及明年打算

今年全区商务工作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既有亮点,也有难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商业布局和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升级。虽然新建项目在规划时都会预留商业配套面积,但由于我区的国有土地出让价格处于较高水平,导致相应商业配套设施的租赁成本较高,不利于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等面向民生的基础商业业态的发展。二是外贸形势严峻复杂。出口受市场需求、重点企业及“德正系”事件持续显现影响较大。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重点市场需求不足,造成我区传统市场出口持续下降。渤海农业、电建三公司、三菱重工等重点企业波动及20“德正系”骗贷事件影响,造成我区高基数基础上增长乏力。

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区商务局将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以及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商务领域新动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宜居幸福生活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商务局市场经营工作报告

一、四项主要工作实绩

1、创新机制面向市场搞活经营:以区粮食购销公司为资产管理和经营管理主体,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强化企业运行管理,有效防控经营风险,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整体实力,拓展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按照局全年重点工作目标部署,以搞活购销提高效益为出发点,组织和带领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搞活经营,今年以来实现粮食购销总量25.8万吨,超目标任务29%。实现托市收购3万吨,完成订单收购0.8万吨。企业在严格做好政策性粮食收储的同时,积极开展市场化经营,全力搞活自营贸易,努力克服仓容不足的矛盾,通过代购代销、即购即销等方式促进经营提量增效。

2、加强监管维护粮食有序流通:按照省、市粮食局开展粮食库存检查工作通知精神,严格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要求,扎实开展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圆满完成自查、复查、迎查各阶段工作;20我们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全面开展收购资格核查,加强对企业引导,规范收购主体行为,突出收购市场检查,营造良好流通环境,促进了粮食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4、切实做好项目推进策应扶持工作:五得利麦粉二期项目被列入全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在帮办的五得利面粉项目过程中本人坚持抓项目帮办就是抓招商引资,抓项目推进就是推动经济发展,全心服务,用心帮办,赢得了客商的肯定和信任。帮办过程中坚持全天候到项目一线,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了建设超序时顺利推进。针对区仓容量小,仓房条件差的.实际,2013年本人积极协同局主要领导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扶持。今年取得策应扶持资金合计394.7万元,其中:争取到仓房维修资金110万元,托市粮收购费用211万元,市储粮补贴18万元,市储油补贴10万元,临储粮补贴45.7万元,

骨干库仓房建设补贴资金已经申报省局审核中。

二、品行修养、理论学习和廉政建设三项表现

(一)品行修养情况

本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能注意加强品行修养,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一是胸怀开阔、为人坦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二是勤奋学习,丰富精神境界;三是强根固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是自我约束,自觉运用社会主义的法纪条规和道德标准规范自己;五是注意小节,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

(二)理论学习情况

一是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二是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三是按时参加局党组组织的学习、辅导,加强研究和交流;四是认真备课,做好本人承担的专题辅导;五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效果。通过学习,本人能将党的理论和政策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廉政建设情况

加强企业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多种形式的以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和党风廉政建设为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定期进行了廉政谈话。通过廉政风险评估和预警,全体干部职工相互沟通交流,从政治、思想、组织、学习、生活等方面得到了提高和历练。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分析研究自身在廉政、党风方面存在的现实状况,针对出现的危险苗头和问题,找出根源,提出整改和防范意见。

本人认真学习关于廉洁从政,以人为本的有关重要论述和党的《廉政准则》,深刻领会,深入思考,切实加强自身党的作风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处处以人民群众利益和职工的利益为出发点,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较好的维护了党员领导干部在群众百姓中的好形象。

三、最不满意的一项工作和急需提高的一个方面能力

最不满意的一项工作是粮食仓储建设尚不能满足收储和购销经营需求,随着区划调整辖区扩大,区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也随之增加,全区粮食常年总产量43万吨,而全区国有粮食企业有效仓容量仅5万吨,远不能满足粮食储备和购销经营需求。而随着仓房老化和由于仓储设施建设缓慢等原因,区仓储能力不足问题日益明显,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地方粮食经济发展的现实难题。加强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提高全区粮食仓储能力,是当前粮食工作迫切任务。

一、年商务工作总结

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商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与市xx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科学研判形势,抢抓发展机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举措,全力驱动消费与出口两驾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实现了“内贸提质、外贸升级、服务创优”新突破,圆满或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

(一)以创建“优秀班子”为契机,全力塑造了队伍新形象

1.班子运行好。局党委要求班子成员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指导商务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贯穿商务工作始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全力谋求工作新突破。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与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服从大局,政令畅通;始终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存在不足与问题。始终坚持“抓队伍、作表率”,班子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坚持民主决策、务实创新、勤政廉政,齐心协力推进商务事业发展进程。全体班子成员带头创新各线工作亮点,带头推进惠民利民工程。全年班子成员为商贸企业排忧解难120余起,深入乡镇街道、联乡联村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180余个,基本实现了“服务零距离、管理零收费、企业零投诉”的目标,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好评。

(二)以创建“红旗单位”为动力,全力打造了工作新亮点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67%,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81.25%;新增外派劳务人员1157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41%;商贸企业新增就业岗位5838个,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6%。全年工作主要有六个亮点

1.进出口总额增长翻番,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全年实现自营出口额3.9亿美元,同比增长46.8%;进口额1.9亿美元,同比增长8.8倍。全市花炮出口2.2亿美元,基本与上年持平,出口占比已由原来的75%左右下降到54%左右。蓝思科技公司实现进出口额达3.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倍。电子信息、机电、机械、纺织类产品出口占比上升,全市进出口产品结构调优,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2.消费市场活力增强,社零指标稳步增长。“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摩托下乡”等政策有效刺激了农村消费。巩固发展城区商圈商带,引进了苏宁电器、步步高、锦江之星等知名企业,进一步提升了现代商业档次。有效刺激消费热点,挖掘市民消费潜力,城区市场消费不断繁荣。龙泉港水果市场整体搬迁至湘东建材市场,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

3.惠民工程强力推进,补贴农民突破亿元。截至年12月31日,我市已有“家电下乡”备案企业263家,“家电以旧换新”备案销售网点106家、回收网点78家。累计销售家电下乡标识产品182142台,实现销售额36467万元,财政已补贴4430万元;累计销售“汽摩下乡”产品44937台,实现销售额68532.5万元,财政已补贴6597.6万元;累计销售“家电以旧换新”产品27106台,实现销售额9291.9万元,财政已补贴706.1万元。这3项惠民工程支付农民补贴款已突破1亿元,达到1.17亿元。另外,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扶持223家“农家店”规范发展,构建了多层次农村商品配送网络;农贸市场提质改造项目由原来计划的提质改造1家调整为3家,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4.蒸菜产业发展加快,餐饮消费亮点凸显。成立领导小组和产业协会,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圆满完成原省委书记张春贤调研“市蒸菜”产业的各项任务。举办蒸菜比武、“蒸菜出湘”等活动,评选出“市蒸菜十二碗”。组织企业参加中国乡土菜烹饪大赛获三金两银一铜;参加“市湘菜美食节”,有效推介“市蒸菜”。建立完善“市蒸菜”原材料配送基地,打造“市蒸菜”旗舰店。市“市蒸菜”旗舰店顺利开业并连锁60多家。3家本土“市蒸菜”示范店已经授牌。实质性地启动注册“市蒸菜”国家地理商标、申报“中国蒸菜之乡”工作。大力推介“市蒸菜”品牌,弘扬市特色餐饮文化,打造了餐饮消费新亮点。

6.会展经济日益活跃,行业监管日渐规范。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年广州博览会、市“福满星城”购物消费节、首届市湘菜美食节等节会,实现贸易合作金额800多万元,签订意向合同金额5000余万元。成功举办第三届城市商务节、市河乡村休闲观光节、大围山水果节、永和菊花石商贸文化节、沿溪第三届金桔节暨第二届乡镇商贸节、汽车车展、家博会等节会,吸引了本地、湘赣两省和全国各地几百万人次来参观、购物、旅游,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多亿元。猪肉市场监管和新屠场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共查处违法销售“白板肉”案件46起,依法收缴“白板肉”1760公斤。酒类市场日常监管强化,基本实现酒类批发许可证、零售备案登记100%、酒类流通随附单使用100%、酒类经营企业悬挂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警示牌100%,确保了酒类食品安全。成品油市场基本稳定。打击成品油流动加油车非法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营造了成品油市场合法经营、有序竞争的氛围。积极应对供油偏紧现象,启动应急预案,实行定额供应和加油站24小时备警制度,保障了全市成品油市场供应秩序的稳定。典当、寄卖、二手车交易市场运行规范。食品安全工作得到商贸行业上下的高度重视,年内未出现1起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三)以创建“和谐商务”为目标,全力推动了其他新突破

我局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在推动商务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平衡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实现商务事业和谐发展。在融资工作上,为企业向上级争取到位资金9788.36万元,是有史以来,融资最多的一年,比去年翻了2番,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促进了企业发展。在市场运行监测方面,每月定时收集发布我市重要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价格信息,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11月,我市被省商务厅授予全省市场运行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在帮扶工作上,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拨付资金5万元,为两帮两促企业解决资金2万元,向农村送温暖10600元,慈善捐款9750元,助残26400元,玉树捐款20800元。在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管理上,得到商贸企业上下的高度重视,年内未出现1起较大的安全事故。另外,全面或超额完成联乡联村帮扶、创建人民满意城市、创业富民、创建卫生城市、“两帮两促”等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做好了党的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综治维稳、宣传思想、党政服务、窗口建设、统战、信访、计划生育、人事、编制、老干、关协等各项工作。全年商务系统平安稳定,无较大的信访事件,无较大的矛盾纠纷,“三为服务”迈上新台阶。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总结成绩同时,我们得出三条基本经验:一是实现“三产富市”是商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紧扣“两个富裕”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创先争优”活动贯穿商务工作始终,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上寻找新突破,力求超常规地快速驱动消费和出口两驾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实现“三产富市”目标。二是坚持与时俱进是商务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放的眼光,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全面的服务,努力形成商务事业引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三是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商务工作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党的核心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精诚团结、求真务实的商务领导班子带领奋勇拼搏、业务熟练的干部队伍把我市商务事业已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进一步提高党委的领导水平。

全年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以及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我市三产业所占gdp比重偏小,与市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二是商贸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型商贸业态需加速引进更新;三是外贸出口通道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与进度。

二、年工作计划

年是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局接受市人大评议之年。我局将把握“市高速时代”、统筹城乡发展等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以“争四好班子、创红旗单位”为目标,以扩大内需、调优结构、打造平台为重点,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为构建区域性消费中心、烟花国际贸易中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夯实基础,全力打好商务开局战。

(一)工作目标

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实现外派劳务1150人;商贸企业新增就业岗位6000个;海关等平台建设有成效;会展经济更加活跃;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形成内外贸易互动发展、城乡贸易一体化新局面。

(二)重大项目

1.完成海关办公大楼建设;

2.启动市会展中心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3.完成市下达的农贸市场提质改造任务;

4.启动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场工程建设;

5.规划设计好储备油库建设;

6.切实抓好市蒸菜产业经营及支撑体系项目建设;

7.协助建设开心商业广场;

8.全力协助生物医药园与现代制造基地打造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THE END
1.营养还是蒸的好,孩子追高4道蒸菜,养胃不上火。冬天干燥易上火,多给孩子吃蒸菜是个不错的选择。蒸菜滋润温补,健康养胃,而且味道“蒸”得特别好吃! 下面分享四道简单快捷的蒸菜做法,不仅方便快速,还能避免油烟味。没时间做饭的妈妈们,快来学习一下吧! 1.肉沫蒸蛋 这样做的肉末蒸蛋入口即化,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Y2MTYzNA==&mid=2652286219&idx=5&sn=a76be2bc1d6b139a4d01b62e6e3ec49a&chksm=811542bacc7100a19f77637199510dda7050d239fbc368f14aae431d79806ec1b3a219b62652&scene=27
2.“中国菜”首次向世界发布:含34个菜系340道经典名菜9月10日,备受关注的“中国菜”在河南省正式发布。34个地域菜系、340道地域经典名菜、273席主题名宴新鲜“出炉”!甘肃10道名菜、7大主题名宴上榜。据悉,此次是中国首次向世界发布中国菜。 甘肃 【甘肃十大经典名菜】 玉泉烤全羊 四喜金樽狮子头 兰州手抓羊肉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37871
3.南阳十大名菜南阳经典名菜有哪些南阳特色菜你都吃过吗?→MAIGOO条子肉是南阳蒸菜的经典代表菜,是南阳八大扣碗的压轴大菜,也是南阳家家户户年夜饭必备佳肴。南阳条子肉是把五花肉切成方块放在大锅中煮透,煮熟以后要捞出,晾干水分把老抽抹在有皮的一面,放入油锅炸,炸的肉皮起泡,肉丝的地方变成深红色,放凉备用。食用的时候,把方块肉切成长条状,放入适当的调味料装碗,上面放上葱https://www.maigoo.com/top/406105.html
4.年纪大了多吃蒸菜,分享7种降的蒸菜,营养价值高,建议收藏相比煎炸和炒菜,蒸菜不仅能更好地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还能减少油脂的摄入,成为中老年人保持健康、控制体重的理想选择。蒸菜能够充分保留蔬菜和食材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且烹调过程简便、口感清新,适合大多数老年人的胃口和身体状况。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7种健康的蒸菜,它们富含营养,既有助于提升免疫力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879211718031018&wfr=spider&for=pc
5.正宗湘菜20道名菜,湘菜的经典20道菜有哪些?学厨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正宗湘菜菜名有毛氏红烧肉、邵阳猪血丸子、湖南酱板鸭、土匪猪肝、祖庵鱼翅、发丝牛百叶、浏阳蒸菜、湘味臭豆腐、小炒肉、小炒黄牛肉、发丝百叶、湖南口味虾、湘西外婆菜、潇湘猪手、湘西酸肉、临武鸭、香辣酱板鸭、腊味合蒸、浏阳蒸鸡蛋、腊鲢鱼、永州血鸭、剁椒鱼头、油辣冬笋尖、宁乡口味https://wap.xuechu123.com/329333459/vip_doc/24375724.html
6.经典再现100例精美的蒸菜图片欣赏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蒸菜是一种古老而又流行的烹饪方式,它以其保留食材原味、营养和色泽为特点,是许多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经典蒸菜100例图片大全》不仅是一个展示传统厨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作品,更是对中华饮食文化宝贵财富的一次深入探索。 一、传统与现代https://www.nu445dn1f.cn/te-chan-xiao-chi/814632.html
7.品味传统美味:探寻30款经典蒸菜的精髓与魅力,尽在一篇精彩的菜谱这30款经典蒸菜各具特色,每一道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魅力。比如,蒸水蛋挞是广东的经典之作,口感细腻香滑,加入适量的奶香,给人一种清新怡人的感觉;蒸鱼头豆腐则是四川的招牌菜之一,鱼头鲜美,豆腐软嫩,加入麻辣调料,鲜辣可口。此外,还有蒸排骨蘑菇、蒸鸡蛋糕、蒸扇贝蒜蓉等经典蒸菜,每一道菜品都是中国饮食文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519509.html
8.八月八经典湘菜加盟八月八经典湘菜加盟费多少加盟电话蒸是八月八经典湘菜一大主要特色,传承中国蒸菜之乡之技法,烹饪方式至简至纯,充分保留了食材原味和营养。从米面主食、到鸡鸭鱼肉蔬菜瓜果,无所不蒸,清蒸喷喷香,风味独特,令人齿颊留香,无不展示着八月八品牌传统湘菜元素的精华,释放着湘菜文化创新的光芒,成为湘菜文化的奇葩。 http://www.1637.com/bayueba/
9.游历明朝:探秘文化典藏的特色美食文化是明朝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髓体现在烹饪技艺、食材应用、口味调配等方面。明朝时代的美食以“烤肉”、“汤粉”、“蒸菜”等为主要特色,其中烤肉是明代最有名的美食之一,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 十三:宗教信仰——思想文化的独特表达 https://www.waletao.com/article-17821-1.html
10.“中国菜”首次向世界发布:含34个菜系340道经典名菜9月10日,备受关注的“中国菜”在河南省正式发布。34个地域菜系、340道地域经典名菜、273席主题名宴新鲜“出炉”!甘肃10道名菜、7大主题名宴上榜。据悉,此次是中国首次向世界发布中国菜。 甘肃 【甘肃十大经典名菜】 玉泉烤全羊 四喜金樽狮子头 兰州手抓羊肉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351002454283877937010004
11.《赠卫八处士》总共12联,是五言古诗的经典格式C. 蒸菜 D. 大锅菜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食品用工具、容器应做到(),(),()。 A. 生熟分开 B. 定位存放 C. 防止交叉污染 D. 不同材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食堂炊事机械、电器设备的操作使用,要实行“二定”:定人、定设备,“三包:()、()、()制度。 A. 包使用 B. 包保养 C. 包维https://www.shuashuati.com/ti/df365827bc9f4467a7e9609d479de28a.html?fm=bdbds340ce7ca37f409e75c0f9d63c98401a5
12.湖南十大名菜湖南最有名的菜盘点湘菜经典名菜有哪些湖南省代表菜还有哪些呢?美食小编就为你整理了湖南十大名菜,包含湖南传统名菜腊味合蒸、东安子鸡、麻辣子鸡等,还有宁乡口味蛇、永州血鸭、湘西外婆菜等湖南地方特色菜,其中,剁椒鱼头、毛氏红烧肉、腊味合蒸、麻辣仔鸡、花菇无黄蛋等湘菜代表菜更是被评为“中国菜”之“湖南十大名菜”,一起随我们来看看吧。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37765.html
13.赣鄱文化(精选十篇)以赣鄱文化为底蕴的江西饮食文化, 是中华饮食文化中极富江西地方特色的一个分支。蓠蒿炒腊肉、鄱阳湖狮子头、三杯狗肉、竹筒粉蒸肠、瓦罐煨汤、婺源蒸菜等等, 都是区域特色菜。而风味小吃主要以南昌炒粉、九江茶饼、清汤泡糕、瑶里碱水耙、景德镇饺子耙、冷粉、石头街麻花等等而闻名。赣鄱饮食内涵的文化价值和时代特征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x7179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