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对很多现代人来说,正月二十五不过是一个平凡的星期三,不过在我国传统民俗当中,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一天。还记得小时候,每当到了正月二十五,老爸老妈都会在天没亮的时候起床,里里外外开始忙活起来,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整个村子便沉浸在鞭炮声中,那个热闹的氛围不输除夕之夜。朋友们,你还能想起正月二十五是什么节日吗
在我们老家,称为“打囤”,当然民间广为流传的叫法为“填仓节”。民以食为天,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吃饱饭的问题,所以在正月二十五,临近年尾的日子里,老祖宗专门挑出了一天,来为新一年的丰收祈福。
填仓节这一天可谓充满了仪式感。人们要在天亮前用家里的草木灰在院子里划上圆形,来象征粮仓,并且在里边放上一些粮食谷物,意为将粮仓填满,来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田。人们还会在粮仓旁边划上“梯子”,寓意日子越来越旺。有的人会在屋子里划上小的圆圈,放上钱币,象征着“钱囤”,来祈祷财源广进。接着人们便会在“粮仓”外边燃放鞭炮,意为“爆仓”,这一天是非常的热闹,人们的脸上也挂满了笑容。
忌1事
忌钱粮外借
填仓节所传达的是人们希望家有余粮不愁吃的美好愿望,所以在这一天人们会想出各种方式来“添仓”,除了“打囤”外,还要将家里的米缸面缸装满,家人也要吃得饱饱的。所以这一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忌讳的便是粮食流出的行为,人们也会自觉尊重着不向人借钱借粮食甚至借东西,以免造成尴尬。另外人们在这一天也很忌讳向粮店出售粮食,人们认为这是不吉利的行为。
而在过去,粮店的老板也很喜欢这一天,为了讨个好彩头,便会准备酒宴,热情款待来卖粮食的人们,不过除非是家里实在贫困的人们,才会在此日来卖粮食。这也反映了过去的人们对于粮食的珍视。
吃纳福3宝
吃鱼
在我国天津地区,填仓节这一天,各家各户要吃鱼,而这一天的吃法也是有讲究的,要吃米饭泡鱼汤,届时人们都会做上一锅鲫鱼汤,来泡着米饭吃,象征“年年有余”,
推荐食谱:鲫鱼汤
1、准备两条小一点的鲫鱼,清理干净,里里外外都不能马虎,否则会有腥味,接着在表面打上花刀,方便入味。
2、准备一点萝卜,切成条状,萝卜可以增加鲜美的味道,同时有助于去腥解腻。
3、煮鱼汤之前先来煎两个荷包蛋,锅底淋一点油烧热,鸡蛋打进去,底部凝固后翻面,继续煎熟后盛出。
4、锅内继续淋入一些油充分烧热,将鲫鱼放进去,不要动,煎两分钟左右,试着晃动锅底,鱼可以顺滑地移动,这时候就可以翻面了,继续煎另外一面。同样煎至定型后再盛出。
5、把鲫鱼放到砂锅底部,铺上煎蛋,放上葱结,姜片,萝卜丝放表面。
6、接着我们加入适量的热开水,大火煮沸后,继续煮二十分钟即可,可以加入少许盐,白胡椒进行调味即可享用。
吃蒸制食物
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地区,在正月二十五这一天要吃蒸制的食物,人们会将面团捏成口袋状,元宝状,稻穗状等,蒸熟以后给家人吃,寓意丰衣足食,家业兴旺。
推荐食谱:蒸元宝
1、南瓜可以丰富口感和味道,更起到调色的作用,处理好的南瓜蒸熟后,在料理机中打成细腻的南瓜糊。
2、面粉,酵母,酌情来点糖,混合匀后,和成中度软硬的面团。进行充分的发酵后再进行塑形。
3、面团中扑上一些干面粉,把气体揉出,并且把面团揉至细腻到位。接着分成均等大小的面剂子。
4、取一个面剂,先搓成长条状,接着把两头搓细一些,中间的部分要高一些。接着把两端压平,之后把两端向中间对折,然后再捏牢即可。为了保证牢固,我们可以在捏的时候可以沾点清水。
5、将面剂全部整理好以后,放到蒸屉上,继续进行2次发酵,待个个体积膨胀后,再放进蒸锅里,大火蒸十五分钟即可。
吃薄饼
1、准备半斤左右的面粉倒入盆中,加一两克的盐混合匀,接着用130克左右的温水来和面。先搅成大面絮,接着揉到一起。开始不容易光滑,我们先盖住松弛十几分钟,再揉就非常容易了。接着继续松弛半个钟头。
2、面团在案板上直接拉长,上下搓一搓,使其粗细均匀些,接着切成比饺子剂大一些的面剂。按扁后,在每个面剂上刷一点油,点上一点干面。
3、每两个面剂重叠放到一起,按扁后擀薄,在擀的时候不要只擀一面,要两面交替着来擀,这样才能擀匀。
4、电饼铛需要提前预热,把饼坯放进去,上下两面同时加热,看到有大量的蒸汽从边缘冒出来时,就差不多了,打开一看,明显变色,有饼花出现就熟了。趁热揭开,一次两张,非常快速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