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虽然,我们不能像央视一样举办3*15晚会,但朝仔可以给大家细数一下,关于健康的谣言,快来看看吧!
骨关节炎的产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都会引起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加,与关节受寒并无直接关联。但低温、阴雨的天气的确会让关节不舒服,所以对于得了关节炎的朋友,保暖还是有必要的。
手机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即使是在充电的手机,也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不过,放床头小心玩得睡不着。
因为睫毛的长度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将睫毛剪掉,并不会让睫毛变长,反而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如果真想让睫毛“变长”,假睫毛和睫毛膏更好用。
蹲久了突然站起来,眼前一黑,大多数时候是由于“体位性低血压”,是因为保持一个姿势太久了,变化来得太突然而引起的。
饭菜在放凉的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天热时细菌繁殖更快。要想饭菜不变质,必须趁热密封再冷藏。等凉了再放冰箱,细菌可能已经“子子孙孙无穷尽”了。
憋尿对于性能力没有帮助,它最影响的是膀胱。总是憋尿,膀胱渐渐会失去弹性,收缩功能变弱,出现“想尿尿不出,不想尿却误以为要尿”的情况。憋尿久了,还会给细菌入侵膀胱提供机会,引起尿路感染。
睡觉打呼噜(打鼾),是呼吸不畅的表现,和劳累、睡得香没有任何关系。强烈的、不规律的打鼾,可能提示有睡眠呼吸障碍,不仅会让人白天容易犯困,精力下降,严重时还有猝死风险,需要治疗。
很多人都讲究“趁热吃、趁热喝”,不仅吃到胃里暖暖的,还有助于保护肠胃。但是,非常热(高于65℃)的饮食其实也是致癌物。
食道、胃等消化器官的人体“感受度”比较差,即使食道烫伤了,也很难有知觉,出现微小病变更不易察觉。长期被热食热饮烫伤,甚至会引发食道和胃部肿瘤。
宿便这个概念并没有科学依据,医学上并没有这个说法。大便的形成要持续几十个小时,所有的大便都是至少一天前的,这很正常。
早起喝盐水,不仅不能排毒,反而会加重身体缺水的状态,对血压和肾脏不利。中国居民摄入盐分普遍超标,就不要再喝盐水超上更超了。特别是有高血压、心脏病及肾功能异常的人,尤其不能这样喝。
拔牙后一周左右,面部消肿,于是很多人出现了拔智齿让脸变小的错觉。拔完智齿也可能因为暂时的咀嚼功能减弱,导致肌肉萎缩,从而使脸变小。但是只要恢复正常吃喝,脸又会【大回去】。
水果一旦发霉,没有长霉的地方也会有看不见的霉菌存在。霉菌还可能产生毒素,在食物里扩散,无法用眼睛看出范围有多大,即使加热也不一定能去除。
人们总以为缺铁缺血可以用红枣、红糖补。然而,红枣、红糖虽然是红色的,但含铁量并不高。
自来水中含有硝酸盐,在反复烧开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一些亚硝酸盐。但经过测定,即使反复烧开20次的开水,亚硝酸盐仍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的亚硝酸盐含量标准。所以,烧过好几次的水也可以放心喝。
【能】在污水中生存,不代表它们就【喜欢】在这种脏兮兮的环境下生存,我们能吃到养殖长大的小龙虾,生长环境非常干净,鲶鱼也是。
完全不可能,不但不可能,一些秘方里有大量的糖,反而会加重血管栓塞。
喝酒了人体感觉到热乎,其实是热量被酒从内部“拱到”体表,体表感觉暖而体内在变冷,“移花接木”而热能总量不变,只是一场身体感觉的欺骗,“酒后寒”随之而来,核心体温丢失了,扩张的毛细血管无法及时收缩阻止热量继续散失,甚至能让人冷到发抖,全身起鸡皮疙瘩!
真相是果糖不耐受导致的通便,果糖不耐受的人,肠道吸收果糖的速度很慢,喝下蜂蜜后,果糖来不及吸收,为了平衡肠道内的渗透压,水分会进入肠腔,大便的体积增加,就容易拉肚子。
酱油的黑色源于焦糖色素,不会促进皮肤黑色素形成;牛奶是很好的营养品,但它不但不会美白,喝多了还增加长痘风险,平常心看待就好。
用铁锅炒菜确实可以使菜里的铁含量增加。但是到了菜里的铁是三价铁,属于非血红素铁,人体对其吸收利用率很低(在3%以下),这点铁量对于人体实际所需来说聊胜于无。人体能吸收的血红素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价铁,主要存在于红肉类食物中,与铁锅无关。
我国没有批准过任何具有壮阳功能的保健食品,各种鹿鞭、牛鞭、虎鞭、马鞭……都没有被证明过有特殊的功效。
生姜里面的主要活性成分6-姜酚会抑制毛乳头细胞,刺激毛囊萎缩、可作为潜在的抑制毛发生长的药物研究,即脱毛。用生姜水洗头、用生姜片摩擦头皮只会秃得更快。
酸奶中的乳糖酶的确促进了酸奶中乳糖的消化,而不是酸奶促进了其他食物的消化。
女性阴道里的微生物平时维持着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偶尔有轻微的瘙痒不适也可以通过自净功能恢复,用清洗液做阴道内冲洗反而会打破这个平衡,反而引发疾病,平时用清水清洗外阴就足够了。
一般来说,如果你身体健康,没有生殖器部位的不适,双脚干燥、没有脚癣,内裤和袜子也每日更换清洗,洗涤过程中做到消毒、热水、烘干,那么你的内裤和袜子混洗基本是没有问题的。
精炼橄榄油烟点高,比较适合高油温烹饪,富含橄榄多酚的特级初榨橄榄油更适合低油温烹饪。
醋酸属于弱酸,不能溶解鱼刺,如果咽喉已经被鱼刺划伤,醋反而会刺激伤口,加重疼痛,甚至影响愈合,导致溃疡。吞咽米饭有可能会使鱼刺刺入更深的地方引起感染,或者掉入食管变成食道异物。
喝酒后脸红是酒精代谢异常的表现,这主要是乙醛堆积的结果,而乙醛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有针对东亚人群的研究发现,这类人群不仅不能被证明酒量大,而且喝酒后患癌率高于正常人。
肾不好的表现,不是尿多,反而常常是尿少。每天的排尿量,会随着饮水量、出汗量等发生变化。天气炎热出汗多,尿量就会少,但如果你爱喝水,尿量自然就会增加。单看尿量,不能反映肾有问题。
睡前喝酒虽然能让人昏昏欲睡,但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变得易醒,出现多梦、头痛等现象,甚至还会影响第二天的表现。想要拥有好睡眠,尽量不要在睡前6小时饮酒。
流鼻血时抬高下巴的唯一好处就是不会让血滴到地板上,并不会止鼻血,反而会让鼻血流进咽喉。正确的止血方式是在鼻孔塞一团小棉球,轻压鼻翼,并将头部向前倾,或者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都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不仅不会解酒,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为酒和浓茶都会刺激心脏,醉酒后饮浓茶会引起心律失常,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其次,茶里面有茶碱,茶碱有利尿的作用,它会加速乙醛进入肾脏的速度,从而造成肌体损伤。
红眼病,医学上称之为急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健康的眼睛只有接触了病人眼屎或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电脑键盘、书、玩具或门把手、钱币等,才会受到传染,一般在几小时后或1~2天内发病。
柚子皮表示自己并没有这个超能力,只不过是浓郁的柚子皮味儿掩盖了甲醛的味道,唯有定期开窗通风才能去除室内的甲醛。
实际上每周3~21次排便都是正常的,不要以为自己两天没拉就是便秘了。只要你一直有比较规律的排便习惯,就不是大问题。
那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剂能疏通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血栓,看似鲜活有道理,实则没有科学依据。输液反而可能引起心衰、药物过敏反应等情况,诱发或加重疾病。
乳腺癌受多种因素影响,外界按摩的刺激,不仅会延误病情,还容易加重或加速病情发展。目前没有任何权威指南表明按摩对于各种乳腺疾病有治疗和预防的功效。
果汁的含糖量通常在10%~16%左右,它提取了水果中的糖分,但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则损失严重。与新鲜水果相比,果汁没有任何营养优势,水果还是鲜吃比较好。
网传“脑溢血发病的四小时之内,两个足底必然有两团黑色的淤血,及时用针把它刺破,把黑血放出来,可以把脑溢血的后遗症降到最低。”事实上,绝大多数脑溢血患者的脚底不会出现淤血,所谓针刺放血没有任何科学道理。
人晕倒后掐人中反而会妨碍急救。这是因为大拇指掐人中时,其余四指会自然地放到下巴处用力,这样反而会让伤者的嘴紧闭,口腔分泌物无法排出,造成更多危险。其次,手指下压的动作还会让伤者低头,加重舌头后坠,引起呼吸道堵塞。
这种方式在古代用得比较多,是因为古代毒药技术落后,用的毒大部分是砒霜,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因为制毒技术不精,砒霜里都会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所以银针会变黑是因为硫与银接触起的化学反应,变成了黑色的“硫化银”。至于我们现代常见的毒物如敌敌畏、毒鼠强、氰化物等都无法用银针检出。
许多人说自己捂了一身汗出来后烧就退了,其实不然,出汗是退热的结果,并不是退热的原因。当发热进入「退热期」阶段时,身体会自发散热而出汗。在这之前,再怎么捂都是捂不出汗的。
凉白开水中没有什么特殊物质,即使是隔了好几夜,也不会产生致癌物,可以放心喝。不过要注意准备好盖子,否则水里落了灰和小虫子,那就真的不能喝了。
方便面经过高度的脱水干燥,工厂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可以说生来就不怕腐败,再添加防腐剂就是多此一举,而且平民价格的它,根本就负担不起防腐剂的“高昂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