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自古就受到老百姓的重视。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天的到来,民间有立冬进补的习俗。那么,立冬要吃什么传统食物呢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饮食习俗。
北京:立冬吃饺子
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在京津地区,人们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有的还讲究吃“倭瓜”馅的饺子。“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南京:立冬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
福建潮汕:立冬吃甘蔗、炒香饭
在福建、潮汕,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因此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不仅可以保护牙齿,还能起到滋补的功效。甘蔗是潮汕人“补冬”的食物之一。
台湾:立冬吃羊肉
在宝岛台湾,立冬有吃肉进补的习俗。立冬当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自己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立冬以后,草木凋零,动物休眠,天气慢慢变得寒冷。人类虽然没法冬眠,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也就是通过调理饮食,休养身体,以驱赶冬天的寒冷,并为来年春天做好准备。
人体是一个气血之驱,养好身体,核心就是补足气血。气血充足,才能精力充沛、不畏严寒,并且为明年一整年做好能量上的储备。
今天教大家做几道补气养血的养生汤粥,进入冬天后,可以经常做来吃吃,简单又实用。让我们以这种最健康、最有仪式感的方式,来迎接冬天的到来。
美味食谱
红枣山药汤:让这个冬天温暖起来
食材:红枣10粒,山药300克左右,桂圆肉若干,冰糖。
做法:
1)将洗干净的红枣提前泡软,山药去皮后切成小块;
2)然后把二者一起放进水中烧开,直到煮的软烂为止
3)再向锅中加入桂圆肉和半冰糖;
4)煮开,待桂圆肉软烂后即可关火食用。
功效:补气、暖体、养颜
龙眼花生小米粥:养好脾胃,修好粮仓
食材:龙眼肉15g,花生米20g,小米50g。
1)先将龙眼肉、花生米洗净,加适量水
2)待水烧开后,将龙眼肉、花生米、小米入锅,文火煮成粥,早晚服用。
功效:补气、补血、健脾、养胃
藕杞莲生汤:在家的美容院
原料:鲜藕,莲子,枸杞,花生,红枣。
1)鲜藕去皮,切大块。
2)将所有原料加适量水,煲熟即可。
3)依个人口味也可加盐或是红糖。
功效:滋阴、养血、润燥
大枣菊花粥:眼晴明亮,心情舒畅
食材:大枣50克,粳米100克,菊花15克。
做法:三者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浓稠时,放入适量红糖调味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