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2016:来自央美城市设计学院的87款毕业设计作品设计培训

淘博工业设计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工业设计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设计服务

指导老师:

导师组:田海鹏(组长)产业化方向:石大宇、连志明、袁媛、高扬、萨日娜、冯劢、韦政传统造物方向:刘文涛、冯阳、江帆、吴卓阳趋势化方向:桑瑞、李晓明、孙焱飞、罗珊珊

作品阐述:

当代家庭生活中,厨房作为家庭布局的一部分,厨房正在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另一种场所,越来越多的父母允许孩子走进这片「禁地」,适当地参与到炊事活动中来,从某种层面上说,其效率更加优于面对面式的交流。而中国现教育的缺陷是:高分低能,所以国家也开始提倡学生们要多实践去增加自身的能力。

国家随着现代化的完成,家庭小型化已成为基本模式。迫使政府和市场建设了以小户型房子(占70%以上)的城市住房体系。今天的厨房正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与起居式,并开始渗透千家万户的家庭中。而这桌子的设计具有用来间隔开放式厨房与客厅的功能,并是成人用来日常备餐和成人与小孩一起共事简易烹饪的小厨房。厨房育儿的主要目的是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不断增加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并且培养智能。

作品材质:实木、大理石

设计:李安琪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383362539@qq.com

中国传统艺术有很多种,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是必要的,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水墨相结合,以新的方式传承中国的传统艺术,将过去、现在与未来更好的衔接在一起。水墨形态由自然水墨衍生而来,利用3d软件雕刻技术记录下墨汁滴入水中的一瞬间,与灯具相结合,走进日常生活中。如墨入水的一刹那,开合间四散晕染,轻柔而又不失张力,又如乌云间丝丝漏出的阳光,投下墨与云交织的光影,幻化出一幅自然间元素虚与实交错的画卷,娓娓道来。

作品材质:光敏树脂

设计:陈之荷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501344251@qq.com

作品材质:榆木、金属

设计:李朔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353678142@qq.com

产品可以根据儿童的成长,调节高度,满足不同年龄的成长需要,通过家具的长期陪伴,建立人与家具直接的情感,见证父母对孩子的爱,使它变为我们美好回忆的情感寄托。

作品材质:密度板、木皮、金属

设计:全磊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309405419@qq.com

儿童滑步车有助于儿童在幼年阶段锻炼身体协调性与帮助身体健康成长,是儿童学习自行车之前最好的替代品,而市场上的产品大多是钢架和木材制成的,而竹材比木材生长周期短,资源丰富,100%可降解,强度更高,比钢架更温润,更低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车座也可以做出相应的调节。本儿童滑步车适用于2~5岁的儿童,车身通体竹钢板材,镂空雕刻,既降低了重量,又加强了结构,连接车轮处用钢片连接件加强着重受力点的强度。

作品材质:竹钢、不锈钢、EVA

设计:韩通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3552900306@163.com

由山水提取出的形态解构重组,与现代感相结合。位移产生的光影变化寓以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中式禅意,而材质的拼接和整组产品造型实现了传统形态与现代的碰撞和结合。中国人自古领悟于山水,寄情于山水,皈依于山水,把修身养性融于山水中。而道法自然,中式禅意更与山水脱不了关系。在当代各种艺术流派盛行,充满现代感的设计思路尤为突出。在此尝试将禅意与现代主义结合,运用解构主义和至上主义等流派的风格与手法,创造出属于现代的中式禅意。

作品材质:黑胡桃、树脂、亚克力

设计:王若溪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438010380@qq.com

阳光照向家庭,它的温暖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木块下的阳光散发着温和的生命的气息,玻璃也放下冰冷扮酷的模样重新表达着对阳光和温暖的思考。玻璃和木头都是日常家居经常用的材料,但是二者紧密结合而且表达各自特色的产品很少。玻璃清凉通透木头温馨亲切二者结合会给人一种全新的家居体验。而且透过光以后玻璃色散的效果洒在木头上亲切而又与众不同。

作品材质:光学玻璃、白橡木

设计:王振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872223670@qq.com

经过这几十年的生活和学习,我发现当人长期处在同样的场景从事脑力或体力劳动时,人对场景就会产生麻木感。无论什么样的环境,日子久了,都会感到厌烦。而我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当长期处在同样场景的人,若是他们的日常被打破,会让他们心情产生莫名的愉悦。于是我希望在家居上创造一个便于更换的结构,通过这个结构来引导人去打破麻木的日常,引导使用者,时不时对环境做出一番调整。

作品材质:不锈钢管材、植鞣革、双面绒

设计:温英珑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329255553@qq.com

家庭办公家具组合包括书桌、书架、椅子。书桌在闭合状态下,可以利用桌面的背面做一些DIY制作,避免伤害书桌正面。书架和书桌共用两个抽屉状置物盒,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决定置物盒的放置,增加了多功能应用的灵活性,适应家庭办公的不同使用场景。

作品材质:黑胡桃、金属

设计:夏福祥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826661159@qq.com

我从具象研究-抽象概念-具象表述的三个转化过程,在毕设中围绕从兴趣点古琴和编钟抽取出的三组关键词进行深一步的挖掘「无意识地愉悦」「自然」「启鸣-呼应」,这是对古典乐器声音背后价值的研究在发现中得到的,这不仅仅代表着古琴和编钟,我更想让它代表一种现代人的愉悦生活方式,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形成对比。

作品材质:黑胡桃、铜、白色大理石

设计:许仕豪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realmxu@126.com

产品发挥了竹编在不同密度下的不同程度的透光性,疏密结合,两片竹编叠加,通过旋转第一片,可得到变化着的不同的光影效果,赋予空间内流动的灵感,配合竹凳和书架一起构成了一个舒适静谧的小空间,可供人阅读、饮茶、放松。通过不同角度的旋转,光线的亮弱也会产生变化。

作品材质:慈竹、圆钢、黄铜

设计:尹文俊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380159198@qq.com

小时候因为顽皮受伤,医生在清洗创口时候用到毛刷,因此对毛刷有种特殊的兴趣。通过对毛刷的结构、功能、材料、感受的分析,梳理刺激与舒适的关系。将现代已有的毛刷材料工艺,应有到家居产品这个领域,实现材料的跨界。同时,对这种材料进行分析和设想。

作品材质金属尼龙

设计:张国强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752284475@qq.com

另外在外表方面,我运用多种颜色揉合的方式,希望使水泥这中坚硬冰冷的感觉变得活泼,绚烂一些。

作品材质:混凝土

设计:张淇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zhangqi1817@163.com

伴随着国人毕业季大潮涌动,行进中的弄潮儿撑起家具产业创新发展的正能量异军突起,「创新、绿色」发展理念描绘出家具产业「过渡期」蓝图,悄然更迭着人们对传统家具材料和功能的变革。实现着家具选材和功能的升华。着力于市场与时尚的多元化的需求对接,打造出具有区域性竞争力的家具产品品牌。该款音乐桌设计,体现简捷优雅,兼顾个性创意,针对性彰显特定群体喜好的一个别致构思设计。已改「过渡期」喜爱音乐的单身青年而设计的的代表家具,把当今主流的5.1立体声系统和工作桌合为一体。从选材环保又兼顾了音乐爱好者的精神需求和家具基本功能的拓展,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自己的居室空间随时改变布局。即简单又节约居室空间,具有人群特定性、功能实用性和使用随意性等特点。可以瞬间组建自己的家庭影院,也可以立刻变身工作桌,可谓是青年音乐爱好者的「知音」。

作品材质:胡桃木、不锈钢

设计:李正昊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253518292@qq.com

很多时候,当我们自觉了解了事物后,我们习惯了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却看了不听、听而不闻、触而不觉。上帝赋予了我们各种感官:视、听、触、嗅、味。当你用不同的感官去体验事物,把五感融入到产品中,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全新的想法。五感书房让使用者产生情感交流而不仅仅是视觉的反馈。使用过程中,伏案练字时,手不经意间的触碰桌子一角的印章时触感,挪动镇纸时清脆悠长的撞击声,毛毡和砚台原石日积月累使用后的质感和画面感,还有周围萦绕的墨香茶香,会给使用者带来五感交互带来的全新体验。

作品材质:黑胡桃、铜、毛毡

设计:王建京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851137305@qq.com

作品材质:金属、实木、有机玻璃

设计:曹文博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317969066@qq.com

作品材质:黑胡桃、其他

设计:王海酩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heimins@foxmail.com

毕设研究的方向是原竹在家具上的体现,作品分为屏风和桌几。展示要素体现的都是竹子竹节的部分,屏风整体运用竹子的空心结构,通过切割处理有序的排列,展现出天然的竹心图案,屏风形态呈波浪形,竹竿规格从前向后分三个层次依次变细,竹节部分排列规律也越是清晰有序,充分体现原竹的美运用在屏风上的立体感和竹节元素之间的一种韵律感。屏风每条部件都为活动衔接,方便运输与更换,而且在观赏的时候可以跟随观赏者的喜好任意切换竹竿,控制竹节位置,随机可控,满足使用者的使用心理和审美需求。

桌几运用了原竹的竹片、实体竹节,使其连接于桌几立面,竹片形态依次渐变,竹节部分随意有序排列,富有变化,就像跳动的音符。结构为活动链接,可以折叠弯曲桌几形态,内有树脂填充,加固其结构支撑。作品整体隐隐约约体现出竹林湖泊自然的形态美,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使原竹的美可以充分融洽的体现在家具上,被人所用。

作品材质:原竹

设计:王若名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281621209@qq.com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生产在制造业的普及以及产品市场化的加深,家具行业对于生产效率和资源节约利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式各样的板式家具逐渐在家具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中,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生活空间有限的城市年轻人来说,一件具有易收纳功能的板式家具显得尤为可贵。

我总结了这一类家具以及相近的产品,针对其固有的一些诸如组装困难、部件易散失不易包装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改良,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借助了绳子这种软性材料,希望以一种全新的语言和方式为板式家具在易收纳结构的解决上提供一种可能性。

作品材质:多层板、尼龙绳等

设计:蔡绪廷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caixt_84003@163.com

产品针对地震频发区。我们所学习的地震自我保护措施是:躲在安全的坚硬的桌子底下或者安全的三角区内。所以我设计一个桌子,在地震来临的紧急情况下,来满足人们下意识的安全躲避动作。

一个桌子满足应急需求、地震避难需求以及地震后急救包功能的多功能设计——急救包包括:手工发电充电桩、收音机、雨衣、必要创可贴、纱布、口哨等。

放置这些东西的收纳盒(软性材料)可以从桌子底部取出,可以作为收纳,在被救援过后也可以作为收纳盒带走以及运用。

作品材质:楠木、纸板、皮革

设计:程坦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343249236@qq.com

作品材质:竹条

设计:樊忠浩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069440680@qq.com

本设计以折纸结构为出发点,探索折纸结构与折纸家具的可能。通过理解折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类型,以折纸基本类型中的蛇腹折纸为结构基础进行表现,利用其结构中空间想象的丰富可能性,以及通过对方向折的设计所产生的造型特点,和蛇腹折纸本身的折叠给纸增加的强度的优势,进行多次推敲与实验。通过对折纸结构与折纸家具设计的探索与实践,最终作品以突出蛇腹折纸的表现力为主,运用蛇腹折纸自身特点使柜桌设计的柜与桌的空间功能得到体现。

作品材质:特种纸、铁

设计:关蕴怡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yy.1994310.com@qq.com

竹裂是竹材最大的问题,传统的观念往往通过各种方法来防止竹裂。

但是从另一方面,竹裂既然这么容易,我们何不就让竹子裂开使用竹子。正所谓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我们将六个竹子拼接在一起便形成了六方棍。竹六方的拼接方法解决了单根竹片力度,强度不足的问题。从拼接的方式上来说,竹子竹纤维的密度和强度从外到内是呈递减趋势的,竹六方的拼接方法将纤维密的部分至于外层,这种方法最大化的利用了竹材的属性。

作品材质:竹

设计:郭航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657763715@qq.com

取材具有时代感的镜面不锈钢,利用激光切割技术并因金属的延展性将其施力挤压后,形成既透光又反光的若隐若现视觉效果。最大限度利用光与镜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光学现象,使人在明与暗、虚与实之中寻找自我的影像,置身于其中,宛如一场梦镜。

作品材质:不锈钢

设计:胡颖紫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qq510638810@126.com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快节奏,办公方式也在随之转变。工作桌设计将桌面分解、叠合,将桌面分解为多个层次,使用时就如手机后台运行功能一样,存在一个后台储存区域,通过左右滑动桌面就能迅速切换桌面,让办公更加程序化、高效化。给用户一种新的办公体验,上排桌面有两个柜子能放置办公工具,整体造型偏几何形态,塑造办公环境的秩序感。

作品材质:高密度板烤漆、金属、自动升降导轴

设计:江河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327602566@qq.com

本产品的设计理念是鲁班锁,记忆中的小时候最印象深刻的木玩具。回归最本真的情感。从鲁班锁的结构出发设计鲁班锁美妆产品展柜和首饰柜。选择木结构进行设计融合中国元素的展柜。实现组装家具的功能。利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柜面采用新型工艺材料:内夹金属丝的树枝材料,更好的呈现鲁班锁结构的美妙和起到展示的效果,以及给使用者带来灵动的视觉体验。模块化可以更好的满足女性对产品储存空间的格局需求。可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定制。

作品材质:黑胡桃、树脂板材

设计:姜涛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601410966@qq.com

作品材质:拉丝不锈钢

设计:李艾玮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594085532@qq.com

竹子与其他材料结合,并将竹子作为主要的承重材料,但并不是1+1=2的简单组合,而是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可能创造出来的简洁而丰富效果和最大的使用方式。

作品材质:竹+金属(综合)

设计:李昊阳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460730989@qq.com

现代人们随着城市的发展,日趋繁忙的快节奏、满负荷工作以及工作环境,使他们的内心得以窒息,高压力的他们渴望一种自然的纯净生活空间来调节转换他们精神上的疲劳,达到身心在高疲惫状态下得到一种放松。从禅宗里「一切皆空,有无相生」里安逸的静态出发进行线性设计引发的联想,从南方米线晾制的一种状态形成的自然曲线形态的角度,用自然事物的形态来做相似的造型,利用线性元素组成纹理,从结构上着手,巧妙地运用纹理与结构所构成的关系,改变家具本身该有的结构状态。用三维的线性纹理给人产生一种自然流畅舒缓的心理感受。

设计:刘思思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472291073@qq.com

轻简家居的理念源自极简主义,而方案的灵感却来自一幅南极冰山的画面。洁白的浮冰静静漂浮在海面上,空旷的大海,轻盈的薄冰,使人瞬间放空了思绪,那是一种极致静谧而震撼的美。据此诞生了这组以「白」为名的极简风格产品。使用方式自由简单-模糊了功能划分,既可办公又可用餐,集工作与生活为一体。而产品在造型上不断做减法,剔除一切不必要的功能和修饰,仅保留桌子的「放置」和椅子的「坐下」这两种本质的功能。原色实木和透明亚克力的材质结合,减少了产品色彩和造型上对人的视觉干扰,起到舒缓心神的作用。结构上运用了十字榫卯插接的方式,不添加任何五金件辅助,使设计具有便于拆装运输、降低成本和批量生产的优势,真正从视觉体验、拆卸、包装、运输和生产等多方面实现了简约轻便的核心理念。为什么作品叫做「白」?其实它没有一个部分是纯粹的白,它只是从「白」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对「白」这种素色之美的感悟。

作品材质:白枫木+亚克力(acrylic)

设计:刘文雯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senlin1994@163.com

书柜作为弹力绳固定点的载体,功能上书柜有足够的宽度和高度。另外书柜是精神世界的载体,弹力绳是身体健康的载体,两者在一起,亦是表明内外的平等性。

作品材质:金属

设计:彭羽田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871266737@qq.com

藤编家具作为家具中主要种类之一,在人们家庭生活舞台中充当着重要角色。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藤编家具不可避免地也会发生变化。此次作品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传统藤编家具,结合现代化生活方式对传统藤编家具的影响,在继承传统藤编家具的优势上进行再创新设计。把自然材料藤、木与工业化材料金属进行设计结合,打破传统藤编家具固有模式,加入新的设计语言。同时该产品具有多功能性,藤编坐墩既可以在沙发上作为靠背,也可以取下来席坐喝茶使用,坐墩可以收纳在茶几底部,为消费者提供了使用的多种可能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营造一种趣味性。

作品材质:天然藤、白橡木、钛合金

设计:田雪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991890359@qq.com

Milkbox是一款针对小户型生活空间内的的家居产品。包括一张书桌和一把书椅,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而变化,不管你是需要一个大的开放的阅读空间,还是一个半私密的的个人小空间,它都可以随时满足你的需求,只需一个简单的折叠动作即可完成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实现二维到三维的转换,为你的生活增加互动性与趣味性,让你收获一份意外的温暖。正如菲利普·斯塔克所说:「我并不关心(我的设计)看上去是什么,我只关心它们在人们心中引起的情感。」这也正是我想要通过这件产品传达给用户的理念。

作品材质:北美白蜡木·意大利小牛皮

设计:王一宇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wangyiyu@hotmail.com

本次的设计作品《木折柜》就是希望通过触觉和参与两种体验切入点,让用户更加深入的了解产品。本作品除了在形式上大胆创新,同时也希望带给人们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和全新的用户体验,在保证基本功能不缺失的情况下,它的打开方式更加有趣新颖,在接触产品的过程中有眼前一亮的感受。

基于以上目的。我制作了这款个性化的储物柜。本产品主采用实木与毛毡布作为连接结构,利用吸铁石的特性作为固定结构,既通过打开方式做到很好的功能区分类又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柜门的重量。

作品材质:白橡木

设计:邢楷若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xingkairuo@gmail.com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的新奇与挑战和开发新大陆的新奇。居家生活的舒适,情感化的表达成为现代人的认识焦点。本作品以现代的设计语言来延续「香」的情感表达,应用「香」的药理特性,让现代人的生活品质更高。本作品的材质采用了具有现代语言的不锈钢,色泽上应用了传统的紫铜色,金属的硬朗与木材的柔软相结合,化解了作品的冰冷,以时尚的流线型表达现代的设计理念。香味的药理疗效从情感出发,赋予了设计人文关怀。

作品材质:不锈钢、胡桃木

设计:张占飞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645993546@qq.com

作品材质:琉璃、不锈钢、橡胶、LED

设计:董秋君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455805155@qq.com

土,作为自然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着深厚的文化性和明显的地域区别。作为地球上陆地生物的最后归宿,土一直在参与着数亿年来的生命更迭,土葬也是大部分中国人优先选择的丧葬方式。为了纪念家中逝去的我尊敬的长辈,我收集了他们生活过,对他们意义重大的地域的土,按照他们在这些地方分别生活过的年份和他们的寿命,按比例计算土量,采用「夯」这种纯粹的,不改变土本身状态的加工方式,制作一个骨灰盒,作为他们逝去后归宿,以及某种程度上对他们人生的总结和纪念。

作品材质:生土

设计:成彧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cafachengyu@163.com

我的家乡:青龙满族自治县是一个的小山村,我的整个童年都在这里度过。后来一直在外面求学读书直到来美院以后故乡一直萦绕心头,毕设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块热土也算是对故乡的一点热爱吧。我用起初准备做毕设的钱给依然住在山村里的姥爷重新修补了房子,期间全程拍摄并记录了整个过程,并收集了废弃的建筑材料和旧物加以处理。最后作品以装置加录像的形式展出,通过此件作品传达了我对故乡、现实和内心期许的思考。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设计:高祥瑞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570977960@qq.com

作品材质:陶瓷、综合材料

设计:韩祉音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2531467637@qq.com

作品选用门窗为主题元素,材料主要收集于百万庄小区北区的拆迁楼。

建筑物为什么要有门窗?在我理解看来,一方面是为了守护、珍惜一些事物;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分隔和否定。它又是一道清晰的界限,跨出或是走进。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人生与社会的「微景观」。作品由废旧门窗以及旅行箱组合而成,通过切割、重组的手法构成具有雕塑感的面貌。重组的门窗如一座拔地而起记忆中的老屋;重构的旅行箱象征着我们生命中无数次的「带走」。两者存在着「无法保存」或「共存」的悖论。

设计:何晓霖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gigi0213@126.com

传统之美逝于工业文明直角。民族于己仿若饰样,寻己归属仿似幻想。至毕设,大悟:「树千丈,叶归根。」

作品材质:木

设计:和珂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564849103@qq.com

借助现代材料与工艺的语言,试图呈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联状态,无论是嫁接还是消融都是目前现状的直观反映,这种推敲与还原的过程正是传统价值与现代社会间媾和中的艰难处境写照。

作品材质:钢、木、人造水晶

设计:李鹏鹏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164843594@qq.com

设计:马雪梅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085622494@qq.com

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带了更丰富的物质条件,却也剥夺了更多的自我意识。我常常把自己置入一种空想空间,这个空间里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甚至不用遵从物理定律。在这种状态下我画了很多的无意义图案,从这些空想产生的绘画语言入手,借用「茶禅」文化属性和「枯山水」展示形式,来还原内心的空想空间场景。

作品材质:紫光檀、黑檀、电磁组件、石英砂、绿植

设计:史翰林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119595208@qq.com

通过一块明代墓志铭石刻与清代苏工榉木方凳结合制作的小茶桌。凸显死亡一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回避不了的归宿,通过石碑与方凳的结合,虽然有些反常规,但也想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视角。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日常生活品中,蕴涵这丰富的历史文化也隐藏着中国特有的设计元素,这些素材却常常被我们遗忘。

书案的暗阁和边延抽屉的设计不仅是一个有收纳功能的明式书案,也是一张具有纳音功能的琴桌,底部设计有类似古琴纳音的功能,可以与琴声产生共鸣,打开桌面的暗阁可以将琴足隐入将琴平稳固定。材料是回收清代老家具退下来的木材,清洗干净,从设计选料到制作完成耗时5个月,作为琴桌纳音和文房器具纸张书籍收纳的双重功能。文房器具运用的紫砂绞胎工艺,它一再变化的是莫测的纹路,不变的是文人挥之不去的情节:古雅。我希望试图从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书写文化和茶文化入手,唤醒人们当年日常生活的记忆。

作品材质:紫砂绞胎榆木太湖石血榉木

设计:王子旭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468374783@qq.com

作品材质:银、综合材料

设计:薛瑶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422744667@qq.com

当我们逐渐学着打扮自己,知道哪些款式适合自己,哪些搭配更能凸显自己的美,我们已懂得去感受自己,感觉自己,领悟自己。所以女人对于试衣间有特殊的感情,在这个空间里你的欲望,自信,都会释放,因为此时此刻它只属于你,但我觉得这种释放是短暂,我把你所熟悉的东西变成你不熟悉的材料,把你熟知的空间变成似曾相识。把一些美的瞬间,自信,好的不好的感受封印起来,让它生长,发芽。

作品材质:软木皮、金丝楠木

设计:闫瑞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319383150@qq.com

作品材质:白蜡木、纱

设计:杨丹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624195505@qq.com

玻璃态的双重性即自身矛盾的行为特征,以及产生热量和加工方式带来的通透性和光影折射,使我对这一材料的内部语言:气泡的产生和外在形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创作中融入了自我情感的表达,是内心瞬间感受的展示和写照。同时也是从材料和技术出发,表现玻璃的特性和探索它的内空间,对常见材料重新定义而不只停留在实用层面。

作品材质:玻璃

设计:杨紫妍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373897391@qq.com

儿童时期依恋柔软的织物,生活中的许多织物都成为童年陪伴自己的伙伴。有它们在身边就可以「化解难关」,它们给我勇气也帮助我成长。现在的我把这种对织物的依恋做成玩具给也喜欢织物的孩子,希望这样的陪伴能够继续带给他们温暖。同时也做给即将走出校园的自己,能永远保有童心。面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困难,都能保有儿时单纯的勇气。

作品材质:藤、棉线

设计:园月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472630603@qq.com

我的作品是由一个「还原」的梳妆台以及一部分旧书籍组成。它们早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了。而在当时:一件物,一个图案,都是有一定的情感和寄予在其中的,匠人准备制作它的时候,却并非只是准备制作一件物,而是把他对器物的理解和对而活的向往结合到一起。

而今家具「过时」了,表现得锈迹斑斑;书籍也旧了,却不失珍贵……

有一种精神是值得我们传承,所以我还原了这款梳妆台,以表达我对那个时代的敬意。

作品材质:铁亚克力

设计:张佰秋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458140989@qq.com

通过对哲学及影视作品中真实与虚幻概念的阐述的剖析,对概念主义艺术家约瑟夫·科苏斯作品进行的深入分析,我认为一个「真实」的艺术创作并不是一件事件或一个表象所承载的。而是人类在追求光明生活的同时必有「苦难」从而发自内心的表达方式。

「人类在生存过程中,一方面有极其强烈的生命欲望、另一方面面对生存的痛苦有极其深刻的感悟,这构成了看似矛盾却实际存在的生存的鲜明特征。这两者虽然构成了冲突,却也同时形成了抗衡。相反,一个人如果只有前者没有后者,就会向罗马人那样走享乐主义;如果只有后者没有前者,就会像印度人那样走悲观主义。艺术所起的作用是双重的,既阻止了痛苦意识走向悲观厌世,又把生命欲望引入了审美的轨道。」

所以我欲将「真实和虚幻」的概念采用主体撤销的手法,将两把相同的现实生活中用到的「椅子」作为创作核心。一把椅子的原貌作为「强烈的生命欲望」,一把去掉主体的「影子」椅子作为「生存的痛苦」作对比,通过「存在」的视觉现象,引发对「存在」概念的讨论,形成最终的具有独特艺术品质与现实意义的作品。

作品材质:树脂、喷漆

设计:张琪梦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277017284@qq.com

改变传统农村生活中所使用风箱的原有用途使其具有适应现代化生活的功能,重新产生价值,通过这种逆向的方式讨论以及反思牺牲农村繁荣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的影响。

作品材质:木、金属

设计:张艺凡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993717736@qq.com

作品的终端呈现形式是一台重构的「自动贩卖机」。借用贩卖机与人交易的模式,转化为一种更原始的「物」「物」交换。

参与者(买家)用自身的记忆、想法(最有意义的,存在于家居空间的物品),来购买我依据其描述制作的衍生品。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收集数据,用物象侧面呈现「家」的面貌。

被参与者主观挑选出来的物品的客观存在必定会反向描绘它的拥有者,而这些客观存在的物品的集合也构成了当今语境下「家」的现状。

设计:钟慧侦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zhenzhenzhong@yeah.net

作品材质:G20无缝钢管、压力传感器、亚克力、牛皮、LED灯泡

设计:李沛澎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chuanyoustudio@sina.com

作品材质:不锈钢、植鞣皮、黑胡桃

设计:陈亚楠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747228812@qq.com

多动,自制力差可能会伴随着大部分儿童的成长,若不及时改正,将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家长们常常以为强烈的叮嘱和频繁的监督会促进孩子的成长。其实不然,这种被动的形式会让孩子反其道而行。倘若以一种不经意的,主动的形式来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其效果会事半功倍。这是一款可以提高儿童自制力的亲子桌。利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数值设定来纪录孩子的多动,并直接影响到桌面上的灯。当双方就位将手放到桌面开始学习时,为对方亮起灯。当孩子的手脱离桌面时,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所设定的数值改变,对面的灯会灭,所以,孩子会家长的监督下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克制自己,尽量不乱动。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制力定力自然就会提高。不用家长犀利的眼神和言语的责怪,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这就是我设计的亲自桌。

作品材质:枫木、镁铝合金

设计:代华颖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276417014@qq.com

设计:高超月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962914213@qq.com

骑行是一种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式,越来越受人们喜爱,而且许多骑行爱好者也经常会在夜间骑行,不过在夜间骑行时,由于骑行环境较暗,骑行安全很重要,所以为了降低夜间骑行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设计了一些夜间骑行装备,有超声波探距装置,方便光线昏暗环境下感知前方障碍物。有背包指示灯,指示后方车辆自己的一些骑行状态。还有光感车轮廓灯,提示周围行人及车辆自己的位置。

作品材质:高分子材料

设计:何志伟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466200638@qq.com

溢满的梯田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仿佛透亮的玻璃,将世间万物映入其中。作者从梯田中选取优美的线条加以演变,形成了可无限循环的现代化符号。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符号在家居产品中结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产品形象,阐述了华夏儿女世代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方圆为天地,黑白为简约,正如老子讲: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采用南方薄玻璃和无铅焊锡,使作品更轻盈、环保。

作品材质:玻璃、铁、焊锡

设计:李黎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3146266075@qq.com

作品类型为实用性墙体装饰产品,此次设计的目的不仅要将实用性注入墙体装饰中,更要为当代流行的小户型空间提供节约空间的作用。作品以模块化的表现形式来完成。单一元素为正六边形,其中实用型模块为8个,分别为钟表,镜面,软木墙以及抽屉。8个实用型模块以正六边形盒子的形式呈现,每两个相邻模块拥有一个公共的盖子,盖子的正面和反面设计为不同材质,当盖子合上时,呈现的是木质外观,而打开后,原本的盒盖会落在相邻的模块上,盒盖经过180度翻转将另一面的材质呈现出来,即软木墙和镜面,会使整体外观感觉变化,同时也发现模块的隐藏功能。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产品注入趣味性,让原本单一的木质储物模块同时具备了功能性与装饰性。因其本身的灵活性,让使用者在住宅空间中能够拥有非同一般的体验。

作品材质:黑胡桃、橡木、金属

设计:李欣桐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creammytt@163.com

吃饭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事。现在,只要吃饭就会用到餐具,我们对餐具的使用方式也有严格、繁复的要求。但是在日复一日的运用中似乎越到后来越习惯越麻木,这次我用不同以往的形式做习以为常的产品,让人对它们重新感到惊奇,也重新审视生活,警惕理所当然。这也是我的作品叫做「使用说明」的原因。餐具是手的延伸,所以我将作品定位在「手器」这个概念上,和同为和手产生关系的首饰、凶器相结合,做出新的产品。

作品材质:铜

设计:刘思佳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045458959@qq.com

《雀跃》是一组专门为女性享用下午茶而设计的餐具,它设计的立足点在于会对使用者产生「正能量」的感情,而设计初衷是来着女孩儿收到美丽的项链或是戒指时,那种从心底发出的雀跃和洋溢在女孩儿脸上的幸福感,因而我希望自己设计的餐具也可以保留住这份真实的感动。这份感动也许是不经意间发现的一串项链,或者是一朵绽放在指尖的花儿,而正是这些细微之物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美好,我们或许没办法避开生命中所有不开心的事情,但是我希望当我们在使用《雀跃》是可以暂时忘记烦恼和忧愁,做回那个满心欢喜的小女孩。

作品材质:陶瓷

设计:潘奕吉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164733714@qq.com

作品由一件梯具和一个桌子组成,主题采用枫木黑胡桃两种实木,金属框架为不锈钢板材。由一个梯形平面展开,将其延伸为立体的梯具,每层置物板装备可活动五金件,使其可以实现90度翻转。每层置物板均可放置生活物品,当置物板收起时,即可实现一个更大的置物空间。桌子为倒梯形,与梯具形成正反形式呼应的同时也体现了其造型对独特。桌面上装置隐藏置物板,也可实现翻转。当置物板收起时为桌面,当其翻转出来后,又可作为书架使用。梯具与桌子均具备三个方向的抽屉,和可转动置物板。置物板的两种形态实现两种使用功能,这也正是这次设计的主旨,即让家具与使用者发生互动。作品所有组成部分和形态结构为梯形和矩形,因与梯具谐音,所以命名为「梯矩」。

作品材质:枫木、黑胡桃、金属

设计:刘洋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3503133228@163.com

医院,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的公共场所,之所以讨厌它是因为它嘈杂的声音,混乱的秩序,充斥着消毒水味的空间。所以当步入医院这个空间时,我们的神经基本都是绷紧的。那么如何让前来就诊的患者尽可能的感到放松,就是我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从医院公共输液设施入手,减轻前来就诊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感受到以人为本的医院服务理念。

作品材质:白橡木、麻布

设计:孙佳丽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023979949@qq.com

作品材质:钣金、玻璃、显示器、触摸屏

设计:王静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7042814@qq.com

等边三角形可自由主观意识得折叠。折叠成的四面体稳定、牢固,不容易坍塌,十分适合倚靠。产品材料为聚碳酸酯板以及超纤皮。聚碳酸酯板相对来说,轻便,并且十分结实,儿童可在大人的帮助指导下合力搭建。超纤皮非常薄,而且透气,耐老化,柔软结实。即使儿童在玩耍时不小心让皮沾上污渍,也十分易于擦洗。将聚碳酸酯板包在超纤皮中,平铺时的扁平化设计,可以用于学龄前时期的儿童在玩各种玩具的地垫。在经过随意折叠后,可形成多个四面体,父母陪伴在旁边如果想要休息或者阅读,可以用来倚靠。而在不使用本产品的时候,可以折叠成非常小的三角体,非常节约空间。

作品材质:海绵、聚碳酸酯、超纤皮

设计:王妍力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kkkkkellywang@163.com

由一根线出发,通过错综环绕的方式,完成三维的转换,同时赋予功能性,用线作为方式塑造极简的形式感,同时簧式结构使作品在线的基础上增加了律动感。

设计:武江涛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905763401@qq.com

「结」是我的毕业设计的主题,也是我内心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情结。对传统七宝结进行再设计,将七宝结元素与家具融合在一起,通过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手作的热爱,完成这组毕业设计。这组家具是是根据我个人的爱好,结合环保材料进行设计的,我希望通过对「结」产品的设计研究与创新,能形成我独有的设计语言,同时也让「结」艺术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接受它,喜爱它。我特别喜欢日本产品设计大师柳宗理的一句话「用手去感受,手上便会有答案」,将手作与自然材料相结合,充分体现材料自身所带有的温暖细腻的感觉。整个毕设我都打算亲手完成,用手去抚摸,去感受,完全与材料融合,尽手所能去表达内心。

作品材质:纸藤、榆木

设计:肖媛媛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735383978@qq.com

人们的生活状态总在不断变化,对生活空间的需求也趋于灵活。折叠家具象征着当代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存空间的掌控能力。《单弯腿折叠椅》为家居用折叠咖啡椅,以叠为介,结合形式与功能,意在探索折叠结构的新形式。

作品材质:不锈钢、牛皮、铁

设计:张力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460807197@qq.com

传统公共座椅的功能一般为提供一个可以给人们休息、交流、等待的公共设施,而城市的居民集交流者与公共设施的使用者为一身。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节奏,又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功能。《等待的旋律》会在人们使用时发掘出自己的旋律,当人数增加时,属于这个空间的音乐就会有更多的和弦,独特与和谐并存,人与社会并存。同时,人们在使用公共座椅等待某一个人和某一件事的时候,更多的和弦可以促进使用者之间的交流,缓解人们在等待时产生的焦躁、无聊的情绪。

作品材质:金属、亚克力

设计:张思雨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zhangsiyuusa@163.com

环保材料的使用是当今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这次毕设中我所采用的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环保材料:瓦楞纸,以材料探究为主,利用它特殊的结构和材料特性来制作做一系列家具。这一系列家具包括茶几、凳子还有落地灯,主要采用的是蜂窝结构和菱形结构进行新的设计与改造,来实现特殊的造型和承重受力结构,同时又与其他材料相结合,提升耐用度、实用性和美观度。

作品材质:瓦楞纸、铝合金、软木、玻璃

设计:张志涛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2427417829@qq.com

作品材质:汝瓷

设计:赵文乾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297154295@qq.com

以实木与陶瓷两种材料的特性对花几和花盆进行设计,把原有的两个单个物体设计成一体化的产品,根据两种材质的不同特性,结合两种材质的优点进行设计,近一步发觉二者之间结合的意义,为两者结合拓展新的可能性,实木和陶瓷制作完成后,通过镶嵌、编织、打孔等工艺实现陶瓷与实木的结合工艺,把原有的盆托设计成陶瓷桌面和花盆一体,便于清理,更加整洁耐用。

作品材质:陶瓷、实木

设计:高振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947155631@qq.com

良具是一组以高粱杆为原材料,结合竹和藤制作而成的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环保器具。它的制作方式很新颖,采用高粱杆留节劈丝编织的制作方式,编织分为圆编、半圆编、十字编、米字编等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制作不同肌理的器具,并且还有单节和多节的变化可以构造体量不同的器具,通过对编完后的器具的不同处理又可以形成提手篮、无提手篮、悬吊篮、底托篮、支脚篮等不同形式的器具。良具充分利用了高粱杆的材质特性、使农业废物由过去的燃烧污染变为家庭中的最常用的器具,使太阳能的富集物更充分地被利用,在器具使用寿命结束后它又可以回到大自然中并被迅速分解滋润下一代农作物,从而完成「源于自然,回归于自然」的循环。

作品材质:高粱杆、竹、藤

设计:王波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wang@cafa.me

行走是人类发展的第一步。小朋友在10-36个月之间骨骼与肌肉的发育对于行走是至为关键的首要条件。使用高低不一的实体与多个单一圆圈体进行的感统练习,不仅可以辅助他们进行多样化的行走,而且也能开发他们正在发育的头脑与身体协调能力。这样的肌肉紧张和收缩训练,开发中枢神经系统,加强小朋友自身的平衡能力,帮助发育前庭觉,促进本体感觉。从而提高他们对身体控制协调能力及对肌肉灵活运用的方法。在找到小朋友成长特点共性的主线下,根据不同年龄发育的需求在一件产品上分出多样功能与用途,加强儿童产品使用的持久性与多样性,并且使儿童产品模块化和家庭化。避免经济浪费,短期产品过多消耗的问题。

作品材质:ABS

设计:张旎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871168813@qq.com

蒙古族家具是中国游牧民族家具的典型代表,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日益重视,蒙古族家具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对蒙古族传统家具文化现代应用研究是保护蒙古族家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和有力补充。我的毕业设计通过蒙古族传统家具文化与新技术新材料的碰撞,重新审视传统游牧文化美学,从而赋予它们新的时代生命及内涵。借助新型3D打印生产技术和新型PLA植物环保可降解材料及蜂窝制轻结构工艺、拓扑学进行力学设计,大大减少能源消耗、废物排放、及提高产品设计精度,从而达到传统游牧与新技术的有效融合,赋予它们新的游牧生活方式,最终实现个性化定制的游牧生活美学。通过分析蒙古族传统家具设计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阐述其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在现代蒙古族个性化定制家具中的现实意义;着重探讨了蒙古族传统家具文化与新技术、新材料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途径,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探索出新的思路。

作品材质:PLA绿色环保材料

设计:张雄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8010107946@163.com

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坐具,甚至现在好多人还在用板凳,在家洗衣做饭都会用到它。那凳的存在就一定是以「坐」的形式出现吗?我想打破这一常规,在我的作品里我赋予了凳子除了坐以外也可储物的功能,造型把凳子隐藏了起来,整体看上去又不失美感,当你把篮子拎起来的时候,它又是另外一种状态,而每种状态下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以人为本,物为人用」针对喜欢手作的人来说身边备有这样一个带有提篮的凳子可以放工具,当你买菜回家择菜时有身边有一个放择好菜的提篮,那想必是极好的。

设计:晋宗月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976095777@qq.com

对予古代士大夫阶层学道风气中穿着「羽衣鹤氅」寻求羽化升仙的时尚的这种文化现象,用同样的拟物的手法,延续这样一个文人世子世界里很有意思的精神活动的道具。

作品材质:橡胶木、牛皮、羽毛

设计:王建东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824658508@qq.com

作品材质:陶瓷、金属

设计:任志平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572531370@qq.com

作品材质:木、织锦布

设计:郭雨彤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491965458@qq.com

我的设计是对部分传统手工农具的改良,我发现在我们中国南方的大部分村子里仍然有不少老年人在使用传统的手工农具在田里耕耘,这是由于地形的简陋和曲折所导致,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去改良它们,使我们的传统农具更加适合老年人使用。所以我对传统的锄头,扁担和铁锹进行再设计,使它们在大小和方便性上都更加符合老年人使用。

作品材质:橡木、不锈钢

设计:张炜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1726765772@qq.com

通过折纸剪纸的艺术创作手法运用冷光片中,以折叠切割的形式制作的创意灯具,体现线性和面性元素,将灯具的创新和艺术性体现出来,改善点元素发光特点,将面元素在灯具设计融入到设计中,并与亚克力晶体的形式感造型衔接制作出一系列现代化灯具,营造创新独特未来形式感的触感折叠灯具。

作品材质:冷光片、亚克力

设计:刘莹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81604320@qq.com

作品材质:木头

设计:彭楚女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552026378@qq.com

处于网络时代的我们,习惯通过网络来交流情感,然而,因为网络式的交流方式缺少丰富的五感体验,所以,这样的交流方式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丰富的情感交流与表达。《悄悄画》这件作品为情侣而设计,作品融合了留言与涂鸦两种表达形式,把对话框式的网络聊天转化成实体的涂鸦餐具,我觉得通过这件作品,一定能让情侣之间的沟通增添更多趣味。

作品材质:不锈钢硅胶饼干硬纸板

设计:周磊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2569447269@qq.com

针对大量木材边角料因自身体积太小而被丢弃的浪费现,我借鉴寄木细工的工艺方式对其进行再利用,通过对中国传统纹样进行图形的提取与重组,形成新的视觉设计语言。根据不同木材本身花纹与颜色的不同,对边角料进行切割和镶嵌,形成边几的桌面。通过可活动的支撑结构可扩大使用面积,使「弃木」通过我的「细致设计及加工」成为兼具装饰性与实用性的边几。

作品材质:木、不锈钢

设计:汪涵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skin926@sina.com

如今的我们在各种嘈杂声中生活成长,渐渐不再听得到溪流之声、鸟鸣之声,山间的松涛竹韵离我们越来越远。留下的只有变得越来越不清澈的都市的声音,人们行走时不再侧耳聆听风声雨声,而用耳机中的音乐来掩盖路两旁刺耳的车鸣。能够听风听雨听茶鸣听水音的运用石与竹设计制作的饮茶器具,还给城市一抹自然之声。

作品材质:乌金石、孟宗竹

设计:王艳伊院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联系方式:elizabethwong0510@hotmail.com

THE END
1.蒸菜做法大全蒸菜谱大全家常做法低脂健康吃腻了油炒那我们就换蒸的简单快手的金针菇蒸牛肉你值得拥有 评分7.835 人做过 年夜菜——蒸蒸日上 评分8.634 人做过 豆豉蒸排骨,这个味太绝了!! 评分8.5741 人做过 适合懒人的健康蒸菜,虫草花蒸牛肉 评分8.063 人做过 藕蒸肉 评分7.4117 人做过 秋葵粉丝https://m.xiachufang.com/category/51750/
2.蒸菜食谱36款,咸甜荤素一应俱全蒸菜食谱36款,咸甜荤素一应俱全 【36种蒸菜合集】蒸出来的美味,营养又健康~ ?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3540468_721992245.html
3.仙山小农食谱大全最新一览手游攻略资讯36.炒萝卜丝:3根萝卜 37、清炒蔬菜:3种蔬菜 38.蒸菜套餐:1份面粉+2根萝卜 39、凉拌米线:1份面粉+2根香菜 40.烤蘑菇:3个蘑菇 41.烤鱼:1条普通淡水鱼+2根香菜。 42、煎蛋:1个鸽子蛋 43.鸡蛋饼:面粉+1个鸡蛋 44.烤口蘑:5个口蘑 45、马蹄酥:面粉+2颗糖 https://m.reliyou.com/news/45485.html
4.德国蒸锅电蒸锅多功能家用三层大容量电蒸笼预约定时多层智能蒸菜京东JD.COM是国内专业的网上购物商城,为您提供德国蒸锅电蒸锅多功能家用三层大容量电蒸笼预约定时多层智能蒸菜 36CM(智能款)价格、图片、品牌、评论、等相关信息.http://item.m.jd.com/product/10122854140821.html
5.2024年蒸烤一体机推荐!蒸烤一体机哪个品牌好?方太美的凯度?专业烤:4根烤管(上2+底1+后1)搭配高速风机的烘烤配置,实现腔内立体环绕加热,食材受热更均匀,并且控温表现优秀,精准控温达±1℃,同价位蒸烤一体机很难有这个表现。 支持3档加湿烤+4档专业烤,可以根据不同食物的烹制特点进行自由选择,像聚会时热门的菜式烤鸡,就可以选择用高度湿烤模式,烤出来的肉质嫩滑多http://www.zzfmdn.com/article/2904846
6.最新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第136届广交会参展十大网投官方入口,白小姐精准免费四肖,36选7开奖结果查询今天,49图库大全彩图资料,大玩家app下载官网最新版苹果星空体育官方入口,786游戏大厅,66656金沙娱场城,电子体育中心官网登录入口,62827彩票官方网站开心棋牌大厅5239,澳门金沙成人免费AV,333体育官网是多少,葡京网上被黑注单异常提不了款,世爵登陆平台登录入口手机http://box.qudiaoyu.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