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烤箱在厨房里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它又和微波炉、空气炸锅有什么区别?我们先通过一张表格粗略地了解一下这几款设备的特点。
你也许会纳闷:烤箱虽然在表格里显得耗时又长、使用难度也不低,那为什么还要推荐呢?这其实是因为烤箱的能力范围和其他几种器械差别太大:在家庭环境下,最适合、最方便烘焙、烘烤等类目烹饪的器械也只有它。
烤箱特别适合以下几种人群:
1.希望扩展厨房技能
2.不满于传统中式煎炸等操作
3.精致的细分人群
绝大多数小伙伴的烘焙之旅都会卡在入门阶段——烤箱的选购。
一个对新手足够友好的入门烤箱,能够避免在烘焙初期丧失信心和兴趣。而不稳定的温度、过小的腔体都会让烘焙新手一边盯着教程,一边盯着自己的成果怀疑人生(OS:明明我都是按教程来的,为什么?)
那么,一个入门烤箱需要需要哪些必备参数?一定不能选的烤箱是什么样的?第一个烤箱应该的价位是多少?
至于最吸引眼球的颜值部分,请在通过参数确定3款心仪烤箱后再抉择。过早地开始为外形发愁,容易跑偏方向。
新手的第一个烤箱应该达到如下标准:不太贵、省心、易用,能做入门级别的烤物。这样描述显然还是太模糊,再进一步把要求映射到指标的话,大概如下图:
200元以下档位容易踩雷,图中罗列的这些配置非常不推荐购买;200~400元可以买到「必选项」,但要注意温控不精准这个雷点;400元以上则可以随价格攀升购买到一些加分项,这些都属于从80分到90分的提升,是否要为这些提升支付额外成本完全是个人选择,可选加分项有:
知道了这些必选项和加分项后,在各类品牌中挑选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平衡预算和功能。
虽然烤箱的型号众多,但值得推荐的厂家却可以一说:
我的建议是,第一个烤箱的挑选可以在不超过三个品牌中各挑一款横向比较,价格控制在400-800之间比较合适。拿我挑选的过程来说,我在长帝、海氏和柏翠中各选了一款型号,然后就外观进行了仔细的挑选(其实就是问了一堆人哪个好看),我挑选的具体的型号如下:
P.S.挑选一款内部有灯的烤箱对查看烘焙过程中的食物和拍照都会友好得多~
关联阅读:
那么烤箱已经挑选就位,它还需要搭配什么工具才能发挥最大威力?店家附赠的大礼包够不够用呢?
购买烤箱时,卖家通常会附赠一些必备的烘焙工具。这其中一般包括烤盘、竖格烤网、接渣盘、旋转烤叉、烤盘手柄夹(烤盘烤网夹)、旋转烤叉夹等。如果说明文档般的工具不太能把工具和名称对应起来,那下面这张图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对应。
有了这几样工具,只要在烤箱下层安置好接渣盘,就可以利用烤盘进行一些饼干、面包等基础的烘焙制作。
要说自行购置,首要提及的肯定是隔热手套。隔热手套店家一般也会赠送,但一般附赠的手套都过薄了些,拿烤盘时总担心会烫到手指,还很容易开口,所以为了安全隔热,建议自己额外购置一个加厚的隔热手套。
解决了烫手的问题后,再回到烘焙本身。一般来讲,烤物制作总是跟这两样东西难舍难分:鸡蛋、面粉。建议购置一个分蛋器、一个电动打蛋器,以我的经验来讲,分蛋器也可以用「手」代替,并不非得购买,而电动打蛋器则是万万不能少。
而跟面粉打交道的烤物制作,难免要切面和面,因此切刀(刮刀)、擀面杖和硅胶垫(玻璃纤维揉面垫之类的)也不可少,有了这几样,制作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遇到要挤黄油、奶油等液体的烤物,你还需要搭配裱花袋、裱花嘴,小时候看到做生日蛋糕的师傅就用这么个小袋子挤出花儿来,总觉得那是什么神奇的魔法。
开始烘焙前,为了防粘,还要请出锡纸和油纸。锡纸主要适用于肉类的烹饪,防粘性能较差,只有在遇到有油的食材时才能起到一定防粘效果;油纸或不沾布更适合在烘焙时防止饼干、高糖分食品粘连,有更好的防粘性能,油纸张还可以在和面的时候灵活地作为醒面的密封袋来使用。
到这里,简单总结起来就是:隔热手套、分蛋器、打蛋器、切刀、擀面杖、硅胶垫、裱花袋、裱花嘴,这些持久耐用的搭配工具应该都会用上,同时锡纸和油纸作为必备的烘焙消耗品也推荐提前购置好。
除此以外,就是和特殊烤物搭配的小物件。如果只是制作纸杯蛋糕、蛋挞,这类烤物底部依托的纸杯和蛋挞皮,网购平台都有现成的购买,新手不推荐自制。
而披萨、戚风蛋糕、古早蛋糕的制作则需要专用的模具的定型,甚至甚至烤吐司专用的模具因为外形像个盒子,索性被称作吐司盒,其最大的作用也是为了给烤物定个型。除了定型外,在烘焙中,烤物的爬升很重要,如果壁面摩擦力过小,则会导致烤制过程中面无法爬升——你用电饭煲做的古早蛋糕为什么趴着?就是因为电饭煲内壁太光滑,面爬不上去导致的。
好的模具,就像一口好锅,炒菜有炒菜的锅,烧汤有烧汤的煲,没有万能的模具,只有合适的模具。蛋糕模、慕斯圈、饼干模等,在烘焙的精进之路上,这些模具按需购买即可,本篇旨在新手向的介绍,此处就不过多深入了。
之所以反复提到烤箱是一个可以让新手轻松「越级」的神器,无非是它的操作流程相对传统烹饪来说更简单、可控。具体的使用步骤要依据每张菜谱而定,这里就不再赘述,不过也有一些通用的细节需要注意。
对于使用机械计时器的烤箱,除了使用烤箱自带的定时旋钮还建议用手机设定一个定时器。我的烤箱在实际使用中才发现定时旋钮的机械结构有问题,计时不准确、在响起「叮」一声计时结束后还可能重新把烤箱开启,就像永远不灵光的老风扇定时器一样恼人。
这是一道你烤过一次之后就再也不会忘记的菜,因为它真的太简单啦!只需要把鸡翅在前一天睡觉前戳洞或划刀腌好,第二天起来后放进烤箱就完事了。
淘宝上有很多大包装、口味丰富的新奥尔良腌料,可以按照卖家给的比例换算用量;我平常使用的是超市里就能买到的「味好美」新奥尔良腌料,一包与30mL水(约3-4汤勺)混合后可以腌制7-8个鸡翅中(约500g)。可以腌制的食材总量没有很严格的限制,重要的是腌料与水混合的比例。
相比外面烧烤摊动辄两位数的单价,和妈妈一起从菜市场买五块钱一斤的茄子显得划算了不少,从购入烤箱的第一天我就在研究怎么做烤茄子。在实践后发现自己在家里做还可以尽可能避免茄子焦糊、陈年老油等隐患。其他烤串也能用烤箱制作,具体就由客官自行发挥啦~
如果说烤鸡翅是中式菜肴的入门,那么戚风蛋糕这道烘焙入门菜也许是最简单但又最难的基础菜式了。戚风蛋糕简单在无需复杂的原料、揉面,只需要鸡蛋、糖、油、面粉、牛奶,再加几滴白醋作为蛋清的稳定剂即可开整。但虽然它用料简单,制作起来却需要花心思钻研:用了常温鸡蛋不好打发、糖减得太多导致蛋白霜不够稳定、做完才发现加的是花生油味道太重、面粉加的顺序、烤的时候迅速「裂开」,考完又迅速塌陷等……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研究透了戚风蛋糕的做法倒可以考虑把烘培作为副业发展。
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在被各式各样的教程「揉搓」过一遍之后不经意间在b站上发现了一个叫做「小高姐的魔法调料」的up主,清晰的做法、前后对比的研究甚至让她的视频成为了烘焙学校的期末复习资料。对于烘焙新手或是总是做得不完美的同志来说,小高姐的视频值得一看。当然,她的内容不仅仅限于烘焙,一些新式菜肴或是改良做法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最后,我也从收藏夹里翻出了这几年经常做的、好用的菜谱;或是一些比较好玩的菜谱,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参考。
也许在买完烤箱之后你开始做菜了,可是在做了几次之后发现看起来虽然简单,自己也是按照教程中去做的,但是总会出一些差错。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这里为你总结了几个有共性的「坑」,希望能有所帮助。
这时候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我看别人的成品都是漂漂亮亮的,自己烤就不行呢?在烤制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食材、烤箱不一样,最终烤出的食物也可能完全不同。
家用烤箱受体积、成本限制,就算是独立控温的产品,也可能会因为个体差异造成最终温度的偏差。如果你不管做什么菜都会出现烤出「焦炭」或是内部未完全烤熟的现象,在排除了自身原因后可以考虑是不是烤箱的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存在差异。过高的温度会让食材表面快速焦化,但又没法让内部达到一致的温度以烤熟食物。
对于后者,聪明的人类也给出了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法:烤箱温度计。利用烤箱温度计来辅助调整温度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温度偏差,测量温度的位置也更接近食物、更准确。
注意:若温度高于(或低于)预设温度太多,可上下同时调整差值;而多使用几次烤箱温度计之后你就会大概对自己烤箱的「脾气」有所了解,在确实无法放入温度计的情况下可以凭感觉进行调整。
比上面的情况烦心的大概是外焦内不熟了。我们平时一般放进烤箱的是是常温的食物,但遇到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排骨或是未完全解冻的牛排,最极端的情况可能是外部完全焦化,但切开肉发现中间还是冰的。
我们可以用最简单且理想的场景来解释这个问题:你用厚切的肉排包住了一块大冰,丢到预热好的烤箱里去烤。理想状态下我们假设外层的肉是两个独立的物体,外部的肉正因热量不断地变熟、回温;而内部的肉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可知:肉的温度比冰高,为了让冰融化(与肉同温度),在肉与冰温度达到一致之前肉的温度反而是不断下降的。而再从整体来看,外部快速升温、内部暂时失温,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就造成了「外焦内不熟」的情况出现。
而知道了原理,解决这种情况也很简单:
如果食材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尽可能将食材回温后再进行烤制。
如果食材是常温的,因为太大块无法将内部完全加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同样是50℃,由于铁板导热更快,给人体传输的热量更多,摸起来也就更烫。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让烤盘没那么热或是让食物不直接接触烤盘。你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调整这些步骤:
而这个爆裂的过程可以理解为用手捏爆奶茶里的「爆珠」,只不过在蛋糕身上外面的壳和里面的液体又略有不同,整个过程可以这么描述:
本质上,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食物焦糊问题是一样的。但蛋糕在烤制之前是流动性较强的液体,而肉已经是固体,就不会发生爆裂的情况。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这样解决这一问题:
爆裂是蛋糕内部过度膨胀,而烤完之后的塌陷则是另一种形式的翻车。而这个问题相比爆裂来说更为复杂,这里只提几个和烘烤过程有关的原因:
上面所提到的大部分都是与蛋糕有关的事项,这是在制作烘焙类菜品时还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
纵观常用的日常家电,烤箱的形态最像微波炉,但保养的措施却与微波炉有些出入。原因在于二者的加热原理不同,相应的内部构造也不一致,拿最基本的温度来说,微波炉的工作温度取决于物体的受热能力,一般不超过100度,而烤箱的工作温度一般都会超过100度,因此高温带来的安全风险需要优先注意。
烤箱使用前,请事无巨细地检查电源线是否破损,千万不要在电源线损坏的情况下使用任何电器。避免这一项出现的前提是,请将烤箱的电源线和插头专座专用,且不能靠近高温或潮湿的地方。
烤物制作前,请一定要先预热烤箱,这对于烤制食物和烤箱保养都至关重要。有些烤箱是自带预热功能的,这点可以了解下手头的烤箱是否具备。每次使用后,除了必须要清洁的烤盘、接渣盘等,最好在几乎冷却后用干布擦拭下烤箱内壁,防止一些微小的食物残留积累在烤箱内部遗留下难以清洁的污点。如果烤制一些油大的肉类,可以等烤箱降低到可清洁温度时,添加一些中性的清洁剂擦拭,保证腔体内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深色油脂即可。
上文说到,保持日常使用对家电的好处,以及用后及对烤箱进行清洗的重要性。这就有点像做完饭就洗碗刷锅一样,是日事清的必做项。但必须承认,用完立刻清理烤箱不是次次都能坚持下来的事情,所以约定一个时限,定期清理烤箱也未尝不可。
做完以上步骤,记得取掉发热管上的锡纸包,通风晾干烤箱以备下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