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文艺向金祥:蒸腾不息的河,流淌在心灵之田

一架笼,千道菜,万人品。2018年5月27日上午9时30分,天门的烹饪大师们选择本地优质猪肉、牛肉、羊肉、甲鱼、鳝鱼、青鱼、黑鱼、泥鳅、鸡、鸭和时蔬等食材制作1098道天门蒸菜,同时放入一架蒸笼、同时蒸熟出笼。

东西南北前来参加全国蒸菜技能大赛的代表、嘉宾,中央、省、市媒体及数不清的自媒体,见证了这项“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同时蒸制蒸菜数量之最”。

最是一年春好处,大美天门迎客来。2022年3月25日,湖北(天门)第三届陆羽茶文化节暨第六届蒸菜美食文化节在陆羽广场隆重举行。“回到家乡,感到特别亲切,特别兴奋。”出席开幕式的全球楚商联合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满怀深情地说,陆羽茶文化和蒸菜美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滋养了世世代代天门人,也正滋润着全世界。

拉开华夏大地的历史长卷,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天门,也是蒸菜制作技艺的发源地。天门蒸菜技艺,融入中华民族美食文化精髓,传承着人类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2010年4月28日,中国烹饪协会评选认定,天门市被授予全国第一个“中国蒸菜之乡”牌匾。

2011年6月9日,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发〔2011〕33号文件公布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中有“天门蒸菜制作技艺(Ⅷ-37)”。

中国蒸菜之乡,是代表中国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绿色无污染、口味醇厚的蒸菜美食文化基地,是蒸菜产业食品供应基地、人才培养储备基地、蒸菜食品物流基地。

“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

这两句诗是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秋获歌》。

数千年前的天门,正是这样的景象。石家河文明在当时的部落群中,就已经发展到相当于现在的美国纽约。

天门石家河遗址是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10项“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之一。这个长江中游史前中心聚落,距今约3800-5900年。8余平方公里的史前遗址出土了数量达到百万件级的陶器,其中有烹制蒸菜的陶甑、陶壶、陶罐等。特别要提到的还有碳化了的稻谷颗粒及谷壳。稻粮是蒸制食物的基础。

考古文物证明,中国独特的炊具——甑产生后,“蒸”法得以问世。甑源于新石器时代,有了甑就有了“蒸”。早在新石器时代,天门就有了蒸制技法。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中国烹饪大师、湖北经济学院教授卢永良认为,最早的陶甑产生于新石器时代。那时候的人类,已经发明了这种炊事工具。按照事物发展的常规,蒸菜应该是产生了陶锅后的产物。陶锅蒸制的食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于是聪明的人类便发明了陶甑,而蒸菜应该产生在陶甑之前。由此推断,天门蒸菜至少有一万年的历史。

美食文化的兴衰与一个地方的物质文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汉江流域富饶的良田沃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催生了独具特色的天门蒸菜美食文化。

汉江,是中国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淮河汉”。三千里汉江既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又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北部。

汉江天门段长137.7公里,约占汉江全长1567公里的十分之一。天门全市总面积2622平方公里,北与大洪山余脉的低丘相连,西南有汉水环绕,依山带水,呈龙盘虎踞之状。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的河流43条,河道总长1131.9公里,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汉江、上天门河、下天门河和汉北河等几大河流。境内湖泊众多,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有45个,湖泊总面积为37.38平方公里。

“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据记载,古代天门是水乡泽国,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此充饥。国逢盛世,便发展为驰名中外的传统名菜。

天门,唐代诗人皮日休赞曰:“竟陵烟月似吴天”“舴艋随风不费牵”。清末名人周树模有诗云:“曲巷明渔火,平田足雁粮。灌园父老来,已知近吾乡”。

这里林茂草丰,环境优美,不仅是野鸡、青头、鹌鹑、大雁和水獭、水貂、草兔、獾类等各类生物繁衍首选宜居之地,还盛产莲藕、慈菇及各种水生植物和鳖、龟、蚌、蟹、虾等水产。

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盛产稻谷、小麦、大豆、芝麻、花生、黄花菜、花椰菜等各种农产品,是全国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优质生猪、牛、羊养殖基地和鸡、鸭、禽蛋生产基地。

“昼则熙来攘往,夜则灯火通明,时听瓢勺和鸣,每闻菜香四溢”,这是天门餐饮美食的真实写照。

不论时代如何变幻,最叫好的美食是天门蒸菜。

早在汉代,天门就有了粉蒸菜。到了公元350年,东晋高僧支遁驻锡西塔寺时,就以喜食蒸菜而闻名。

公元十七年暮秋,王匡、王凤兄弟揭竿天门白湖,遭地主武装和官兵合击,被困粮绝。那时,农民多靠挖野荸荠和野菜充饥,闻讯踊跃献出备度春荒的粮食以济义军。救命的粮食来之不易,王氏兄弟命将士把它磨成粉,挖来野菜拌合蒸了食用,难吃的野菜变得可口,义军终于渡过了难关。从此粉蒸菜法盛传,被人们称为“匡凤菜”或“绿林菜”。

竟陵西塔寺,唐朝时期有“西湖舟十里,一半是荷花”的清雅之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智积禅师和陆羽都是爱荷之人,初夏清荷如碧时,禅师常常过来散步。终于有一天,他们烧制出了清新爽腻的藕蒸菜,于是,“东湖的鱼,西湖的藕,南门的包子,北门的酒”的美食谣被传唱到今天。

藕蒸菜从寺院传到民间,人们把莲藕与猪肉合蒸、混蒸,取名“竹篙子打老虎”,以竹篙比喻莲藕,把猪比作老虎,形象、生动、诙谐。蒸菜技法不断创新,种类日益丰富。

蒸肉、蒸鱼、蒸菜,成为天门人家家喜爱的菜肴。平常日子,逢有客来就用“三蒸”待客。天门人常说“甑蒸锅煮”,这是对客人的最高礼节。

每到过年、迎春接福之时,沿袭祖辈相传的习俗,“清香三炷,清酒三樽、盘列三蒸、祀神祭祖”。蒸肉,被人们称为大肉或红肉,有大吉大利红红火火之意;蒸鱼、蒸素菜,取“鱼”与“余”“素”与“寿”的谐音,表达人们年年增收,岁岁有余、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

天门蒸菜用料十分广泛,其基本原料既有米、面等主食,也有蔬菜等植物性原料,还有肉、鱼、禽等动物类原料。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动物产品和植物类的蔬菜,都可以作为蒸菜的主要原料。

天门蒸菜丰富多彩的种类与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

无论原料如何丰富,蒸菜的选料标准始终是三个字“河、鲜、优”。

形态不同的天门地貌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温和湿润的气候使得天门盛产稻谷、小麦、大豆、大麦、蚕豆、麦、粟、玉米、花生、芝麻及各种蔬菜和水果,还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植物,如藕、荸荠、菱角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众多的水产品。仅鱼类就有64种,此外还有软体动物15种。

天门主要肉食有猪、牛、羊、鸡、鸭,此外还有禽蛋等,这些产品都是天门蒸菜的主要原料。再加上历史久远、质量上乘的佐料,如横林陶溪潭酿造的白酒、干驿米醋、渔薪豆瓣酱及蒋场的豆制品等,形成了天门蒸菜的主料、副料、小料和调料品味体系。

川菜讲究调味,以干煸、干烧等烹调方法较为擅长。鲁菜善于制汤,对扒、爆比较熟练,而楚菜在烹调技法上,蒸、煨、炸、烧应用最广,也最为擅长。鲁菜厨师讲究“勺功”(即翻锅技巧),川菜厨师讲究调味,苏菜厨师讲究菜肴外形,这些统称为勺上功夫(即锅上功夫)。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独特的烹调技法,而荆楚厨师则十分讲究勺底功夫。即注重火候的掌握,对火候的要求十分严格。楚菜的蒸、煨等烹调方法是特别讲究火候的烹调方法,“蒸”的技法以天门为最。

天门蒸菜的传统技法有“粉蒸”“清蒸”“炮蒸”。

粉蒸,就是将要蒸制的食物原料上味与米粉或其他谷物类的原料拌在一起进行蒸制。粉蒸由于使用了米粉类的原料,荤素皆宜,米粉可以起到去油腻和增加米香的作用,使菜肴更具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粉蒸茼蒿,颜色翠绿,清香鲜软。粉蒸猪肉,色泽棕红,滋味鲜美,肥而不腻。粉蒸鸡块,颜色微黄,软嫩味香。粉蒸甲鱼,色泽调和,肉质嫩软,胶质味鲜。名菜“竹篙子打老虎”,亦称压桌菜,既有莲藕的清香软和,又有猪肉的滑润。

清蒸,是把食物放入调好调料的汤或汁中,入笼进行蒸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蒸全鸡和清蒸鱼。这两种菜形态完整,原色原味,肉烂脱骨,醇香可口。清蒸甲鱼,汤清汁鲜,鱼质柔软,肉松味美。清蒸鱼,肉质滑嫩,香味浓郁。

炮蒸,一般都适合于鱼类,先将原料按不同的味型调制后入笼蒸制,但最关键的一道方法是用滚烫的食油处理其表皮,使表皮形成一些泡状,并伴有鞭炮声(所以,炮蒸取的是火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炮蒸鳝鱼。

“素三蒸”,如“金银蒸菜”“蒸茼蒿”“蒸压桌”等,具有清香绵延、清鲜可口、营养丰富的特点;特色蒸菜,如“炮蒸鳝鱼”“清蒸甲鱼”“粉蒸鲢鱼”“糯米蒸蚌”等,汤清汁鲜,鱼裙软柔,肉质滑嫩,香味浓郁,成为享誉全国的美味佳肴。

天门蒸菜,在口感上讲究“滚、淡、烂”。

滚,就是吃的时候入口烫嘴,有一滚三鲜之说;淡,就是突出原料的本味,保证原料的营养成分不受破坏;烂,则是将原料蒸制酥烂,便于消化,老少皆宜。

从营养学和医学的角度看,天门蒸菜不仅是美味的营养食品,也是科学的健康食品。其本源契合了人们所秉承的健康消费理念,符合现代人追求绿色、健康美食的时尚。

《老子》曰:“水之为阴,火之为阳,阴阳交融,始生气,气者,蒸之道也!故善蒸者,阴阳和一;善食蒸者,益气通达,六脉顺祥。”

据中国烹饪协会及营养学会论证,蒸是最能保持食物原汁原味、保留食物营养的烹饪方式。

专家们多次在蒸菜美食文化研讨会上论证,天门蒸菜契合新时代人们美食养生健康理念,具有滋补美容、营养健康、绿色环保、保健防疫、口味纯正、调养肠胃、延年益寿、预防糖尿病等九个方面的功效。

天门人的饮食食物与我国很多地方并无太大差异,饮食习惯也基本是一日三餐(早、中、晚)。唯一不同的是天门人食不离蒸菜。天门170万人每年食用蒸菜率100%,95%以上的餐馆有蒸菜。

古往今来,养生之食莫过于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蒸菜对增强人体营养和健康的作用越来越显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仁湘先生说,菜品千种万种,都可以一蒸了之。蒸菜之香飘过了历史,盼天门蒸菜之乡的蒸菜越来越香,盼蒸菜之香飘香在每个人的健康之途。

茼蒿是一种生长期较长,具有特殊香气的蔬菜。用其做蒸菜,充满野趣和自然色彩,受到人们的偏爱。但按传统方法做出来的茼蒿蒸菜,缺少了茼蒿的香气,失去了鲜绿的颜色,味道也不够鲜美。

一百多年前,天门民间厨师李天喜随干驿籍二甲二名进士、翰林周树模进京担任家庭厨师,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烹制素菜“茼蒿蒸菜”。这道蒸菜“菜色鲜活绿油油,蒿气浓郁香喷喷,滑嫩爽口脆生生,入喉下肚软绵绵”太后开心不已,皇上龙颜大悦,当即授予其七品御厨衔,赐给顶戴官服。“茼蒿蒸菜”充满野趣和自然色彩,一直是受到人们的宠爱的素蒸佳肴。

天门蒸菜起源于数千年前的农家锅台,发展于天门这片土地上广大乡村的各个角落,提高于那些成年围着锅台转的村姑农妇之手,成名于那些善于集中前人智慧、富有创新力的美食文化传承者。时至今日,能上菜谱的就有千余道,历史上进入朝廷御膳,新时代登上央视、入选国宴。

天门市有28万名华侨旅居海外,他们不仅自己喜好家乡的蒸菜美味,而且把天门蒸菜带到五湖四海,真可谓“凡有华人处,皆有天门人;凡有天门人处,皆有蒸菜”。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中国烹饪大师卢永良先生应日本、法国、韩国等国家邀请,多次演示天门蒸菜,受到极高的评价。通过遍布海内外难以数计的天门厨师传承、传播,天门蒸菜已直接影响到世界各地民众的饮食嗜好。

用今天的话说,十大碗是天门人在宴客时的载体或表现形式。十大碗有九道菜为蒸菜,多为扣蒸菜,这正是天门无菜不蒸、无宴不蒸、无户不蒸的特色。

据考证,天门十大碗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几百年历史。

解放前,天门民间宴席都以十碗的形式出现,称为“小十碗”。上世纪70年代后,“小十碗”变为“四大六小”,即四个大碗六个小碗,菜品基本上没有变化,只是将其中的四个小碗换成了大碗。早期的“小十碗”,由于原料的局限和人们生活水平低菜品很简单。荤菜比较少,肉类菜通常只有一道,鱼类菜三道左右(天门水产丰富),其余的都是素菜。

上世纪初,随着厨师技艺的提高,“小十碗”的菜品有了一些变化,厨师们将鱼肉做成小尖元、蓑衣元(珍珠元)、鱼元等许多花样菜品,只是根据季节的变化做些调整。

看一看上世纪70年代“小十碗”的菜单:小尖元、蓑衣元、鱼元、八宝饭、烩鳝鱼、扣蒸鸡、枯酥鱼、粉蒸肉、粉蒸鱼、蒸牛肉。这里面蒸菜居多。“小十碗”(包括四大六小)上菜的顺序也有一定的规定,原则上是:先上大碗菜,后上小碗菜;先上元子,后上烩烧菜;先上饮酒菜,后上吃饭菜。鱼肉菜要交错上,味道要变化上,要力求避免重复。如“小十碗”,前三碗上三元,后三碗交错上,再按七荤八素九鱼十肉上。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从80年代初开始,“四大六小”又变为“十大碗”。菜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少不了六道菜,:脚(甲鱼)、鳝(鳝鱼)、财(财鱼),鸡(土鸡)、牛(牛肉)、排(猪排)。

天门民间“十大碗”是人们婚丧嫁娶等宴请的传统宴席,还影响到潜江、仙桃、汉川、应城、京山等周边地区民间宴席的改变。据不完全统计,仅竟陵城区就有上百家专门制作民间宴席的酒店。

烹饪工作者对天门的蒸菜技艺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归纳、整理、传承和创新。天门蒸菜蒸制技法有九种,俗称“九蒸”。:粉蒸、清蒸、炮蒸、扣蒸、包蒸、封蒸、酿蒸、造型蒸、干蒸。九蒸技法日臻完善,丰富了天门蒸菜的内涵和外延。

说到“九蒸”技法,有个故事“嘉靖帝一语启九蒸”。

故事说的是,嘉靖皇帝潜龙时由钟样潜邸取道进京,途经天门多宝,宿店进膳时,因饭店打烊准备不及,店主乃以蒸笼格所盛之各种蒸菜呈供。嘉靖询问菜名,店主以“蒸笼格”相答。嘉靖觉其名不雅,见蒸笼格中之蒸菜有蔬菜、土豆、贝肉、猪肉、牛肉、羊肉和三种淡水鱼类共九种,便脱口而出曰“水陆九蒸”。后来,嘉靖称帝后,人们又把“蒸笼格”称为“天龙九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又称为“天门九蒸”。

尽管“天门九蒸”的菜品与“天门九蒸”的技法内涵根本不是一回事,人们还是“用其名,广其意,以光前人”。

2018年9月18日,在河南郑州全国餐饮会议上,“天门九蒸宴”被授予“中国菜·全国省级地域主题名宴”。

2018年12月10日,在首届楚菜博览会名宴展上,中国烹饪大师梁少红制作的“天门九蒸宴”获金奖。

这是梁少红大师制作的天门九蒸宴菜单:

一花拼:我的故乡。

四围碟:五香牛肉、蒜泥白肉、盐水冬笋、爽口泡菜。

十蒸菜:极品三蒸(粉蒸)、酿蒸鳝鱼(酿蒸)、仙鹤鲈鱼(造型蒸)、蝴蝶蛋卷(包蒸)、宫廷扣肉(扣蒸)、菊花义河(封蒸)、竹编鳝鱼(炮蒸)、扇形鱼糕(清蒸)、百花羊肚菌(扣蒸)、双色葡萄丸(造形蒸)。

主食:大丰收(干蒸)。

二汤二点:桔瓣鱼汆(咸汤)、上咸点肉包(蒸制);雪山莲子(甜汤)、上甜点顶糕(蒸制)

“天门九蒸宴”以活、鲜、优为原料选择标准,且蒸菜是以蒸汽加热使菜品成熟的,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原料的营养成分不流失,是绿色环保、营养健康的菜品,符合现代人养生的要求。

2014年,在全国烹饪技艺大赛的晚宴上,中国元老级烹饪大师杨同生率徒制作了一道蒸菜“竹篙子打老虎”,业内专家和大师纷纷点赞。素蒸或混蒸的藕蒸菜起源于唐代陆羽和他的师傅,可谓千年之蒸,家家蒸人人爱。

1937年出生的杨同生,天门竟陵人,中式烹调高级技师。1983年被湖北省商业厅授予特一级厨师,1996年被省政府授予“鄂菜大师”称号,2015年被中国烹协授予首届注册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称号,2017年入选中国烹饪大师名人堂名录,《湖北省志》中称他为“鱼汆大王”。《湖北蒸菜》(1982年版)一书中,记载的绝大部分菜品是当时在天门市竟陵酒楼主厨的杨同生大师创制的。1983年,杨同生在全国首届烹饪技艺鉴定会期间,代表中南六省向党和国家领导人献艺,制作的“桔瓣鱼汆”受到高度赞誉。

天门传统高档筵席,是在民间筵席的基础上研制整理改进的。天门名厨倪菊佴、清末御厨李三天功不可没。

天门名厨倪菊佴,男,(1893年—1960年),字汝铨,天门竟陵人,烹饪造诣极深,二十年代初便成为天门地区鼎鼎大名的厨师。他先后在当时天门城区三大酒楼(宴宾、松茂、沿河)任主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厨艺传授给青年厨师。1957年天门首开烹饪培训班,他是主要厨师。据《天门县志》人物卷介绍,倪菊佴最拿手的是高档筵席和蒸菜的制作。如:燕窝席、鱼翅席、海参席、熊掌席及这些宴席中的蒸菜等,在他制作的高档筵席中,既引进了外地名菜,又融汇了天门的传统佳肴(如天鹅抱蛋鱼翅、玻璃鸡片、珍珠圆子、清炖乌龟、炮蒸甲鱼等),且百分之六十左右为蒸菜,堪称天门一代蒸菜宗师。

清末御厨“李三天”,男,下江(贵州从江县)一带人士,他的出生年月与真实姓名我们都不知道,只知道人们都叫他“李三天”。《天门县志》对他的评价是:“选料精细,刀工讲究,调味纯正,火候恰当,套路宽广,红(红案)白(白案)兼能。”

“李三天”非常好学,厨艺深不可测。他认为艺海无涯,于是从宫廷御膳出来,走遍全国知名的厨艺之地考察、学习、探讨。因为很多厨艺他凭自己的阅历一看便知,所以每到一处不几天就走了,因此都叫他“李三天”。天门物产丰富,淡水鱼类与蒸菜厨艺闻名遐迩。李三天慕名来到天门,学会蒸菜的蒸制技法,也把自己的厨艺特长传授给本地厨师,改进创制了许多新菜品。

上世纪初,天门的筵席局限于用碗盛菜,且原料全部是本地的。李三天到天门扎根后,建议用山珍海味创制高档宴席,将花样冷拼纳入其中使筵席典雅大气,成为天门的高档筵席。

当时天门高档筵席席单规定的设计是:一花拼,四独碟、六热炒、八大菜,二汤二点。席名以八大菜的头菜命名,如八大菜的头菜用的是海参,叫做海参席;用的是鱼翅,则叫鱼翅席等。头菜的原料选用山珍海味,彰显此筵席的规格档次,其他菜品的原料大多选用天门本地优质的上乘原料,反映出地方特色。

筵席菜单的确定,对菜品的盛器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此开始使用碟、盘、盆、钵等,一改天门之前仅用粗瓷大碗的格局,使筵席菜品达到了色、香、味、形、器的完美结合。但八道菜中至少有五道菜为蒸菜,且头菜也是蒸菜。

这是挖掘整理中发现的鱼翅席中的八大菜:鱼翅天鹅抱蛋、红酱蹄膀、清炖乌龟、炮蒸鳝鱼、冬菇面鸡、干拨财鱼、糖醋鳜鱼、红烧牛肉。此八道菜中除干拨财鱼、糖醋鳜鱼、红烧牛肉外,其余的都是蒸菜。

1919年(民国八年),倪菊佴与李三天、谢春佴等首次使用细瓷花碟取代老旧的粗瓷大碗,使筵席达到了色、香、味、形、器的完美统一。

范开武,(1938—2012),天门竟陵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便成为江汉平原最具影响力的冷拼名师,其冷拼“丹凤朝阳、碟恋花、沉香扇”等成为精典之作,《天门县志》称之为“冷盘大王”。

梁少红,1966年11月出生,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中国注册烹饪大师、湖北省十大名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天门蒸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餐饮三十年杰出人物,2018年授予湖北省“荆楚工匠”。

千家品,万家寻

故土的味道是稀珍。

比一比,想一想,

我还是最爱我的天门。

(白守成《最爱是天门》)

如果你要写春天,就不能只写春天。你要写大美天门被春风吹遍的每个角落的春野浮绿,万物新生。

天门本土著名诗人王远宽的《咏天门蒸菜》:

乾坤一甑装,

九蒸韵味长。

盛誉传天下,

文化盈齿香。

1920年3月,天门名厨倪菊佴会同李三天、谢春佴等对天门蒸菜的制作、味形、装盘等进行了定位。

1957年5月8日,天门开设了烹饪短训班,倪菊佴应邀担任短训班教员,传授天门蒸菜的制作方法。

2009年12月8日,天门在君佳酒店举办蒸菜美食文化研讨会,展示了150余道天门蒸菜菜品。

2010年3月8日至10日,国家烹饪专业专家、学者、教授对天门蒸菜的起源、发展、现状进行了考察,认定天门符合授予“中国蒸菜之乡”的条件。

2010年4月28日,首届中国(天门)蒸菜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上,天门被中国烹饪协会评选认定为第一个国家级“中国蒸菜之乡”,新时代的“天门蒸菜”成为一个全国品牌,由此揭开了新篇章。美食文化节期间,神州第一笼启蒸城区20余家酒店制作了150道天门精品蒸菜展示;举办了天门蒸菜高峰论坛、全市青年厨师蒸菜技艺争霸赛和全市巧媳妇蒸菜技能竞赛。

2010年6月6日至8月6日,天门举办蒸菜高级培训班,聘请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管理学院院长王远坤、湖北经济学院教授及中国烹饪大师卢永良、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管理学院曾翔云授课。

2011年9月28日,第二届(天门)中国蒸菜美食文化节,展示200余道精品蒸菜。

2012年9月28日,第三届(天门)中国蒸菜美食文化节期间,展示200余道天门精品蒸菜的同时,首次展示了一系列了特色蒸菜。

2014年5月,央视《舌尖上中国2》第四集“家常”播出了天门蒸菜。天门蒸菜成为继排骨藕汤、热干面等之后惊艳五湖四海的湖北特色美食。

2017年7月9日,第四届中国(天门)蒸菜美食文化节,60米天门蒸菜宣传长廊、天门蒸菜技艺表演、天门精品蒸菜展示、天门特色蒸笼展示精彩呈现。

2018年中国(天门)蒸菜技能大赛暨首届楚菜美食博览会天门分会历经三天落下帷幕,全国各地20多支代表队、180多名选手展示蒸菜烹饪技艺。

2019年12月,楚菜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五届中国(天门)蒸菜美食文化节,同时举行“天门蒸菜”首发式、楚菜职业技能大赛、天门蒸菜馆揭牌仪式、天门蒸菜技能培训暨天门蒸菜学院挂牌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说,天门蒸菜不仅拥有完整、成熟、独特的蒸菜传统技术体系,而且拥有久远的发展历程、深厚的文化积淀、鲜明的风味个性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天门蒸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风味特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享誉海内外,具有浓厚的地方气息。“无菜不蒸,无蒸不宴”,是蒸菜在天门的真实写照。

天门,为一道蒸菜举办美食文化节,已经举办了六届,每一届都有新的创意、新的主题、新的魅力吸引参与者众,吸引数不清的媒体、平台播报新闻。

天门,投资数百万元兴建一座“菜蒸天下”主题文化游园,投资2000万元拍一部电影《蒸爱大师》,年年举行蒸菜烹饪技术培训和蒸菜技能比武竞赛,出版《天门蒸菜》系列丛书、创作蒸菜文化系列作品,赋予蒸菜诗意般魅力。

2018年5月25日晚,以蒸菜美食为题材的爱情喜剧电影《蒸爱大师》在天门市举行首映礼。于珊珊担任主持,数千人齐聚一堂,现场观众情绪热烈、气氛高涨,李红翔导演、侯耀华老师、庹宗华、张仁博等电影众主创人员和几位主演出席,共同开启一场声势浩大的首映礼。

电影《蒸爱大师》总投资2000万元,以天门陆羽故园、蒸菜美食街、胡家花园、汉江兴隆大坝等为拍摄地,影片融入了莲湘舞、幸福歌等具有天门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元素,把“三乡宝地”天门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故事,为中国蒸菜之乡营造了强大的气场。

首映礼上,天门歌手卢瑜芬演唱了《蒸爱大师》主题曲《激情过后》:

“是谁狂妄地占据我的心?不让我有一丝的空隙,天天相见却无时不思念,分离只是为了让你回忆……”

向金祥,《天门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曾任湖北省记协群工内参专业委员,湖北省市州报新闻奖评委,获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省双十优编辑记者、省语言文字先进个人等荣誉。出版《心海远帆》《喊出时代强音》等专集。有百余篇作品获全国省区报好新闻一等奖、湖北新闻奖一等奖等。

THE END
1.明天大雪!快来试试这八道超美味蒸菜,暖胃又养生!十大硬菜姜丝明天大雪,推荐八道蒸菜可以多吃,暖心暖胃,美味健康不热气。明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大雪节气,也是冬天的第三个节气。从节气名字可以得出,大雪节气是天气变得更加寒冷的标志,寒冷的雨雪天气开始增加,冷空气和寒潮南下频繁。所以古人常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那么,在这日益变得寒冷的天气,我们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https://m.163.com/dy/article/JIMHH0RQ0556ATYP.html
2.农博会上十大湘菜名县发布,都有些啥好吃的?来看看潇湘晨报网十大碗中,有炸的、有炒的、有煲的、有蒸的,而更深的奥秘是,碗里的内容丰俭由人,每个乡镇略有不同,但十碗菜的数量不能改,这是家家都有能力,人人吃得起的宴席。 此外,平江的小吃也一样出名。 人们说起平江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呀,平江香干好好吃啊!”酱干已是平江美食的一张名片,长寿镇的酱干尤其出名https://www.xxcb.cn/details/2q8biSYgB635bba7d0c4e471c695c1ba4.html
3.(最降的10种外卖)营养又卫生的10种外卖有哪些十大降又好吃的导读:(最健康的10种外卖)营养又卫生的10种外卖有哪些,十大健康又好吃的外卖推荐?最健康的10种外卖名单如下:麻辣烫、粤菜、粥类、小碗菜、中式快餐、轻食沙拉、蒸菜、鸭血粉丝汤、煲仔饭、面条。 (最健康的10种外卖)营养又卫生的10种外卖有哪些,十大健康又好吃的外卖推荐?最健康的10种外卖名单如下:麻辣烫、粤http://m.zhuoyunkang.com/news/show-63770.html
4.十大经典清蒸菜排名10款最受欢迎的清蒸菜盘点→MAIGOO生活榜清蒸鱼是以鱼为主要食材制作的一道家常菜,比较受欢迎的有清蒸鲈鱼、清蒸多宝鱼、清蒸石斑鱼、清蒸鲳鱼、清蒸黄花鱼、清蒸鲤鱼、清蒸武昌鱼、清蒸鲥鱼等。好吃的清蒸鱼,首先要用葱姜水去腥,蒸鱼的时候最好虚蒸,用筷子将鱼架起,让锅内的热气循环鱼身,熟得更快,其次蒸鱼要用大火,而且要保证一次蒸熟,鱼肉才会鲜美,最https://m.maigoo.com/top/443269.html
5.浏阳蒸菜:浏阳十大经典蒸菜摘要:浏阳蒸菜:浏阳十大经典蒸菜 味蕾上的记忆最深刻。这句话形容浏阳人对蒸菜的情感最为贴切。浏阳蒸菜因为其健康的饮食特点,美味的口感现在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市民的喜爱,据说全国各地开始的浏阳蒸菜馆(不论真假)已经达到万家,大有追赶桂林米粉、沙县小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908/20/2458205_497763336.shtml
6.蒸菜盘哪个牌子好?2024蒸菜盘十大品牌排行榜蒸菜盘什么牌子好?蒸菜盘十大品牌排行榜有哪些品牌?2024优秀的蒸菜盘品牌分别有巧慕、多灵、初瓷相见、潘帕斯、五优家家、枳之家、邺芳蓁、巨吉、纳酷、若望等。挑选品牌蒸菜盘选大品牌质量好,更放心!海量热卖名牌蒸菜盘,多种风格多种选择!https://www.10pinping.com/rank/zhengcaipan/
7.油烟机十大公认品牌排行榜更新!这些油烟机使用误区要避开!但是,就算没有新油烟产生,原本的油烟也不会在关火时就完全被吸走,厨房还是会有很多的油烟残留。因此,刚炒完菜时一定不要马上关掉油烟机,最好是关火后1分钟左右再关闭,油烟多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以保证残留油烟能被吸完。 煲汤蒸菜,没放油就不开油烟机http://www.jpm.cn/article-141597-1.html
8.最受欢迎的朝阳十大消费品牌评选结果新闻发布会三、2023最受欢迎的十大消费品牌获评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一)餐饮品牌企业 1.北票市川渔蒸菜馆 2.凌源市原味楼饭店 3.建平县红山易火炭烧会馆 4.喀左县大城子镇鑫和酒楼 5.朝阳市旭日集团凤凰国际酒店有限公司 6.朝阳市喜来坊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http://www.chaoyang.gov.cn/html/CYSZF/202404/0171392675373032.html
9.浏阳十大土特产详览,你最喜欢其中哪个?资讯3、浏阳蒸菜 浏阳蒸菜以蒸腊菜为主,基本菜品有:干扁豆蒸蜡肉丁、 清蒸火腿肉、剁椒蒸土豆、清蒸土家蜡肉、清蒸鸡蛋、清蒸茄子、清蒸干豆角、清蒸芋头,以及清蒸白豆腐、干豆腐、 黄豆腐、黑豆腐、臭豆腐、白沙豆腐、卤豆腐、清蒸青辣椒等。 4、浏阳菊花石雕 https://www.tesegu.com/article/879.html
10.南京十大必吃老字号我来告诉你南京这10家老字号你必须尝一尝在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你可以找到无数个老字号,每一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独特的风味。作为游客或是当地人,如果你想体验真正的南京美食,以下这10家老字号绝对是不能错过的。 首先,我们来到“秦淮八怪”。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秘密,它隐藏着南京最经典的小吃——盐水鸭、爆肚等。走进这家店,会被https://www.yehsjuxj.cn/cai-pu/585912.html
11.饭团品牌排名前十名哪个好饭团十大品牌排行榜有哪些推荐2.使用蒸锅:将适用于蒸锅的蒸菜盘或蒸锅蒸格放在蒸锅底部,然后将饭团放在蒸菜盘上。加水到蒸锅底部,然后将蒸锅放在大火上加热至水沸腾。一旦水沸腾,将火调至中小火,盖上锅盖继续蒸5-7分钟。记住,在打开蒸锅盖之前要小心蒸汽。 3.使用烤箱:将饭团放在烤盘上或者用锡纸包裹好,预热烤箱至180°C。然后将烤盘或锡https://m.chinapp.com/brand/5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