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位于赣东北(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北部。
景点地点:国内江西省上饶市
婺源县
县位于赣东北(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北部。婺源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婺源东西分别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景德镇毗邻,南隔铜都上饶德兴市与世界自然遗产“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和国家历史名城古徽州首府歙县。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
名称由来
关于婺源县名称的解释,众家说法不一。
婺(wù)字的意义,《辞海》里是这样说的:
一、古星名,即“女宿”,旧时用作对妇人的颂词,如婺焕中天;
二、水名,亦为对金华江的别称。
《现代汉语辞典》是这样说的:
(1)婺江,水名,在江西;
(2)指旧婺州,在浙江金华一带。
对婺源的解释,归纳各派说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以“婺水绕城三面”,故名;
二是“旧以县本休宁地,曾属婺州,取上应婺女之说”,故名;
三是“以县东大鳙水流入婺州”,故名。
其二,休宁隶属婺州是隋代的事,并且也只有18年的历史,而婺源建县是在这以后约140年,并且相隔了一个朝代,不可能再沿其名,更不可能说明称作婺之源的原因。
其三,婺源县东面和浙江交界处确有一座大镛山,发源于大鳙山的“鳙水”,流向浙江的开化,经衢州、兰溪、金华至富春江,这一带隋唐时期曾称作为婺州,但是,“鳙水”虽流至婺州,在金华也称作婺江,但并不能说明是婺之源也,所以这种说法也难以服人。每年冬天有2000多对鸳鸯来到这里越冬,有华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
其四婺源历史悠久,物华天宝,素有“书乡”、“茶乡”之称。相传商周属扬州之域,春秋为“吴楚分源”之地。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置婺源县,古属皖南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中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桑梓。“茂林修竹映村廓,飞禽走兽相对鸣”。婺源之美,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与生态完善结合。
历史沿革
概述
婺源建县的历史有1200多年。本县地域在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属江南东道歙州休宁县地(部分属江南西道饶州乐平县地置),隶江南东道歙州(治今歙县)。历唐宋元明清皆属歙州、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民国元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3年(1934年)改隶江西省,36年(1947年)复隶安徽,38年(1949年5月)又划至江西,现属江西省上饶市管辖。
唐至1911年
民国至1949年
1950年至今
1952年10月,划归江西省上饶专区管辖至今。
1984年,设置清华镇建制(赣府厅字[1984]357号)。
1985年4月18日,设立珍珠山、武口、晓林、凤洲乡(赣府厅字[1985]230号)。
1993年,撤销秋口乡、江湾乡、赋春乡、中云乡,设立秋口镇、江湾镇、赋春镇、中云镇(赣民字[1993]34号批复)。
1994年11月25日,撤销许村乡、镇头乡、大畈乡、思口乡,设立许村镇、镇头镇、大畈镇、思口镇(赣民字[1994]238号批复)。
1997年8月18日,撤销太白乡,设立太白镇(赣民字[1997]175号批复)。至此,全县辖11个镇、16个乡:紫阳镇、清华镇、大畈镇、江湾镇、思口镇、秋口镇、赋春镇、镇头镇、中云镇、许村镇、太白镇、沱川乡、段莘乡、古坦乡、浙源乡、溪头乡、鄣头乡、甲路乡、晓鳙乡、武口乡、潋溪乡、龙山乡、高砂乡、珍珠山乡、晓林乡、梅林乡、凤洲乡。
1999年5月31日,撤销武口乡,并将梅林乡的上梅洲村委会、潋溪乡的东岭坞村委会划归紫阳镇(赣民字[1999]125号批复)。
2005年3月17日,江西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婺源县撤并乡镇的批复》同意撤销婺源县龙山乡,成建制划归中云镇管辖;撤销凤洲乡,成建制划归许村镇管辖。
2006年1月20日,撤销甲路乡,成建制划归赋春镇管辖;撤销古坦乡,成建制划归大鄣山乡管辖。
大事年表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朝廷为便于统治,析休宁县之回玉乡和乐平县之怀金乡,于农历正月初八日建婺源县。县治设清华,隶江南东道。
○乾符四年(877),黄巢起义军攻入县城。次年又至。
○天复元年(901),县治由清华迁弦高。
○宋绍兴元年(1131),岳飞征讨李成经过婺源。
○元至正十二年(1352),红巾军两次攻占婺源州城。
○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兵攻占州城,婺源归顺朱元璋部。
○明嘉靖十七年(1538),虎群至境,死伤200余人。
○清咸丰五年(1856),太平天国起义军攻至县境,二月二十八日占领县城。
○咸丰十一年(1861),闽浙总督左宗棠领兵征剿太平天国起义军,于六月八日到婺源,坐镇指挥近两个月。
○民国四年(1915),婺源绿茶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成国和平博览会”上展出,获金牌奖。
○十一年(1922)六月,国民革命军粤军司令方振武率部千余人经过婺源。
○二十二年(1933)十一月,县政府征壮丁数千人兴筑婺源至白沙关公路,次年六月草率完工。
○二十三年(1934)九月四日,国民政府决定,婺源划归江西。
○九月三十日,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率部进入婺源,与国民革命军发生激战。
○二十五年(1936),“甲路纸伞”被选为国际博览会展品。
○二十六年(1937)一月,县政府征民工数千人,兴筑婺源至景德镇公路。次年七月六日试通车。
○1952年10月,浮梁专区撤消,婺源改隶上饶专区。
○1967年6月,突击修建婺源至休宁公路,12月23日竣工通车。
○1982年,婺源“茗眉”绿茶,参加全国名茶评选会评选,名列第六位。
○1986年8月,在婺源参加国家文物鉴定会的专家,称赞婺源博物馆为“全国最好的县级博物馆”。
○1988年5月25日,林业部批复设立国家级森林公园——江西省婺源县灵岩森林公园。
○同年,婺源绿茶的“特珍特级”、“特珍一级”和“雨茶一级”3个产品,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同年,婺源产龙尾砚获中国工世美术“百花奖”。
○1989年,婺源绿茶“灵岩剑峰”,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获“国家级名茶”称号。
○1999年,“AA级大鄣山茶”获99昆明世博会金奖。“天佑有机茶”荣获诺贝尔世界发明成果金奖。
○2001年,举办首届“婺源‘五一’民俗风情展示周”,旅游人次近六万。
行政区划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北部,现辖10个镇、6个乡:紫阳镇、清华镇、秋口镇、江湾镇、思口镇、中云镇、赋春镇、镇头镇、许村镇、太白镇、溪头乡、段莘乡、浙源乡、沱川乡、大鄣山乡、珍珠山乡。共有19个居委会、171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紫阳镇。
蚺城街道面积:42.5k㎡人口:48198人邮编:333200
辖花园域、涵春、文愽、儒学前、蚺城、文公、天佑等7个社区居委会,城关、香田、上梅洲、东岭坞4个村委会。
紫阳镇面积:352.5k㎡人口:81023人邮编:333200代码:361130100
辖武口等1个居委会,杨坑、汤村、西坑、向阳、岭下、湖林、齐村、王家墩、考水、高砂、戴家、马家、雍溪、一都、梅林、杨溪、善坑、坑口等18个村委会。
清华镇面积:134k㎡人口:16274人邮编:333202代码:361130101
辖横街、长林、新街等3个居委会,清华、双河、东园、花园、浮溪、诗春、里村、洪村等8个村委会。
秋口镇面积:219k㎡人口:22135人邮编:333212代码:361130102
辖沙城居委会,秋口、秋溪、词坑、白石、王村、渔潭、李坑、占才、言坑、岭溪、黄源、官桥、里源、洙西、梓槎等15个村委会。
江湾镇面积:293k㎡人口:30350人邮编:333213代码:361130103
辖江湾、莲花芯、梨园等3个居委会,江湾、占坑、钟吕、汪口、洪坦、荷田、晓起、栗木坑、晓鳙、前段、大潋、东头、龙潭、浯村、古蜀地、济溪、低源、大畈等18个村委会。
思口镇面积:122k㎡人口:13746人邮编:333201代码:361130104
辖思口、思溪、高枧、西源、长滩、前坦、西冲、河山坦等8个村委会。
赋春镇面积:303k㎡人口:29126人邮编:333204代码:361130106
辖赋春、冲田、新田、排前、虎溪、游汀、盘坑、洪家、林塘、岩前、长溪、臧坑、湖山、胡家、对坞、严田、甲路等17个村委会。
镇头镇面积:86k㎡人口:11245人邮编:333205代码:361130107
辖镇头、梅田、游山、张村、冷亭等5个村委会。镇政府驻镇头店。
太白镇面积:177k㎡人口:14500人邮编:333211代码:361130109
辖大山头居委会,太白、玉坦、曹门、薛村、潘村、杨村、程家湾、新屋等8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太白司。
中云镇面积:233k㎡人口:23805人邮编:333209代码:361130110
辖晓林居委会,中云、下港、横槎、方村、晓林、桃溪、长尧、龙山等8个村委会。
许村镇面积:221k㎡人口:18325人邮编:333208代码:361130111
辖中洲林场居委会,许村、汾水、仁洪、盘山、朗湖、周溪、董家、小港、项家埠、水埠头、汪村、曹村、洙坑等13个村委会。
溪头乡面积:122k㎡人口:11895人邮编:333214代码:361130200
辖下溪、上溪、青石、砚山、城口、龙尾、西岸、桐木土太等8个村委会。乡政府驻下溪头。
段莘乡面积:171k㎡人口:15567人邮编:333215代码:361130201
辖段莘、中村、阆山、西垣、裔村、金坑、东石、槎口、大汜、汪槎、庆源、官坑等12个村委会。乡政府驻中村。
浙源乡面积:98k㎡人口:13420人邮编:333203代码:361130204
辖周家山、凤山、岭脚、虹关、沱口、庐坑、庐坑岭等7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凤山。
沱川乡面积:91k㎡人口:6645人邮编:333202代码:361130205
辖河东、河西、理坑、小沱等4个村委会。乡政府驻鄣村。
大鄣山乡面积:199k㎡人口:18852人邮编:333202代码:361130206
辖车田、鄣山、洪源上村、洪源下村、白石源、古坦、黄村、菊径、程村、戴村、西山、水岚、和村、通元等14个村委会。乡政府驻车田。
珍珠山乡面积:126k㎡人口:10147人邮编:333206代码:361130208
辖珍珠山居委会,吴源、黄砂、虹冲、秀水等4个村委会。
古老而多彩的婺源方言
悠久的历史,让婺源方言保持了古朴儒雅的特点。如人们熟知东司、出恭、承让、大小乔、没者也、有亦无、不对榫等极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词语,在婺源方言中运用极为广泛。此外,婺源方言对“之”字的理解与用法特别接近古汉语。“之”用在句末,作语气助词,表示已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如“吃之,去(ké)之、没(mé)之”。这种用法,在婺源东部方言中,同样适用于“兮”,如“吃兮、去兮、没兮”。此外,古汉语中不常见的“相”代第一人称的情况,在婺源方言中也可以找到,如“相帮”(帮我一把)。
除了古老之外,婺源方言还有富有节奏、感染力强等特点。如表示程度加强的“甜津津”(音zěn)、“苦醨醨”(音lí)、“稠搅搅”、“稀淌淌”、“细珍珍”、“粗蒿蒿”、“慢偷偷”、“急熊熊”、“松哈哈”、“紧扎扎”、“香喷喷”、“臭哄哄”(音hèng)、“乌兮兮”(音xì)、“绿翡翡”(音fì)、“穷岌岌”、“死没没”……念起来,很亲切,这种方言的特色是普通话所不及的。
风土民情
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古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
婺源产砚台,名曰龙尾砚;实际上,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是歙砚,其主要原料地就在婺源的龙尾山,和婺源的龙尾砚同出一辙,而歙砚的产地歙县是古徽州及其前身歙州的历代州治府治所在。
婺源的徽商和徽州其他各县的徽商一样,也都是新安商人的组成部分。
人文环境
传统礼仪
婺源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民风俭朴,讲究坐不争上,食不争多,行不争先的“三不”礼节;与人交往,诚信为上;与人交谈,书往往来,对人尊呼,对已谦称;入私塾学馆,尊师为父。
旧时,祭祖、敬神、拜年、祝寿、新婚拜堂、幼辈拜会长辈、下级拜会上级均行跪拜礼。平辈相见,男子以抱拳作揖为礼,女搭手躬腰道“福”。
来客要请坐、奉茶、敬烟。为到家中的客人斟茶不能满,而酒是要斟满的,有“浅茶满酒”或“七分茶八分酒”之说。乡间待客更为热情,多以煮荷包蛋或以鸡蛋煮面条招待。客人进餐,小孩不得入座挟菜。给客人端茶、送饭须双手捧献。客人告辞须加挽留,告别时须送客出门,并招呼“慢走”、“有空来嬉”。路遇外乡熟人,要招呼回家吃饭。
地名拾趣
婺源是千年古县,受儒家学说影响较大,文化底蕴渊厚,因而取地名或雅或俗,颇为考究。
地名对联婺源当地文人将家乡地名凑成各种对联,甚有趣味:
燕子(岭)回头(岭)啄旁皮(岭),东望(村)西望(村);
潭公(岭)对镜(岭)插芙蓉(岭),里妆(村)外妆(村)。
岭下即岭脚(村),走前坦(村)绕荷田(村),入桃源(村)观景象;
源口有源头(村),流长溪(村)穿硖石(村),转李坑(村)出清泉。
上严田(村)下严田(村),两田夹路(村);
左汾水(村)右汾水(村),双水盘山(村)。
龙腾(村)江湾水(河),
凤游(山)芙蓉尖(峰)。
清华著名学者江永,也曾为家乡江湾的山形写过一联:燕子回头见洋际;谭公对镜望芙蓉。
取名举例
唐乾符年间,歙县篁墩汪万武逃乱至婺源北线,时逢破晓,遂将落脚处取名晓起以勉励后人珍惜光阴。
北宋金紫光禄大夫李德鸾,取“占用从田之签,以严治家”之意为村取名严田,这位老者对仕途实有厌烦,只好劝子孙躬耕了。
北宋末年,桐城主薄余道潜于婺源行径而走,行至沱川,觉得景致非凡,竟随手在溪边倒插罗汉松一支,不久插支长出绿时,大呼“养人宝地”。因该地盛产毛竹,故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诗,取村名篁村并定居之。
俞某建村于水潭旁,期望俞(鱼)姓繁衍发达,特筑拱桥紧锁水田,取村名为锁口潭。
鹤溪洲位于段莘河中游,面积二三华里。南宋岳飞曾屯兵于此并开垦此洲种稻,获粮谷甚丰,岳遂将该洲改为万贯洲。
鳙溪村因鳙鱼溯洪水至此,遂名。元末,朱元璋率兵路过,登山观景,见山头旷野有田数百亩,先赞曰:“好大的畈!”明朝建国,朱当上皇帝,故改村名为大畈。
经济社会
综合
农业
201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602公顷,比上年减少594公顷;粮食产量104326吨,比上年减少4896吨,减产4.5%。其中,中稻及一季晚稻产量83588吨,增产112吨;早稻产量7530吨,减产1692吨;双季晚稻产量8347吨,减产1909吨。
全年油料产量6412吨,减产549吨。全年棉花产量78吨,比上年增产3吨。甘蔗产量2517吨,增产373吨。茶叶产量9100吨,增产900吨。
全年水产品产量7731吨,比上年增长231吨。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5628吨,增长428吨;捕捞水产品产量2103吨,减少197吨。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400公顷,比上年减少120公顷。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1126元,比上年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944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长16.1%,集体企业增长44.2%,股份制企业增长13.6%;轻工业增长19.4%,重工业增长18.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4472万元,比上年增长6.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0277万元,比上年增长9.2%。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31964万元,增长23.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9600万元,比上年降低25.2%;第二产业投资188276万元,增长18.6%;第三产业投资224088万元,增长35.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4383万元,比上年增长9.3%。
旅游收入
历代名人
何溥(922—1019),字令通,号潜斋,晚号紫霞老人,北宋初年,南唐国师何溥(字令通)因得罪皇帝遭贬至海宁县县令,今(休宁县)县令,后定居婺源芙蓉峰。
朱弁
朱熹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祖籍是婺源,字元晦,又字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小名沈郎,小字季延。父朱松,宋政和八年进士,外任福建政和县尉。朱熹于南宋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在尤溪出生。7岁还不会走路。十四岁丧父,随母祝氏定居福建崇安五里夫。朱熹曾于绍兴二十年春和淳熙三年二月,两次回婺源故里省亲扫墓,今“文公山”上的古杉群即朱熹手植。
何如宠(1569—1642),字康侯,号芝岳,桐城人祖籍婺源。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是明末宰相。
江永
清代著名的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字慎修,又字慎斋,婺源江湾人。所注疏的《十三经》,对“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精思博考,发现前人所未发现之处。乾隆初,儒臣篡修《三礼疏》,礼部取江永所著《礼经纲目》考订,并请江永赴京答解疑义。更服承朱熹之学,取阳儒阴释各家之说辨析校正,深究力行,以“孝、悌、仁、让”为先。被收入《四库全书》著作二十七部。终年八十二岁。
詹天佑
齐彦槐
另外,他还精通文学,多有著作。
婺源荣誉
●全国绿化百佳县●全国造林先进县
●全国依法治理百强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
●全国尊师重教先进县●全国首批AAAA旅游区
●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国家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县
●全国“二五”普法先进县●全国绿茶外销出口基地县
●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
●全国首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全国首批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
●全国首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有影响力乡村旅游目的地
●12个古村落被评为全国民俗文化村●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旅游生态强县
●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中国最佳旅游投资县域性奖
●2010中国年度品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全国首批低碳国土实验区●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
●全国最多的4A级景区县市(全县拥有7个4A级景区)
自然资源
已发现矿种
(1)能源矿产:煤;
(2)金属矿产:金、钨、锑、铁、锰、银、铜、铅、锌;
(3)非金属矿产:灰岩、砚石、花岗岩、大理岩、高岭土、钾长石、建筑用砂、砂岩、石英、板岩、粘土、水晶、硅石等;
(4)水气矿产:矿泉水。
主要矿产资源
金、煤、石灰岩、花岗岩、大理石、砚石、钾长石、高岭土、瓷矿石、石英、砂石、粘土等。
旅游开发
婺源自古即为徽饶古道必经之地。被外界称为"中国最美的乡村[7]“。周边有著名旅游景区庐山、黄山、九华山、武夷山、三清山、龙虎山,鄱阳湖、千岛湖等,涵盖了“名山、名水、名镇、名村”四大看点,景婺黄(常)两条高速公路2006年11月已建成通车,婺源周边1个小时内有三个机场(黄山-景德镇-衢州),1个半小时可以到达周边名山、名水、名镇,3小时高速直达杭州、南昌,5个小时内可达武汉、上海、等周边所有名城,武汉至婺源的公路交通已实现全程高速,婺源被旅游界称为“中国旅游精品线路上的明珠”,是江西对外开放与发达地区对接的前沿和精品花园。
婺源旅游已形成东、西、北三条精品线路,以下是简单的介绍:
东线景区
东线景点由于开发比较早,都有了一些商业化了。主要景区有江湾、篁岭、李坑、汪口、晓起、江岭、庆源。
李坑景区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青石板道纵横交错,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江湾以古老的徽派建筑及秀丽的山水风景,地处三山环抱的河谷地带,东有灵山,南有攸山,北有后龙山,一条梨园河由东而西,呈S形从三山谷地中穿行,山水交融,给婺源江湾平添了许多灵气。而且这还是江泽民的祖居。
画里乡村--晓起景区被誉为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
千年古商埠--汪口景区中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俞氏宗祠,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东线还有油菜花观赏胜地江岭梯田和电影《暖》的拍摄地庆源村。
西线景区
北线景区
北线景区以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村落和田园自然风光为主。主要景点有思溪延村、长滩摄影地、彩虹桥、灵岩洞、大鄣山卧龙谷。
灵岩风景区是1993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的“国家森林公园”,1995年又经省政府批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灵岩洞群由36个溶洞组成。洞内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琳琅满目,更为称绝的是洞群间保留有岳飞、朱熹等唐代以来的游人题墨2000余处。石林奇景蔚为壮观。
彩虹桥风景区坐落于清华镇北侧河上,它是以八百年廊桥彩虹桥为主体的一个风景名胜区,这里有厚重的桥文化、历史古迹、古人留存的生产工具,又有生态较好的自然环境。
旅游景点
博物馆,秋口镇李坑,沱川乡理坑,汪口,晓起,思溪,延村,彩虹桥,严田,鸳鸯湖,文公山,灵岩风景区,江湾,篁岭,庆源,洪村、石城、江岭、大鄣山卧龙谷,百柱宗祠。其中的理坑村、汪口村、延村分别是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婺源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雾日较多。一年四季都可以去玩。但春天是婺源旅游最好的季节,尤其是4月。漫山的红杜鹃,满坡的绿茶,金黄的油菜花,加上白墙黛瓦,五种颜色,和谐搭配,胜过世上一切的图画。
旅游线路
东线:“中国县级第一馆”婺源博物馆——湖中小岛月亮湾——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古埠名祠汪口俞家宗祠——古文化生态村晓起——伟人故里江湾——萧江大宗祠——萧江源——高山平湖江岭;
西线:县城——文公山风景名胜区——古城——金山茶园——亚洲最大的鸳鸯栖息地鸳鸯湖——世外桃源长溪;
北线:县城——丛溪漂流——徽商古村落思溪延村——宋代廊桥彩虹桥——仕宦名村埋坑——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大鄣山卧龙谷——枫叶王国石城——江南第一清风洞——严田古樟民俗园——千年古驿道甲路。
婺源乡村靓点
婺源之源,森林水世界---卧龙谷;天上人间,梯田人家---江岭;徽建典范,民间的“金銮殿”---百柱宗祠;伟人故里,风水门庭(江泽民同志的祖籍地)---江湾;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晓起;徽雕艺术宝库—-汪口;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吉祥美丽的宋代廊桥---清华彩虹桥;梦里乡村---严田古樟民俗园;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山居人家,梦幻田园——篁岭。
桃花源
古树
婺源境内多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古樟树。代表的就是严田古樟,这样的樟树在婺源有好多基本上每个村都有!
木板廊桥
民居
婺源的古民居与皖南民居风格近似,比较著名的有理坑的官宅府第、思溪古村、延村以及其它。理坑的“大夫第”和“天官上卿”府都是明朝建筑的精品。
野渡
婺源山区的村落都依山傍水而建,村前多有古渡口。临水而居的村使得渡口几乎与村落的历史相同。古渡口或在翠竹掩映中,或在古树的烘托下,加上石板铺就的码头台阶,远远望去,显然是历经沧桑的模样。
婺源县博物馆
婺源县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属国家重点博物馆、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反映婺源历史的重要窗口。被称为中国县级第一博物馆,婺源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之乡,婺源民间素有崇美尚文的生活情趣,以此为源的婺源民俗文化,也就成了诸多地域文化中一朵亮丽的奇葩。
1986年8月,国家文物鉴定会议在婺源召开,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专此撰联“数赣皖学问家多出星水,愿区县博物馆皆步婺源”。婺源博物馆被誉为“中国县级第一馆”。其中尤以唐宋名砚、两宋纪年墓瓷器、明清书画和明清历代工艺品为优。
门票价格
婺源旅游集团景点通票:180元/人/5天,个别景点可单独买票。
婺源乡村旅游自驾车路线(婺源景点分散,非常适合自驾游,因字数有限,详细交通信息可到旅游互联查看)
1、景白公路:二级柏油路面,从景德镇经婺源至浙江,直通衢州,沿途经过赋春、中云、高砂、婺源县城、梅林。从景德镇到婺源县城80多公里,这条路面很好走,限速70公里。
3、婺清路:县城到清华,二级新修柏油路,路面状况很好,沿途经过思口到清华,23公里。建议时速80公里以下。
4、江湾到晓起、江岭、高山平湖、庆源、官坑:从江湾到晓起、江岭、高山平湖、庆源这一段路程中多为新铺的柏油路,改变了过去到江岭、庆源路况差的现象。
旅游注意事项
对于喜欢户外旅行的驴友夏季婺源草木茂盛,蛇类众多,需要专业的户外技能与急救药品。
婺源交通
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境内多山属黄山余脉江南丘陵地带,境内主要交通有307、308省道,杭瑞高速(景婺黄高速)公路,杭新景高速(德婺高速)公路,区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是江西对接长三角,打造长三角后花园的前营阵地和大门。
规划建设中的九景衢铁路、京福高铁正紧张有序的建设中,预计在2014年就可以从北京坐高铁到婺源全程只需6个小时左右。。
婺源
只是一个县级旅游城市,当地没有机场,但是相邻非常近就有景德镇机场,黄山机场,南昌机场,衢州机场,上饶三清山机场(未开通)。
景德镇机场到婺源县城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走高速大概40分钟左右)
黄山机场到婺源县城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走高速大概55分钟)
景德镇和黄山是和婺源交界离婺源最近的两个城市,下飞机后都可以走省道或是高速进入婺源!
南昌机场到婺源县城大概3小时(走德昌高速)
衢州机场到婺源大概3个小时左右(婺源与衢州开化常山段高速正在建设预计2015年建成通车,所以先走省道然后到江西境内走高速到婺源!
上饶三清山机场现在正在建设,建成后也是在婺源周边!
铁路
婺源到浙江衢州150公里;到江西上饶170公里、到景德镇80公里;到黄山120公里。
北京、南京方向的游客可在皖赣线黄山站下车,转乘汽车前往;
福建方向的游客从景德镇乘汽车前往;
上海方向的游客可乘浙赣线至浙江衢州下车,转乘汽车前往。
九景衢铁路(在建)从铜九铁路湖口站引出,向东延伸至上饶市婺源、德兴,止于浙江衢州。
京福高速铁路婺源段争取在2014年建成通车,通车后将会大大改善婺源人民的出行,以及拉动婺源旅游业的发展,和减少婺源对国内的大中城市的距离!
公路
景婺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黄山到婺源约55分钟车程。
衢州到婺源,大概3个小时左右
从南昌到婺源,从2011年开始走高速大概3小时左右达到婺源汽车站
从杭州到婺源,3个小时左右(287公里婺源到杭州西)
从上海到婺源,大概5个多小时
婺源美食
特别提示:在婺源吃东西很方便,如果住在当地人家里的话,每人每天多加十元钱,就可以让主人包饭了。在婺源一定要品尝荷包红鲤鱼,一般清蒸,也可红烧,10元一斤。糊豆腐和粉蒸肉也很有特色。
木心果
用籼米、糯米混合,无馅,掺红、白糖,用木板刻的果印模印成。有的染上一点红色,称“寿桃果”、“花果”等,作为庆贺生日寿辰的礼物分送亲朋,也作点心。
灰汁果
在新谷登场或农历七月半盛行,用籼米磨浆加上碱汁熟揉成圆筒,再用线拉成片或用板模印成。也有将米浆放在蒸笼里一层一层蒸熟的,俗称“千层馃”,吃时用线拉成小块,再一层层撕下来吃。
糊豆腐
味道鲜而且清,是当地代表菜。豆腐切成豆粒大小,倒进放有高汤的热锅里,加上调料焖几分钟,再浇上熟猪油,放上虾仁、肉蓉、香菇丁和笋尖,一手搅拌,一手撒米粉,再放入碎香菜、湿淀粉和猪油,舀到盘里,浇上麻油,撒些胡椒粉和葱花即成。
蒸汽糕
以米粉加发粉在类似锅盖的圆面板上抹成薄薄的一层,再撒上香菇沫、虾米、豆芽沫、干笋、干豆角、辣椒、葱、豆腐干沫,蒸熟起锅,约1厘米厚,在上面撒上葱花,浇上熟油,再用刀划成棱形,蘸上辣酱。
粉蒸肉
把闷好的大米和腌过的肉一起拌匀,腌约半小时,然后将肉皮朝下,放入大碗内(排列成鱼鳞形),把剩余的的米和汤汁浇在肉上面,上笼蒸约2小时(肉已料),取出扣入盘中即成。此菜肉烂香醇,肥而不腻。
酒糟鱼
糖醋鹅颈
精肉剁成蓉状,与豆粉一起搅匀,用豆腐皮包裹成条状,入油锅炸,出锅后切成小段装盘,蒸熟。另一个锅中烧少许汤,加入白糖、醋,生粉勾芡,淋在盘中即可。此菜菜色金黄,酸甜可口,常被用来做婚礼宴席上的传统菜肴。
李坑撰肉
巴掌大小的肉用竹器串好,抹上调料,放在刚燃烧过的糠灰上面烤,烤出来的油滴到灰里又会增加灰的热量。外脆内松特别香。
野艾果
将籼米、糯米加野艾用水浸泡半天,用石磨磨成浆,再放在锅内熬成干糊,然后在里边包上豆腐、萝卜、酸菜、肥肠馅等,做成各种形状,最后放在蒸笼上蒸熟,笼盖打开后,别先急着夹来吃,用蒲扇在面上扇几扇,野艾果顿时油光发亮,且不易粘连。
婺源茶道
南唐宣歙兵马观察使查文徵,弃官后隐居于婺源蚺城(今县城)西郊。此地林壑幽美,更有一泉清沏甘冽,常与县令廖平临泉烹茗论道,后人遂称此泉为廖公泉。南宋以来,特别是明代,婺源因是朱熹故里,儒学盛行,文风鼎盛,在文人的推动下,婺源茶道不断发展丰富,而且溶进了更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由于主体、地域、文化、条件的不同,茶道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多层次的,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意识。婺源茶道,是近年从民间整理出来的,尽管程序规范繁简有异,但追求的道德精神是一致的,这就是“敬、和、俭、静”。今天,这种精神又注入了新的含义。
论茶道,当不仅仅是如何煮水,如何冲彻等,否则,那只是泡饮的方法而已。
敬--以茶敬客。不仅表达对客人的尊敬,而且也显示了主人真诚、纯朴的传统美德。
新娘茶
厅堂里红烛闪烁,长辈们依序而坐,新娘在小姑引导下,莲步轻移,登堂向四周长辈施礼。献上娘家带来的新人果子,里面有红枣、花生、桂圆、瓜子,预兆新娘早生贵子。然后是煮水泡茶。
新娘泡制的是冰糖桂花茶,是取甜蜜之意,赐于亲人以吉祥如意的祝福。新娘敬茶讲究的是规矩,有序重礼。敬的第一杯茶,当然是上方的公婆,然后按下左、下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顺序相继敬茶,如果客人分列而席,那自然也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了,这种重礼之风,婺源民间至今还保存着。
文仕茶
婺源,历史上属新安文化,儒雅风流,书斋庭院,竹坞流星泥炉鄣炭,瓦罐竹勺,茶重形质,水选名泉,追求的是汤清、气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的境界。堪称为中国儒家茶之代表。
茶品:婺绿茗眉,婺绿剑峰
水品:廖公泉、廉泉
茶具:青花梧桐三笔盂、泥壶
茶道姑娘穿着婺源妇女的传统服装——罗裙。裙子是整幅的,二片交叠,前后围系。虽然简朴,但端庄高雅,颇有大家风范。
农家茶
婺源乡村,家家种茶,人人饮茶。不仅上山伐木,下田耕作要带上茶筒,而且村间道路还设有茶亭。家里待客,常用壶泡茶分饮。茶重内质,情贵真诚,乡土气息,纯朴亲切。
茶品:婺绿特级茶
水品:溪涧山泉
茶具:青花瓷壶、汤瓯、铜水壶
茶道姑娘头系蜡染头巾,身穿青花小褂,外围绣花围裙,简朴大方、明快素雅,散发出浓郁的乡村气息。
绿茶酒
酒是刺激性饮料,茶属温和性饮料,两者属性不同。采用茶叶酿酒既有酒的风格,又有茶的清香和保健功能。茶酒富含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咖啡碱等物质,具有养颜和延缓衰老等功效。
绿茶酒,优选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婺源绿茶为主要原料,天然发酵,色泽鲜明透亮,入口柔滑,幽雅清新。
婺源特产
婺源特产可以用四色概括:绿、红、黑、白。
黑:即龙尾砚。享有“砚国明珠”、“石冠群山”等盛誉的龙尾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婺源古隶歙州,故又称“歙砚”。龙尾砚自唐代问世后,历朝被定为贡品,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历代名人都曾为龙尾砚撰文、写诗、填词、赋歌、记铭。香港商报评龙尾砚具有敦煌壁画传统,有六朝造象韵味,多次被选为外交礼品。
白:即江湾雪梨。因产地江湾,且果白如雪而名。据史载:明代婺源人从歙县引进梨苗,与当地野生棠梨嫁接而生。品种有“六月雪”、“西降坞”、“白梨”、“苏梨”等多种。江湾雪梨不仅体大肉厚,皮薄核小,而且松脆香甜,汁多味美,入口消融,属果中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