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历史的遂昌,讲究饮食文化,许多传统菜品一直流传至今。在历史悠久的遂昌,饮食养生文化是重要的地方特色文化之一。在民国三十五年吴楚明编著的《五百种食品烹制法》一书中,就详实记载了地方传统特色养生美食。
书中记载,人之体质有寒热,胃脏有强弱,食性既各有不同,年龄又有老少之别。凡物品之选择与配合,互有异同,势难执一。欲求合于口味、消化、滋养种种,全在选择与烹饪之得宜。由此可见,养生菜品既要得宜又要求合于口味,食物选材及烹饪方式尤为重要。
鸡,最普通之家禽,其种类因产地不同,有原鸡、乌骨鸡、马来鸡等等,其肉有补虚之功。栗子,正名为栗,为中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自古就作为珍贵果品,为干果之中的佼佼者。而以鸡和栗子为原料的“红烧栗子鸡”一直以来都是一道特色名菜。此菜不仅味道鲜美,更具有健脾胃、强筋骨等功效。煮之法:用斤余重之肥嫩鸡一只,杀之洗净后用刀切做小块。备栗子数十颗,入锅加水烧热,取出剥去壳皮,切作二片。乃将鸡入锅,并加猪肉数小块,葱姜一扎,注清水、盖好锅,以急火煮,煮沸之后,加黄酒,俟沸,乃改为缓火,复加入酱油与栗子肉,再焖,后加盐,俟烂熟后,加白糖少许,即可食。
鸭,雄者头绿、文翅,雌者黄班色,亦有纯黑全白者。其肉富滋养力,能除热、补虚、利脏腑、通水道,医家谓系益阴之品,以白为上品。“八宝鸭”煮之法:用肥鸭腹下破一孔,取去腹杂,洗净,用糯米一把,加入鲜肉、栗子、火腿、芡实、白果、莲心、香菇、冬笋、麻菇等丁,再加以葱、姜、酒、酱油拌匀,纳鸭肚中,用线缝好创口,入锅中再加水、酒、酱油煮之。
羊,种类极多,其肉均可食。据医者言,羊肉之性苦甘、大热、无毒,能滋补气血,温补虚弱,开胃壮阳益肾,但忌与荞麦面、豆酱同食。“红烧羊肉”煮之法:取羊肉切为大块,入锅,加水满肉面,再入酒、葱头、茴香、萝卜片(或刺孔胡桃等,以去膻气),待煮烂,除掉茴香及萝卜片等物,剩汁少许;再多加酒、酱油、冰糖屑各品,煨透,味甚浓厚,宜于冬日食之。
参考资料:《五百种食品烹制法》——(民国三十五年吴楚明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