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4.08.20
厌食症、进食障碍其实离我们并不远。2012年在北京一所综合大学开展调查,将近一半(47.1%)的大一女生在节食减肥,4.6%的女生已经存在进食障碍。[1]由于厌食症危害大、治疗困难,大学生们应该有所认识和警惕。
神经性厌食症(厌食症)、进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是进食障碍的一种,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且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厌食症病人常常拒绝进食或者吃得非常少,有时虽然大吃大喝,但随后就会催吐、吃泻药或者疯狂运动消耗能量。
厌食症在欧美女性中的发病率在3%左右,病患主要是少女和年轻女性。其中只有一半经过积极治疗以后恢复良好,20%时好时坏反复发作,25%始终达不到正常体重,5-10%的病人会死于严重营养不良或者自杀。厌食症、进食障碍在中国越来越常见。协和医院的营养不良门诊经常有消瘦的女孩前来就诊,大部分起因就是减肥不当。
进食障碍的孩子常因暴瘦被家长带去看营养科,但实际上神经性厌食症、进食障碍划归精神科范畴,病因除生物学因素以外,还有很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达到诊断标准的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应该有心理科或者精神科医生参与治疗。
身陷厌食症为什么难以自拔?
一般的人不能理解:父母珍爱、漂亮又富裕的姑娘,为什么会把自己饿死呢?这是因为,厌食症病人不是没的吃,而是不愿意吃。相当比例的病人根本不认为自己有病,不配合治疗。有的病人在家长反复恳求之下才来医院,看营养科还好说一些,听说看心理科、精神科更是抗拒。
原因1:大脑发生改变,认知扭曲
厌食症病人长期营养严重不足导致大脑萎缩,脑功能也发生异常。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厌食症患者在评估自己的身材时,总是认为自己比实际情况要胖,因此为不断减重找到理由。[2]还有很多其它的研究也显示了厌食症患者的大脑异常。
原因2、心病难医
=================================================================有关体重的几个医学概念:
举例:李姑娘,身高1.65米,体重58公斤
BMI=58÷1.65÷1.65=21.3,体重正常
标准体重:165-105=60公斤
理想体重范围:54公斤~66公斤=================================================================
怎样避免厌食症的陷阱?
减肥之初没谁想减成厌食症,但是假如不小心滑进去了,出来可非常困难。厌食症常常纠缠几年甚至十几年,从心理和医疗花费上对家长都是巨大的考验。因此,忙着节食减肥的姑娘要认识厌食症,注意避免。
1、明确自己的体重红线
学开车最重要的是什么?学会踩刹车。减肥也是这样,需要一个停止按钮才不会失控。BMI低于18.5,无论是否感觉良好都应该去看医生。例如,身高1.65米的李姑娘,体重红线就是1.65X1.65X18.5=50.4公斤。
有姑娘问:我的体重已经低于体重红线了,但是我精神挺好,能不能继续减肥,等到没精神了再去看医生?
我的回答是:标准就是标准,不打折扣。很多厌食症病人突破体重红线的时候,自我感觉都不错;体重已经低到月经都停止了,自我感觉还挺好。术业有专攻,您自己觉得没问题,不等于医生看不出问题。
2、体重保持在理想体重范围内
不要对照明星的体重值来要求自己。且不说外传的体重值是真是假,由于镜头具有放大作用,生活在镜头下的明星需要更纤瘦的身材,那是职业要求。普通人还是应该参照医学标准。
3、体重在理想体重范围内,应该结合其它手段达到塑身目的,不能单纯依赖减体重。
很多姑娘减肥目的还是为了身材好看。针对性的力量练习可以让肌肉有力,收紧腰腹;拉伸练习可以让肢体显得纤细柔韧;舞蹈可以增加动态美感;整形医师让您改头换面……总之,单纯当饥民可不能得到好身材,塑身需要综合手段。
4、一日三餐不可废,规律进食
5、稳定减重,不要追求暴瘦
很多研究显示减得快反弹率高。吃得太少患厌食症、心力衰竭的风险高。自助减肥每月减2-4斤就是成功,坚持1年就能大变样。
6、增加兴趣点,避免对外观过于偏执
7、学习控制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创造健康的人际关系
现在是全民焦虑的时代,学会控制焦虑也是人生的必修课。此处不多言。
8、无论是身体不适还是心理不适,医生都是您的有力支持
肥胖控制是医学界的大课题,是医生的分内工作。自己搞不定随时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