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本文主要探讨了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案例教学在该课程中的实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行为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鉴于课程的特殊性,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一些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引入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对案例的讲授和分析,让学生学到“活”的知识。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借助它既能传授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深入实际案例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训练中提高,增强学生分析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1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1.1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基本宗旨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把实际的心理案例引入课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方式,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可以使学生成为活跃在课堂中的真正主体。
1智慧医院建设人性化需求分析
1.1患者方需求
1.1.1患者服务内容多元化需求。近年来,虽然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建成,但涉及到的线上诊疗业务一般仅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在线复诊,服务内容仍较为单一,且现已建成的互联网诊疗业务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建而不用现象[6]。医院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搭建多元化的医疗服务内容,以满足患者的使用需求,提高患者使用率。
1.1.2患者使用便利感需求。对于患者而言,尤其是对数字健康素养较低的患者,在线上就医的实际操作方面会遭遇一定的问题。如若就医体验不好,很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再次使用。此外,交互界面设计使用的流畅度也会影响患者的使用便利感。医院在推广时需从患者角度测试系统,增加患者使用便利度。
1.1.3患者安全感需求。医疗数据的安全、规范传输使用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底线要求,必须保证整个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全部健康信息安全、伦理道德、隐私保护和法律约束问题得到指导性和原则性的规范。其中的监管风险、患者信息安全风险等都需要良好的医院制度、标准和规范来防范[7]。
[摘要]中医亚健康学是中医学与亚健康学相互交叉融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特色学科。为构建“大健康”格局,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中医亚健康学课程教学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中医亚健康学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实现“课程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中医亚健康学;大健康;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课程思政在中医亚健康学教学中的实践
1.1注重课程目标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制定并准确把握课程目标是促进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关键。中医亚健康学在课程思政目标设定上,针对健康中国战略需要,遵循立德树人、价值塑造的原则,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中增加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例如,在亚健康学基础的课程目标中,加入“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健康促进、亚健康预防调理,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医学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亚健康的中医辨证,提高学生正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注重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与食疗学教学中应用基于BOPPPS模型的案例教学对大学生营养素养的影响。方法对选修营养与食疗学课程的学生进行32学时基于BOPPPS模型的案例教学,比较授课前后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并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结果授课前,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均不高;课程结束后,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有所提升(均P<0.001)。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包括营养素养水平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健康传播能力增强。结论基于BOPPPS模型的案例教学应用于营养与食疗学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健康传播能力。
关键词:BOPPPS模型;案例教学;营养与食疗学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一、美国科学教育案例教学资源的应用
二、思考
作者:宋怡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关键词: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问题评估;教学案例
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是毕业实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理清护理思路,制订符合实际需求的护理方案,是护理教学的重点。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知识涉及面广,需要较强的跨亚专科护理能力,教学难度大,因此,探索新的护理教学路径,突破教学瓶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护理问题评估是护理评估的核心,也是护理程序的第一个步骤,决定了后续护理工作内容,需要在科学评估患者情况的基础上展开。奥马哈系统是一种护理标准化语言,问题分类系统作为其子系统,为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提供了系统化模板,使护理评估工作有章可循,是有效的资料收集工具[1-2]。编制专业性、科学性强的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护理问题评估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探索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问题评估教学案例的编制,以期为护理教学提供依据,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案例编制步骤
1.1成立编制团队
案例编制团队包括7名成员,即1名医生、1名教师、5名护士,涉及临床、教学、管理多个领域。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成员分工,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师确定案例教学目标,肾脏内科病房护士长按照案例编制计划推动编制进程,肾脏内科病房主任医师从临床病例中选取资料,肾脏内科病房教学护士、专科护士及责任护士撰写案例初稿。团队成员临床实践及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并参与过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MIS课程中虚拟教学环境进行分析,依据教学重心不同、资源多样化、实训基地缺乏、现有虚拟环境功能性差、教学管理不足等问题进行了解析,针对MIS课程中虚拟教学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实践显示,虚拟环境教学的效果显著,研究成果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环境;课程建设
虚拟环境指以多媒体为主要媒介,通过信息化虚拟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交互通信技术、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构建的一个仿真的数字化计算机生态体系。虚拟教学环境是虚拟仿真技术与教学产业融合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教学改革发展的主要研究领域。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统筹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MIS教学过程及内容围绕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与应用展开,需要相应的信息系统环境与之相适应,因此相应的虚拟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研究成为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MIS课程内容涵盖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现及运行维护等诸多方面,教学组成主要涵盖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体验等方面,教学形式则涵盖了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形式,因此MIS课程对虚拟教学环境构建有着迫切需求。
1MIS课程中虚拟教学环境构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1.1MIS课程中需要多样化的虚拟环境
【摘要】本次教学改革是在《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章节中选取了四章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和社会调查实践法尝试教学改革,以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社会医学;临床医学;案例教学
1.引言
为顺应当前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我国许多医学院校为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社会医学》作为必修或选修课,有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人群的医学问题[1]。但由于《社会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非专业课,许多学生不会重视,加上长期以来一般是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学习缺乏积极性。为了调动学生对《社会医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尝试对我校的2016级临床医学的《社会医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2.《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
摘要:介绍“互联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云平台的建设构想,阐明云平台搭建的关键技术、核心模块和体系架构,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云平台
如今,互联网日渐融入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其发展水平也已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知识社会创新2.0的推动下,“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形态应运而生,主要思路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实时、快捷、开放、共享等优势,目前已在金融、交通和商贸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1]。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持续扩招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在升学、就业、科研、恋爱、交际等过程中面临的冲突和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尽管各级政府和高校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但现有的心理健康线下教学模式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整合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立完善的心理服务体系,有助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和效果。
1“互联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云平台的建设背景
2“互联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云平台的建设方案
摘要:根据学科研究对象的异同,对中外不同名称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领域间对应关系的分析表明,我国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称为公共健康的学科,我国的安全工程与西方国家的职业安全健康学科分别在宽泛和具体的意义上基本对应,相应的学历教育方案具有可比性。以此为据,运用案例比较研究了安全工程与职业安全健康学科专业学历教育方案中课程设置的多方面差别,分析了通过改善学历教育方案、加强职业安全培训途径来提高我国安全管理水平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安全学科;教育方案;中西对比;安全管理
劳动安全作为我国惯用的劳动保护一词的代名词已经使用多年。近年来,职业安全健康(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OHS,我国有时叫职业安全卫生)又耳熟能详。但是职业安全健康的学科内涵,目前有许多不同理解,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我国高等学校1990年以来,新兴的专业安全工程与职业安全健康专业的联系日益增多,很有必要将其混淆之处加以澄清。这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职业安全水平、国家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安全工程专业在我国正经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过程。但应该看到,这个专业的本科、研究生教育方案还不是那么成熟,学校招生、学生就业、社会人才需求等诸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协调因素。笔者通过中外案例对比研究,阐述了一些个人观点,供业界人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