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顺兴食品有限公司预制菜生产车间(视频监控画面)。记者刘建威翻拍
宰杀、烹饪、包装、冷冻……走进位于博罗县福田镇的惠州顺兴食品有限公司,可以看到车间内脆皮乳鸽、白切鸡、卤水鸭等预制菜产品生产过程井然有序。近年来,顺兴食品成立技术研发部,陆续开发出鸡、鸭、鹅、鸽四大系列上百个港式风味预制菜产品。
预制菜,当下广东最火的“一道菜”。《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预制菜十条”)日前正式发布,对广东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方向、责任主体、配套支持、落实措施等都作出了指引。
记者了解到,根据“预制菜十条”提到的推动打造梅州、河源、惠州客家预制菜产业集聚区,惠州正抢抓“预制菜十条”政策机遇,积极部署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前景
预制菜产业成食品行业风口
预制菜并非新鲜事物,一般是指将各种食材配以辅料,加工制作为成品或半成品,经简易处理即可食用的便捷风味菜品,可以说是速冻加工品的“进阶版本”。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和纷繁复杂的菜系口味,使预制菜市场的发展一直乏善可陈,直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掀起了预制菜市场快速发展的浪潮。
顺兴食品深耕熟制预制菜领域20多年。“‘预制菜十条’将为食品行业带来非常广阔的发展机遇,这十条措施可以说考虑到了预制菜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顺兴食品执行总监姜波丽介绍,当前预制菜产业已成为食品行业风口,今年公司将预制菜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把广东优质家禽(三黄鸡、胡须鸡、黑棕鹅)作为预制菜加工核心,带动养殖和加工产业升级。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主攻东南亚市场,希望海外的华人华侨同胞也能尝到我们广东的优质预制菜。”姜波丽介绍,受疫情及宅经济文化影响,近年预制菜增长幅度较快。目前,顺兴食品与众多知名连锁餐饮企业、社区门店、商超等渠道达成合作,产品内销和出口各占比约50%,出口产品主要为港澳市场,内销市场主要为珠三角及全国各大主要城市。
抢抓机遇
惠州规划建设中央厨房(预制菜)集聚区
“预制菜十条”提出,按“一核一带一区”分区谋划布局建设一批预制菜产业园,形成预制菜产业集聚效应,其中特别提到推动打造惠州客家预制菜产业集聚区。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的广东国惠膳餐饮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预制菜、热链菜等全链条,集加工、销售、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企业。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秉持“一个地方一个基地”原则,我市计划以国惠膳中央厨房项目为引领,利用供应基地现有设施条件,规划建设中央厨房(预制菜)集聚区。
突出特色
探索打造“惠州式”预制菜菜品
在近期举行的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认为我国预制菜行业正茁壮成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保持20%以上的增速,有望在2023年突破5100亿元。
预制菜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预制菜十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预制菜十条”还明确,要传承弘扬“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等粤菜餐饮文化。国惠膳餐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将结合惠州各县(区)餐饮特色,例如沥林碌鹅、东江盐焗鸡、东坡肉等,推出相应的客家菜、东江菜产品。
保障品质
健全预制菜安全追溯体系
“我经常在网上买‘佛跳墙’这道预制菜,自己加热一下就行,省了很多工序,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厨艺水平。”来自福建的庄豪说,他喜欢用家乡这道特色菜招待朋友,希望接下来可以买到更多款式的客家菜,同时希望预制菜的安全更有保障。
食品安全是民心工程,也是民生工程。“预制菜十条”提出,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逐步制定完善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系列标准。
可以预见,在预制菜产业发展和“懒宅经济”的推动下,更多市民将共享即将到来的预制菜产业“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