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尚黑”,数字“尚六”,当时“车同轨”规定一律“乘六舆”,因此驿夫身穿黑色工作服“乘六马”。汉朝时,驿夫的服色从黑变红。据《后汉书》记载:“驿马三十里一置,卒皆赤帻绛鞲云。”说明红色头巾、红色袖套和“赤白囊”,是东汉驿夫的标配。
对驿传的制度管理,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效率。唐朝规定驿夫抵驿,必须换马,违者“杖八十”。文书在驿递中延误,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最重可处徒刑两年。若重要文书出现延误,罪加三等,因延误产生重大后果,可处绞刑。此外,驿长每年必须呈报驿马死损肥瘠情况,以及当年日常经费支出情况。
唐玄宗在位之际,全国建有水陆驿站1639个,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其中驿夫1.7万人。据《唐六典》记载,全国驿站分六等。位于长安的“都亭驿”最大,有驿夫25人,其他驿站配备驿夫20人至2人,驿马60匹至8匹。而水驿按驿务繁忙程度分为三等,配驿夫12人、9人和6人。
两宋时,供职于“急递铺”和“斥堠铺”的驿夫一年有春、夏、冬三套工作服。而元朝驿夫则配备了蓑衣,确保驿夫能够风雨无阻的赶路。鉴于马的体力和速度有限,驿夫每过一个驿站,就换一匹休整好的驿马,做到换马不换人,这需要驿夫和驿站之间密切协作,相互配合。
元代急递铺令牌
元朝的《经世大典》称:“大元立国以来,以军驿为重。”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元朝,马匹资源十分丰富,平均每驿马匹超过80匹,而奉元路秦川驿有驿马253匹。元亡明兴,朱元璋登基未满一个月,就下令设置:“各处水马站及递运所、急递铺。”明成祖迁都之后,开通了连接13个布政司的七大驿路干线。
进入清朝,建立了由近2000个驿站和14000多个递铺组成的邮驿网络,有7万多名驿夫和4万多铺兵从事邮驿业务。此外,以北京为中心,驿路分为官马北路、官马南路和官马西路三大系统,完善的驿站和驿路系统便于朝廷传递文书和运输物资。
清代满文信牌
根据古籍《梦溪笔谈》记录,在宋朝的时候,官方最快的运输情报的方式为“日行四百里”,而且这个还不是随意就可以使用的,必须是遇到紧急战事的时候才可以启用。
到了宋熙宁年间,朝廷又增加了金字牌,这种可以日行到五百里左右,我们熟悉的高宗联合秦桧陷害岳飞事件中,秦桧一天之内连续给岳飞下了多达十二道金牌,就是这个意思。
目前掌握的史料中只有一次使用了“八百里加急”,事情发生在清朝末年,时值慈禧太后生病,同治帝下了一道命令给山东巡抚丁宝桢,诛杀了安德海。
唐朝诗人岑参有诗云:“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生动表现了驿递的繁忙和辛劳。隋唐时期,“八百里加急”是国力强盛的标志。时至清末,这一速度又成了社会落后的象征。1913年1月,北洋政府鉴于近代邮政业已取代驿传制度,宣布撤销驿站,延续数千年的驿传制度走向了终点。
最早兽医牙科竟然始于3000年前2024-05-28
中国赛马史竟有三千年?一文看中国古代赛马进化史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