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吃饭,但说到做饭,还是需要一点天赋的,有的人做了一辈子饭依然那么难吃,有的人只做了几顿饭,就能够做的很好吃。
为什么有的人做饭就是那么难吃呢?
而且最关键的是,说不定回到家,自己也要做鱼汤给你表弟,还要说:“你不是喜欢吃鱼汤吗,给你做你又不吃”,一边使劲给你表弟盛!
跟我领导一个样,闲聊的时候说我不会做鱼,她特别惊讶地说,鱼不是随便蒸蒸就行吗?我以为是她有黑科技,出去吃饭,她儿子对着蒸鱼猛下筷子,她很震惊,平时不是不吃鱼吗……
我曾经也以为知错能改是理所应当的,结果发现很多人都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我家老人,知道自己做的难吃,告诉他如何简单的改进后能做的好吃,但是再做,仍然按难吃的老办法做。知错,能改,但就是不改,就是玩。
中国式父母大多数是类似的,到70和80后这一代才开始改观。
爸妈都这样,我在网上看特级厨师教烧菜的视频,我爸凑过来看两眼,说这人懂什么净胡说!
这种人看着真来气。别人都做好的事情,她非得给弄糟了,还一点愧疚都没有,嘟着嘴吐着舌头说满脸委屈地说对不起,真让人恶心。
话说是世界上分四种人,最好的是积极的聪明人,其次是懒惰的聪明人,再次是懒惰的笨人,最差的是积极的笨人
应该是按照糖醋里脊的做法弄了个糖醋肉丁,黑乎乎的可能是没掌握到你家酱油的特性。
这种人生活里很多呀,她不是想做好红烧肉,而是要突出她养孩子多么操心。
她只是懒得费心懒得动脑子,和学生时期那些机械的背书抄题的人一样。不会举一反三不会反复思考,只会做点不动脑子的假努力。还特别委屈觉得自己“明明这么努力怎么就是没有成果。”
用最简单的话,说明了优秀与不优秀的本质区别。
确实是这个理,生活中很多事都需要尝试-失败-复盘-积累经验从而走向下一个巅峰,道理是简单道理,同适用于生活琐碎!
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只要会总结,有复盘的习惯,能力就能迅速提高。
有的人就算按着菜谱一步一步的做都能做出很可怕的味道!
对做饭没有要求的人,对什么都没有要求,甚至会分化出一个双标人格,就是自己怎么都能凑合,别人要是对他凑合,就不行。
爱没用对地方是什么感觉,就是明明胳膊受了伤,却拼命在你腿上敷药包扎!
有些人家妈妈就是坚决不要别人动锅铲的,因为那是她的特权!别人动了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我总结了做饭不好吃的三个原因,一个是火候不对,第二是舍不得放料,第三是料放的不对
前提是,自己想把饭菜做的好吃。我认识好几个人,标准就是:做熟。这样的,弄光全世界的食材都做不好的。
相信我,有些人做一辈子菜只是能煮熟;切一辈子西瓜都有大蒜味,拍一辈子照片连对上焦的要求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