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喝过了秋天第一杯奶茶之后,最让人惦念的就是初冬第一个热气腾腾的煲了。肉的香,菜的鲜统统融化在浓郁的汤汁中,吃一口炖得软糯喷香的菜,喝一口鲜香无比的汤,从胃暖到心,面对再凛冽的寒风都有了一笑而过的勇气。
秋冬暖身食煲菜
慢工出好煲
天气渐冷,寒流突袭,11月的肃杀之气说到便到。想要温暖过冬,热腾腾的煲菜绝对是秋冬季饭桌上的必备之品。
煲的来历
“煲”是从古代瓦罐制法中分离出来的,最早盛行于广东等南方地区,后逐步流传至全国广大地区。
随着时代变迁、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与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煲菜也因其制作方便、选料广泛、滋味鲜美、汤烫菜热等鲜明特点,在美食天地里独树一帜,不仅酒楼饭店广为制作,同样也适合于家庭制作。尤其到了寒冷的秋冬季,人们除了添衣暖身之外,吃饭时,吃上几口既香又热的煲仔类菜肴,喝上两口香气扑鼻、暖洋洋的煲汤,幸福感觉令人过唇难忘。
从煲汤到煲仔菜
如今,比起汤煲,一种料多汤少的“煲仔菜”更是红遍了大江南北,煲仔菜是将易成熟的荤素原料配好后放入砂煲或釉制煲内加热至熟,连煲上桌,供人们食用;或者将荤素原料加工至七八成熟,再装入煲中,上火加热至熟,上桌后热气沸腾。
煲仔菜讲究原汁原味,选料、烹调方法简便易学。想要做好煲仔菜的重点是要选好既是烹饪,又是装菜的煲容器。好吃的煲仔菜必定是在砂煲中烹制出来的,而不是将烹饪好的菜品码放入煲容器上桌的。煲仔菜的“灵魂”便是那将干未干,浓缩了食材原料精华的煲汁,煲汁的多少则是衡量煲仔菜烹饪火候的直观量表。那多味的煲汁沾到“烧”红了的砂煲边,便会发出吱吱的声响,热煲蒸腾着酱汁和食材原料的香味,占领了众多食者的嗅觉味蕾。
煲菜技法
煲类菜肴选料多样,鸡鸭鱼肉、鲜果时蔬,均可制成煲菜。这种宽泛的食材选择是煲菜更能满足当代人们对食材多样化的需求。
不过,想要居家做道味美健康的煲菜要注意,切忌在加热的煲中添加冷水,尤其是荤类食材为主的煲菜,中途加冷水会让菜肴的鲜香味大打折扣。
煲菜烹制好离火上桌前,再放盐或酱油搅拌,不仅能使菜品色泽亮丽,煲汁浓稠,更能减少钠盐的摄入。倘若,在煲菜中放入过多葱、姜等调料将影响食材最本真的味道。
荤素搭配的煲菜经煲煨煮后,气味融和,相互渗透,口感和营养更丰富。绿叶蔬菜宜采用后入的制法,以降低其营养素的丢失。
另外,煲菜制作有别于煲汤,煲菜加热1小时左右,就可达到较理想的营养成分峰值和口感。
一起来看看适合秋冬暖身的几款煲菜吧,厨房小白也能很快上手呦!
做法:
2、金针菇切去尾部再切2段,小葱切碎,小米椒切碎,蒜头切末。
3、锅中油烧热,放入蒜末、葱白爆香,再放入辣椒、辣椒酱、盐、生抽拌匀备用。
5、淋上炒好的调味料汁,放入开水,煮开盖上盖焖7~10分钟;撒葱花,拌匀食用。
Tips:
2、虾可以在出锅前3分钟放进去味道更好。
咸蛋黄豆腐煲
材料:咸蛋黄50克,内酯豆腐400克,豌豆粒50克,胡萝卜50克,葱10克,蒜10克,淀粉5克,盐4克,料酒3克,胡椒粉2克
1、将豆腐切成小块备用;锅中加水加2克盐煮开,放入豆腐煮2~3分钟,关火后继续浸泡在热水中。
2、胡萝卜切小粒,和豌豆粒焯水备用。
3、锅中加油烧热,放入葱蒜末炒香;放入准备好的咸蛋黄,并淋入1汤匙料酒,把咸蛋黄碾碎,小火不停翻炒出泡沫。
4、倒入豌豆和胡萝卜翻炒均匀。
5、锅中倒入500毫升清水,开大火煮到沸腾,倒入豆腐块继续煮。
6、撒少许盐、胡椒粉调味,小火煮2~3分钟使豆腐入味。倒入小半碗水淀粉,轻轻搅拌使汤汁变浓稠即可食用。
1、将豆腐盒子底部的四个角剪去,倒扣在盘子中,内酯豆腐更容易从盒子中取出。
2、豆腐选用嫩一些内酯豆腐。煮豆腐块可以去掉豆腥味,且使豆腐不易碎。
3、因为蛋黄有少许腥味,加入料酒可去腥。
4、其中的豌豆和胡萝卜也可以换成其它个人喜欢的食材,如火腿丁,玉米粒等。
5、因为蛋黄有咸味,盐的用量可以适量减少。
腐竹滑鸡煲
材料:鸡腿1只,干香菇6朵,胡萝卜2个,腐竹3根,生姜1块,盐1小勺,味精适量,淀粉1小勺,小葱1根,食用油1大勺
1、腐竹提前放冷水里浸泡好;生姜、胡萝卜切片;香菇泡发切片;鸡腿洗干净剁小块放入淀粉抓匀,葱切段。
2、锅中油烧热,放入姜片爆香,放入香菇翻炒。
3、放入鸡块翻炒至变色。
4、煲中放入水烧开,把鸡块全部倒入煲里,放入盐、胡萝卜片,盖上焖熟。
5、鸡焖熟后,再放入腐竹煮几分钟,放入味精,葱段食用。
1、选肉质娇嫩的仔鸡。
2、食用油可以用芝麻油代替。
杂菇鸡汤肉丸煲
材料:猪肉末150克,干香菇5朵,干茶树菇14克,鸡汤1碗,娃娃菜半个,草菇100克,鸡腿菇一个,生粉1小勺,盐4克,白砂糖1/2小勺,味精、胡椒粉适量
1、猪肉末放入1.5克盐、白砂糖、生粉拌匀上劲冷藏备用。
2、干香菇、干茶树菇提前泡水;娃娃菜切成2段;鸡腿菇切片。
3、煲中放入鸡汤、茶树菇、香菇烧开煮10分钟;放入娃娃菜、草菇、鸡腿菇;挤入肉丸再次煮开。
4、根据口味放入胡椒粉、盐、味精食用。
茶树菇和香菇不能少,要泡发,可以切小点。
梅干菜焖肉煲
材料:五花肉750克,梅干菜100克,姜15克,料酒3克,红烧汁10克,生抽5克,油5克
1、梅干菜泡软后多清洗几遍,挤干水分后备用。
2、五花肉切成大块后焯水,然后冲洗干净。
3、锅内倒入少量的油,倒入五花肉炒至表面微黄。
4、加入姜片和梅干菜一起炒香。
5、倒入适量的红烧汁、生抽和料酒,移入砂锅,煮开后慢炖一小时以上至五花肉软烂。
6、放入适量的盐,即可食用。
2、因为梅干菜和红烧汁本身有咸味,口味淡的人可以不加盐。
1、酸菜清洗数遍,挤干水后备用。
2、五花肉加入一半的姜、蒜、葱,并放入全部的花椒、八角,煮到筷子可以插入即可,晾凉并切片。肉汤滤净备用。
3、砂锅里倒油,放入剩下的葱姜蒜及干辣椒炒香。
4、放入酸菜翻炒均匀,倒入事先准备好的肉汤;将切好的五花肉摆在酸菜上,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炖煮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