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导致多种疾病的危险物就在我们身边,为此,小二为大家总结了一份“危险食物清单”。
01、醉虾、醉蟹,注意吃法
醉虾、醉蟹是上海及宁波一带的名菜,将活的河虾用酒腌“醉”即可食用;潮汕生腌则不加酒,只需用酱油为底,加入葱姜蒜、辣椒、鱼露、芫荽、麻油等腌制上一阵即可开吃。
但这两种吃法接近于生吃,很容易感染寄生虫。如常见的肺吸虫、肝吸虫,可寄生于淡水螺、贝类,以及淡水蟹等中,一旦进入人体,会在各个脏器间游窜,所到之处皆可引起各个脏器的急性炎症,积液、脓肿、出血,甚至穿孔、致癌等。
因此,水产类的最好还是充分加热、做熟吃更安心~
02、水,喝太猛也有风险
早上起床后,特别是天气炎热的夏季,人易处于缺水状态,有些人还特别容易口渴,就喜欢“咕噜咕噜”一顿猛喝。
但这样的喝法,其实并不好。更建议小口少量多次饮用。
03、酱油,千万不能吃太多
酱油中一般含盐量较高,一白瓷勺(10ml)酱油中就约有1.5~2g盐了。
而长期摄入过多的盐后,为了保持体液平衡,细胞外液就会随之增多,血容量也会增加,血压也就升高了。
而高血压又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据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每年约165万人因吃盐过多引发心血管疾病致死!
因此,大家加酱油时,要“手紧一些”,别放多了,可以用点、蘸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将酱油都倒进菜里面。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4个控盐小妙招,来限制每天的盐分摄入。
①烹调时适当使用醋、柠檬汁等酸味调味汁,替代一部分盐和酱油,同时也可以改善食物口感,味道鲜美。
②多吃有味道的菜,如洋葱、番茄、青椒、胡萝卜等食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来提升菜的口感。
③做凉拌菜的时候,最后放盐,少撒上一点儿盐再放些醋,味道就很好。
④用酱油等调味品时,用点、蘸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将酱油都倒进菜里面。每6毫升酱油所含钠离子等价于1克盐中钠离子的量。
04、红薯皮,大量食用有风险
红薯营养丰富,红薯皮也不差,它富含大量的粗纤维、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可以帮助延缓衰老、护眼明目、美容养颜。
但是,红薯皮中同样含有生物碱,如果大量食用可能会造成腹泻、腹胀、头晕等不良反应。
特别是表面上有褐色、黑褐色斑点的红薯皮,可能因受“黑斑病菌”污染,产生“番薯酮”和“番薯酮醇”,对肝脏损伤很大。
所以表面上有黑斑、已经腐坏的红薯皮,还是不吃为好。
05、银杏果核,可能引发中毒
有人喜欢捡一些银杏果食用,其又称白果,可入药食用,但同时也可能引起中毒。
银杏中含有的氰化物是引发中毒的主要原因,它主要集中在果核中,当果核被嚼碎时,其中的氰化物就会产生作用,如果我们摄入过量就可能会造成中毒。
建议银杏果还是要少吃,一天不宜超过10颗。
06、发霉食物
花生、玉米、大米等食物发霉之后,最好尽早扔掉,因为发霉的食物中可能会产生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着很强的肝毒性,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食用发霉的食物,很可能会增加中毒或致癌风险。
07、烧烤
烧烤类食物在制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类致癌物苯并芘,苯并芘属于会危害环境产生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家族,有着很强的致癌性,如今已被证实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会加速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的发生。
08、腌制食物
那么怎么做才能让我们健康长寿呢?让小编告诉你
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25%和基因有关,75%和生活方式有关。也就是说,健康长寿的大部分原因可以由我们自己来把控,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们随处可以看见一条标语:吸烟有害健康。
不管我们如何宣传吸烟的危害,生活中的吸烟群体仍然庞大,烟草利润永远在各大行业中稳居首位。吸烟对人的伤害是全方位的,是各种重特大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不吸烟和戒烟,是我们爱健康,爱生命的重要表现。
经常有人发表歪理邪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睡前一杯酒,活到九十九。医学研究早就证明,一缕烟,一滴酒,对健康有害无益。
有人会抬杠,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有利就有弊,有弊就有利,从这个规律来看,吸烟肯定有某种正面意义。那我问你,对你个人而言,艾滋病有没有好处?是不是为了这个“好处”甘愿得艾滋病?
不吸烟,是一个人养生的头等大事。
运动的作用可以替代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
调查发现喜欢慢跑的人,身体是很健康的,这是因为慢跑所消耗的体力比较小,且运动强度也比较小,能有效延缓肌肉的骨头的衰老和退化。不过一定要注意适度适量,不要空腹,不要太早晨练,不要太剧烈并且运动前要热身。身体不好的人特别是疾病的人,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等。
生命在于运动,静止等于死亡。运动可以激活全身的免疫细胞,增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和自愈力。同时可以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让生命产生某种快感,从而缓解压力,释放情绪,治愈心灵。
经常运动的人,体内的生态系统犹如一汪清泉,沁人心脾。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的生态系统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我们一定要告别懒惰,让自己运动起来。可以迎着晨风奔跑,可以到健身房撸铁,可以登山,游泳,可以散步,打球。
在运动的酣畅淋漓之中,你全身的能量得到激活,健康的源泉不断奔涌,你会变成一个身心强大的人。
药王孙思邈活到100多岁,他写下的《千金方》堪称养生绝学,其中一条就是主张“蚁食”,就是像蚂蚁一样吃东西。
蚂蚁从不挑食,叫什么吃什么,各种植物,各种昆虫,各种微生物,它都可以进食,并且每顿都不多吃,微微有点饱腹感就行了。
每种食物包含的营养物质各有不同,只有不偏食,不挑食,既补充肉类,又吃些瓜果蔬菜,荤素结合,合理搭配,才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不吸烟,爱运动,饮食多样化,我们才能健康长久,延年益寿。
饮茶不仅是一种爱好,论究起来,也是一种文化,即“茶文化”。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在我国历史悠久。研究发现,茶叶中蕴含多种对于人体健康有利的成分,比如茶多酚、茶氨酚等等。这些成分能够有效预防肥胖、便秘、失眠、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
看到这里,相信有部分人就会认为,多运动、经常运动、不吸烟和多喝水,不是有助人更长寿吗?不过很可惜的是,多运动多喝水并不是长寿的关键核心。以下7点是我们最不能忽视的。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过了六十,请牢记7条长寿准则
1、心态好
人与人之间没有大的区别,而最大的区别就是心态。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心态,一个人能否长寿,心态也是关键。
虽然没有明确的实验证明,一个人如果处于一种舒心的状态,能够更加长寿,但是经常处于郁郁寡欢的状态下,心理影响生理,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经常心情压抑的人,是癌症的高发人群,因此说,一个人的好心态会影响到其寿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能让你延年益寿。
2、保持规律排便
排便这一件事,对健康也是会有重要影响,不要觉得无关紧要,能够规律排便的人,可以说明肠胃比较健康,饮食也比较合理,消化功能相对也比较好,即便是年纪大了,还能保持规律排便,更是应该值得高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排便习惯,从排便习惯也是能发现一些问题,如果发现排便习惯突然发生比较大的变化,需要放在心上,有可能是疾病信号,最好能及时做检查。
3、及时补骨
俗话说:人未老骨先老,我们想要长寿就必须知道,首先保证骨骼的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补充营养是必须的。大多数老年人会出现各种骨骼问题。
所以应该多使用专门针对骨骼健康的营养素。富含骨胶原蛋白、初乳基础蛋白、牛奶矿物质盐、姜黄、人参、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
它对改善骨质疏松、骨刺、骨痛、滑膜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关节问题有一定效果,减少了疾病复发,恢复骨骼健康和关节灵活性,延长关节使用寿命,保护老年人的健康和长寿。
4、频繁地使用大脑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你频繁地使用大脑,你的大脑越灵活,这会使你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就越低。为了让你的大脑思维细胞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你应该积极学习,整个人都会精神饱满。这也是长寿的秘诀。
5、保持社交和兴趣
保持积极的社交生活和培养兴趣爱好对于60岁后的长寿也很重要。与家人、朋友和社区保持联系,参与社交活动,可以增加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此外,培养兴趣爱好,如读书、旅行、绘画等,可以丰富生活并提供心理满足感。保持积极的社交和兴趣爱好,有助于减轻压力、预防抑郁和焦虑,促进身心健康。
6、健康且规律的饮食
“病从口入”这句话并不是毫无道理的,饮食对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老年人必须有合理的饮食。
只吃素或者只吃肉都是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只吃素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而只吃肉又会营养过剩,而且蔬菜当中的一些营养是肉类比较缺乏的,所以为了身体健康,老人还是要均衡饮食,荤素搭配,尽量保证食物的多样性,这对于提升免疫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7、坚持去除湿气
中老年人为什么要坚持除湿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减缓,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湿气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可能导致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问题,影响中老年人的行动能力。除湿气也是中老年人保健养生的重要一环。
什么是湿气呢?
一说到“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水、潮湿这些字眼。湿的确是水的一种状态。湿属yinxie,性质重浊而黏腻,凡致病具有重zuo、黏滞、趋下特性的xie气,都称为湿邪。湿为长夏的主气。
“湿”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与内湿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对我们伤害不小。
又是从何而来呢?
过量的饮或者食,都会导致饮食积滞肠胃而不化,引起湿气过重。
看看自己的孩子就知道了,如果晚上稍微吃多点,第二天伸出舌头来,就有一层白白腻腻的舌苔,这就是所谓的“食积”引起的“湿气”。
尤其是三伏天,各种水果、冷饮、冰淇淋等成为大家消暑的“利器”,殊不知夏日炎炎,是人体阳气释放最大的时候,脾胃的功能反而最脆弱,宜多食姜,此时这些生冷寒凉之品更应该浅尝辄止,最忌多食常食。当脾胃被寒所伤,湿邪必然弥漫起来了。
(2)久坐、久卧不动也会造成“湿气”
《黄/帝/内/经素/问》上提到“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不少人为了避暑,在家“躺平”不动,其实也会造成脾胃不运,引起湿气过重。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坐火车一旦超过半天,就会发现脚已经开始肿了,胃口也会变差,有些人甚至一上车就开始晕车呕吐,其实都是脾胃不足、水湿不化的表现。
(3)空调冷气也会导致“湿气重”
不少敏感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就感觉头晕身重纳呆,这是因为空调冷气会导致“表闭”,汗出不畅,水湿之气就会弥漫周身,引起以上症状。
所以早晚凉快的时候还是要出去在自然中散散步,出点汗,即一方面要避免中暑,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汗出通畅,避免“湿气”缠身。
(4)熬夜
没想到熬/夜也会导致“湿气重”吧,这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熬/夜时人体的阳气不能潜藏去休养生息,就会导致脾胃的阳气不足,湿气不化,所以熬夜的人第二天舌苔肯定是偏厚的。许多人熬夜之后,还会出现头面浮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