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10月30日讯拆违拆临加违法餐饮整治已数月,记者走访济南部分社区,经过几个月的“疗伤”和“重建”,不仅社区变美了,新的社区食堂、便民市场也在陆续崛起。
拆了51家门头房,居民买饭犯了难
27日下午5点,济南市历下区冶金宾馆路中段,刚从学校接了放学的女儿,张丹就带着她拐进了路西侧的燕山社区大食堂。就在道路东侧51间违建门头房陆续被拆除,附近居民反映无处买饭之际,这处有着油饼、蒸包、油条、羊汤、熟肉等各种美食的社区大食堂开始了试营业。
借着拆违拆临的东风,今年5月份,燕山街道办事处联合历下区市政局、园林局,开始对这一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前后拆除违章建筑近23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600平方米,新铺人行道1690平方米,新盖被沥青面2547平方米;线缆落地338米,线缆共13500米,拔除弱电线杆9根。
整治后,原来脏乱堵的冶金宾馆路大变样,道路两旁的餐饮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绿化带和整洁的文化墙。但周围群众在感叹社区变干净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到生活购物的不便。
这种不便,居住在燕子山东路11号院的张彬有着深切体会。今年40来岁的他,习惯了每天早上下楼给老人孩子买早饭,吃完送孩子上学,再去上班。50多间违建门头房的拆除,打乱了他的生活节奏。
闲置仓库办成食堂,一举四得广受欢迎
接到社区群众的诉求后,街道办事处就开始寻摸着找地方。
办事处的想法和冶金宾馆一拍即合,于是10月下旬,这处由办事处鼓励引导、冶金宾馆独立出资建设的燕山社区大食堂开始了试营业。食堂分二期工程,预计可有近20个摊位,覆盖周围三个社区近2.5万居民,目前一期9个摊位已全部租出。
曹家平就是入驻社区食堂的第一批业户,老家山西运城的他,做的一手口味绝佳的“香酥小油饼”,深受附近居民喜爱。5月份,冶金宾馆路上的店面被拆除后,曹家平无奈带着妻子回了山西老家。“在这儿租房子住一个月2000多元,不干活白租着住可不行。”
社区食堂的建设获得周围居民的一致点赞。“开业没几天,就变得特别热闹。尤其是早上,家里有孩子上学的,买点早饭给孩子。老人不想做饭的,下来买点油饼蒸包吃。老百姓都非常认可,希望之后品种能更丰富。”张彬说。
同时,街道也在积极联络市商务局等部门,为社区食堂的建设和食堂业户争取更多的利好政策和优惠。“这里的业户大多是被拆业户重新创业,街道希望能给他们争取到一定扶持。”该负责人表示。
终于不用打游击,期待未来会更好
除了食堂,社区便民市场也在崛起。在历山路与解放路交会口东南角,山东建筑大学门口附近,一处名为“仕豪便民果蔬市场”的新市场开始试营业。市场内,水果、蔬菜、鱼类、肉类甚至油条、包子、馄饨等一应俱全,28日上午10点,即使不是高峰期,来买菜的居民也一直不断。
据市场运营方山东仕豪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尹航介绍,市场所在地原本是山东建筑大学的一处闲置空地,公司后来将其租下。“最初的想法是想开一个面向建筑大学教授、学生的果蔬销售点,方便学校师生,同时帮助部分贫困户。拆违拆临行动后,看到更多周边居民和业户的需求,就建设了这样一处面向周边的便民市场。”
尹航说,目前市场已入驻40家业户,其中绝大部分是前期拆违拆临等行动中受到冲击的业户,还有6户是贫困户。“9月6日开始试营业,目前为止还未开始收租金,希望前期能尽量给业户优惠。”
在市场门口处卖水果的邢程,是这个市场第二名入驻业户,也是市场里典型的受拆违影响的业户之一。最初,他在还乡店桑园路上有一家水果店,在今年整治中被“封门堵窗”。后来他开始转战板桥大集、北湖大集等集市,但这两个大集不久后也陆续被取缔。
张淑琴是这个新市场的新业户,在市场北侧卖羊汤、馄饨等饭食。“来这里之前,我在棋盘街小区租了间房子卖烧饼,卖了有五六年。今年8月8日,居民楼下不能开餐饮店,我们的烧饼店从此就停了业。”
张淑琴老家德州,来济南已经十多年。“孩子在济南上学长大的,现在已经读到了大专。两位老人也接到了济南,婆婆76岁了,眼睛失明,母亲也70多岁了,老年痴呆。我们做小生意买不起房子,现在一家人租住在两室一厅,一月房租2000多元。”
上有老下有小,店面关了张淑琴急得坐不住。闲着的两月,她甚至开始做起流动摊贩,早上卖烧饼里脊,和城管打起了游击战。“干了小半个月,觉得这不是办法。每天被城管追着跑,刚卖出去3个饼就被查了得回家,备了一天的货只能看着它坏掉。”
张淑琴最终放弃了流动摊贩的计划,她迫不及待想找个稳定的店面或摊位。“只要价格别太高,交点钱也比流动强。”听说这里新开了一处便民市场,她很快找到公司协商入驻了进来。“刚来知道的还不多,希望以后生意能好起来。”
便民市场受到附近居民的欢迎,今年68岁的董广玉家住建筑大学院内,市场建设前,她买菜要骑车到十亩园。“现在市场就在家门口,走两步就过来了,非常方便。”
拆违建绿半年后,济南这些地方都变啥样了?
当前,济南拆违拆临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第三期第三批台账任务快速完成,建绿透绿及时跟进,一大批昔日脏乱差之地变成了优美整洁的绿地,得到许多市民点赞。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拆违面积已超过2700万平方米,同时拆违建绿面积达到241万平方米。
镜头1山师东路
一步一景惊艳路人
12日上午,78岁的张惠民与71岁的张晓兰打完太极拳后,一起溜达到山师东路南段建好的绿地,坐在路边的长椅上晒太阳聊天。
“60年代,这里还是一条土路,两边种着白杨树和庄稼,那时带孩子和同事偶尔在路上散散步。”张惠民的家和单位位于山师东路北段,眼前的场景存着她最初的回忆,“后来,修路、建房子、建商铺,街道发生很大变化,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坐在这里晒晒太阳了。”
山师东路景墙跌水。
6月份,道路两旁的违建商铺拆除后,山师东路建起了游园式绿地,吸引不少周边的居民前来散步休息。记者从经十路一路向北,短短700米的路段各种景致有序布置,多彩的凉亭、喷水的景墙、拉小提琴女士的雕塑,适宜地点缀在搭配精美的绿色植物之间。红色的三角梅在路边开得正盛,吸引过路的人忍不住多看两眼。
山师东路精心搭配的植物景观。
路边小广场正在建设当中,一处地下便民市场和一处公共卫生间内部正在装修,外部结构已经成型。走在路上,道路宽宽窄窄地变化,不同景致映入眼帘,根本不会觉得单调。“周边绿地挺少的,之前带小孩子去山师校园里玩,现在一出门在这里转转就挺好,绿篱有围挡,挺安全的。”李女士告诉记者。
镜头2趵突泉西片区
“后花园”里欢声笑语迭起
12日下午3点,在市中区趵突泉西片区,已经修好两个多月的小游园里好不热闹,有坐着晒太阳的老人,有满园子跑的小孩子,还有三五个人围在一起聊天。
“现在小区里多了一处后花园,别提多高兴了。等到了晚上,出来锻炼的人更多。以前小区路上都是烧烤炉,小孩子都不太敢带出来,太呛人。”在游园中看护3岁孙子的李仪说道。
趵突泉西片区小游园成市民休闲新去处。
“刚开始小区很干净,后来陆续有人在阳台外加盖屋子出租,违建一点点‘长起来’覆盖整个小区,这十几年来,根本不用出小区,就可以买到各种东西。”李仪说,“一楼靠出租赚了钱,到处摆满桌椅板凳阻碍交通,损害的是大多数居民的公共利益,如果都建成花坛,大家就没有意见了。”
趵突泉西片区小游园里人气颇旺。
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区内还有铲车在对违建进行拆除,小游园对面则是新建的便民售卖点、商铺、公共卫生间,商铺内已经有业户开始经营。长春观周围违建拆除后,摆放了石桌石凳供人休息,空间开敞舒适。
镜头3天桥北绕城高架桥下
5公里绿色长廊活力满满
近日,记者来到天桥北绕城高架(济广高速天桥段),发现5公里的桥下绿意盎然,空间已完全被绿色植物占领,宛若一条绿色丝带飘动,没有了昔日杂乱的样子。
以前,高架桥下违建密布,多数为物流、汽修、二手车等商铺,同时也是二手车的停车场,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饱受堵车、噪音、扬尘之苦,多次表示想回到五六年前桥下都是绿化带的时候。1月份拆违后,高架桥下曾出现过二手车市场短暂反弹的迹象,随后及时跟进绿化,如今只有高架桥中部一段设立围挡,尚未完全绿化。
天桥北绕城高架下绿意盎然。
“7月份,我们入驻场地,将水泥地敲碎,覆盖种植土,栽种树木,经过一个多月浇水、剪枝的养护,植物越长越好。”天桥北绕城高架西段,园林养护员郭成同拿着剪子修剪树木,为了方便工作,他在附近村子里租了间房子住下,“我们3个人还需要连续养护两年,确保植物达到较高的成活率才能离开。”
虽然入秋后温度不断降低,但是桥下植物依然茂盛,路口摆放若干景石,使得桥下景观不过于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