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午点吃的比较少,有时候是半流质食物,接孩子放学会喊饿?
2、为什么要吃红薯、南瓜、玉米等粗粮食物?
适量的粗粮能够帮助清理肠道,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如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萝卜素,健胃又滋养。红薯、南瓜、玉米还能防癌抗癌。
3、为什么一周选择多种食物,没有固定某一种喜欢的食物?
食物的多样化能够均衡饮食,吃得更安全,蛋白质互补,营养素协同,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现在我们都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学龄前儿童每日平衡膳食宝塔搭配比例,油25~30g,奶类及奶制品200g~300g,大豆及豆制品25g,禽肉类70~90g,蛋类60g,蔬菜类200~250g,水果100~150g,谷类(米饭、面条180~260g),水适量。
本周食谱的营养分析(每周每人的量)
牛奶300ml
蛋类160g
米饭550g
面食320g
蔬菜635g
肉类335g
豆类170g
杂粮120g
水果500g
根据以上标准,我们每周都为孩子准备了各种有营养的菜品,只要每个孩子保证完全用餐,一定能够保证孩子各方面的营养。这里请各位家长放心。不过要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因为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天生就有偏食的习惯,而是与过于迁就和照顾以及过于精细的饮食有关。从孩子的健康角度考虑,保健医生建议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和引导孩子,让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当日在幼儿食谱中缺乏的食物家长可以在晚餐给予补充,不重复当日在园已补充够的食物,培养孩子尝试各种食物的兴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