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园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幼儿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保育秩序,结合本园实际,特制订我园传染病应急预案。
一、工作指导原则
(一)预防为主,增强意识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范知识,提高全园师幼的防护意识,清理幼儿园环境卫生死角,协助防疫部门加强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工作,做好缺勤幼儿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二)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我园预防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三)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园长总负责,各班教师为直接责任人。
(四)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按照“四早”要求(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准确处置,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成立领导小组
园长:刘名枝
职责:全面负责事故的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损告,视情况做出启动应急预案决定。
成员:谢楠楠、王礼秀、王海霞、各班教师及保育员
职责:协助园长做好事故处置等工作。
(二)应急小组职责
(一)园长负责幼儿园传染病流行应急工作小组的全面指挥工作,出现传染病疫情,幼儿园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主管部门报告。
(二)副园长全面负责幼儿园日常卫生安全工作,监督落实学校传染病日常防控措施。疫情发生时负责现场全面指导应急工作,根据传染病类型,开展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了解情况,联络协调,信息发布、师幼心理干预等,全力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四)保健医生、班主任等负责疫情报告,及时把疫情报告给疫情报告人或园长,并采取有效防病措施及急救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切实执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
(五)办公室主任、保健医生负责落实督查全园防治传染病工作的物资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紧急时刻承担应急交通保障任务以及对风险区域封闭隔离任务等。
三、应急报告流程
(二)出现疫情或疑似病例,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向疾控中心和幼教中心主管部门汇报。为防范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幼儿园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及时向疾控中心和幼教中心主管部门报告。
1.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连续3天内有5例或以上具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结膜出血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
2.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
3.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日常疫情防控信息逐级报告程序:
1.幼儿及家长健康状况每日调查上报:
幼儿及家长——各班主任——后勤主任——园长
2.教职工健康状况每日调查上报:
全园教职工——保健医——后勤主任——园长
3.食堂人员健康状况每日调查上报:
食堂人员——保健医——后勤主任——园长
四、应急处置程序
(一)本园发生传染病疫情时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家应急措施
②家长或教职工家属有上述情况,也应及时上报并按要求隔离,幼儿及教工不能返校。
在园应急处置措施
第一,及时隔离。
第二,送医就诊。
第三,及时报告。
做好疫情报告,若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幼儿园立即根据本应急预案要求报告上级防疫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并配合防疫部门做好疫情的控制和患者的救治,落实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的防控措施。召开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及全体教师会议,通报情况,稳定人心。
第四,疫情防控。
2.在疫情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每天定时紫外线灯消毒,班级内每天加强空气流通。
3.做好传染病的防治的宣传工作,增强家长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全面消毒。
冷静面对媒体采访,有专人接待,加强门卫的管理,不得把无关人员放进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必须坚守各自岗位,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发布误导消息,共同维护稳定。
第七,规范复课。师幼员工病愈或隔离期满后,须持医院病愈返园证明到幼儿园观察室由保健医复核确认,方可回教室上课。
2.诺如病毒胃肠炎
(1)当班内多名幼儿出现呕吐、腹泻等现象时,配班老师立即疏散班内其他幼儿到安全、通风区域。
(2)主班老师立即联系保健老师告知班内孩子出现的症状并将出现症状的孩子带至幼儿园隔离观察室后马上向园长汇报此情况。
(3)保健医在隔离室对有症状幼儿进行初步询问检查等,并对呕吐现场进行指导消杀工作。
(4)保育员老师做好个人防护,对班内开窗通风,配比消毒液,进行呕吐物处理,并及时拉好班级警戒线进行班级临时隔离。
(6)园长、幼儿园安保主任、食堂管理员、保健医等人到食堂检查、核对幼儿食谱和食物留样、幼儿餐具等并暂封留样冰箱及食堂,等待疾控中心等上级部门前来检测。
(7)班级老师、保健医生、园级领导等人陪护出现症状的幼儿乘坐园内应急车前往医院诊治。
(8)流行病防治期间,每天定时紫外线灯消毒,班级内每天加强空气流通。
(9)患病幼儿隔离至急性期症状完全消失后,需有医院开具盖章的复课证明交至保健室检查后方能入园。
3.手足口病
(4)出现传染病的班级严格隔离,教师和幼儿不得串班,不参加学校的一切集体活动,和其它班级错时上下学,错时晨检。中餐间餐等其余班级拿完后再最后等通知去取,食用后的餐具最后送食堂单独清洗、单独消毒、单独取用。
(5)如一个班出现三例手足口或者一天内发现两例,该班级幼儿必须放假居家隔离两周,所有材料物品彻底消杀。每天定时紫外线灯消毒,班级内每天加强空气流通。
(6)患儿入园必须持医院证明到保健室再次检查确认后开具复课证明方可入园。
4.感染性腹泻
(1)班级发生传染病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园长、疫情报告人汇报,了解情况后,疫情报告人或园长及时向幼教中心主管部门、疾控中心报告。
(4)园长、后勤主任、食堂管理员、保健医等人到食堂检查、核对幼儿食谱和食物留样、幼儿餐具等并暂封留样冰箱及食堂,等待疾控中心等上级部门前来检测。
(5)出现传染病的班级严格隔离,教师和幼儿不得串班,不参加学校的一切集体活动,和其它班级幼儿错时上下学,错时晨检。中餐间餐等其余班级拿完后再最后等通知去取,食用后的餐具最后送食堂单独清洗、单独消毒、单独取用。
(6)班级每天定时紫外线灯消毒,班级内每天加强空气流通。
(7)患儿入园必须持医院证明到保健室再次检查确认后开具复课证明方可入班级参与活动。
5.疱疹性咽峡炎
(1)发生传染病后,第一发现人(班级老师)立即向保健医汇报幼儿传染病情况。
(3)老师要注意观察患病幼儿周围的小朋友、近期接触的幼儿有没有出现发烧、口腔溃疡、咽喉红肿溃疡等症状。
(4)在早上和中午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检查是否有幼儿疑似患上疱疹性咽峡炎,如果是疑似的病例,都应该及时的进行隔离。
(5)加强幼儿健康知识的宣传,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别人吃过的东西,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7)做好幼儿情况联系,了解幼儿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8)做好班级卫生消毒工作,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定时紫外线灯消毒。
(9)患病幼儿康复入园时,应出具医疗机构出具的复课证明。
6.流感
(3)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感冒症状。
(4)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流行性感冒疑似病例,及时与家长对接居家观察,并做好疫情报告。
(5)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6)加强缺课幼儿联系,了解缺课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7)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
(8)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
(9)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连续三天的紫外线灯消毒,班级内每天加强空气流通。
7.水痘
(1)当幼儿园发现水痘疫情时,立即报告园长和教育主管部门,并采取果断措施,对病人实施隔离,到指定医院进行治疗。
(3)对水痘病人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迅速、严密、彻底地做好全面消毒工作。
(4)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流行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5)坚持完善幼儿园门卫凭证出入制度,一旦幼儿园发生传染病疫情时,严禁园内外人员随意进出幼儿园。
(6)流行病防治期间,每天定时紫外线灯消毒,班级内每天加强空气流通。
(7)密切跟踪患病幼儿病情转归情况,再次回校需出示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
8.腮腺炎
(1)发生传染病后,第一发现人(班级老师)立即向保健室汇报幼儿情况。
(3)老师要注意观察患病幼儿周围的小朋友、近期接触的幼儿有没有出现发烧、腹泻、腮腺红肿、头痛、呕吐等腮腺炎的症状。
(4)在早上和中午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检查是否有幼儿疑似患上腮腺炎,如果是疑似的病例,都应该及时的进行隔离。
(5)一定要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饭前洗手、上厕所后要洗手、最好是不要吃别人吃过的东西,提高幼儿自我防范意识。
(7)做好幼儿情况联系,了解幼儿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患病幼儿康复入园时,应出具医疗机构出具的复课证明。
五、传染病日常预防
(一)强化自身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1.幼儿园将卫生防疫工作纳入幼儿园工作计划与管理体系中,并经常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2.保健室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减少传染病的爆发。
3.不断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消除隐患。
(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
2.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条例,把好食品卫生关,防止病从口入。
3.协助卫生院做好幼儿预防接种工作,确保计划内疫苗接种率达100%。
4.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生活垃圾,消灭卫生死角,定期请有关部门喷药、熏蒸,消灭病媒昆虫、鼠类等疾病传播媒介。
5.保持活动室、睡室和活动场所的空气流通。
6.加强疾病监控,幼儿回园要经过保健员晨检,晨检合格方可回班,晨检时发现可疑传染病要及时隔离;做好幼儿出勤记录,对缺勤幼儿进行登记。
7.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各班课室桌面、地面、柜面每日用消毒水擦洗一次;幼儿玩具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8.科学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注意运动要适量、休息要充足。督促幼儿多饮水,及时增减衣服。督促幼儿饭前、便后、活动后洗手,回园时在幼儿园门口洗手后再回班,保持双手洁净。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幼的防疫抗病能力。
1.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
3.督促和组织师幼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四)严格常态管控,扎实开展传染病防控监测
1.建立幼儿园传染病的监测系统。
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幼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保健室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