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鹰卡通与拓维信息正在联手打造60部手机动画电影《美丽人生》为了开辟手机动漫新领域,金鹰卡通与拓维信息正在联手打造60部手机动画电影《美丽人生》。
2、此举意在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同时也是“第四届中国原创手机动漫戏大赛”呈现给世人的一大亮点。
3、近日在长沙召开了《美丽人生》专题创作研讨会。
4、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广电局、长沙市作协、湖南省作家网、湖南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湖南拓维信息集团等单位共同参与。
5、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魏委、湖南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省文改办主任蒋祖烜、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周祥辉、湖南省广电局副局长姜欣,长沙市作协霍红等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6、会上,金鹰卡通频道总监汇报了《美丽人生》手机动漫电影的策划、创作背景等情况,希望通过全会的力量,将湖南文学与湖南动漫有机组合和创新,将《美丽人生》打造成2009年独特的文化事件。
7、随后,与参会人员一同欣赏了《美丽人生》手机动漫电影的样片。
8、湖南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省文改办主任蒋祖烜肯定了美丽人生的创作意义,他指出手机动漫电影借助通讯平台传播,实现通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为中国动漫电影带来一次革命性的洗礼。
9、《美丽人生》的题材规划及创作主题一直是创作研讨会讨论的热点。
10、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周祥辉表示,《美丽人生》应通过不同时期、不期同层次的人群以及不同的感悟来反映建国60年来蕴藏在我们身边的感人故事,将《美丽人生》打造成为一部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经典德育教材。
12、长沙市作协希望够通过对建国60年的回忆,能以小见大,从中挖掘出感动的元素,描绘出一幅幅情的画面,当场要求作家们每人提供2个以上的原创作品。
13、著作作家何立伟也答应亲自为《美丽人生》项目撰写三篇稿件,并即兴为《美丽人生》画了两幅漫画。
高尔基的代表作有《海燕》、《在人间》、《鹰之歌》、《母亲》、《我的大学》、《春天的旋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小市民》、《意大利童话》、《在人间》、《俄罗斯童话》等。
人物介绍:
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10岁时,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
1884年,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
1921年10月,高尔基出国疗养。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
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病逝世,享年68岁。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高尔基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他的底层生活的见闻和感受。这些作品除强烈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外,还力图揭示流浪汉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新旧意识的斗争,捕捉劳动群众生活的时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高尔基的文学创作起步于浪漫主义。高尔基一生都在探索个人和历史的关系,寻找合理的社会生活,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往往充满激烈的内心冲突,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高尔基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监督和放逐,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进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学活动。
高尔基的创作中处处洋溢着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赞美,向往唤醒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激情,唤起人对自己作为人的自豪感,鄙视怜悯与恩赐。在高尔基看来,人有权力,也有力量创造与人相称的生活,怜悯与恩赐是贬低人,有辱人的尊严。
高尔基有互相冲突的两种人格。一是对现实社会造成人异化的现实的悲剧性体验和失望的痛苦;二是对人、对社会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理想主义的认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的高尔基对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充满了热爱和信念的,他是怀着极大的热诚去迎接美好的未来的。作家此间的创作描写了革命前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他一种急切地改变现实的渴望,对未来新生活主人的召唤。
艺术特色: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高尔基强调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同时展示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其现实主义创作又融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乐观、自信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高尔基主张作家应以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形象,使艺术形象真实而生动。对文学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其根本点取决于作家对生活感受的程度,这中间必然表现出作家的审美态度。高尔基对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也体现了他的新的审美观。他以敏锐的观察力认识到生活的真实本质是正演绎着一场前历未有的社会巨大变革。而掀起这场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就是已经觉醒的劳动人民,他称之为“新人”,因此,他的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及艺术的典型化的理念中明确了艺术就是要塑造这些为社会变革不断奋斗的“新人形象”。
高尔基的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现实主义仅仅反映社会的真实现状,而这种真实现状大多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其实质是通过人性受到的摧残而表现出的对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人物影响:
高尔基的创作对美国进步作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他创作中的“个人的社会活力”(指个人变革自我、变革社会和变革自然的创造力)主题与“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题,以及处理这类主题的艺术风格,更是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为中国广大读者所喜爱,教育和鼓舞我国人民为消灭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