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的宝宝辅食添加应该如何进行,这是很多妈妈们比较希望能够了解的,因为正确的添加辅食才能够让宝宝更茁壮健康的成长,米粉,米汤,还有蛋黄粉蛋黄泥等这些食物都适合作为辅食。1岁宝宝辅食食谱及做法有什么?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1一岁宝宝的智力发育
第一次:所有的感官都开始工作
婴儿在第5周左右出现器官的迅速成熟过程中变化最明显,婴儿在哭的时候第一次流泪,他也更多地微笑表示高兴,更经常地进行观察和聆听,对气味和动静会作出明显的反应。婴儿对环境的兴趣变得大多了。
第二次:周围环境并不统一
婴儿在第8周左右发现,周围环境是不统一的,而且是由活动的具体东西组成的(例如自己的手)。这么多的新印象起初会引起恐惧,同母亲接触最有助于消除这种恐惧感。
第三次:发现动作
婴儿在第12周左右会认识活动的过程。他自己的动作也不那么死板了,而且受到了控制。他会发出尖叫,格格地笑,兴奋地牙牙学语。
第四次:抓住一切
到第19周时,婴儿会抓东西,会转动和翻动东西,会注视物体的活动过程,这时他对一切都要研究——用手摸,或者干脆往嘴里放。
第五次:研究事物之间的关联
在第26周左右,婴儿开始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例如按按钮同放音乐之间的关系。他开始能区分物品的位置与距离,如里外远近,最喜欢的游戏是把东西拿进拿出,把什么都弄得乱七八糟。
第六次:许多东西都很相似
婴儿在第37周时开始对东西和经历进行分类,从而开始像成人那样思维。例如,狗的“汪汪”叫,不论大小,不论白色褐色。
第七次:一切都按顺序
婴儿在第46周会认识到,做事情要有一定的顺序。他最喜欢的游戏是“自己动手”和“帮助家里干活”。
第八次:制定自己的计划
第55周的婴儿会发现“程序”,即先后次序。但这次序不是固定,而是可以自由变动的。这时的孩子会非常明确地表示他想要什么,例如当他想外出时,就有穿衣穿鞋的要求。
21岁宝宝辅食食谱及做法介绍
1.米粉
原料:1匙米粉,温水
做法:1匙米粉加入3-4匙温水,静置后,用筷子按照顺时针方向调成糊状。
2.米汤
原料:硒米
做法:将锅内水烧开后,放入淘洗干净的200g大米,煮开后再用文火煮成烂粥,取上层米汤即可食用。
功效:米汤汤味香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硒、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维生素C、维生素B等。
3.蛋黄粉
原料:鸡蛋一个
做法:新鲜鸡蛋一个,将鸡蛋洗净,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水开后中火煮5-7分钟,剥鸡蛋壳,取出鸡蛋黄,研磨成粉。然后用水冲泡调成糊状哺喂。也可以直接买市售速溶婴儿蛋黄粉冲泡,营养价值更好。
4.蛋黄泥
原料:鸡蛋1个
做法:将鸡蛋煮熟,用筛碗或勺子碾成泥,加入适量开水或配方奶调匀即可。最初要从1/8个蛋黄开始,根据宝宝的接受程度逐步添加至1/4、1/3。
功效:补充宝宝逐渐缺失的铁,蛋黄中的铁含量高,同时维生素A、D和E与脂肪溶解容易被机体吸收和利用。
5.土豆泥
原料:土豆
做法:将一只土豆去皮并切成小块,蒸熟后用勺压烂成泥,加少量水调匀即可。
3宝宝12个月护理重点
1、宝宝睡眠
2、宝宝穿鞋
这个阶段有的宝宝已经会走了,这时候买鞋子都时候应该买大一些,以免影响到宝宝足的正常生长发育。夏天买鞋应大小适中。因为夏天的鞋也比较容易观察,所以可多看看宝宝穿上鞋的样子,还可以摸摸宝宝穿上鞋的感觉,恰到好处才可购买。冬天买鞋时,从后脚跟里把手伸进宝宝穿着的鞋里,留下一个小手指的空间比较好。
3、宝宝着装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长得太快,衣服淘汰快,所以需要购进一批新的适合宝宝穿着的衣服。注意不要给孩子穿太大的衣服,也不要给宝宝穿太多的衣服。给宝宝穿衣注意要选轻薄的面料,方便宝宝活动,衣服要勤洗换。
4、宝宝排泄
宝宝断奶吃饭后,大便只有一两次,这时家长更应重视排便的调教,使小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这个时期宝宝还小神经发育还没到完全成熟,可以慢慢训练宝宝把尿,到了一定时候宝宝肯把尿就可以开始不用尿布尿片,或者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才用。
4宝宝12个月促进能力发展方案
语言能力
大动作技能
有的宝宝可能已经可以独站了,甚至会走了,但是,现在对他来说,最好的大动作训练还是爬行和增强下肢的力量。曲腿蹦跳就是个很好的练习,你可以让宝宝在弹簧床上、沙发上或者你的腿上蹦跳。除了有助于锻炼下肢的力量,曲腿蹦跳还能提高膝关节屈伸的协调性,对宝宝的行走也是很有帮助的。
独立意识
随着宝宝各种能力的增强,他的独立意识逐渐凸显出来,越来越不愿意听从你的指挥,更想自己做一些事情。你可以给宝宝更多的自由,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身边引导和陪伴。尤其是在宝宝自己玩得正开心时,尽量不要打断他的兴致。你也可以给宝宝准备个玩具娃娃,让他学习照顾别人,他会很乐于这样做的。
精细动作
只要宝宝不厌烦,你就可以想尽办法让他反复练习精细动作能力。你可以鼓励他串珠子,给玩具归类(按形状、颜色、大小等),也可以给日常用品(小袜子、鞋子)等等归归类。这种生活中的游戏,宝宝会很乐于参与。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宝宝现在对圆形和红色的物品会很感兴趣。
5要考虑补充钙的六类宝宝
不过,宝宝补钙不能盲从,妈妈在给宝宝补钙之前很重要的一点事要弄清楚宝宝是否缺钙、哪种宝宝需要补钙、怎么给宝宝补钙以及补多少钙等问题。
一般来讲,6个月以上的婴儿每日摄入奶总量应达到600毫升以上(包括母乳或其它奶制品),可满足钙的需要。
孩子正常饮食并且有充足的奶及奶制品的摄入,能够达到或接近钙的推荐摄入量,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但是,妈咪们要注意了,有6类宝宝是需要额外补充钙的。如果你家的宝贝也属于这6类中的一类的话,就要注意适当地为宝宝补一些钙啦。
1、冬季出生的宝宝
冬季天气寒冷,婴儿户外活动少,宝宝接受日照不足,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容易维生素D缺乏,进而影响体内钙的吸收和代谢。补充建议:宝宝出生14天后,就要开始补充预防量的维生素D,每天400单位,出生3个月后适量补充钙剂。
2、早产儿
妊娠中晚期是钙贮存和骨骼发育的关键期,早产儿由于提前降生,体内的骨钙量比健康的新生儿少。而且他们在出生之后还要经历一个追赶性生长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比健康婴儿高很多,如果不增加补充,很容易影响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补充建议:早产儿一出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用量还要增加到每天800单位,出生后满3个月改为400单位。早产儿肝肾功能不好,所以在钙质、维生素D的剂型选择和用量方面,还要请儿科医生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而定,家长切不可擅自做主。
3、妈妈在孕期、哺乳期缺乏维生素D和钙
4、双胞胎
双胞胎大多有低体重和早产的情况,出生时维生素D和钙的储备大多不足,出生后要追赶生长,需要的维生素D和钙比普通足月儿多,出生后应及时给予补充。补充建议:一出生就应该补充维生素D,每天800单位;出生后满3个月改为400单位,并适量补充钙剂。
5、生长发育较快的宝宝
2岁前是宝宝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期,本来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量就大,如果宝宝生长发育再明显比同龄婴幼儿快,需求量就更大。父母需格外留意宝宝有没有维生素D和钙缺乏的表现,必要时适当补充。补充建议:1岁前每天的奶量要大于600毫升,1-2岁之间每天奶量要大于500毫升,并注意添加豆腐和鱼虾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确实存在维生素D和钙缺乏的状况,应适在咨询了医生的建议之后适当补充。
6、经常腹泻的宝宝
长期腹泻影响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也会导致缺乏。补充建议:及时治疗腹泻,改用水溶性维生素D口服或肌肉注射剂型补充维生素D,同时口服适量钙剂。